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溪港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20
颗粒名称: 南门溪港概况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8
页码: 15-22
摘要: 九龙江西溪上承花山溪、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诸流,在南靖县靖城镇双溪口汇合,流经文昌塔之侧入芗城区域,经天宝、茶铺、城南、龙文区小港、龙海市镇头宫,在三叉河与北溪交汇。双溪口至三叉河长35公里,为西溪下游干道,客货船只川流不息,是芗城主要水运航线。古代漳州的水路航运较为发达,航线四通八达,构成了内陆和沿海各地的货物流通。自清代康乾盛世以来,城南南门溪港逐步兴旺,迅速成为漳州城区主要货物集散中心、商贸港市。但由于航道淤积制约,陆运逐步替代水运,城南南门溪港兴盛二百年,迅速衰落。建国以后,人民政府修建延伸江滨石堤的洋老洲尾和草寮尾两段,多次组织船民清港除障,维持通航,并设置航道安全简易标志10多处。
关键词: 南门溪港 街道建设 古代 漳州

内容

南门溪港的形成
  九龙江西溪上承花山溪、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诸流,在南靖县靖城镇双溪口汇合,流经文昌塔之侧入芗城区域,经天宝、茶铺、城南、龙文区小港、龙海市镇头宫,在三叉河与北溪交汇。双溪口至三叉河长35公里,为西溪下游干道,客货船只川流不息,是芗城主要水运航线。
  古代漳州的水路航运较为发达,航线四通八达,构成了内陆和沿海各地的货物流通。明代著名的月港(今海澄)崛起,随后锦江(今石码)、石美、浦头(二十七都)应运兴盛,长达二、三百年之久,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起了巨大作用。自清代康乾盛世以来,城南南门溪港逐步兴旺(明末清初战乱原港埠几乎毁尽),迅速成为漳州城区主要货物集散中心、商贸港市。但由于航道淤积制约,陆运逐步替代水运,城南南门溪港兴盛二百年,迅速衰落。
  南门溪港位于城区南域,南门溪北岸,港岸西起三角港(瀛洲尾),东至九渡尾(皮革厂),长2170米,港域水面阔500多米,昔日水深,海水潮汐至港。民国期间,港口航道水位尚深,可通航60吨位大木帆船,航线沟通内地和沿海各地,时为城区繁华的商贸港市。
  往昔南门溪港原是溪滩式自然港岸、简易石踏步码头。民国八年(1919年)拆旧城,利用旧石料在南门溪北岸修建一条石砌驳岸,称“澄观道堤岸”,沿岸筑有二十多座石砌驳岸码头(包括简易踏步码头),可同时停靠百艘大小商船作业,日进出港口船只多达五百余艘。抗日战争初期,西溪下游堵江封锁,从此港道逐渐淤积,水深仅1—3米,每遇洪水航道变化移位。建国以后,人民政府修建延伸江滨石堤的洋老洲尾和草寮尾两段,多次组织船民清港除障,维持通航,并设置航道安全简易标志10多处。但由于上游森林过伐,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水利工程阻江建闸筑坝等诸多因素,造成港域水位下降,航道淤浅,船舶入港靠泊作业困难。为了抵御水患,1960年10月,澄观道兴建一条保护市区的防洪石堤,对堤外码头留设旱闸门十二座。此后南门溪港迅速衰落,水运物资多为陆路车运取代,繁华的港口于1982年后,航运停航,码头闲置。
  码头的分布概况:
  1、摆渡头码头:古渡口,简易踏步码头,1960年新建石堤驳岸,位于今瀛洲亭下游,是平和琯溪帮和南靖水潮船常泊点。
  2、猪仔圩码头:址在今洋老洲二巷,瀛洲桥上游,为西南护城壕码头,古代杉排、柴炭靠岸上水,民国期间为家畜、农产品圩场。
  3、春兴埕码头:位于青年路南端,为石砌凸形八字状踏步码头,为运载上游粮食、肥料船舶停泊点,年吞吐12000吨。
  4、八间仔码头:位于春兴埕下游、壕沟口上侧,简易石踏步码头。1972年时,码头长3米,宽17.1米,为粮食、杂货船舶停泊点。
