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017
颗粒名称: 古街史话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56
页码: 1-56
摘要: 漳州古城南域有一条九龙江西溪,由西向东流,为郡城母亲河。该溪在三角港(瀛洲尾)流经城南通津桥、方壶洲、文昌桥,至施溪港(今诗浦),转向北流,入诗浦至浦头港,形成抱城之状,为郡城战略要塞。从三角港至施溪港,流程四华里许,一名南河,俗称“南门溪”。清康熙五十六年洪水,田里港再次岸崩,南门溪从田里港向东直下,而诗浦溪绕城之水不复环抱。
关键词: 街道建设 古代 漳州

内容

南门溪港暨厦门路、澄观道史话
  韩海榕
  漳州古城南域有一条九龙江西溪,由西向东流,为郡城母亲河。该溪在三角港(瀛洲尾)流经城南通津桥、方壶洲、文昌桥,至施溪港(今诗浦),转向北流,入诗浦至浦头港(史称西溪故道),形成抱城之状,为郡城战略要塞。从三角港至施溪港,流程四华里许,一名南河,俗称“南门溪”。从施溪港至浦头港,俗称“诗浦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洪水,田里港再次岸崩,南门溪从田里港向东直下,而诗浦溪绕城之水不复环抱。
  南门溪施溪港是漳州水路要塞,唐咸通年间(860-873年),置水军拱卫,五代期间有都指挥使王继凤(王延缸之次子)镇守,后定居施溪村,其后裔有王聘、王巽、王栋材、王梁材、王文中、王元中、王东之、王吉才等均出类拔萃,科甲连登,为北宋期间漳南名门望族。
  南门溪北岸江滨一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宋祥符六年(1013年),竖木栅为外城,熙宁年间(1068-1077年),隶属城区南厢(时城区划分五厢),南宋绍兴间(1131~1162年),毁子城,拆东西北三面(外城)木栅,建土城垣,唯独南面阻溪,仍是城南厢。宋嘉定四年(1121年),始在东一面砌石城。绍定三年(1230年),续砌西南北三面石城垣,至此,漳州首砌石城周长三千余丈,这是漳州范围最宽广的古城,城辟七门,南门名通津,西南门名龙溪,东南门名朝宗,南面城垣在今博爱道一线,此时江滨一带已在南城之外,所谓“依城临水”,水陆交通两便,地理优势独特,为郡城商贸港市。“港以城殷,城以水繁”。漳州自古航运发达,城南为水运中枢。九龙江西溪、北溪其腹地辽阔,闽西南内土地特产丰富,多经水运汇集于城南。南门溪畔古代有七八条濠渠可通舟楫,物资土特产品由此输入城西、城中或城东,城中商品亦汇于城南,转运沿海港埠,或供转口。
  明初,社会相对安定,漳城“百工鳞集,机杼炉锤,心手俱应”,商品经济发展,集市繁荣,民谚:“东门草市(后为布市),西门刺绣,北门糖市,南市粮市”,反映了当时状况,亦促进周边集市发展,较驰名的有:廿七都徐溪港西浦市(今诗浦);廿三四都苦草镇浦南市;廿一都京元镇天宝市。
  漳州是闽粤古道通衢,城南是通往漳浦、云霄、诏安与广东潮汕地区的必经要道,古称驿道(官道),也是漳粤商旅陆路古道。明代增置东南驿路,是通往沿海镇海卫的戍边要道。从城南跨越南门溪有两座驰名的古代长桥,一曰薛公桥(中山桥),建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一曰文昌桥(东新桥),建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这两座古桥相距二里,并驾齐驱,飞越大溪,如同长虹,气势磅礴,相互映衬,江面舟楫川流不息,闪耀着漳州历史名城的光彩,同时也印证了昔日港市繁荣情景。
  明景弘年间(1450-1505年),地处龙溪沿海边隅的月港(八都海澄)海外贸易兴盛,紧跟其后有锦江(十一都石码),海口(一二三都海沧)、石尾(廿九都石美)等地港市繁荣。月港在朝廷明令海禁的时候,“民间”海上贸易猖獗,迅速发展,其原因有许多,主要干系是地方当局,漳州作为依托城市,对海禁采取“弛张”的策略,即“明禁暗放,自我保护”,其实质是反海禁斗争的变相手段,促使朝廷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拆龙溪县一至九都和廿八都之五图置海澄县,并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洋市”,漳州对外贸易进入了黄金时期。郡城是闽西南商品集散地,物流中心,水运发达,有许多运输船舶,穿梭于西北两溪。嘉靖年间设水居社,西溪下游水道有十一都水居社(在锦江福河一带),廿七都水居社(在小港下尾镇头宫一带),上游水道有浦南(北溪),天宝兰陵、龙山、琯溪(以上西溪)等,南门溪是其主要停泊港。
  南门溪北岸是郡城水埠,商贸港市,昔日江滨有东西走向古道,明代有南桥市、新桥市和相毗邻的西浦市(廿七都),原溪墘是溪滩式自然港岸,地势低,水患频繁,城东南筑有土堤,以捍溪流。明成化四年(1468年),指挥使王景重修。成化九年(1473年),巡抚张瑄始筑石堤岸。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府姜谅“复甃筑东南城外堤,其上作保安亭”。
  南门溪流到诗浦时转向东北,入诗浦溪,“从诗浦溪上流分而出者为田里港”,康熙七年(1668年)洪水,田里港岸崩,南门溪之水遂从此港直下,而诗浦旧溪沙壅,绕城之水甚微。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陆路提督蓝理捐资建诗浦港,筑坝于诗浦正顺庙前。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四月洪水,“田里港岸崩,南河从田里港直下,而诗浦绕城之水不复环抱”。
  明代上中叶,漳州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集市兴旺,商品充裕,航运发达,物流畅通,民间海外贸易遂兴,月港成为东南沿海名港,郡城作为其依托城市在商品转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抹煞的作用,然而对这段历史,现代史学界少以问津,甚至地方志对城南港埠亦缺少记载。明代漳州地方动荡,盗寇横行,海波旋沸,殖民者骚扰,尤其清初乱战、迁界,民不聊生,百业萧条,外贸停顿,人口剧减,许多地方变为荒芜废墟。据方志记载,自明代以来影响郡城主要战乱有: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沙县尤溪邓茂七之乱,数万人围困漳城五十余日。倭寇骚扰焚掠,自嘉靖廿八年(1549年)至隆庆三年(1569年),长达二十余年,所到之处无不焚劫杀掠,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参将戚继光大破倭寇于蔡陂,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于南湾歼倭一万五千人,边境始安。山寇以饶贼为最盛,时间长,危害广,自正统十一年(1446年)始饶寇不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兴城下之师,两度谋袭漳城不克,龙溪南乡、西乡及南靖数遭焚掠,现存许多山寨土堡,多是嘉靖万历间为抵御饶寇而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贼吴双引谋袭漳城不克。崇祯十五年(1642年),平和小溪梁良率贼抵郡城南门,在南桥被官兵击败,贼沿途抢掠而去。明末清初战乱,清政府与郑成功交战,时达四十年之久,郑军两次围困郡城:一在清顺治九年(1652年)四至九月,四郊居民及浙江援兵纷纷入城,斗米五十金,食人炊骨,死者七十余万人(府县志记载里人李耀宗使僧闻晓通收骷髅七十三万,火葬于城南同归所);二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郑经围郡城,龙熕大炮百尊仰攻,城倒塌六十余丈,十月城陷,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清政府收复漳州,迄康熙后期,“漳州官民庐舍恢复尚未十分二三”,足见战乱惨状,郡城几乎变为废墟。
