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历代出俊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62
颗粒名称: 天宝历代出俊才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12
页码: 89-100
摘要: 唐宋以来,天宝外来人口渐多,也带来了中原文化。戴姓、韩姓等家族还专门创立“书田”,鼓励子孙读书上进。宋以后,小小的天宝出现一批国学生、举人、进士。墨溪村出现举人9人、进士7人、国学生13人。近现代出现天文学家戴文赛、土木工程专家戴尔宾、医学教授戴天佑等等。明代移居印尼的韩氏后裔韩振泗等被选授主理华侨事务的“甲必丹”。“戴文赛星”遨游太空。1964年10月30日,戴文赛参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时,发现一颗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认定,编号为3405号。1994年5月,国际小行星研究中心及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为纪念戴文赛对天文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将该小行星命名为“戴文赛星”。
关键词: 庙宇 漳州

内容

唐宋以来,天宝外来人口渐多,也带来了中原文化。祖辈在开疆垦拓中过着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却不忘关注子孙的培养教育,开私塾、办乡校、建书院(宝山书院),授儒学、启民智,培养才俊。戴姓、韩姓等家族还专门创立“书田”,鼓励子孙读书上进。宋以后,小小的天宝出现一批国学生、举人、进士。墨溪村出现举人9人、进士7人、国学生13人。近现代出现天文学家戴文赛、土木工程专家戴尔宾、医学教授戴天佑等等。明代移居印尼的韩氏后裔韩振泗等被选授主理华侨事务的“甲必丹”。“戴文赛星”遨游太空
  戴文赛(1911~1979年),是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人,1940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一生献身于天文事业。1964年10月30日,戴文赛参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时,发现一颗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认定,编号为3405号。1994年5月,国际小行星研究中心及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为纪念戴文赛对天文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将该小行星命名为“戴文赛星”。
  戴文赛的祖父务农,父亲信奉基督教当传道士,晚年在漳州城里任小学教师。戴文赛先后入教会办的育贤小学、寻源中学、协和大学物理系求学。他生性活泼,兴趣广泛,能弹钢琴、吹黑管、打网球、玩桥牌,还能作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以其收入维持生活及攻读研究生。1935年起先后应聘广州岭南大学、北京大学助教。
  1937年8月考取“庚款”留学生,入英国剑桥大学,在著名天文学家麦丁顿教授指导下攻读天文学,1939年因成绩优异,获学校天文学奖金。1940年以《特殊恒星光谱的分光光度研究》论文获博士学位,他在国外生活、学习几年后,深有感触地说,“到了国外,你会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产生要使自己的工作达到或超过世界水平的想法”。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为回祖国服务,于1941年辗转三个月才回到昆明,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当时是抗日战争困难时期,因缺乏必需的设备无法从事研究工作,只好到燕京大学任教。
  解放初期,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把业余时间和精力,用于天文学的研究,并编写天文学的教材。1954年到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任教,积极地开展天文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科普工作。早在1938年戴文赛留学英国时,应英国代表团的邀请,列席国际天文协会会议。1955年和1958年又两次应邀出席国际天文协会会议,广泛和国外天文学家进行学术交流。1958年,他参加全国天文工作规划会议,对开展天文学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
