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漳州的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92
颗粒名称: 忆漳州的轿
分类号: K203
页数: 3
页码: 169-171
摘要: 轿是漳州早期陆路交通的主要代步工具。以前东门岳口、西门西市场后、南门新桥头、北门北廓顶等处,都有开设普通轿和新娘轿的轿铺。赶路跑腿的轿夫,只能收入五、六成抬轿的工钱。他们为了度三餐,只能吞声忍气让轿铺主剥削。“花轿”又称“红轿”,是新娘所坐的轿。因为“红轿”比较粗重,一般要有四名轿夫抬扛。“花轿”是新式的新娘轿,用普通轿临时装潢得秀丽美观,轿帷悬红色绸缎扎成的彩球,或几串鲜花,轿帘垂下。由于使用时间均在晚上,所以称为“乌轿”。抗日战争期间,漳州市周围的公路破坏,车辆不能通行,轿铺生意特别兴隆。而今,漳州的轿已经被淘汰了。
关键词: 历史 代步工具 漳州

内容

轿是漳州早期陆路交通的主要代步工具。轿有三种类型:
  一、高级轿
  高级轿的造型较小,结构全用竹器,抬动轻快,装潢考究,轿蓬用蓝色或绿色的漆布制成,轿厢两旁各有纱窗,用柔软的呢绒作为坐垫。高级轿是官宦、士绅、殷商以及名医所坐的,如:东门街士绅陈智君、林者仁,浦头新行街名人施拔甘,岳口著名中医蔡潮初,南门文川里清末举人郑丹等人,都有自置外出往回的高级轿,雇用体力较强的中青年为轿夫。
  二、普通轿
  普通轿是一般人所坐的轿,装潢比较随便,用绿色油布作为轿蓬,用藤或竹片作为坐板。以前东门岳口、西门西市场后、南门新桥头、北门北廓顶等处,都有开设普通轿和新娘轿的轿铺。轿夫大多数是泉州人,他们抬轿走路时,常用一种暗语做指示,如转弯过角,或是发现有水沟,抬前扛的轿夫就说声“踱摆小”(慢步之意),使后面抬扛的轿夫步伐不要太快,起轿、停轿也都有暗号。轿资按路程远近计算,乘客的轿钱,轿铺主约抽取四成,当为轿租。赶路跑腿的轿夫,只能收入五、六成抬轿的工钱。他们为了度三餐,只能吞声忍气让轿铺主剥削。
  三、花轿
  “花轿”又称“红轿”,是新娘所坐的轿。轿有两式样:
  “红轿”是旧式的新娘轿,别具风格,轿厢、轿扛专用木料,造型比普通轿宽大,漆朱红色,雕镌花鸟图案,四面封密,只留轿门前一块玻璃窗门,上有小圆孔作为气窗。新娘坐在轿里能看见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则看不见新娘。因为“红轿”比较粗重,一般要有四名轿夫抬扛。
  “花轿”是新式的新娘轿,用普通轿临时装潢得秀丽美观,轿帷悬红色绸缎扎成的彩球,或几串鲜花,轿帘垂下。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乌轿”。是寡妇改嫁要出门专用的轿。因为在封建时代,认为丧夫不守节,改嫁不光彩,晚上坐轿少人看见。由于使用时间均在晚上,所以称为“乌轿”。
  抗日战争期间,漳州市周围的公路破坏,车辆不能通行,轿铺生意特别兴隆。而今,漳州的轿已经被淘汰了。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郑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