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5098 |
颗粒名称: | 抗战前后的漳州卷烟 |
分类号: | F426.89 |
页数: | 2 |
页码: | 173-174 |
摘要: | 漳州早时的吸烟者,都是竹管或以柑木制成烟管来吸“食烟”(烧烟丝),有的以特制的铜质烟筒盛开吸条丝烟(水烟)。烟丝一般是用闽南的平和、长泰以及闽西的永定等地出产的烟叶加工而成。1916年间,英美卷烟公司出品的香烟由厦门转运到漳州推销,由于吸用方便,而且气味芬芳,漳州城的人都比较喜欢吸,但乡村农民仍喜欢吸用“食烟”。起初业务有些好转,后来因为吸烟者认为这是一种诈骗手段,都不高兴吸这些外国烟,英美的卷烟推销效果渐差,彩票的方式无形中自行取消。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封锁,洋烟运不进来。厦门沦陷后,合兴出产的香烟也无法运进漳州。因为价钱便宜,很受城乡吸烟者欢迎,不少妇女、小孩也学会了吸“土烟支”。 |
关键词: | 卷烟 漳州 抗战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