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营史事摭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29
颗粒名称: 龙眼营史事摭拾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3
页码: 34-46
摘要: 龙眼营,地处漳州城南。南接南市场,北至修文西路,门牌共145号。龙眼营,古称龙骇瀛,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名之一。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政权的更迭,城区很多地名、街名,自古至今不知改了多少次,很多古地名、街名都被历史尘封湮没,然而龙眼营的街名自古至今保留着。只是“文革”中短暂几年被改为文武路,可是当时人们习惯也都叫龙眼营,没有人叫文武路,“文革”过后又恢复叫龙眼营了。原来龙眼营有条河沟,河沟有座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桥中的八阳桥的第四条,称龙骇瀛桥。《漳州地区路街巷演变》一文表中列到龙眼营,并说明清时期称龙骇瀛,原系一条通府学泮池的水沟名。盛极一时,名噪芗城内外的龙眼营锦歌社,已丧失了当日的风采了。
关键词: 史事 龙岩 漳州

内容

漳州最古老的地名——龙眼营
  龙眼营,地处漳州城南。南接南市场,北至修文西路,门牌共145号。龙眼营,古称龙骇瀛,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名之一。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政权的更迭,城区很多地名、街名,自古至今不知改了多少次,很多古地名、街名都被历史尘封湮没,然而龙眼营的街名自古至今保留着。只是“文革”中短暂几年被改为文武路,可是当时人们习惯也都叫龙眼营,没有人叫文武路,“文革”过后又恢复叫龙眼营了。
  为什么说龙眼营是漳州最古老的地名呢?因为宋代就已称龙骇瀛。原来龙眼营有条河沟,河沟有座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桥中的八阳桥的第四条,称龙骇瀛桥。清康熙丁酉年(1717年)修的《龙溪县志》载:龙眼营桥的龙眼营《宋志》作为龙骇瀛。清康熙《志》说的《宋志》,可能指《宋淳祐漳郡志》,而清代的志书都写作龙眼营,这不是近代人才改称的,我们查阅了明代的嘉靖、万历志书都作龙骇瀛,这证明了明代以前都称作龙骇瀛,称作龙眼营始见于康熙《县志》。龙眼营与龙骇瀛,谐音而已,称谓是一致的,也许我们漳州盛产龙眼,到处都是龙眼树,所以叫龙眼营比较顺口,称龙眼营始于清代,到现在已300多年了,现在如果写成龙骇瀛就无人知晓了。
  既然龙眼营与龙骇瀛是一致的,那么龙骇瀛这名始自何时?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说到漳州龙骇瀛桥在宋淳熙四年(1177年)时,桥下出现河水汹涌而起现象,时人认为有龙在水下挥舞奋跃,因此,《宋志》说“龙奋其下”,故名龙骇瀛。这就是龙骇瀛名称的由来。自起名到现在已有829年的历史了,只到清代才读成龙眼营,可谓漳州最古的地名。
  《漳州地区路街巷演变》一文表中列到龙眼营,并说明清时期称龙骇瀛,原系一条通府学泮池的水沟名。水沟及桥早已废,但作为地名的龙骇瀛,起码在明及明以前都这样叫,明嘉靖《县志》及万历《府志》都说漳州府城内外街道有39条,其中城内南隅有6条街:即南市街(今香港路)、花园前街(早废)、双门街(即双门顶、香港路北段)、东坂后街(今青年路)、府学前路(今修文西路及孔庙门前路段)和龙骇瀛。这就是说龙骇瀛是39条街其中一条,在明及明以前是漳州很主要街道之一,龙骇瀛的街名很早就有了。
  龙眼营这条古老而又熟悉的街名,因其地理靠近九龙江的南门溪,水路交通方便,北面靠近修文西路及台湾路(即孔庙及府口街),所以这个地方古时候是人流、物流的中转站,因此这里客栈林立。
  为什么漳州谚语说“入城找不到龙眼营”呢?因古时候从南门溪上岸进城的陌生旅客,从大路南市街方向走,是很难找到龙眼营的,必须从小巷穿过方可进龙眼营,即从南面的龙眼营小巷和南市场四硿井穿过就可以到,南市街(香港路)和南市场四硿井的狭窄小巷,陌生路人哪会注意龙眼营街就在这小巷里面呢?