  清廷为对付郑氏,采纳黄梧献策,强令沿海四次迁界(即:顺治十八年、康熙三年、十三年、十七年),逼迫沿海百姓内迁,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可食、无业可安、无生可求,悲惨至极,沿海化为焦土,内地经济大倒退。迄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收复台湾沿海复界,昔日驰名商埠月港已变成“凄草寒烟,一望荒墟”冷落的小圩市。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调整赋税,鼓励生产,改善工商业者地位,开放海禁,闽粤两省设立漳州、广州二个口岸(时月港巳为厦门所取代,作为漳州海关实际上设在厦门镇邦路),扩大对外贸易,经济复苏,郡城商业又再兴盛,以城南(南门溪北岸)重建庐舍恢复迅速,郡南水埠再次呈现,据记载重要建筑修复有:南桥(旧桥)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府汪世印修复;南城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县田广英重修;文昌桥,康熙四十六年邑人郭居鼎重修;文昌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郡中诸绅士重建,城南威惠庙与文昌阁并建;坝仔侨,康熙四十年(1701年)邑人唐誉重建;齐天宫、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鹤沙社在港仔墘重兴海神妈祖庙;威镇阁,在城东南隅,乾隆二年(1737年)海防同知刘良璧重建;新兴桥,清雍正间(1723-1735年)重建,为船泊码头;还有后港桥(坝址在南太武)、余使君桥、瀛洲桥、丁方桥(船泊码头)等先后修复。据方志记载,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南厢置六保,其中南门溪北岸有:凤林、马惠、上下沙、杉巷、洋老洲等五保,按清代保甲制度,每百户设甲,十甲为保。这说明清初战乱的破坏迄乾隆时代已恢复元气,南门溪北岸江滨一带人烟稠密,时居民五千多户,还有水上乡的许多船民。此时城南市肆繁荣,水运畅通,“贸者、旅者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于市”,时有南桥市,新桥市,还有比邻的南市、诗浦市、以及杉、竹、柴、炭、米、糖、篾器等专业市场。清代船舶码头有洋老洲(三角港、瀛洲桥)、清惠宫、丁方桥、鹤沙港、坝仔桥、水潮埕、南浦亭、新兴桥等。
  民国7年(1918年),粤军陈炯明在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市政建设,包括拆旧城,筑南门溪北岸石堤岸与驳运码头,拓建街路,将有条件的街路两侧加宽或拓通延长取直,保留富有南国特色的“骑楼式”街廊。首批拓建35条街路,其中在城南为东西走向者3条,即:醒民路(厦门路)、澄观道(江滨大道)、博爱道等。另有城中(含东厢)街路南向直达江滨交汇者有6条,即:大通南路(青年路)、广南路(香港路)、定威南路(延安南路)、永靖路(北京路)、宣流路(下沙路)、亮工路(解放路)等。还有北洋政府时期,从醒民路向东延伸,拓建了竹巷下和草寮街。
  南门溪港暨厦门路、澄观道,兴盛近百年,对促进漳州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西溪逐渐淤积,水运功能衰退,尤其陆运交通迅速发展,公路、铁路取代了水运,自1982年后,水运航线停航,昔日繁华的商贸闹区北移、厦门路、澄观道逐渐冷落下来。
  1995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按照漳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拆除厦门路、澄观道以及洋老洲、竹巷下、草寮街、竹排沃等全部建筑,成片开发,拟重建新的厦门路和沿江花园式的江滨路。厦门路、澄观道的变迁
  厦门路
  厦门路原称醒民路,位于古城南隅,临近南门溪。该路东西走向,由古街巷拓宽改建而成。东起大庙口,西接青年路,全长1070米,路宽6.1米,原建属甲级石板路,两侧是整齐而具有南国特色的“骑楼式”街廊,民国期间兴盛,是漳州市肆最为繁荣的商贸街道。建国后,1954年改石板路为水泥路面,2000年拆除。1918年秋,粤军陈炯明率师援闽入漳,军事甫定,委周醒南为工务局长,大兴市政改造建设,包括拆除古城垣,利用石料建筑堤岸码头和拓宽改建街道等项目,首批工程于1919年4月动工,至1920年9月竣工,拓宽改建街路35条,其中有一条称为醒民路,则是今厦门路的前称。
  醒民路是由以下古街巷改建串通的(自东至西):大庙口(新桥威惠庙)、坝仔桥(石路头)、节孝坊(钱氏大宗祠)、张厝(盘龙楼)、李厝(七星巷)、丁方桥街(大路头姜公祠)、东闸口(帝君庙)、石佛殿、陈公巷(清惠宫)、杉巷(大道公庙)等路段。拓建之前,狭窄弯曲不一,路面高低不平,两侧房屋破落,商铺参差不齐,市容失雅。拓宽后的醒民路,道路宽畅笔直,两侧店肆行栈毗连,楼房整齐有序,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尤其是“骑楼式”街廊,被誉为中外文化的结合体。
  醒民路的拓宽改建费用,据资料记载:由沿路两侧的业主负担,按石板路路阔20市尺的标准,丈量店铺门面、每10市尺派款25元。沿路两侧的旧店铺门面拆卸,按统一的“骑楼式”街廊款式进行改建,其费用均由业主负担。
  醒民路定称与更名:据民国9年11月10日,护法区工务总局局长周醒南撰《漳州市政征信录初编》记载,新定漳州市马路名称共35处,其中有醒民路(今厦门路)。传说当时局长周醒南不敢公开以自己名字定路称,有意以“醒民”借代之。定称过后不久,醒民路划为两段,以东闸口为界,东闸口以东称醒民东路,其西称醒民西路。民国28年(1939年)12月26日,醒民东路又分为两段,自七星巷至东闸口为醒民中路,置大路头保,俗称大路头,七星巷以东至大庙口称醒民东路。民国33年(1944年)3月,国民党厦门市政府内迁,在漳州大路头设立办事机构(址在醒民中路,原新桥街道办事处的对面红楼),时海澄人黄天爵主持事务。民国33年7-9月间(具体时间不明),将醒民东路、中路、西路合并改称为厦门路(民国33年10月10日编印的《漳州市全图》,图中醒民路已改称为厦门路)。民国34年9月6日抗日战争胜利,日军在厦门投降,嗣后,厦门市政府办事机构从大路头迁回厦门,但厦门路并没有因此更名。解放后,厦门路之称依旧保留,沿用至2000年。现与澄观道、博爱道等路一并拆除,依照漳州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重建。
  澄观道
  澄观道是市区沿南门溪的江滨街道,东接草寮尾,西至洋老洲,路全长1414米,其中自新桥头至旧桥头为主要路段,路长930米,定路名为澄观道。新桥头以东,称澄观东道(新桥头至五通码头,俗称竹排沃;五通码头至陶器厂,俗称草寮尾);自旧桥头以西至瀛洲尾,称澄观西道,俗称洋老洲。1970年,在澄观道中间筑跨越南岸的漳州大桥(俗称战备大桥),此后区志记载,澄观道分三段,沿江由新桥至漳州大桥,名为澄观道,新桥头以东为澄观东道,漳州大桥以西称澄观西道。然而不知何故,未见门牌路称更改。
  澄观道是1918年陈炯明入漳时,委周醒南实施市政改造工程,所拓建的35条街路中唯一一条新筑(填河床辟为路)街道。南门溪北岸原是自然港岸,俗称“溪墘仔”,周醒南利用拆旧城石料,将“溪墘仔”外移十来丈建石堤岸码头,堤岸内侧(旧河床)填土辟为新路。新路东起新桥头西至旧桥头,路全长930米,路宽30余米,沙土路面,1920年9月竣工,正式定称为澄观道。沿堤岸内侧种植一行速生槐花树。
  澄观道自东至西分段依次为:桥顶头、坝仔桥(南河市场)、玫瑰堂(塔仔脚)、七星巷(海关楼)、大路头(码头关)丁方桥(东闸口)、王爷庙仔(宏山厂)、清惠宫(丁八庙)、旧桥头等。澄观道沿路建筑一般与厦门路相连。厦门路为商行、商店店面,直通澄观道,澄观道沿路一般为仓贮作坊,两层建筑、深宅“竹篙厝”。故称厦门路为“内街”,澄观道为“外街”。
  宽敞的澄观道与宏大整齐的堤岸码头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南门溪港货物吞吐能力,成为水陆交通要津。
  解放后,南门溪逐渐淤积,水运渐次衰落,常有洪水为患。1959年11月开始在澄观道路中筑建防洪石堤,1961年底防洪堤竣工,澄观道成为堤内的道路,路变窄了,路宽只有以前三分之一,仅为10.3米。随着商贸北移,昔日车水马龙的江滨街道一落千丈,变为冷落的街路。
  竹巷下、草寮街
  竹巷下、草寮街,位于厦门路之东,两路相连,东西走向,西接厦门路大庙口,与解放路交会,东至皮革厂,与元光南路交会。该路于1992——1923年由古街巷拓建的,路长500余米,宽6.1米,沙土路面,两侧建筑大部分是两层楼房,“骑楼式”街廊,也保留部分豪门大宅。路由西至东分别有:中街仔、米市巷、打石街、郑厝巷、南方巷(军械厂)、劳动巷、二保巷等,以上路称竹巷下;向东紧接南浦亭、船寮、顺兴巷、审判厅、张厝巷、陶器厂等,以上路称草寮街。