  1962年,他提出“宇观”新概念,著有《宇观的物质过程》(1962年)、《宇观过程的特征》(1964年),《关于宇观概念的讨论》(与罗庆文合著)、《微观、宏观、宇观》(与陆琰、胡伟兴合著,1972年)等,这对推动全面深入地研究宇观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宇观和微观的辩证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经过20多年的悉心研究,他收集和计算了大量有关的观测资料,在国外星云说的基础上,提出太阳系起源新学说,《天体的演化》一书,充分体现他在天体演化研究方面的独特见解。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恒星天文学》、《太阳系演化学》,这些著作在国际天文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他主编的教材有《普通天文学教程》、《恒星天文学教程》、《理论天体物理》等。此外还有论文、科学报告、科普著作等百余篇,部分科普文章汇编为《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他一生回复无数个天文爱好者的来信,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天文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戴文赛历任中国天文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副主任。“戴文赛星”的出现,说明他是世界天文学界的顶尖人物。
  南京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戴尔宾
  戴尔宾(1905-2001年),祖籍天宝洪坑村,曾在漳州育贤小学、省立八中(今漳州一中)、厦门大学读书,因有志于土木工程专业,向亲友借钱到菲律宾马尼拉大学读土木工程系。他白天读书,晚上当家庭教师,靠半工半读维持生活与学业。1926年在侨胞林珠光先生资助下转读美国华盛顿大学。上美国康乃尔大学是他的理想,1927年暑假,他在一工厂做临时工,经一美国教授帮忙,才转到东部著名的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二年级。那时因没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大学青年会介绍到本校董事、银行家特里曼家做家务,才继续半工半读完成学业。那时他十分勤俭,把节余的钱寄给父母并帮助两个小弟继续上学。1930年夏天,取得康乃尔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戴尔宾单身空手到美国完成学业,历经许多艰辛,他说,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困难的,只要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尔宾毕业后要回国服务,身边没路费,只得先到纽约一家桥梁公司工作。1931年9月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漳州父母身边时,身上只剩下60美元。1932年在漳州任龙溪县建设局长。1933年来到南京,在铁道部设计科任科长,在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博士郑华的手下工作,第二年与郑华的侄女郑熙澜结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广西贵县负责修建黔湘桂铁路段工程。1942年到重庆,在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创建的“中国桥梁公司”任职。1946年戴尔宾在汉口创建“平汉铁路江岸桥梁厂”,负责修复汉口附近的三座桥梁,维护铁路线畅通。
  解放初期,“平汉铁路江岸桥梁厂”积极发挥作用,先后抢修郑州到长沙被破坏的数十座大小桥梁,使京广铁路迅速恢复通车。1953年“江岸桥梁厂”并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下设第三桥梁工程处,戴尔宾任总工程师,先后在宁波修建余姚两江大桥,在四川金沙江修建岷江大桥,在福建抢修闽江大桥,在河南漳河抢修四座大、中型桥,在南昌赣江修建两座大桥等等。在修建工程中不断改进技术,既提高桥梁工程质量又节省人力、财力。
  1959年,戴尔宾在南京长江大桥指挥部任副总工程师,负责技术领导工作。南京的江面宽,水深流急,施工难度大。还有大桥水上作业多又杂,水上桥墩、两岸桥头堡及引桥相继开工,不少设备如水上吊船、铁驳船、拖轮、吊机、高压水泵等等不够用,为了避免发生争执拖延施工,大桥指挥部组织一个调度室,也由戴尔宾兼调度长,他把电话放在床头,常常三更半夜起来解决问题。由于做好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服从统一调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各级班子坚强领导下,在员工的努力下,我国最大、自己设计、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建成通车,并已安全通车30多年。南京长江大桥凝聚戴尔宾的许多心血。
  戴尔宾一生参与修、建大桥40多座,江、浙、川、贵、滇、桂、闽、赣、湘等省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与员工一起睡工棚,下工地,搞技改……,他用毕生精力,为我国桥梁事业做出贡献。