  说到龙眼营的地形,在清代以前,南面就是漳州城的古城墙,现在龙眼营一巷就是沿城墙脚过的,城墙是1919年陈炯明驻漳时拆的,现城墙遗址在龙眼营一巷还依稀可见,是目前唯一对漳州古城墙遗址可以见证的一个地方。这城墙遗址原来建有一个厕所,上厕时必拾阶而上,城墙石在这里即可辨认,正因为这里是拆墙改建的,所以厕所南面的南市场路与龙眼营一巷高低落差很大。故此,博爱道、南市场、博爱西道,过去称城背顶、城防顶,这些名称都是由于城墙的缘故。
  龙眼营南面有城墙的城门可通南门溪,北面通孔庙前街(即修文西路),虽隐僻内街,但北可进,南可出,用作战观点,即可守可退,所以太平军李世贤选择这地方的通元庙作为办公议事的侍王府是有战略眼光的,这应该与龙眼营地形有关。
  另有一说,龙眼营古时曾经作为兵营,谓之“中营”,新路顶(人民市场)为“顶营”,北京路南段的兵营为“下营”。这种作为兵营的“中营”说,没有什么根据,且作传说罢了。
  龙眼营文化
  漳州自古有邹鲁之滨的美誉,龙眼营地处孔庙近邻,受文化教育的影响甚深,自古以来就有办学兴教的习俗。据史料查考,明洪武年间,漳州知府钱古训为了激励兴学的风俗,在龙骇瀛兴办义塾,义塾为乡先生教授(分管教育的官员)郭邦文设立,当时义塾甚有声望,影响也很大,钱古训也颇受漳州百姓称赞,被祀为名宦(《府志》有载)。
  现在龙眼营有一户姓秦的人家,秦这个姓氏在漳州可能是为数极少的一家(除近现代调入的外来干部以外)。笔者问其先世:大概清中期,距今200多年,其祖先来漳为官,后世就在府学和龙眼营教学,每年孔庙春秋二祭,必以生猪生羊祭祀,秦氏的人都参加。这就是说龙眼营靠近孔庙府学,府学师生在龙眼营住宿也很自然,所以历史上龙眼营与文化教育联系甚密。
  被誉为漳州最后一位理学传人的王咸熙先生,民国初期,就在龙眼营大井巷教私塾,龙眼营大井巷可通上坂街(上苑),王咸熙先生家就在上坂街北侧,先生及家人王迪庄等到龙眼营教私塾是很便捷的,所以说龙眼营办教学的社塾、义塾由来已久。
  “一方民社”、“百里弦歌”,这是以前龙溪县衙署大门前面两个石牌坊,从这牌坊可品味到古时候漳州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看到古时候漳州民间曲艺的盛况。
  以前漳州锦歌馆(歌仔馆)林立,到处箫笛弦管,充满着闽南的乡土气息。据考证锦歌是漳州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源于唐,定型于宋,明清时期已比较完整并流行。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明末清初锦歌移植到台湾,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歌仔戏”。可是锦歌这个千年曲艺,至今不甚景气,只在龙眼营剩下微弱的火花。
  上世纪60年代的龙眼营锦歌社,在漳码厦名噪一时,其历史至少有120多年,它的前身是林廷等人创办的“乐吟亭”锦歌馆。
  林廷(1880-1967年),北郊桃林村人。从小聪颖,秉性持重,擅长雕刻,喜爱音律,热衷锦歌,拜师学艺,遂成歌秀。1929年应邀率团到南洋诸岛演出,时新加坡德商兴登堡唱片公司为他录制40多片,三十年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也录制一批他的锦歌唱片。因此,漳州锦歌风靡国内外。