  竹巷下和草寮街是一条被冷落了的老街市。清代中叶,这里人烟稠密,市肆繁荣,有米市、糖市、打石、做篾、修胎、杉竹等行业。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为南厢马惠保、凤林保地域,历来为军事要地,驻目兵(岗哨)10名、汛兵15名,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建凤林“镇南楼”戍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龙溪商会组织民团,在竹巷下设隘门卫护。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竹巷下设立漳州最早的电报店(官督商办),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电政局,归官办。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在竹巷下南方巷建立军械厂、军服厂,铸劣质银角危害百姓。1927年,国民革命军入漳,在原军械厂铸造纪念币,面值贰角,铸量极少。民国4年(1915年)设龙溪县初级审判厅;民国14年(1925年)1月,在草寮街设立龙溪地方审判厅(属北洋政府),首任庭长韩潮(莆田人)。
  民国期间,草寮街的蔑器作坊兴旺,1941年1月2日,龙溪商会在岗灵保(草寮街)重建篾器同业公会,有会员41家;1942年8月1日,在竹巷下54号重建竹商(经营竹材)同业公会,有会员55家。
  解放后,修建3613机场和鹰厦铁路,需要大量的土箕、竹挑、竹篷等器材,促进竹业行业发展,1956年合作化高潮,建立竹业1至6社,还有竹篷、竹笠、竹椅、竹筷、谷笪、放排等13个单位。随着鹰厦铁路、机场、防洪堤等工程完成,许多竹制品逐渐被其他制品所代替,五十年代繁荣一时的竹业,至1987年全部被兼并或转产。
  杉巷尾
  杉巷尾在厦门路之西,原是南城垣边一小巷,地处偏僻,房屋稀落,是陈炯明拆城辟路之后拓建的(时间未考)。路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5米许,两侧楼房多为挑梁式阳台,与厦门路“骑楼式”街廊不同。
  杉巷尾单独一个地名,东与厦门路西端杉巷连接,西至西闸口石板桥(疑为余使君桥,未考证)和西园新运桥,北靠博爱西道(城背顶),南依外城壕,与洋老洲濠沟相隔。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杉巷尾隶属南厢杉巷保(清代保甲制度百户为甲,十甲为保。1934年8月改制,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昔日保的范围广,下分若干角落,亦称社。杉巷、杉巷尾同是杉巷社,社主庙原在与青年路交叉路口,坐北朝南,祀保生大帝。1918年拆城辟路时,将社庙移建于路口榕树边,改为坐南面北,解放后庙废,今为环卫站占用。
  该地段居民较少,建有豆干社和制面社,西侧有木箱厂和人民市场;南侧(环城壕南岸)是洋老洲二巷猪仔圩。
  杉巷尾东端南侧有瀛洲桥,是杉巷跨越护城壕入瀛洲通道,原架木为梁,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年)知县吴宜燮改砌为石桥,1918年拓建为街路桥(大通南路)。
  古代杉巷、杉巷尾兴盛与西南环城壕有关,因西溪上游杉木集中运入西南壕而结市,杉行林立故名。护城壕亦称环城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因城缩小,重挖浚环城壕“西起西北环西门至西南城,深1.8丈,宽4丈”。西南壕在杉巷尾引水入西闸(博爱道西端),进城中由东闸口出。西南壕东抵旧桥头汇入南门溪,西连三湘江,承康山合宝寨东流之水,经西院、上墩、下碑汇于三湘江,南下三角港入西溪。以上可见西南壕由来已久,可通舟楫,但由于生齿日繁,壕常壅塞,屡次疏浚。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绅士捐资重修。自民国以来,因市政改造,街路拓建,水系遭破坏,三湘江及城内外壕变成臭水河。从1985年开始规划,对环城壕河进行整治。
  南门溪港概况
  南门溪港的形成
  九龙江西溪上承花山溪、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诸流,在南靖县靖城镇双溪口汇合,流经文昌塔之侧入芗城区域,经天宝、茶铺、城南、龙文区小港、龙海市镇头宫,在三叉河与北溪交汇。双溪口至三叉河长35公里,为西溪下游干道,客货船只川流不息,是芗城主要水运航线。
  古代漳州的水路航运较为发达,航线四通八达,构成了内陆和沿海各地的货物流通。明代著名的月港(今海澄)崛起,随后锦江(今石码)、石美、浦头(二十七都)应运兴盛,长达二、三百年之久,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起了巨大作用。自清代康乾盛世以来,城南南门溪港逐步兴旺(明末清初战乱原港埠几乎毁尽),迅速成为漳州城区主要货物集散中心、商贸港市。但由于航道淤积制约,陆运逐步替代水运,城南南门溪港兴盛二百年,迅速衰落。
  南门溪港位于城区南域,南门溪北岸,港岸西起三角港(瀛洲尾),东至九渡尾(皮革厂),长2170米,港域水面阔500多米,昔日水深,海水潮汐至港。民国期间,港口航道水位尚深,可通航60吨位大木帆船,航线沟通内地和沿海各地,时为城区繁华的商贸港市。
  往昔南门溪港原是溪滩式自然港岸、简易石踏步码头。民国八年(1919年)拆旧城,利用旧石料在南门溪北岸修建一条石砌驳岸,称“澄观道堤岸”,沿岸筑有二十多座石砌驳岸码头(包括简易踏步码头),可同时停靠百艘大小商船作业,日进出港口船只多达五百余艘。抗日战争初期,西溪下游堵江封锁,从此港道逐渐淤积,水深仅1—3米,每遇洪水航道变化移位。建国以后,人民政府修建延伸江滨石堤的洋老洲尾和草寮尾两段,多次组织船民清港除障,维持通航,并设置航道安全简易标志10多处。但由于上游森林过伐,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水利工程阻江建闸筑坝等诸多因素,造成港域水位下降,航道淤浅,船舶入港靠泊作业困难。为了抵御水患,1960年10月,澄观道兴建一条保护市区的防洪石堤,对堤外码头留设旱闸门十二座。此后南门溪港迅速衰落,水运物资多为陆路车运取代,繁华的港口于1982年后,航运停航,码头闲置。
  码头的分布概况:
  1、摆渡头码头:古渡口,简易踏步码头,1960年新建石堤驳岸,位于今瀛洲亭下游,是平和琯溪帮和南靖水潮船常泊点。
  2、猪仔圩码头:址在今洋老洲二巷,瀛洲桥上游,为西南护城壕码头,古代杉排、柴炭靠岸上水,民国期间为家畜、农产品圩场。
  3、春兴埕码头:位于青年路南端,为石砌凸形八字状踏步码头,为运载上游粮食、肥料船舶停泊点,年吞吐12000吨。
  4、八间仔码头:位于春兴埕下游、壕沟口上侧,简易石踏步码头。1972年时,码头长3米,宽17.1米,为粮食、杂货船舶停泊点。
  5、陈公巷码头:位于中山桥下游,原清惠宫(丁八夫人庙)前,为石砌驳岸码头,为运载红糖、大豆等五谷货运船舶停泊点,由于码头港道淤滞,六十年代已闲置。6、杉巷王爷庙码头:在延安路南端,因宏山锯木厂边有衡义殿祀池府王爷而名,石阶驳岸码头,为木材、粮食、豆饼、化肥和五谷货运船舶停泊点,因港道淤滞于六十年代闲置。7、担水巷码头:在东闸口上侧,于1924年增筑,为凸形,石砌八字形踏步码头,为运载陶瓷、土纸、麻袋等货运船舶停泊点。
  8、东闸口码头:在东闸下侧、古丁方桥前,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红料(砖瓦)、烟叶、杂货、土纸、黄麻、油料等船舶停泊点。
  9、临江楼码头:在东闸口下游,以临江楼客货栈而名,石阶驳岸码头,是琯溪、山城小汽船、木帆船常泊处,为上游航线客、货运码头及红料、杂货船舶停泊点。
  10、大路头码头:紧靠临江楼,石阶驳岸码头(原丁方桥古码头),解放前曾经是漳厦电船(汽客船)和漳码小客船停泊点。为运载稻谷、红糖、药材、五谷、杂货等船舶停泊处。可泊8吨船,靠船6艘,年吞吐量42618吨。
  11、七星巷码头:在大路头下游,1924年增建,凸形石砌八字形踏步码头,为运载红糖、豆饼、化肥、烟叶、茶叶、花生等货运船舶停泊处。1937年10月,七星巷为漳州海关址。
  12、塔仔脚码头:在七星巷码头下游,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棉纱、布匹、红糖、日杂百货等货运船舶停泊处。1972年可泊7吨位船,靠船6艘,年吞吐量42618吨。
  13、坝仔桥码头:古码头,址在南河市场口,石阶驳岸码头,为运载水果、柴炭、五谷、豆饼等货运船舶停泊处。
  14、新桥电船码头:位于东新桥下侧,石阶驳岸码头,为漳码厦汽船、木帆船停泊处。民国时期,码头有竹篷搭成的售票处和候船亭阁,竹亭阁于1949年初被洪水冲毁。为载运旅客、行李包裹、棉纱布匹、日杂百货等,是客货两用码头。
