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后的漳州卷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98
颗粒名称: 抗战前后的漳州卷烟
分类号: F426.89
页数: 2
页码: 173-174
摘要: 漳州早时的吸烟者,都是竹管或以柑木制成烟管来吸“食烟”(烧烟丝),有的以特制的铜质烟筒盛开吸条丝烟(水烟)。烟丝一般是用闽南的平和、长泰以及闽西的永定等地出产的烟叶加工而成。1916年间,英美卷烟公司出品的香烟由厦门转运到漳州推销,由于吸用方便,而且气味芬芳,漳州城的人都比较喜欢吸,但乡村农民仍喜欢吸用“食烟”。起初业务有些好转,后来因为吸烟者认为这是一种诈骗手段,都不高兴吸这些外国烟,英美的卷烟推销效果渐差,彩票的方式无形中自行取消。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封锁,洋烟运不进来。厦门沦陷后,合兴出产的香烟也无法运进漳州。因为价钱便宜,很受城乡吸烟者欢迎,不少妇女、小孩也学会了吸“土烟支”。
关键词: 卷烟 漳州 抗战前后

内容

漳州早时的吸烟者,都是竹管或以柑木制成烟管来吸“食烟”(烧烟丝),有的以特制的铜质烟筒盛开吸条丝烟(水烟)。烟丝一般是用闽南的平和、长泰以及闽西的永定等地出产的烟叶加工而成。
  1916年间,英美卷烟公司出品的香烟由厦门转运到漳州推销,由于吸用方便,而且气味芬芳,漳州城的人都比较喜欢吸,但乡村农民仍喜欢吸用“食烟”。
  当时英美卷烟厂出产的香烟,分为高极、普通两种。高级烟有:五十支罐装的“大炮台”、“三炮台”、“大使馆”等。普通烟有:十支锡包装的“哈德门”、“老刀牌”等。不久,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出产的著名香烟“白金龙”、“地球牌”、“多宝牌”、“美丽牌”等机制香烟,也由厦门转运到漳州地区推销,质量不亚于英美香烟,购者甚多。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要与南洋烟草公司竞争生意,异想天开,高级烟附彩票,普通附图标(印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西游记人物图像)。起初业务有些好转,后来因为吸烟者认为这是一种诈骗手段,都不高兴吸这些外国烟,英美的卷烟推销效果渐差,彩票的方式无形中自行取消。
  1929年后,上海光华卷烟厂和厦门合兴烟草公司出品的香烟,也相继运到漳州销售。因为人民群众喜吸国产香烟,销路广阔。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封锁,洋烟运不进来。厦门沦陷后,合兴出产的香烟也无法运进漳州。当时漳州一些工商业者,乘机成立了手制的卷烟厂(俗称“土烟支”),装璜不讲究,用牛皮纸类做包装,刻木板印刷牌名,如:“三角牌”、“风行牌”、“灯塔牌”等。此外,还有家庭加工的“土卷烟”,一般是用木匣子手卷的,有二十支装,也有五十支装,以白纸包装,大家叫做“白牌土烟”。因为价钱便宜,很受城乡吸烟者欢迎,不少妇女、小孩也学会了吸“土烟支”。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郑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