  林廷的传人较知名的有石杨泉、蔡徐明、连管重、朱欧忠,尤其石杨泉(1916-1986年),外号“捉鸡”,最热心锦歌,坚持弘扬漳州古典曲艺。继“乐吟亭”之后,创办龙眼营锦歌社,上世纪六十年代,吸收一批优秀青年参加,其中有石耀辉、王素华、杨丽华、李惠娜、边惠心等人。这些初中毕业生结聚在石杨泉的龙眼营锦歌社,石杨泉以街办企业为依托,举办香业工场,他与外贸部门挂勾,在南靖等山区收购枫 (即芸香),通过加工后提供出口。这样龙眼营锦歌社有了经济支撑,有些学员在龙眼营参与做芸香也有所收入。龙眼营锦歌社就这样坚持传承下来。当时这支锦歌社活跃在漳州城乡,郊区的农民经常用自行车载他们到乡下演出,除节日参加公演外,每逢周末就在中山公园表演。
  1969年以后,龙眼营锦歌社石耀辉等青年“上山下乡”到华安县新墟镇插队。过了几年后,石耀辉等相继回城,他们除个别人进剧团外,大都另安排职业,原龙眼营锦歌社的年青人散落到各单位,龙眼营锦歌社自此消失。改革开放后,作为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的锦歌又得到重视,龙眼营所在地的西桥小学,将锦歌列为学校开展传统艺术教学的特色内容,并将“龙眼营锦歌社”的牌子挂在学校门口。
  现任西桥社区文化站长边惠心是当年龙眼营锦歌社的成员,据她说现在每逢需要参加省市演出,便将曾经在西桥小学学过锦歌的人,召集到一块,临时创作、排练,演出结束后,演员星散四方。盛极一时,名噪芗城内外的龙眼营锦歌社,已丧失了当日的风采了。
  龙眼营文物
  通元庙 在龙眼营的南端,靠近南市场四硿井,始建明代,庙祀奉晋谢安和其侄谢玄等。
  谢安,字石安,东晋陈郡阳夏人,少有盛名,四十多岁才出仕,后位居宰相。当前秦强盛,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大军南下。谢安任征讨大都督,指挥其弟谢石、其侄谢玄。淝水之战,玄任前锋都督,领兵八千,大败苻坚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后谢安拜太保,卒赠太傅,后人称谢太傅。
  通元庙正殿主祀广惠尊王谢安元帅,并祀谢府的谢石、谢玄、谢铁等四元帅,以及开漳圣王陈元光。后殿供奉三宝佛及观音菩萨。前殿石碑及石柱镌刻对联和庙中文物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仅存后殿石柱镌刻对联两对,前对曰:
  阃绩可铭,无待志乘之补。
  神庥长迓,从兹岁月维新。后对曰:
  德泽攸垂咸传固始,
  显灵如在永庇通元。
  清咸丰四年(1845年),通元庙住持僧慧照和尚募集增建后殿二楼。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入漳,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此设指挥部,因此,人称通元庙为侍王府。1986年被确定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通元庙历代隶属于原漳州开元寺,住庙僧人均由开元寺选派。武功源于开元寺,历代相传,只授僧众,不授外人。自开元寺传衍的四十三世慧照祖师主持通元庙后,创立开堂派,后来庙僧也在外设馆授徒,开元寺武术遂流入民间。通元庙武术表演最著名的舞弄饶钹,这事老一辈漳州人妇孺皆知,弄钹可将钹扔出一楼多高而又收回掌中的另一个钹上,惊险地令观众叹为观止。至今如老一辈说到通元庙时,定会说那里的和尚弄钹非常厉害。2000年由龙眼营社信众发起重修通元庙倡议,经市文管办批准,在社众和信徒的捐资献力下,庙宇修葺一新。后殿楼上还有人占据暂无法维修,但梁柱蛀烂严重,甚有坍塌的危险。后殿有个后门可通南市场,后门的门牌为龙眼营2号,上额“通元庙”三字,两扇门原由油漆写着:“不必深山,亦可修身。”从这可知后殿过去为和尚念经作课的场所。