  15、帝君庙码头:在电船码头下侧(原为水潮埕古码头)、关帝庙前、石阶驳岸码头,是石美、石码、海澄、浮宫和北溪客货船舶常泊处,包括木、竹排、鱼货、水果等货物上水。
  16、五通码头:在帝君庙码头下游、竹排沃与草寮街相接的大榕树前,石阶驳岸码头,是厦门货运机帆船、大木帆船的常泊处,杉排、竹排停泊上水。17、灵兴宫码头:在五通码头下游,灵兴宫前,简易石阶踏步码头,同安花生油船起驳码头,因每趟都为宫庙添油答谢,故亦称油王庙码头。解放后为农运船舶停泊点。
  18、九渡尾码头:位于草寮尾陶器厂前,古渡口,解放后新筑单向石阶踏步码头,亦称交力埕码头,为运载陶瓷、茅草、稻草、农肥等农运船舶停泊点。
  1960年6月9日大洪灾后,南门溪河道淤积日甚,船舶不能靠岸作业。龙溪航管总站于当年冬季,在大路头码头下侧,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栈桥式码头,双向式台阶,长18米,宽5米,深12.3米。1961年又于塔仔脚码头驳岸,新建钢筋混凝土栈桥式码头一座,双向式台阶,长20米,宽5米,深10米,距水面高3.7米。两处新建码头均可停靠货运汽车进行装卸作业。
  1982年后,漳码厦航线停航,码头淤塞废置,唯新建两座栈桥式码头,今为机动车装运溪沙使用。洋老洲春兴埕码头也为装运溪沙使用。
  此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南门溪畔还有以下专用码头:
  1、蜈蚣山水坞:木材公司专用,是停泊木材(排)和起水码头。
  2、中山桥南,驿路街柴炭码头。
  3、顶洲红林窑,红料(砖瓦)、茅草码头。4、新桥南望高楼,水果和壳灰码头。
  5、中山桥烧灰巷,壳灰码头。6、洋老洲伙夫窑码头,在今瀛洲亭址。7、竹排水坞在竹排沃庙前,沿岸停泊。
  8、“尿船仔”码头:东乡、南乡运载人粪尿的农运船,停泊于草寮尾和东闸口两处,农民挑尿桶入城买尿,倒入船“肚”集中运回;西乡“尿船仔”停泊于洋老洲摆渡头,都以尿桶盛装,不倒入船“肚”,船比较“干净”。9、红料(砖瓦)简易码头,在东闸口至临江楼码头之间,有2—3座为单向码头。漳州码头关、海关、报关行
  码头关(码头捐)
  1918年秋,粤军陈炯明入漳,建立闽南护法区,拓建澄观道,沿溪北岸筑石堤,建码头,经费统筹征收。筹饷局长周煜卿(即周醒南、工务局长)以建堤岸码头为由,设立码头捐名目,按出入口货物为征收对象计征。码头关址在澄观道54—56号,这是一座面阔五间,二进,中有大埕,款式新颖的四方楼建筑。当时大路头是漳州中心港埠,来往船只和起驳货物最繁,江心又有方壶洲为缓冲地带。码头关何时废止无考。抗日战争前该楼已改为民用住宅,里面居住许多户基督教信徒(漳南教会)。解放后,当地群众仍称该楼为“码头关”,1970年,因建“战备大桥”,码头关拆除。
  漳州海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厦门沦陷,厦门海关内迁,址在漳州澄观道门牌33号(七星巷东侧),这是一座洋式“番仔楼”,1937年10月15日开始办公,关长谢从周。嗣后,厦门市政府也内迁,在漳州大路头(厦门路中段)设立办事机构。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关和厦门市政府办事机构先后迁回厦门。海关在澄观道办公的时间不长,大约八、九年。之后,“洋楼”转为他用,人们仍习惯称之“海关楼”。
  海关是国家对出入国境的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和征收关税的机构。明初,漳州对外贸易由泉州或广州转口(民间有海上走私贸易)。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漳州月港(海澄)开放海禁,设立督饷馆,征收出入口关税。明末清初,战乱旷日持久,清廷实行海禁和四次“迁海”政策,漳州对外贸易停顿,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内附,战事平息,但月港变为“凄草寒烟、一望荒墟”,从此一蹶不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是四大海关之一(广州、漳州、宁波、上海),时漳州海关已不在月港,已为天然良港厦门岛所取代,漳州海关实际上设在厦门的岛美路头(即现在厦门市镇邦路),何时更称为厦门海关无考。
  漳州市区船务报关行
  船务报关行是代客户提供申报进出关手续,代海关收取船钞货税等服务项目,收取各种服务的手续费。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海关曾经在澄观道33号设立分支机构,于是,漳州市区的船务报关行应运而生。据何池先生资料记载,市区有如下报关行。
  联达行:在澄观道32号,老板蓝菜合、股东戴秀彬、阮振万、吴仔鑫、吴绸、冯永聪等,有伙计10余人,为漳州报关行中实力最雄厚者。伙计月薪最高可达银元20多元。
  利商行:在澄观道41号,属石码联长号驻漳分理机构,老板人称“豆粒仔”,姓名待查。伙计约5人。
  永年行:在澄观道45号,老板王松年,伙计约5人。
  捷敏行:在澄观道47号,由永年号拆股分出,由王井海等人重新合股开办,伙计4、5人。
  永兴行:在澄观道49号,由股东阮振万等人经营。
  惠通行:在澄观道46号,老板系惠安人颜水金,有伙计6、7人。
  商民行:在澄观道44号,老板陈毓光,陈为漳州军统一头目,“汀漳通讯社”、《大刀报》社长,这是当时漳州市区唯一的一家国民党人员创办的船务报关行,有伙计10余人。该行于抗战后在浦南派驻分行。
  此外,还有航昌行等,规模较小。这些报关行,除商民行外,均为合股经营性质,股金每股百元左右。因为行址都比邻而居,竞争十分激烈,小本经营者往往遭淘汰,也有因内部矛盾而拆股重立旗号的,如捷敏号等。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漳州市区海关(包括浦南)撤销,船务报关行也同时停业。
  澄观道上石堤展雄姿
  徐苍生
  漳州石堤座落在九龙江西溪北岸的闹市街道——澄观道(今江滨路),东接草寮尾土堤,西连洋老洲土堤,全长2.17公里,是护卫漳州市区的防洪主干堤。
  漳州石堤于1959年底动工,1961年8月基本建成。40多年来,漳州市区未受洪水浸淹,彻底改变了“猪母撒尿大水来”的十年九灾的历史,保护了漳州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漳州石堤成了新社会的“漳州城墙”,给古老的汀观道增添了新景观,是漳州古城的“保护神”。
  漳州石堤的建设体现了芗城人民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全区90%以上的干部、职工轮流参加建堤义务劳动,成百的老人自动到工地敲碎石、送茶水;有10多支文艺队伍和医疗队,上堤边劳动边宣传、边治病敷伤;有一百多户居民,主动拆迁让地,保证堤防建设用地需要;有400多户无偿献出石料600多立方米,支持石堤建设。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当年有受益的郊区农民,年均投入堤防建设达280多工日,无受益的也年均支援60~80工日。全区投入的各种运输车辆(动力、兽力、人力)达2000多部,汽船3艘、木帆船30艘,水陆兼运,日夜突击。工地上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
  为确保石堤建设,当年在远离市区十多公里的“万松关”、“畚箕湖”建立了二个石料场。组织干部、职工、农民工3000多人,上山筑路采石。并在镇头宫、江东桥等地建立二处水运石料码头。解放军驻漳部队派出1000多名官兵和60多部汽车,参与运石筑堤。沿江的街道上堆满了筑堤石料,来自广东、晋江等地近2000名砌石技工,日夜施工。九龙江畔、汀观道上,到处洋溢军民的鱼水情谊。当时我国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群众口粮、食品十分紧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自带粮食,不计报酬,不拿分文,自觉参加建堤义务劳动,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其精神令人敬佩。
  1961年8月,高4.8~5.7米,顶宽1.2~1.6米的漳州石堤宣告竣工。当年的9月13日,刚建成的堤防,迎来了首次特大洪水,在中山桥水位超警戒线4.06米,洪峰流量4160立方米/秒,洪浪漫过新、旧两座大桥,内涝持续10天的险恶情况下,堤防虽出现某些薄弱点,少量江水内涌,但长堤安然无恙。自此,经过整修加固,经历了年复一年的洪水考验,40多年来,长堤巍然屹立,为漳州人民的生息和繁衍做出贡献。