  著名的医学教授、专家戴天佑
  戴天佑(1904~2002年),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人,一生献身医学事业,是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上海专家委员会委员。
  戴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三年制预科,193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五年制本科,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学习优秀金牌奖。后赴美国留学,1938年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学位。他经哈佛大学教授会推荐为美国公共卫生荣誉学会会员,授给“Delta-Omega”金钥匙奖,继续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修卫生教育,随后对美国东部、东南部和英、法两国进行城市与乡村卫生及卫生教育实地考察、研究。
  戴天佑回国后,先后在厦门保赤医院创办健康婴幼儿门诊部,对外门诊,并开展妇幼卫生宣传教育,因诊病认真负责,医愈许多患病婴儿,屡受好评,继赴南京新组建的中央卫生教育部门,协助作好机构充实与完善工作,并开展地方卫生教育与学校卫生。
  抗日战争期间,戴在南京卫生实验处和卫生公署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任教育长3年,参与培训数以千计的高、中级卫生防疫专业人才。1942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卫生教育组主任、国家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组织国内师资交流。编写教材,特别在争取国际红十字会等医疗社团和联合国捐募外资和医疗教学器材,安排出国进修奖学金,协助解决抗日战争期间医学机构内迁及胜利后医药院校重建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他还热心医学会工作,中华医学会总会设在上海,因抗日战争终止工作。时迁成都的执行理事会委托戴天佑为总会代理总干事(义务兼职),他也负起责任,继续发展联系会员,组织成立地方分会。当时条件甚为困难,他还继续编印出版中、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并联系有关部门、会员,组办1943年第六届会员大会,从而保持了中华医学会工作的连续性。
  新中国成立后,戴天佑继续担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继续为医学会活动献策出力,1984年获学会表彰。他还先后任华东卫生部技正、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教授、系副主任及医学院教务长等职。50多年来,戴天佑除在卫生工作、学院教学、医学会活动外,先后主编《公共卫生月刊》、《实验卫生》、《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还编著《儿童卫生学》,主编《农村卫生学》和辞海试行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部份,以及《医学卫生普及全书》。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同意在这些书基础上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从而引出了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
  1985年戴天佑获上海第一医学院授予执教从医52年荣誉证书及专家委员会荣誉证书。
  农家出身的名医韩得成
  韩得成(1906-1994年),城区天宝镇大寨村人,由农家子弟成为医师。解放后任漳州市(今芗城区)市立医院副院长等职,他从医60多年,勤勤恳恳为病者服务,终成漳州名医师。
  韩得成出生在贫寒的农家,与村里许多农家一样都是几代人不识字。韩氏家族留下“书田”10多斗种,以鼓励后代读书上进。韩得成的父亲虽不识字,却重视儿子的教育,他认为在农村读书难有出色,便送11岁的韩得成到漳州城育贤小学上学,后入寻源中学,1926年考入鼓浪屿教会办的救世医院附属医科学院学医。五年后毕业,因成绩优良颇得校方赞赏,留门诊部当医生兼任助教辅导工作。1934年被派往同安县任县医院院长。他以认真、细微、热情的服务态度,获得许多病者的信任。1936年,龙岩基督教会要以重金聘请韩到爱华医院任院长。韩得成以“医生只能以济世救人为重”为由谢绝,同安县也不同意韩离开。由于是支援山区,经多方协商,韩才到龙岩爱华医院就职。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使用细菌战,龙岩瘟疫流行,韩常一人干二班,全院员工都日以继夜抢救病者。1941年发生“闽西事件”,国共分裂。当时闽西革命领导人邓子恢、魏金水、刘永生等都曾患病秘密到爱华医院住院,韩得成等医院职工冒性命危险给予诊治保护,医药费都由“救济贫困”项目支出。1944年冬,国民党省保安团对闽西红区再次清剿,红军武装伤亡严重,派人到医院要药。因数量较多,不便在“救济贫困”项目支出。韩院长与董事长廖昌和商量,认为“医院是救死扶伤,要多少给多少”。当天深夜,打开药库任由来人按需取药。次日,医院以“药库失窃”为由报账了事。1947年下半年,韩辞去院长职务,携眷回漳州开业行医。群众知道他是医院院长,求医者日多,韩得成诊病“贫富一样,童叟无欺”。对少数贫困患者既送医又送药。他说,医生要医术,更需要医德。