  龙眼营中段靠东南,门牌100号处有条小巷,一座在市区难于看到的微型小庙,小庙截堵住小巷,庙高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分两层,下层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上层供奉观音佛祖。原土地公是石制,古色古香,“文革”中为避过厄运,被社里人藏到井下,1994年6月,小庙重修才将石土地公取出祀奉,可是石土地公为古物,三年前被偷了,现祀奉的是泥塑的土地公。土地公后面墙上供奉三个镜框的画像,据社里人说这三个画像是对面的小巷搬来的,人称这画像为“三大王”,即李大王、熊大王、朱大王,不知何代人,听说这三大王原是做官的结拜兄弟,后来被害,请来这里是管那些迷鬼的,据说别处也有供奉这三大王。
  永定会馆座落于龙眼营西南侧,近南市街一带,会馆两旁原为空地,馆为三进三落独立大厝,花岗岩石大门框,门前矗立一对青石抱鼓,高门槛,如今只残留着约30公分高,典型的闽南一带士大夫府第格局。大厝门前面墙边有水井一口,供商旅往来行人饮用。大厝后侧,另有并排二间房,分别为永定人旅漳时身体染病时的疗养房和看护人的住房。据现已80多岁的永定老人回忆,其幼时来漳,住在永定会馆,会馆为前清时期在漳永定人集资捐建。会馆规模宏大,彰显了当时漳州已是一个闽西南政治经济重镇,也证明了永定人在漳拥有较多的人口,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颇耐人寻味的是永定会馆中堂供奉的神明,不是通常会馆堂所供奉的关帝圣君,而是海上保护神妈祖。证明了当时永定人经漳州到海外谋生人口之多,谋生的艰辛和祈盼神明庇佑的心情。
  会馆前原有围墙,抗战时期增建为骑门洞两层楼房,现已为民房,会馆内已被改建面目前非,只有门前的青石抱鼓依旧静静地立在原处,黝黑斑驳,见证了永定会馆的兴衰。现在来漳经营香菇等土特产干货的闽西人,还聚居在会馆的周围。
  龙眼营市肆
  僻处内街的龙眼营,过去市廛店铺比连,多为香烛店、香厂、鞭炮店、打铁铺、糊纸尫坊等等,更多的是客店,成为香烛、客店一条街。
  龙眼营客店可谓闻名漳南,这里客店创办很早,至少清代兴盛,到民国初年,龙眼营客店起码有二十几家,大多小客店,平屋居多,晚上点着半暗半明的油灯,光线昏暗,空气混浊,设备十分简陋,房间只摆设一张茶几和一条长木凳,铺木板为床,没有挂蚊帐。三、四个人共睡一床,称“统铺”。冬天三个旅客共盖一张棉被,卫生极差,时有臭虫爬动。一夜住宿每人约收银毫二角,比他处的旅社便宜得多。上世纪二十年代后设备比较完善,卫生也比较讲究,因为住宿费便宜,从外地来漳州做买卖的小商贩、农民,都喜欢住宿于此。
  有一句口头语:“漳浦兄,入城就找龙眼营”。因龙眼营客店,多半漳浦人开的,如漳浦旧镇人开的义盛客栈,宜记客栈,还有漳浦两兄弟,一名福来、一名狗来,他们各开一间客店等等。漳浦旅客找老乡开的客店住这是很自然的事。漳浦盛产蒜头、葱头、花生及豆类、海产干品等土产,运到漳州通过老乡的客店作为中介,很快就销出,所以漳浦人到漳州很爱投宿龙眼营客店。
  龙眼营客店除漳浦人经营之外,还有客家人经营的,因永定会馆在这里,故客家人聚集于此,如新联昌客店等皆是客家人开的。如此之多的客店,使僻处城中一隅的内街市肆繁华。
  这里客店中最大型,首屈一指的可算是悦来客栈,悦来客栈位龙眼营靠近南市场一端。原是西门外前山社胡氏人开的,老板叫胡吴钱,娶台湾肖山的肖氏为妻,客栈经营甚好,后来业务扩大,又在客栈背后靠断蛙池处又开米行,因膝下无子,招一姓周名约西为赘婿,并定日后生第一个男儿还姓胡。周约西经营有方,1945年利用侨汇重建悦来客栈,临街两间店面比较开阔,四层高的楼房。砖木结构,装修豪华,规模宏大,时为漳州最高建筑之一。重建后的悦来客栈有50多间客房,可住150个旅客,内有两个水井,旅客可以在客栈自行煮饭,一时生意兴隆,悦来客栈名噪四方。解放后公私合营,龙眼营客店大部分合并入服务公司,悦来客栈同样改造为公私合营的旅社。