  漳州文史资料辑录
  宋代漳州地理志
  漳州,漳浦郡,军事。唐漳州,后改南州。皇朝乾德四年复旧,治龙溪县。
  地理。东京四干四百六十里。东至本州界八十一里,自界首至泉州二百一十四里。西至本州界三百六十五里,自界首至汀州二百七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三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潮州六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泉州一百八十五里。东南至海一百六十九里。西南至本州界三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潮州六十五里。东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泉州二百里。西北至本州界四百里,自界首至南剑州三百三十五里。
  户。主三万五千九百二十,客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九。
  土贡。甲香一十斤,鲛鱼皮一十张。
  县四。太平兴国五年以泉州长泰县隶州。
  望,龙溪。六乡。海口、峡口、清远三镇。吴惯、沐渎、中栅三盐团。有九龙山。
  望,漳浦。州南一十里。三乡。敦昭一镇。黄敦一盐团。有九侯山、李澳溪。
  望,龙岩。州西二百七十里。二乡。大济、宝兴二银场。有筋山。
  望,长泰。州北三十七里。二乡。有鼓鸣山、双髻山。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第九
  (李竹深 辑)
  漳州竹器业
  王定国
  漳州的竹器行业历史悠久,为全市重点手工业行业之一。古有俗语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竹器行业的手工业者靠双手的技艺,生产了无数竹器制品,满足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还开发创新一批名牌竹艺品,备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
  竹器制品规格品种繁多,早期就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居家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据《芗城区志》记载:在清朝、民国时期,漳州城区的竹器行业已相当发展,大多数聚集于东南地段的新桥头一带,竹巷下、竹排沃也由此而得名。此外,其它地方也有竹业店,如西桥竹椅店、巷口竹器店,以至桥南、郊区诗浦村也有传统的竹制品生产工场。各处生产经营制品不同,规格品种各异,形成历史性的自然分工而共存的局面。
  竹巷下、竹排沃一带,主要从事破大竹、改箔篾,生产出产品有大朱、小朱、板篾、乌皮、白皮等半成品,专供其它竹器店再造编织制品,如做土箕、米箩、鼓仔篓、谷篁等。另部分专营做竹扁担、担甲、簸、笞、茭苈、竹筷、香枝、船竿、竹竿(晒衣用)等。
  西桥竹椅店有“五福兴”与“郑绵兴”两大户,生产专营竹家具的床、桌、椅、梯与儿童椅轿、竖椅、摇椅、屏风、花架等。
  东门的巷口一带竹器店,主要编制营销猪笼、鸟笼、渔卡、门帘及米、面、烟晒坯、谷笨等。其他地区有制船篷、汽车货篷、搭竹架、竹屋,以及劈药棉签、制铁锤、衣刷的竹柄等等。
  竹器行业主要原料是大、中、小竹、贵竹、麻竹与安门竹、小什竹等,原料产地主要在南靖县的船场、南坑一带。过去,林区农民把砍伐下来毛竹肩挑到圩场溪边卖,二盘商收购后,雇工把毛竹大小20至30支不同规格长度,捆绑成一节竹排,八节编成一浏(土话)后,五日一圩顺水放排而下到漳州洋老洲出售。竹器行业经营者都得到此地选购,然后再将竹排放到新桥头九龙江岸边交货。货源充足时,竹排占半溪,人们赤足在竹排上行走自如。那时,竹器行业都是一家一户,生产销售方式落后。少数大户的产品乌皮、板篾,大、小朱篾能销往厦门、晋江与石角东。由于资金不足,原料竹商的盘剥,再加上地痞流氓的欺压,在旧社会手工业竹工的生活处于糊口度日的境况,当时破竹工曾戏言:“破竹仔做工仔,要想好空只能望后冬。”(意为不可能发财)。因此,部份竹工关店跑到厦门、石码等地谋生打工。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竹器行业的手工业者,走集体合作化的道路,也有过“黄金”时代的光荣一页。
  1953年前,竹器行业有167户,从业人员有813人。1953年3月25日组建了第一个竹业一社,到1956年合作化高潮后,相继组织了竹业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六社与竹篷、竹椅、竹筷、竹笠、谷达、侨眷竹业与放排小组等13个单位,按行业产品分工组织产销。1958年曾一度全部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竹器厂。1959年后体制调整,成立一个竹业专业联社,负责原料统一调拨外,其余恢复原来合作社体制,迅速恢复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供应,为繁荣市场,便利群众,满足需求,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大至国防建设的机场、铁路、海堤建设或糖厂、龙机厂等大工厂上马,小至城乡人民的生活用品用具,都留下竹器手工业工人辛勤劳动的汗水与足迹。竹器行业各个合作组织,抓住发展良好的机遇,依靠自身的积累,也相继新建一大批厂房近万余平方米。如竹业一社大工场,圆竹家俱厂的四层新厂房,谷达社的三层楼的新工场等等,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他们还开展技术革新,自己研制一整套的破竹机,改薄篾机,实现了多年来夙愿。1964年,半成品全程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在漳州市群英会上获得好评,从而焕发生机与活力,开发生产了一批新的产品,满足了海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增加出口创汇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市场变化,塑料制品出现,替代了竹器制品,加上竹资源的减少,迫使竹器行业由兴盛走向衰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竹器行业开始转轨转向或合并调整,原来市场所需的竹制小商品,全部由街道个体户所代替,竹器厂社的牌子,从九十年代后期起逐步消失。
  竹制品中的太师椅、竹筒席、竹刻三项产品是出口产品,享有国际声誉。
  太师椅
  漳州市圆竹家具厂出口的太师椅,系1974年后外贸部门提供产品照片,由老工人朱庆成、王良海仿制并加以发展提高的著名艺术珍品。它曾经出口到北欧、非洲、美洲与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一度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年出口量达一万三千多只。据外贸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当时英国女王曾坐过太师椅并爱不释手,当她发现产品是来自中国时,怀着一种惊讶的心情,赞赏着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珍品呀!
  人们赞赏的不仅是太师椅的坚牢、实用,而且瞩目于它的优美,别致一格的造型,华丽的装饰,和谐的色彩,特别在夏天享用太师椅,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太师椅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新椅不及旧椅好,特别用了三、四年后,经过汗水的浸渍,如同上了一道油漆,色泽棕黄、光亮,坐上去更使人感觉润滑而凉爽。
  太师椅选料严格,一丝不苟,制作工艺独特,大、小竹通用,但都得通过火的烘、烤、熨后刨皮,每道工序都要用小竹丁签订,形成自己工艺特色。它分为斩屏、围框、雕塑、拼花、磨光、上油至最后包装,还得用碎纸作垫层,以防运输装卸的碰伤变形,保持产品经久使用不腐,不蛀的特点。为了满足出口需求,扩大创汇的贡献,先后在县后、加禾等地,建立四个工序加工点,派出老师傅现场培训技术,并相应扩大出口新品,如创新的六角花架、屏风,为艺苑添新枝。
