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通京古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51
颗粒名称: 汉代通京古道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清《漳州府志》载,漳州西方屹然为群(峰)之镇者曰“天宝山”。去城三十五里,五峰峭列,周围百余里,上有宝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漈坑。漳郡诸(山)多祖脉于此。山上有营头亭、揭鸿塞,路通安溪、龙岩、漳平等县。汉唐时西北向长安故道,由安溪、大田以行。这说明漳州许多小山都发脉于天宝山;天宝山汉唐时已有通京古道。汉代,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此路经延平也通闽越国都城东冶。天宝山“汉代古道”向西经“蒲葵关”可达南海国都城番禺(今广州)。因有通京古道,两汉以降,就有中原人陆续南下。景龙二年在天宝山下九龙屯创办“松州书院”,讲习书经史伦,是八闽第一书院。从此中原文化迅速在漳州传布。
关键词: 古道 汉代 漳州

内容

清《漳州府志》载,漳州西方屹然为群(峰)之镇者曰“天宝山”。去城三十五里,五峰峭列,周围百余里,上有宝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漈坑。漳郡诸(山)多祖脉于此。山上有营头亭、揭鸿塞,路通安溪、龙岩、漳平等县。汉唐时西北向长安故道,由安溪、大田以行。这说明漳州许多小山都发脉于天宝山;天宝山汉唐时已有通京古道。
  汉代(前220-206年),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周代漳境属“七闽”地。秦始皇时,漳境属闽中郡。秦末闽越王无诸及东海王摇率闽越人佐汉,秦亡后,汉高祖刘邦立无诸为闽越王,定都东冶(福州),时漳境属闽越国。后汉廷立武侯织为南海王,以漳境今漳浦盘陀岭“蒲葵关”为界,南属南海国,北属闽越国。后闽越国与南海国反汉,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廷兴师破闽越国,移其民于江淮间,可见汉代闽境就有通往中原的古道。天宝山汉代古道留有“揭鸿塞”等遗址,有唐慕容韦的“度揭鸿岭”的诗为证。
  闽越曾为塞,将军旧置营。
  我歌空感概,西北望神京⑥。
  “闽越曾为塞”反映漳境汉时属闽越国,在这里建塞守卫。“将军旧置营”记载唐时陈政、陈元光从中原带兵靖安漳境,在揭鸿塞一带设置军营驻守。今这里还留有军营山地名。
  汉时,天宝山通京的路线,据《漳州交通志》载,由揭鸿塞向北至华安汰内,路沿北溪上溯,经新圩岭、龙头岭抵华崶(今华安县城),再越骡仔岭向安溪、大田北行,经沙村(今沙县)抵延平(今南平),与秦汉入闽古道衔接入京⑦。此路经延平也通闽越国都城东冶。天宝山“汉代古道”向西经“蒲葵关”可达南海国都城番禺(今广州)。因有通京古道,两汉以降,就有中原人陆续南下。晋太康三年(282年),今漳境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由于中原士民陆续入闽,人口增加,义熙九年(413年),析揭阳在今漳浦一带建绥安县。又历经百年于天监六年(507年)于今九龙江流域滨海地区置龙溪县(另一说:龙溪县始置梁大同六年〈540年〉)又于今九龙江西溪中上游流域南靖一带置兰水县,县治设在天宝山下兰陵(今靖城)。由于南下漳境人口增加,中原士民与土著屡发生矛盾,唐总章二年(669年)发生“蛮獠啸乱”,唐廷敕命陈政、陈元光带兵入漳境靖边,于垂拱二年(686年)奏准建立州治,设置唐化里,传布中原先进的农业文化,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办乡学、讲伦理、彰法治、启民心。景龙二年(708年)在天宝山下九龙屯(今浦南松州)创办“松州书院”,讲习书经史伦,是八闽第一书院。从此中原文化迅速在漳州传布。天宝山是漳州文化的发祥地。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度揭鸿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