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英龙溪五日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74
颗粒名称: 许世英龙溪五日行
分类号: K827
页数: 7
页码: 130-136
摘要: 许世英安徽东至县人。他是中华民国历史中一位著名的人物,也是现代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许世英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书法家。清朝光绪年间中秀才并列为拔贡,任刑部主事,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辛亥革命时吁请清帝退位,支持建立民国,1912年参加国民党。许世英一生活跃于政界,然而,其诗文其书法,仍不失为一位方家,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天风海涛”即是其所题写。其间的5月24日至7月4日巡视福建沿海各县,共计42天。
关键词: 蔡谦吉 轶事 漳州

内容

许世英(1872-1964年)安徽东至县人。他是中华民国历史中一位著名的人物,也是现代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许世英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书法家。清朝光绪年间中秀才并列为拔贡,任刑部主事,奉天高等审判厅厅长。辛亥革命时吁请清帝退位,支持建立民国,1912年参加国民党。民国初期,中国政坛如同走马灯,仅十余年就有五个总统上上下下,许世英却游刃有余,得袁世凯赏识,任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福建巡按使;被孙中山嘉许,称其“司法革命”之人;为段祺瑞重用,任执政的内阁总理;受蒋介石礼遇,临危之际任驻日大使,战时任中央多处要职,去台后任“总统府”资政,直至92岁病逝。许世英一生活跃于政界,然而,其诗文其书法,仍不失为一位方家,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天风海涛”即是其所题写。
  1915年,许世英为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委派,到福建任民政长,后改巡按使。其间的5月24日至7月4日巡视福建沿海各县,共计42天。《闽海巡记》一册,许世英以日记形式,叙述途中见闻,其中6月18日-22日龙溪五日行,反映了今日芗城90年前的社会状况。
  1915年5月24日,许世英一行离开福州时,当地举行颇为隆重的送行仪式。上午八时骑马出城,沿街店铺及江中船只悬挂国旗,护军使、盐运使、财政厅长、闽海道尹、警察厅长、水上警察厅长、审判厅长、检察厅长、闽侯知事等诸多要员及绅商学界代表集福州南台江边送行。沿马尾、连江北行,过罗源、宁德、福鼎折回向南到平潭,再福清、莆田、惠安、晋江围头,而后绕金门至厦门,驻厦门十天。6月18日上午九时乘小轮船上嵩屿,乘漳厦铁路火车至江东桥,开始龙溪县(今芗城区和龙海市部分区域)巡视。
