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竹器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27
颗粒名称: 漳州竹器业
并列题名: 王定国
分类号: F768.5
页数: 6
页码: 26-31
摘要: 漳州的竹器行业历史悠久,为全市重点手工业行业之一。竹器行业的手工业者靠双手的技艺,生产了无数竹器制品,满足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还开发创新一批名牌竹艺品,备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竹器制品规格品种繁多,早期就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居家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据《芗城区志》记载:在清朝、民国时期,漳州城区的竹器行业已相当发展,大多数聚集于东南地段的新桥头一带,竹巷下、竹排沃也由此而得名。各处生产经营制品不同,规格品种各异,形成历史性的自然分工而共存的局面。
关键词: 竹制品 竹器 漳州

内容

漳州的竹器行业历史悠久,为全市重点手工业行业之一。古有俗语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竹器行业的手工业者靠双手的技艺,生产了无数竹器制品,满足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还开发创新一批名牌竹艺品,备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
  竹器制品规格品种繁多,早期就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居家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据《芗城区志》记载:在清朝、民国时期,漳州城区的竹器行业已相当发展,大多数聚集于东南地段的新桥头一带,竹巷下、竹排沃也由此而得名。此外,其它地方也有竹业店,如西桥竹椅店、巷口竹器店,以至桥南、郊区诗浦村也有传统的竹制品生产工场。各处生产经营制品不同,规格品种各异,形成历史性的自然分工而共存的局面。
  竹巷下、竹排沃一带,主要从事破大竹、改箔篾,生产出产品有大朱、小朱、板篾、乌皮、白皮等半成品,专供其它竹器店再造编织制品,如做土箕、米箩、鼓仔篓、谷篁等。另部分专营做竹扁担、担甲、簸、笞、茭苈、竹筷、香枝、船竿、竹竿(晒衣用)等。
  西桥竹椅店有“五福兴”与“郑绵兴”两大户,生产专营竹家具的床、桌、椅、梯与儿童椅轿、竖椅、摇椅、屏风、花架等。
  东门的巷口一带竹器店,主要编制营销猪笼、鸟笼、渔卡、门帘及米、面、烟晒坯、谷笨等。其他地区有制船篷、汽车货篷、搭竹架、竹屋,以及劈药棉签、制铁锤、衣刷的竹柄等等。
  竹器行业主要原料是大、中、小竹、贵竹、麻竹与安门竹、小什竹等,原料产地主要在南靖县的船场、南坑一带。过去,林区农民把砍伐下来毛竹肩挑到圩场溪边卖,二盘商收购后,雇工把毛竹大小20至30支不同规格长度,捆绑成一节竹排,八节编成一浏(土话)后,五日一圩顺水放排而下到漳州洋老洲出售。竹器行业经营者都得到此地选购,然后再将竹排放到新桥头九龙江岸边交货。货源充足时,竹排占半溪,人们赤足在竹排上行走自如。那时,竹器行业都是一家一户,生产销售方式落后。少数大户的产品乌皮、板篾,大、小朱篾能销往厦门、晋江与石角东。由于资金不足,原料竹商的盘剥,再加上地痞流氓的欺压,在旧社会手工业竹工的生活处于糊口度日的境况,当时破竹工曾戏言:“破竹仔做工仔,要想好空只能望后冬。”(意为不可能发财)。因此,部份竹工关店跑到厦门、石码等地谋生打工。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竹器行业的手工业者,走集体合作化的道路,也有过“黄金”时代的光荣一页。
  1953年前,竹器行业有167户,从业人员有813人。1953年3月25日组建了第一个竹业一社,到1956年合作化高潮后,相继组织了竹业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六社与竹篷、竹椅、竹筷、竹笠、谷达、侨眷竹业与放排小组等13个单位,按行业产品分工组织产销。1958年曾一度全部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竹器厂。1959年后体制调整,成立一个竹业专业联社,负责原料统一调拨外,其余恢复原来合作社体制,迅速恢复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供应,为繁荣市场,便利群众,满足需求,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大至国防建设的机场、铁路、海堤建设或糖厂、龙机厂等大工厂上马,小至城乡人民的生活用品用具,都留下竹器手工业工人辛勤劳动的汗水与足迹。竹器行业各个合作组织,抓住发展良好的机遇,依靠自身的积累,也相继新建一大批厂房近万余平方米。如竹业一社大工场,圆竹家俱厂的四层新厂房,谷达社的三层楼的新工场等等,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他们还开展技术革新,自己研制一整套的破竹机,改薄篾机,实现了多年来夙愿。1964年,半成品全程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在漳州市群英会上获得好评,从而焕发生机与活力,开发生产了一批新的产品,满足了海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增加出口创汇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市场变化,塑料制品出现,替代了竹器制品,加上竹资源的减少,迫使竹器行业由兴盛走向衰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竹器行业开始转轨转向或合并调整,原来市场所需的竹制小商品,全部由街道个体户所代替,竹器厂社的牌子,从九十年代后期起逐步消失。
  竹制品中的太师椅、竹筒席、竹刻三项产品是出口产品,享有国际声誉。
  太师椅
  漳州市圆竹家具厂出口的太师椅,系1974年后外贸部门提供产品照片,由老工人朱庆成、王良海仿制并加以发展提高的著名艺术珍品。它曾经出口到北欧、非洲、美洲与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一度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年出口量达一万三千多只。据外贸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当时英国女王曾坐过太师椅并爱不释手,当她发现产品是来自中国时,怀着一种惊讶的心情,赞赏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珍品呀!