  竹筒席
  漳州著名的出口竹筒席,原是西桥竹椅社老艺人蔡志德研制创新的。1964年为适应海内外市场需要,进行专业分工扩大生产,把竹筒席调整到竹编社,建立竹筒席出口车间,有七十多人从事专业生产,最高月出口量达一千一百多件,为厦门口岸重点出口产品之一。
  竹筒席,顾名思义,它是可卷起来成圆形筒,故称为竹筒席。它与民间用的篾席、草席同称为“三席”,是人们夏天纳凉消暑睡觉用的床上佳品。其大小为十格、八格与四格之分(如十格长1.9米,宽1.35米)。它选用新鲜毛竹,去头尾取中间节,通过破篾、起壳、拼片、钻空、穿扎线、磨光,最后,还得用大深鼎蒸炊后,上油始得包装。
  竹筒席质量要求严格,做工精细,工艺独特,一床十格席须经十三道工序,而且破篾的节目要相对,关键在于钻空与扎线,操作时全神贯注,若钻空偏离便成废品。扎线更费劲,一条线要用八、九十条棉纱,打结并过腊后而成的。这些材料经过艺匠之巧手,确能造出完全不同凡响的珍品。篾片修整要光滑平坦,经纬线交织成不同花纹,要对称均匀,使产品显得清新、秀气,古色古香,灵巧结实,使人们用着有通风透凉,清爽散气之感。1956年,南靖县竹器厂从漳州学艺回去后,凭借竹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扩大竹筒席出口。如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各乡镇生产出口竹筒席厂场已遍地开花。
  竹刻
  竹刻,就是在竹子上刻各种字画。相传北朝年代就有竹刻,最先是刻竹扇柄,后来刻笔筒。
  1980年5月,新组建的漳州市工艺厂竹刻车间老师傅陈国定与老技工颜杨海等同志,开拓创新,运用和发挥刻印的刀法,轻刀细刻在竹上作文章,搞成竹刻对联。它文字灵活,技艺精湛,别具一格。具有竹面光滑,字迹清晰等特点,颇受海内外市场的喜爱。竹刻有浮雕与沉雕之分,从刻字发展到刻花鸟、刻古装戏剧的人物,如“八仙过海”、“三打白骨精”等,产品的质量与品种规格有了新的发展,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竹刻对联的诗,分为五律与七律,尤以五律诗行销日本,深受画家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喜爱。竹刻,又适宜在楼馆客厅张挂,更显示布局高雅壮观,仿古笔迹逼真,古色古香。选用造句的寿联、春联、贺联的竹刻联对,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生活习俗与特殊需求,供顾客各取所需。
  竹刻用料省、成本低、价值高,是一种备受欢迎的出口工艺品。
  龙江小学
  郭锦飙
  校址设在澄观道的龙江小学,因为旧城改造,校舍于2000年拆除。这所约有70多年历史的学校也并入新桥中心小学了。
  龙江小学原名船民小学,前身是航民小学。大约创办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三十年年初。初创校名航民小学。
  公路车运初兴以前,九龙江航运繁忙,船民当然很多。西溪平和、南靖等地船运,大多停泊蜈蚣山九龙江边。船民子女留住下来,亟需读书识字。当地一位秀才陈郑襄办私塾授课。以后成立龙溪县航民商业公会。鉴于旧桥、新桥一带两岸停泊船民子女都有上学学习的要求,于是公会就在会址附近创办航民小学。初办学时只有一个班级,以后陆续增加班级,成为完全小学。前述私塾在航民小学创办后便停办,陈郑襄儿子陈棣华也参与小学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船民子女。首任校长陈毓光。
  航民小学创办初期是简陋民房,以后买了旧大厝,扩大规模,抗战时(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该校被炸,一部份房屋坍倒,一位姓黄的女教师被炸死。学校重建,西边新教学楼建有地下防空洞。地下防空洞一直保留到学校拆除为止。
  船民小学因为是旧社会社会团体创办,解放后归属漳州航运管理站管辖,改校名为航民小学。1953年下半年根据中央“文教总方针”精神,改归漳州市(今芗城区)教育科管辖。1966年“文革”后校名改为龙江小学。由于船运逐渐被车运取代,很多船民改行或停泊他处,学校学生大多数是附近居民子女。1999年学校并入新桥中心小学。因为旧城改造,校舍于2000年拆掉。
  先后担任校长,解放前有陈毓光、沈锦山、林朝旺、陈毓琦、陈石乾;解放后(至改归教育科管辖初期)林朝旺、张昌盈、郑策等。
  谢伟中同志为将要拆除的龙江小学摄影存照。
  龙眼营史事摭拾
  陈侨森 蒋林建
  漳州最古老的地名——龙眼营
  龙眼营,地处漳州城南。南接南市场,北至修文西路,门牌共145号。龙眼营,古称龙骇瀛,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名之一。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政权的更迭,城区很多地名、街名,自古至今不知改了多少次,很多古地名、街名都被历史尘封湮没,然而龙眼营的街名自古至今保留着。只是“文革”中短暂几年被改为文武路,可是当时人们习惯也都叫龙眼营,没有人叫文武路,“文革”过后又恢复叫龙眼营了。
  为什么说龙眼营是漳州最古老的地名呢?因为宋代就已称龙骇瀛。原来龙眼营有条河沟,河沟有座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桥中的八阳桥的第四条,称龙骇瀛桥。清康熙丁酉年(1717年)修的《龙溪县志》载:龙眼营桥的龙眼营《宋志》作为龙骇瀛。清康熙《志》说的《宋志》,可能指《宋淳祐漳郡志》,而清代的志书都写作龙眼营,这不是近代人才改称的,我们查阅了明代的嘉靖、万历志书都作龙骇瀛,这证明了明代以前都称作龙骇瀛,称作龙眼营始见于康熙《县志》。龙眼营与龙骇瀛,谐音而已,称谓是一致的,也许我们漳州盛产龙眼,到处都是龙眼树,所以叫龙眼营比较顺口,称龙眼营始于清代,到现在已300多年了,现在如果写成龙骇瀛就无人知晓了。
  既然龙眼营与龙骇瀛是一致的,那么龙骇瀛这名始自何时?明弘治黄仲昭《八闽通志》说到漳州龙骇瀛桥在宋淳熙四年(1177年)时,桥下出现河水汹涌而起现象,时人认为有龙在水下挥舞奋跃,因此,《宋志》说“龙奋其下”,故名龙骇瀛。这就是龙骇瀛名称的由来。自起名到现在已有829年的历史了,只到清代才读成龙眼营,可谓漳州最古的地名。
  《漳州地区路街巷演变》一文表中列到龙眼营,并说明清时期称龙骇瀛,原系一条通府学泮池的水沟名。水沟及桥早已废,但作为地名的龙骇瀛,起码在明及明以前都这样叫,明嘉靖《县志》及万历《府志》都说漳州府城内外街道有39条,其中城内南隅有6条街:即南市街(今香港路)、花园前街(早废)、双门街(即双门顶、香港路北段)、东坂后街(今青年路)、府学前路(今修文西路及孔庙门前路段)和龙骇瀛。这就是说龙骇瀛是39条街其中一条,在明及明以前是漳州很主要街道之一,龙骇瀛的街名很早就有了。
  龙眼营这条古老而又熟悉的街名,因其地理靠近九龙江的南门溪,水路交通方便,北面靠近修文西路及台湾路(即孔庙及府口街),所以这个地方古时候是人流、物流的中转站,因此这里客栈林立。
  为什么漳州谚语说“入城找不到龙眼营”呢?因古时候从南门溪上岸进城的陌生旅客,从大路南市街方向走,是很难找到龙眼营的,必须从小巷穿过方可进龙眼营,即从南面的龙眼营小巷和南市场四硿井穿过就可以到,南市街(香港路)和南市场四硿井的狭窄小巷,陌生路人哪会注意龙眼营街就在这小巷里面呢?
  说到龙眼营的地形,在清代以前,南面就是漳州城的古城墙,现在龙眼营一巷就是沿城墙脚过的,城墙是1919年陈炯明驻漳时拆的,现城墙遗址在龙眼营一巷还依稀可见,是目前唯一对漳州古城墙遗址可以见证的一个地方。这城墙遗址原来建有一个厕所,上厕时必拾阶而上,城墙石在这里即可辨认,正因为这里是拆墙改建的,所以厕所南面的南市场路与龙眼营一巷高低落差很大。故此,博爱道、南市场、博爱西道,过去称城背顶、城防顶,这些名称都是由于城墙的缘故。
  龙眼营南面有城墙的城门可通南门溪,北面通孔庙前街(即修文西路),虽隐僻内街,但北可进,南可出,用作战观点,即可守可退,所以太平军李世贤选择这地方的通元庙作为办公议事的侍王府是有战略眼光的,这应该与龙眼营地形有关。
  另有一说,龙眼营古时曾经作为兵营,谓之“中营”,新路顶(人民市场)为“顶营”,北京路南段的兵营为“下营”。这种作为兵营的“中营”说,没有什么根据,且作传说罢了。龙眼营文化
  漳州自古有邹鲁之滨的美誉,龙眼营地处孔庙近邻,受文化教育的影响甚深,自古以来就有办学兴教的习俗。据史料查考,明洪武年间,漳州知府钱古训为了激励兴学的风俗,在龙骇瀛兴办义塾,义塾为乡先生教授(分管教育的官员)郭邦文设立,当时义塾甚有声望,影响也很大,钱古训也颇受漳州百姓称赞,被祀为名宦(《府志》有载)。