  话说到悦来客栈原老板姓胡,这个胡姓在龙眼营现在还有几户,胡姓居住龙眼营历史已久矣!根据前山胡氏宗亲联谊会编的《胡氏世系录》,其原谱序二云:随陈元光父子入漳始祖胡贤,其六世祖胡笃之第二子胡肃,字清岩,五代唐时避乱隐居于此(龙眼营)。龙眼营古时有胡氏龙瀛祖庙,历宋元明清胡氏世代都居住在龙眼营蕃衍生息,形成胡氏龙瀛分脉支派,据《胡氏世系录》载:漳州市四隅四乡胡姓俱龙瀛分脉,也就是说胡氏入漳始祖居自古县东山(龙海市颜厝镇)开基以后,再者最早就是世居龙眼营,龙瀛胡氏分脉到石亭寮里社(古称瑶野),东门外廿六都西洋保塘头社(即古塘)。长泰屈斗等等,还分到晋江、永定等地蕃衍。由此可见龙眼营也是姓胡的祖居地。
  龙眼营香烛店很多,较大有新泰和(苏氏)、新合发、金瑞兰等。还有客家人开的炮仔店,如广南兴、广兴隆等。有棺材店、金瑞茂神牌(神主)店,客家人开的正元打铁店等等。这众多店铺中,香烛店居多,且规模、财力亦最为宏厚。过去龙眼营有一句俗语“三枝香,一对烛,起一坪戏”,这是说三个香店和两个烛店,出资办一个“龙宝陞”(芗剧)戏班。意思是说在龙眼营香烛店财力是最大的,方可供戏班吃用花销。三枝香是三个香店:新合发香厂,老板吴金及父亲吴喜庆;金瑞兰香庄(老板石翁,是石杨泉的父亲,改革开放后石杨泉儿子石耀明继续经营金瑞兰);还有陈福兴香店。一对烛是两个烛店:金吉星烛店和开春烛店。
  抗战时期,日机轰炸龙眼营两次,烛店惨受其害。1938年2月24日(正月二十五),开春烛店门前落一弹,炸死过路的人7人,伤数人,该店着火。另一次1942年2月16日(正月初二),龙眼营益美烛店落一弹,倒3间房屋,死5人,伤数人。同时,龙眼营原泰来当店旧址落一弹死伤不明。这是日本侵略者在龙眼营犯下的罪行。
  漳州早期的化学工业社
  1931年左右,龙眼营有一家“卢敏生化学工业社”(属家庭工业性质,不招收外工)。创办人卢炳勋(字敏生),原籍南靖县金山乡后眷南庐村。厦门大学化学系肄业
  卢炳勋有个胞兄卢炳煌,厦门集美商校毕业,陈嘉庚先生认为他品学兼优,就把他送至新加坡,在“陈嘉庚公司”任制造厂的技师。后来由于工作积极,是公司生产畅销的“钟牌”橡胶鞋的主要设计人之一,被提升为化学部主任。
  1930年间,卢炳勋至新加坡探亲,其兄卢炳煌心怀振兴祖国科学之志,将其刻苦钻研掌握的化学药品制造技术悉数传给他,并倡议在漳州地区创办化学工业社。
  卢炳勋从新加坡回国后,则专心致力研制化学药品,“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就制造出“万灵油”、“八宝丹”、“头疼粉”、“癣药水”等化学药品及“爽身香粉”、“芬芳花露水”等化妆品。以“燕标”为牌名(采“燕子南飞”之意),并请漳人陈郑煊代为设计商标图案。陈郑煊设计的商标为菱形、浅绿底色镶黄边、中间有一只蓝色银线的飞燕。成品有铁盒装、玻璃罐装、纸包装三种。化学药品主要原料依靠其兄在新加坡代购供应。燕标“万灵油”和“八宝丹”,功效不差于永安堂(胡文虎创办)出口的“虎标万金油”、“八卦丹”,畅销闽南地区,获利不少。
  抗日战争爆发,漳州屡遭敌机轰炸,“卢敏生化学工业社”迁移于南靖金山乡都美村开业。不上两年,因为厦门沦陷后,药品原料缺乏,加上托人定制铁盒、玻璃罐之钱被吞没,以致资金难于周转。结果,1942年左右停业,卢炳勋转任南靖县金山乡都美中心小学校长。由于操劳过度,1952年初病逝于漳州,享寿53岁。
  龙眼营在历史上内涵丰富,因岁月风雨剥蚀,颇现今不如昔景象,令人欣喜的是,而今龙眼营已规划为漳州历史街区,必将重现往日风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侨森
责任者
蒋林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