  5、陈公巷码头:位于中山桥下游,原清惠宫(丁八夫人庙)前,为石砌驳岸码头,为运载红糖、大豆等五谷货运船舶停泊点,由于码头港道淤滞,六十年代已闲置。
  6、杉巷王爷庙码头:在延安路南端,因宏山锯木厂边有衡义殿祀池府王爷而名,石阶驳岸码头,为木材、粮食、豆饼、化肥和五谷货运船舶停泊点,因港道淤滞于六十年代闲置。
  7、担水巷码头:在东闸口上侧,于1924年增筑,为凸形,石砌八字形踏步码头,为运载陶瓷、土纸、麻袋等货运船舶停泊点。
  8、东闸口码头:在东闸下侧、古丁方桥前,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红料(砖瓦)、烟叶、杂货、土纸、黄麻、油料等船舶停泊点。
  9、临江楼码头:在东闸口下游,以临江楼客货栈而名,石阶驳岸码头,是琯溪、山城小汽船、木帆船常泊处,为上游航线客、货运码头及红料、杂货船舶停泊点。
  10、大路头码头:紧靠临江楼,石阶驳岸码头(原丁方桥古码头),解放前曾经是漳厦电船(汽客船)和漳码小客船停泊点。为运载稻谷、红糖、药材、五谷、杂货等船舶停泊处。可泊8吨船,靠船6艘,年吞吐量42618吨。
  11、七星巷码头:在大路头下游,1924年增建,凸形石砌八字形踏步码头,为运载红糖、豆饼、化肥、烟叶、茶叶、花生等货运船舶停泊处。1937年10月,七星巷为漳州海关址。
  12、塔仔脚码头:在七星巷码头下游,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棉纱、布匹、红糖、日杂百货等货运船舶停泊处。1972年可泊7吨位船,靠船6艘,年吞吐量42618吨。
  13、坝仔桥码头:古码头,址在南河市场口,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水果、柴炭、五谷、豆饼等货运船舶停泊处。
  14、新桥电船码头:位于东新桥下侧,石阶驳岸码头,为漳码厦汽船、木帆船停泊处。民国时期,码头有竹篷搭成的售票处和候船亭阁,竹亭阁于1949年初被洪水冲毁。为载运旅客、行李包裹、棉纱布匹、日杂百货等,是客货两用码头。
  15、帝君庙码头:在电船码头下侧(原为水潮埕古码头)、关帝庙前、石阶驳岸码头,是石美、石码、海澄、浮宫和北溪客货船舶常泊处,包括木、竹排、鱼货、水果等货物上水。
  16、五通码头:在帝君庙码头下游、竹排沃与草寮街相接的大榕树前,石阶驳岸码头,是厦门货运机帆船、大木帆船的常泊处,杉排、竹排停泊上水。17、灵兴宫码头:在五通码头下游,灵兴宫前,简易石阶踏步码头,同安花生油船起驳码头,因每趟都为宫庙添油答谢,故亦称油王庙码头。解放后为农运船舶停泊点。
  18、九渡尾码头:位于草寮尾陶器厂前,古渡口,解放后新筑单向石阶踏步码头,亦称交力埕码头,为运载陶瓷、茅草、稻草、农肥等农运船舶停泊点。
  1960年6月9日大洪灾后,南门溪河道淤积日甚,船舶不能靠岸作业。龙溪航管总站于当年冬季,在大路头码头下侧,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栈桥式码头,双向式台阶,长18米,宽5米,深12.3米。1961年又于塔仔脚码头驳岸,新建钢筋混凝土栈桥式码头一座,双向式台阶,长20米,宽5米,深10米,距水面高3.7米。两处新建码头均可停靠货运汽车进行装卸作业。
  1982年后,漳码厦航线停航,码头淤塞废置,唯新建两座栈桥式码头,今为机动车装运溪沙使用。洋老洲春兴埕码头也为装运溪沙使用。
  此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南门溪畔还有以下专用码头:
  1、蜈蚣山水坞:木材公司专用,是停泊木材(排)和起水码头。
  2、中山桥南,驿路街柴炭码头。
  3、顶洲红林窑,红料(砖瓦)、茅草码头。
  4、新桥南望高楼,水果和壳灰码头。
  5、中山桥烧灰巷,壳灰码头。
  6、洋老洲伙夫窑码头,在今瀛洲亭址。
  7、竹排水坞在竹排沃庙前,沿岸停泊。
  8、“尿船仔”码头:东乡、南乡运载人粪尿的农运船,停泊于草寮尾和东闸口两处,农民挑尿桶入城买尿,倒入船“肚”集中运回;西乡“尿船仔”停泊于洋老洲摆渡头,都以尿桶盛装,不倒入船“肚”,船比较“干净”。
  9、红料(砖瓦)简易码头,在东闸口至临江楼码头之间,有2—3座为单向码头。