  现在龙眼营有一户姓秦的人家,秦这个姓氏在漳州可能是为数极少的一家(除近现代调入的外来干部以外)。笔者问其先世:大概清中期,距今200多年,其祖先来漳为官,后世就在府学和龙眼营教学,每年孔庙春秋二祭,必以生猪生羊祭祀,秦氏的人都参加。这就是说龙眼营靠近孔庙府学,府学师生在龙眼营住宿也很自然,所以历史上龙眼营与文化教育联系甚密。
  被誉为漳州最后一位理学传人的王咸熙先生,民国初期,就在龙眼营大井巷教私塾,龙眼营大井巷可通上坂街(上苑),王咸熙先生家就在上坂街北侧,先生及家人王迪庄等到龙眼营教私塾是很便捷的,所以说龙眼营办教学的社塾、义塾由来已久。
  “一方民社”、“百里弦歌”,这是以前龙溪县衙署大门前面两个石牌坊,从这牌坊可品味到古时候漳州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看到古时候漳州民间曲艺的盛况。
  以前漳州锦歌馆(歌仔馆)林立,到处箫笛弦管,充满着闽南的乡土气息。据考证锦歌是漳州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源于唐,定型于宋,明清时期已比较完整并流行。锦歌是歌仔戏的“老祖宗”,明末清初锦歌移植到台湾,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歌仔戏”。可是锦歌这个千年曲艺,至今不甚景气,只在龙眼营剩下微弱的火花。
  上世纪60年代的龙眼营锦歌社,在漳码厦名噪一时,其历史至少有120多年,它的前身是林廷等人创办的“乐吟亭”锦歌馆。
  林廷(1880-1967年),北郊桃林村人。从小聪颖,秉性持重,擅长雕刻,喜爱音律,热衷锦歌,拜师学艺,遂成歌秀。1929年应邀率团到南洋诸岛演出,时新加坡德商兴登堡唱片公司为他录制40多片,三十年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也录制一批他的锦歌唱片。因此,漳州锦歌风靡国内外。
  林廷的传人较知名的有石杨泉、蔡徐明、连管重、朱欧忠,尤其石杨泉(1916-1986年),外号“捉鸡”,最热心锦歌,坚持弘扬漳州古典曲艺。继“乐吟亭”之后,创办龙眼营锦歌社,上世纪六十年代,吸收一批优秀青年参加,其中有石耀辉、王素华、杨丽华、李惠娜、边惠心等人。这些初中毕业生结聚在石杨泉的龙眼营锦歌社,石杨泉以街办企业为依托,举办香业工场,他与外贸部门挂勾,在南靖等山区收购枫 (即芸香),通过加工后提供出口。这样龙眼营锦歌社有了经济支撑,有些学员在龙眼营参与做芸香也有所收入。龙眼营锦歌社就这样坚持传承下来。当时这支锦歌社活跃在漳州城乡,郊区的农民经常用自行车载他们到乡下演出,除节日参加公演外,每逢周末就在中山公园表演。
  1969年以后,龙眼营锦歌社石耀辉等青年“上山下乡”到华安县新墟镇插队。过了几年后,石耀辉等相继回城,他们除个别人进剧团外,大都另安排职业,原龙眼营锦歌社的年青人散落到各单位,龙眼营锦歌社自此消失。改革开放后,作为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的锦歌又得到重视,龙眼营所在地的西桥小学,将锦歌列为学校开展传统艺术教学的特色内容,并将“龙眼营锦歌社”的牌子挂在学校门口。
  现任西桥社区文化站长边惠心是当年龙眼营锦歌社的成员,据她说现在每逢需要参加省市演出,便将曾经在西桥小学学过锦歌的人,召集到一块,临时创作、排练,演出结束后,演员星散四方。盛极一时,名噪芗城内外的龙眼营锦歌社,已丧失了当日的风采了。
  龙眼营文物
  通元庙 在龙眼营的南端,靠近南市场四硿井,始建明代,庙祀奉晋谢安和其侄谢玄等。
  谢安,字石安,东晋陈郡阳夏人,少有盛名,四十多岁才出仕,后位居宰相。当前秦强盛,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大军南下。谢安任征讨大都督,指挥其弟谢石、其侄谢玄。淝水之战,玄任前锋都督,领兵八千,大败苻坚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后谢安拜太保,卒赠太傅,后人称谢太傅。
  通元庙正殿主祀广惠尊王谢安元帅,并祀谢府的谢石、谢玄、谢铁等四元帅,以及开漳圣王陈元光。后殿供奉三宝佛及观音菩萨。前殿石碑及石柱镌刻对联和庙中文物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仅存后殿石柱镌刻对联两对,前对曰:
  阃绩可铭,无待志乘之补。
  神庥长迓,从兹岁月维新。后对曰:
  德泽攸垂咸传固始,
  显灵如在永庇通元。
  清咸丰四年(1845年),通元庙住持僧慧照和尚募集增建后殿二楼。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入漳,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此设指挥部,因此,人称通元庙为侍王府。1986年被确定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通元庙历代隶属于原漳州开元寺,住庙僧人均由开元寺选派。武功源于开元寺,历代相传,只授僧众,不授外人。自开元寺传衍的四十三世慧照祖师主持通元庙后,创立开堂派,后来庙僧也在外设馆授徒,开元寺武术遂流入民间。通元庙武术表演最著名的舞弄饶钹,这事老一辈漳州人妇孺皆知,弄钹可将钹扔出一楼多高而又收回掌中的另一个钹上,惊险地令观众叹为观止。至今如老一辈说到通元庙时,定会说那里的和尚弄钹非常厉害。2000年由龙眼营社信众发起重修通元庙倡议,经市文管办批准,在社众和信徒的捐资献力下,庙宇修葺一新。后殿楼上还有人占据暂无法维修,但梁柱蛀烂严重,甚有坍塌的危险。后殿有个后门可通南市场,后门的门牌为龙眼营2号,上额“通元庙”三字,两扇门原由油漆写着:“不必深山,亦可修身。”从这可知后殿过去为和尚念经作课的场所。
  龙眼营中段靠东南,门牌100号处有条小巷,一座在市区难于看到的微型小庙,小庙截堵住小巷,庙高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分两层,下层祀奉“福德正神”土地公,上层供奉观音佛祖。原土地公是石制,古色古香,“文革”中为避过厄运,被社里人藏到井下,1994年6月,小庙重修才将石土地公取出祀奉,可是石土地公为古物,三年前被偷了,现祀奉的是泥塑的土地公。土地公后面墙上供奉三个镜框的画像,据社里人说这三个画像是对面的小巷搬来的,人称这画像为“三大王”,即李大王、熊大王、朱大王,不知何代人,听说这三大王原是做官的结拜兄弟,后来被害,请来这里是管那些迷鬼的,据说别处也有供奉这三大王。
  永定会馆座落于龙眼营西南侧,近南市街一带,会馆两旁原为空地,馆为三进三落独立大厝,花岗岩石大门框,门前矗立一对青石抱鼓,高门槛,如今只残留着约30公分高,典型的闽南一带士大夫府第格局。大厝门前面墙边有水井一口,供商旅往来行人饮用。大厝后侧,另有并排二间房,分别为永定人旅漳时身体染病时的疗养房和看护人的住房。据现已80多岁的永定老人回忆,其幼时来漳,住在永定会馆,会馆为前清时期在漳永定人集资捐建。会馆规模宏大,彰显了当时漳州已是一个闽西南政治经济重镇,也证明了永定人在漳拥有较多的人口,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颇耐人寻味的是永定会馆中堂供奉的神明,不是通常会馆堂所供奉的关帝圣君,而是海上保护神妈祖。证明了当时永定人经漳州到海外谋生人口之多,谋生的艰辛和祈盼神明庇佑的心情。
  会馆前原有围墙,抗战时期增建为骑门洞两层楼房,现已为民房,会馆内已被改建面目前非,只有门前的青石抱鼓依旧静静地立在原处,黝黑斑驳,见证了永定会馆的兴衰。现在来漳经营香菇等土特产干货的闽西人,还聚居在会馆的周围。
  龙眼营市肆
  僻处内街的龙眼营,过去市廛店铺比连,多为香烛店、香厂、鞭炮店、打铁铺、糊纸尫坊等等,更多的是客店,成为香烛、客店一条街。
  龙眼营客店可谓闻名漳南,这里客店创办很早,至少清代兴盛,到民国初年,龙眼营客店起码有二十几家,大多小客店,平屋居多,晚上点着半暗半明的油灯,光线昏暗,空气混浊,设备十分简陋,房间只摆设一张茶几和一条长木凳,铺木板为床,没有挂蚊帐。三、四个人共睡一床,称“统铺”。冬天三个旅客共盖一张棉被,卫生极差,时有臭虫爬动。一夜住宿每人约收银毫二角,比他处的旅社便宜得多。上世纪二十年代后设备比较完善,卫生也比较讲究,因为住宿费便宜,从外地来漳州做买卖的小商贩、农民,都喜欢住宿于此。
  有一句口头语:“漳浦兄,入城就找龙眼营”。因龙眼营客店,多半漳浦人开的,如漳浦旧镇人开的义盛客栈,宜记客栈,还有漳浦两兄弟,一名福来、一名狗来,他们各开一间客店等等。漳浦旅客找老乡开的客店住这是很自然的事。漳浦盛产蒜头、葱头、花生及豆类、海产干品等土产,运到漳州通过老乡的客店作为中介,很快就销出,所以漳浦人到漳州很爱投宿龙眼营客店。