  当年漳厦铁路仅26公里,从厦门嵩屿起,经海沧、芦塘、下厅、通津亭、后港溪、石美、蔡店、金桐社、吴宅至江东为止。许世英评价漳厦铁路“一年以后即有停车之虞。”原因是“厦门至龙溪,一苇可航,谁肯舍舟而陆,运货于此极短之路线,而又不能直抵龙溪乎,所以历年亏本,几难支持。”不幸被许世英言中了,不久铁路停运,生锈的铁轨竟被周边人撬走了。然而,许世英从江东下车后十分欣赏北溪风光,其记述之:“龙溪之水,来自北者,至江东桥为柳营江,折而南为三叉河,由三叉河西行,时风紧雨急,两岸青山,如在云雾中,时窥半面,舟行胜景也。”他也记述江东桥建于宋绍兴间,先是浮木为桥后方易石,以后累次废兴,当时状况为清康熙24年施琅所筑,大石长四五丈,宽三四尺,厚四五尺。许世英访问得知江东桥原名虎渡桥,因有虎于此处渡江而得名,其时仍有虎患。他知道附近有名士黄道周的“邺山草堂”,即古时学堂,可惜这一胜迹当地村民不知晓,许世英失去一个瞻仰机会,于是从江东乘船向漳州驶去。
  6月18日下午三点,许世英一行从漳州南门溪码头上岸,道尹孙世伟,县知事陈家栋,驻军团长沈国英等率一帮人迎接,当天下榻漳州西门内观桥脚实业学堂(今漳州教育学院校址)。当时,漳州城内闻知巡按使奉袁世凯大总统之命巡视到处,绅商纷纷求见,据载,许世英只接见县府各局局长和学校校长数人。
  翌日,即6月19日上午十点,许世英用一小时时间接见前来拜会的绅士、商人,然后与道尹、县长谈话片刻即来到当时县立第一小学,文昌宫旧址(今芗城区东铺头中心小学)。他只见校舍陈旧,学生130人,也许时值中午,幼童饿等大人物光临,所以个个“精神稍欠振作”,许世英自说“召全体学生,训以为学之要及爱国之道。”转而到育贤小学(漳州实小前身,今金宝花园附近),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许世英见学生多数赤足、衣冠不振,猜测可能贫民子弟为多,停留半小时,又到北门外看一所由私塾转制的初小学。这所北门外的学校,学生仅25人,许世英与师生接触后,十分感叹。他说:“教员不明单级教育之理,形式上不脱私塾习气,学生多未剪发,精神不振作,教员视若无睹,良可悲叹。”又停留半小时就折入城内到崇正女学校(今芗城实小西侧)这是一所天主教设立的学校,以年龄大小分二级教学,学生年龄相殊很大,从七、八岁到三十几岁,许世英观察后,认为其办学目的专为发展教会势力,其教学唯手工课成绩尚佳。接着再看看基督教幼儿园,觉得还满意。许世英从上午八点出门连续走了四校一园,下午二点半又到钟南初小(今漳州实验幼儿园),先听校长汇报,接着实地察看,学生63人,名为5级实则两班,学国语练写字,他认为“毫无精神”。三点往东门接官亭,看华英小学(今新华东礼拜堂),他认为“含有教会气味”,只是“形式尚觉整齐”。他又看一所中国人出资,英国人管理的幼儿园(原苍园小学旧址)后,下午五点到岱东小学(今岳口小学),他斥为“学生43人,精神散漫”,五点半看县立第二初等高等小学校,唯此学校获许世英赞赏,称其为“龙溪各学校之最”。
  许世英所称赞的“县立第二初等高等小学校”,就是如今的巷口中心小学前身。清宣统二年(1910年),钟文英创办简易的识字学塾,民国建立后,漳州城守营撤消,于是民国四年(1915年)二月,学塾迁入城守营,一时间学生骤增到167人,当时轰动本城,堪称大型学校。时任县长的陈家栋将其收归县管,更名县立第二初等高等小学校,并赋于比较进步的教学管理。许世英步入该校时已近黄昏,下午五点半,全校百来个师生列队操场,精神抖擞,表演体操,并且高唱歌曲欢迎巡按使莅临视察。许见之大喜,不顾一日疲劳而登台演讲:“今日为学问竞争时代,小学尤其要紧,譬如树木、枝叶扶苏,必由根本坚固,小学即树之根本,小学良好,则根深本固,及其长大,自成良好人格,今见诸生体操整齐,足见平日注重体育,大总统屡下命令,提倡三育,诸生体育之注重,本使无任欣慰,惟当辅之以德育智育,毋使体育徒为血气之勇,致酿成无意识之举动。漳泉一带人民习尚械斗,是其大戒。今以十字与诸生共勉: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之后,天色惭暗,许世英一行离开学校。
  是日,许世英巡视学校并察看市容,之后评价道:“今日巡视各学校,皆奄奄无生气,唯县立第二小学尚佳,第一小学稍可,与厦门各学校相比,厦门较优,即教会学校与幼稚园之成绩,远不及厦门,足征交通不便,进步必迟也。龙溪街道污秽已极,粪草任意堆积通衢,日光熏蒸,秽气触鼻,致年年酿成疫病。”当晚,许世英面告县知事陈家栋,要重视教育,重视卫生。