  漳州码头关、海关、报关行
  码头关(码头捐)
  1918年秋,粤军陈炯明入漳,建立闽南护法区,拓建澄观道,沿溪北岸筑石堤,建码头,经费统筹征收。筹饷局长周煜卿(即周醒南、工务局长)以建堤岸码头为由,设立码头捐名目,按出入口货物为征收对象计征。码头关址在澄观道54—56号,这是一座面阔五间,二进,中有大埕,款式新颖的四方楼建筑。当时大路头是漳州中心港埠,来往船只和起驳货物最繁,江心又有方壶洲为缓冲地带。码头关何时废止无考。抗日战争前该楼已改为民用住宅,里面居住许多户基督教信徒(漳南教会)。解放后,当地群众仍称该楼为“码头关”,1970年,因建“战备大桥”,码头关拆除。
  漳州海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厦门沦陷,厦门海关内迁,址在漳州澄观道门牌33号(七星巷东侧),这是一座洋式“番仔楼”,1937年10月15日开始办公,关长谢从周。嗣后,厦门市政府也内迁,在漳州大路头(厦门路中段)设立办事机构。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关和厦门市政府办事机构先后迁回厦门。海关在澄观道办公的时间不长,大约八、九年。之后,“洋楼”转为他用,人们仍习惯称之“海关楼”。
  海关是国家对出入国境的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和征收关税的机构。明初,漳州对外贸易由泉州或广州转口(民间有海上走私贸易)。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漳州月港(海澄)开放海禁,设立督饷馆,征收出入口关税。明末清初,战乱旷日持久,清廷实行海禁和四次“迁海”政策,漳州对外贸易停顿,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内附,战事平息,但月港变为“凄草寒烟、一望荒墟”,从此一蹶不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是四大海关之一(广州、漳州、宁波、上海),时漳州海关已不在月港,已为天然良港厦门岛所取代,漳州海关实际上设在厦门的岛美路头(即现在厦门市镇邦路),何时更称为厦门海关无考。
  漳州市区船务报关行
  船务报关行是代客户提供申报进出关手续,代海关收取船钞货税等服务项目,收取各种服务的手续费。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海关曾经在澄观道33号设立分支机构,于是,漳州市区的船务报关行应运而生。据何池先生资料记载,市区有如下报关行。
  联达行:在澄观道32号,老板蓝菜合、股东戴秀彬、阮振万、吴仔鑫、吴绸、冯永聪等,有伙计10余人,为漳州报关行中实力最雄厚者。伙计月薪最高可达银元20多元。
  利商行:在澄观道41号,属石码联长号驻漳分理机构,老板人称“豆粒仔”,姓名待查。伙计约5人。
  永年行:在澄观道45号,老板王松年,伙计约5人。
  捷敏行:在澄观道47号,由永年号拆股分出,由王井海等人重新合股开办,伙计4、5人。
  永兴行:在澄观道49号,由股东阮振万等人经营。
  惠通行:在澄观道46号,老板系惠安人颜水金,有伙计6、7人。
  商民行:在澄观道44号,老板陈毓光,陈为漳州军统一头目,“汀漳通讯社”、《大刀报》社长,这是当时漳州市区唯一的一家国民党人员创办的船务报关行,有伙计10余人。该行于抗战后在浦南派驻分行。
  此外,还有航昌行等,规模较小。这些报关行,除商民行外,均为合股经营性质,股金每股百元左右。因为行址都比邻而居,竞争十分激烈,小本经营者往往遭淘汰,也有因内部矛盾而拆股重立旗号的,如捷敏号等。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漳州市区海关(包括浦南)撤销,船务报关行也同时停业。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海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