  人们赞赏的不仅是太师椅的坚牢、实用,而且瞩目于它的优美,别致一格的造型,华丽的装饰,和谐的色彩,特别在夏天享用太师椅,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太师椅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新椅不及旧椅好,特别用了三、四年后,经过汗水的浸渍,如同上了一道油漆,色泽棕黄、光亮,坐上去更使人感觉润滑而凉爽。
  太师椅选料严格,一丝不苟,制作工艺独特,大、小竹通用,但都得通过火的烘、烤、熨后刨皮,每道工序都要用小竹丁签订,形成自己工艺特色。它分为斩屏、围框、雕塑、拼花、磨光、上油至最后包装,还得用碎纸作垫层,以防运输装卸的碰伤变形,保持产品经久使用不腐,不蛀的特点。为了满足出口需求,扩大创汇的贡献,先后在县后、加禾等地,建立四个工序加工点,派出老师傅现场培训技术,并相应扩大出口新品,如创新的六角花架、屏风,为艺苑添新枝。
  竹筒席
  漳州著名的出口竹筒席,原是西桥竹椅社老艺人蔡志德研制创新的。1964年为适应海内外市场需要,进行专业分工扩大生产,把竹筒席调整到竹编社,建立竹筒席出口车间,有七十多人从事专业生产,最高月出口量达一千一百多件,为厦门口岸重点出口产品之一。
  竹筒席,顾名思义,它是可卷起来成圆形筒,故称为竹筒席。它与民间用的篾席、草席同称为“三席”,是人们夏天纳凉消暑睡觉用的床上佳品。其大小为十格、八格与四格之分(如十格长1.9米,宽1.35米)。它选用新鲜毛竹,去头尾取中间节,通过破篾、起壳、拼片、钻空、穿扎线、磨光,最后,还得用大深鼎蒸炊后,上油始得包装。
  竹筒席质量要求严格,做工精细,工艺独特,一床十格席须经十三道工序,而且破篾的节目要相对,关键在于钻空与扎线,操作时全神贯注,若钻空偏离便成废品。扎线更费劲,一条线要用八、九十条棉纱,打结并过腊后而成的。这些材料经过艺匠之巧手,确能造出完全不同凡响的珍品。篾片修整要光滑平坦,经纬线交织成不同花纹,要对称均匀,使产品显得清新、秀气,古色古香,灵巧结实,使人们用着有通风透凉,清爽散气之感。1956年,南靖县竹器厂从漳州学艺回去后,凭借竹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扩大竹筒席出口。如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各乡镇生产出口竹筒席厂场已遍地开花。
  竹刻
  竹刻,就是在竹子上刻各种字画。相传北朝年代就有竹刻,最先是刻竹扇柄,后来刻笔筒。
  1980年5月,新组建的漳州市工艺厂竹刻车间老师傅陈国定与老技工颜杨海等同志,开拓创新,运用和发挥刻印的刀法,轻刀细刻在竹上作文章,搞成竹刻对联。它文字灵活,技艺精湛,别具一格。具有竹面光滑,字迹清晰等特点,颇受海内外市场的喜爱。竹刻有浮雕与沉雕之分,从刻字发展到刻花鸟、刻古装戏剧的人物,如“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等,产品的质量与品种规格有了新的发展,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竹刻对联的诗,分为五律与七律,尤以五律诗行销日本,深受画家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喜爱。竹刻,又适宜在楼馆客厅张挂,更显示布局高雅壮观,仿古笔迹逼真,古色古香。选用造句的寿联、春联、贺联的竹刻联对,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生活习俗与特殊需求,供顾客各取所需。
  竹刻用料省、成本低、价值高,是一种备受欢迎的出口工艺品。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定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
漳州太师椅
相关专题
漳州竹筒席
相关专题
漳州竹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