  6月20日漳州下大雨。上午十点,许世英接见台湾义士张国明。张国明又称张第三,台湾人,反对日本占台,聚众抗日遭追捕,于是逃回祖国大陆。清朝腐败,竟不容爱国抗日志士,张国明以华安径口农场为基地继续抗争,当局认为此入“不守法律,累次扰乱地方”。后来张国明结识漳州革命党陈智君,参加同盟会,辛亥光复后,组织武装支持革命军,1920年为军阀李厚基所杀。午餐后,许世英即视察漳州驻军,如其记载,当时部队驻扎地点大概是现在漳州一中附近,但兵营环境不好,“深草没径,斜屋碍人”。他转了一圈即到东门漳州商会,时中午一点许,会长陈智君致欢迎词,许世英发表讲演。他对工商界人士表示两点感谢三点希望,所谓感谢,一谢协理地方秩序,二谢购买公债。所谓希望,一是发展实业,特别糖业、布业;二是疏通河道,要求商人辅助,解国家财政困难;三是清洁街道,其大贬漳州之脏,说漳州“粪草堆积,犬豕纵横”、“通衢作畜牧之场”、“大道为纳污之地”等等。通篇演讲可见许世英对漳州了如指掌,剖析症结指点方向也很有见地,可惜毕竟是讲讲而已。
  下午二点,许世英冒大雨看新桥、旧桥,并对漳州府指示减少水患的策略。三点入南山寺,许对南山寺历史沿革及文物保藏颇为熟悉,阅看贝叶经及血书法华经,然遍寻陈金花所书“悠然”两字却无着,并与寺院住持交谈一段时间,五点多方离寺到南门暨南分局(邮寄侨汇侨信机构)。许世英在此会见百余名华侨并发表演讲,希望华侨回国发展实业,后与大家合影留念。
  当晚七点,许世英回府写下龙溪观感,尽述地方之不是:“好讼喜斗,迷信风水鬼神”、“安于懒惰、故步自封、不谋进步”,认为只知砍伐而不封山育林,地理不错却无可观之商务学校市政。其仅仅赞扬八宝印泥和水仙花。他清楚“圆山之水仙花为全球特产,凡日照圆山,影之所至,皆产此花,过此一步,即不生殖。”
  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九),时逢初夏,雨停日出天气骤热,许世英一行出漳州西门往南靖巡视。他乘坐竹轿,从西街、石龟头、西洋坪行进,只见乱草夹杂猪粪、牛粪散落一地,臭气熏天,只好掩鼻而过,催赶轿夫快行。一到金峰略感爽快,他说“自此而西,空气较洁,纤云四卷,赤日丽天。”当他们来到天宝时,眼见香蕉密集成林,身受蔽风汗如雨下,鼻闻腐臭挥之不去,感叹而口占诗一首:“累累熟实垂云绿,片片残丝带雨红,初长英葩如玉粟,老来根蒂似金榆,浓阴蓦地承朝露,气炎熏天障晚风,其味不和其质腐,肯教逐食与人同。”到南靖看靖城文昌阁和山城几所小学及监狱,又察看水利,当晚返回漳州城里歇息。
  6月22日上午八点半,许世英等从漳州南门码头乘船赴石码,又看看几所学校,会见商界人士,当天下午六点乘小火轮经海澄到厦门,至此,许世英龙溪五日行程结束。
  《闽海巡记》所载龙溪五日行,许世英察看学校最多,共14所,时间最长,约10小时,听汇报两次共两小时,巡视水利四处用6小时,接见士绅商贾四次共4小时,瞻仰文物点四处约6小时,视察军队、监狱三处共1个半小时。扣除途中大量时间,食宿耗时很少,足见许世英还是一位勤政官员。他每到一处,或江河、或寺院、或学校、或地域,都知道其历史掌故,地理形势,人文特色,饱学之士显明至极,踏实作风可见一斑。正如其自叙:“巡视沿海各县,阅日四十有二,足迹所至,凡山川险要,人情风俗,悉备记之约数万言。不敢谓利病成书,上拟顾氏,然躬自亲历,当就异于影响之谈,关心民瘼者,或有取于斯。”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宗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蔡谦吉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