  1949年9月漳州解放,魏金水、陈天才等同志进漳,登门请韩出来工作,嘱咐把在爱华医院支持革命的事迹整理出来,意欲给予论功重用,韩说:“过去支持革命的事是应该作的,不必提了,能作个无名英雄就心满意足了。”解放后,韩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医务工作者和社会防疫卫生工作。1954年韩任市立医院(今芗城医院)副院长。因医院事业发展,医护人员不足,医院附办护士学校,韩自任校长并参与上课,培养一批护士人员。在计划生育等各种活动中,韩带动全体医护人员尽力尽职完成任务。他在82高龄时写出一首诗:“一生谨慎,勤奋俭朴。行医救人,效法基督。言行一致,痛恨邪恶。理想深远,助人为乐。教勉后裔,尽忠爱国。坚强意志,以德造福。”这是一首感怀诗,反映韩的为人与愿望。
  韩得成曾任漳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常委、漳州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市卫协会副主任、市科普协会常委等职。百姓建祠敬念的县令戴盼
  戴盼,字子质,天宝墨溪村人。盼性机警聪敏,过目成诵,又喜读书,“草堂书声琅琅彻于夜”。少时适逢郑成功与清军在漳郡争战,受到兄长的多方关照。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统一台湾后,漳州才渐安定,盼参加科举考试,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考中举人。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授长垣县令。时长垣县是河北省最难治理的“剧县”,民众屡遭强豪凌辱迫害,被害人忍辱吞气,苦不堪言。戴盼上任后,对积案“剖决如流”。有豪强横行危害乡里,事发后又十分猖狂。民众告到官府,三年还没下落。戴盼亲临实地调查,查清实情后,就地进行判决,强豪泥首折服,再不敢妄为。戴盼不畏强豪,敢于为民作主,名传四方。细民把盼当成“神君”呼颂,就地建生祠敬念。《漳州府志》为戴盼立传,记载戴盼的事迹,并评其文高远,下笔雄迈奇伟,不入俗体。盼晚年尤喜吟咏,与漳州文士成立“南州文会”,切磋艺文,交研经验,评击丑恶,宏扬善良。戴盼有《江东即事》诗云:
  苍凉古驿大江滨,故垒连山白草新。
  水势长奔三十里,涛声犹感五千人。
  乱余野庙乌啼树,秋冷平沙客问津。
  满眼荻花寒雨暮,扁舟凄断老夫身。
  这是描写郑成功军队与清军交战后江东一带的即景诗,虽然古驿、故垒犹在,江水依然奔流不息,但看到的却是“野庙乌啼树”、“荻花寒雨暮”的萧杀凄凉的景象,反映对战乱造成的破坏的伤感,让百姓过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的祈望。
  戴盼著有《涵亭诗草》一卷,有《江东即事》、《瑞竹岩》、《双溪新涨》、《龙山阁》等诗收入《漳州府志》、《南靖县志》。印尼“甲必丹”韩振泗
  韩振泗,祖籍漳州天宝辂轩里(今路边社),清乾隆年间曾任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甲必丹”。
  据印尼东爪哇《韩氏家谱》载,韩氏第十七世祖韩必强于明末清初由天宝辂轩里出洋移居印尼东爪哇。二十一世韩振泗授为“甲必丹”。韩振泗急公重义,常帮助华人解决困难,在华人社会中享有较高威望,被授任主持华侨事务的官员“甲必丹”。华人社会中的纠纷、诉讼、华埠的建设、贸易、要求、建议,都由“甲必丹”解决、实施。韩振泗任“甲必丹”对华埠的建设、贸易,解决华人社会的矛盾,作出了贡献。韩振泗去世后,按他生前的愿望,夫妻遗骸迁回祖家安葬。现墓碑尚在。墓碑上方刻“天宝”两字,中间刻两排字:右边“特授显考甲必丹讳振泗韩府君墓”,左边是“显妣太孺人谥慎陈氏寿域”。右边小字是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戍孟秋吉旦,左边小字是子、女、孙的名字。据此可知迁葬时间为1778年。韩振泗生在异域,死后归葬唐山故土,体现了落叶归根、爱国爱乡的心愿。
  印尼东爪哇《韩氏家谱》尊唐开漳校尉韩器为开基祖,南宋进士、户部尚书韩鋐为开基中祖,十三世韩武松为印尼始祖。韩氏家族对印尼发展农业和制糖业发挥很大作用,在华人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授“甲必丹”的还有二十二世韩长庚、韩天毕、韩宝南、韩宝鹿,二十四世韩肇兴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
戴腾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戴文赛
相关人物
戴尔宾
相关人物
戴天佑
相关人物
韩得成
相关人物
戴盼
相关人物
韩振泗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