  龙眼营客店除漳浦人经营之外,还有客家人经营的,因永定会馆在这里,故客家人聚集于此,如新联昌客店等皆是客家人开的。如此之多的客店,使僻处城中一隅的内街市肆繁华。
  这里客店中最大型,首屈一指的可算是悦来客栈,悦来客栈位龙眼营靠近南市场一端。原是西门外前山社胡氏人开的,老板叫胡吴钱,娶台湾肖山的肖氏为妻,客栈经营甚好,后来业务扩大,又在客栈背后靠断蛙池处又开米行,因膝下无子,招一姓周名约西为赘婿,并定日后生第一个男儿还姓胡。周约西经营有方,1945年利用侨汇重建悦来客栈,临街两间店面比较开阔,四层高的楼房。砖木结构,装修豪华,规模宏大,时为漳州最高建筑之一。重建后的悦来客栈有50多间客房,可住150个旅客,内有两个水井,旅客可以在客栈自行煮饭,一时生意兴隆,悦来客栈名噪四方。解放后公私合营,龙眼营客店大部分合并入服务公司,悦来客栈同样改造为公私合营的旅社。
  话说到悦来客栈原老板姓胡,这个胡姓在龙眼营现在还有几户,胡姓居住龙眼营历史已久矣!根据前山胡氏宗亲联谊会编的《胡氏世系录》,其原谱序二云:随陈元光父子入漳始祖胡贤,其六世祖胡笃之第二子胡肃,字清岩,五代唐时避乱隐居于此(龙眼营)。龙眼营古时有胡氏龙瀛祖庙,历宋元明清胡氏世代都居住在龙眼营蕃衍生息,形成胡氏龙瀛分脉支派,据《胡氏世系录》载:漳州市四隅四乡胡姓俱龙瀛分脉,也就是说胡氏入漳始祖居自古县东山(龙海市颜厝镇)开基以后,再者最早就是世居龙眼营,龙瀛胡氏分脉到石亭寮里社(古称瑶野),东门外廿六都西洋保塘头社(即古塘)。长泰屈斗等等,还分到晋江、永定等地蕃衍。由此可见龙眼营也是姓胡的祖居地。
  龙眼营香烛店很多,较大有新泰和(苏氏)、新合发、金瑞兰等。还有客家人开的炮仔店,如广南兴、广兴隆等。有棺材店、金瑞茂神牌(神主)店,客家人开的正元打铁店等等。这众多店铺中,香烛店居多,且规模、财力亦最为宏厚。过去龙眼营有一句俗语“三枝香,一对烛,起一坪戏”,这是说三个香店和两个烛店,出资办一个“龙宝陞”(芗剧)戏班。意思是说在龙眼营香烛店财力是最大的,方可供戏班吃用花销。三枝香是三个香店:新合发香厂,老板吴金及父亲吴喜庆;金瑞兰香庄(老板石翁,是石杨泉的父亲,改革开放后石杨泉儿子石耀明继续经营金瑞兰);还有陈福兴香店。一对烛是两个烛店:金吉星烛店和开春烛店。
  抗战时期,日机轰炸龙眼营两次,烛店惨受其害。1938年2月24日(正月二十五),开春烛店门前落一弹,炸死过路的人7人,伤数人,该店着火。另一次1942年2月16日(正月初二),龙眼营益美烛店落一弹,倒3间房屋,死5人,伤数人。同时,龙眼营原泰来当店旧址落一弹死伤不明。这是日本侵略者在龙眼营犯下的罪行。
  漳州早期的化学工业社
  1931年左右,龙眼营有一家“卢敏生化学工业社”(属家庭工业性质,不招收外工)。创办人卢炳勋(字敏生),原籍南靖县金山乡后眷南庐村。厦门大学化学系肄业
  卢炳勋有个胞兄卢炳煌,厦门集美商校毕业,陈嘉庚先生认为他品学兼优,就把他送至新加坡,在“陈嘉庚公司”任制造厂的技师。后来由于工作积极,是公司生产畅销的“钟牌”橡胶鞋的主要设计人之一,被提升为化学部主任。
  1930年间,卢炳勋至新加坡探亲,其兄卢炳煌心怀振兴祖国科学之志,将其刻苦钻研掌握的化学药品制造技术悉数传给他,并倡议在漳州地区创办化学工业社。
  卢炳勋从新加坡回国后,则专心致力研制化学药品,“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就制造出“万灵油”、“八宝丹”、“头疼粉”、“癣药水”等化学药品及“爽身香粉”、“芬芳花露水”等化妆品。以“燕标”为牌名(采“燕子南飞”之意),并请漳人陈郑煊代为设计商标图案。陈郑煊设计的商标为菱形、浅绿底色镶黄边、中间有一只蓝色银线的飞燕。成品有铁盒装、玻璃罐装、纸包装三种。化学药品主要原料依靠其兄在新加坡代购供应。燕标“万灵油”和“八宝丹”,功效不差于永安堂(胡文虎创办)出口的“虎标万金油”、“八卦丹”,畅销闽南地区,获利不少。
  抗日战争爆发,漳州屡遭敌机轰炸,“卢敏生化学工业社”迁移于南靖金山乡都美村开业。不上两年,因为厦门沦陷后,药品原料缺乏,加上托人定制铁盒、玻璃罐之钱被吞没,以致资金难于周转。结果,1942年左右停业,卢炳勋转任南靖县金山乡都美中心小学校长。由于操劳过度,1952年初病逝于漳州,享寿53岁。
  龙眼营在历史上内涵丰富,因岁月风雨剥蚀,颇现今不如昔景象,令人欣喜的是,而今龙眼营已规划为漳州历史街区,必将重现往日风采。
  南太武社记存
  郭锦飙
  龙海市有南太武山,芗城区有南太武社,社缘山名。按照旧城改造规划,从诗浦村开辟的建元路西延,南太武社将不复存在。这个历史比较久的社落,具有城区和近郊农村中间村社的共同特点,又有特色的节俗、敬俗,应该摭记存迹。
  一、位置、范围
  南太武社在漳州市区南隅,北接下田霞、东接新兴街(今解放路)、步营顶,南邻文川里,西南连良岗王巷,西接壤下沙。
  南太武社里有南北横贯小河,南接下沙下水道,北至马灶、新马路即今水仙大街一段,小河叫港仔,上世纪70年代以后,被填平盖房屋。全社有几个角落(称“角头”):(南太武)庙仔前是社落活动中心(不是中心位置),庙仔前南有横跨港仔的石桥,桥南叫桥仔头,桥北是水石龟(以水石龟庙为地名)、粪扫埕(因抗战前堆积粪扫出售而得此名)。北有马灶,从前有马厩,今为马灶路(水仙大道西段)一段,路名从地名。抗战前新正(春节)、娱春场叫“公爷街”,从公爷街(今南昌路)移设大马路(今新华南路南段)后,马灶曾有彩饰、马匹让人骑游。东是刺竹骹,原称油车社。东南埔仔社,抗战前就只剩下几间平房和破旧庙宇,大部房屋倒塌,断墙碎瓦,甚至夷为平地,种了树。南接“乌面土地公”(庙供黑脸土地神,这个角落就叫“乌面土地公”)。与“乌面土地公”相邻和庙前之间是店仔口。1958年后埔仔社内和“乌面土地公”征为漳州糕饼厂厂址。从庙前至刺竹骹是水田,面临水田的角落叫田仔墘,盖了一列平房,田地今建龙师附属小学(附南太武社示意图)。
  二、历史
  南太武社有150年以上历史。该社的《郭氏家谱》记载郭家始祖柳娘和儿子郭言于1856年后从漳浦杜浔林口村迁来。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攻打漳州,郭言家穷,曾受雇晚上守城门,城破跑回家。又社里水石龟庙是与众不同的庙宇,庙里地上砌成龟背,龟头如同坟墓前嵌着的石碑,镌刻“众魂大庙”,放着“金斗”(装骸骨罐子)和几个骷髅,据说是“长毛反”(指太平天国军队)死人遗骸。“众魂”就是没人敬祀的孤魂野鬼。家谱的记载和传说均说明1864年漳州“长毛反”时,南太武角头已经存在。
  传说清康熙年间,洪水漂来一尊观世音菩萨塑像,后来有人认为这尊红脸佛像与南太武山观世音佛像相似,遂建南太武庙,地名随庙名而改。南太武社是由几个“社中社”——角头组成,各个角头形成时间不一,结合成社稍迟。据说康熙年间即300年前就建了南太武庙而且结成社落。
  南太武社解放前是南太武保,解放后大概1952年和文川里等合并为新桥办事处良斌街。农业户在人民公社化以后,归属城郊公社前锋大队第六生产队。
  三、住民
  (一)移民社落
  南太武社是移民社落。最早移民是贫民。这里土地荒芜,崎岖不平。该社《郭氏家谱》记载,其祖先贫困,不得不请同是贫穷而先移居到此的乡亲帮助,来此讨生路,步行肩挑至埔仔(南太武社内)栖居。埔仔“人口稀少,贫民聚窠”。至今,社里住民仍然是“杂姓”(多种姓氏),可以说是移民村社。以后也有迁徙盖房,算是经济较好的择地而居,庙仔前的韩厝,是大厝,有二层大厅房、院落、“护厝”,是天宝乡韩姓人家来盖的。
  (二)“南太武武爿”
  老一辈社民说,文川文爿,南太武武爿,地理构成。意思是文川里出了文人缙绅,例如有清进士郑云麓定居,建立私家园林——可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举人郑丹及郑厝、魏厝、杨厝都出了文人仕绅。南太武武爿的意思是只有粗人,粗人指的是贫困的干粗活的住民。
  和同类社落一样,住民不少种田兼做工,如当泥水小工、“路头工”(搬运工人)、打杂工。做工的有泥水匠、木匠、箍桶(做木桶或修理木桶)、刣木屐、锯树劈柴箍。当小贩的多是肩挑小贩,贩卖水果、小吃(卤面、豆花、糮豆干面份——手抓面、菜头棵、莲子圆等)。小手艺的有用加热溶解红糖吹做鸡鸟、刀枪、哨子、喇叭等,有用面团做,印人物禽畜、龟鱼等,是儿童喜爱的小玩小吃。妇女女红有扎插在头上的纸绒花、刺绣。有的做谷笪(竹篾编的晒五谷大席子)。小孩、妇女有捡猪粪卖的;也有收购猪粪转卖的,极少数人当店员、教师。虽然也有华侨、台胞,生活一般。个别人家开商店,收入也只能维持生计。
  南太武是武爿,还指的是抗战前和抗战初民性尚武。休闲时各角头多有练拳习武,庙仔前常有表演。拳术多是战派。战派即双枝拳派,练起来全身发劲,有肌肉用力出打声响,还有呵喝,刚劲猛狠。龙眼树下常放着大石锁,让人们练习手力,精彩的表演是几个人比劲,有的会拎起来到额前翻转,让石锁转一圈又接住下放。
  别的庙宇哪吒鼓阵晚上出游,有的到了南太武庙前就要绕圈大声齐念神咒,哪吒鼓也用力打,表演“咬旗”,武器队跟在后面。有的舞狮在庙前也舞弄表演。这些常招来有拳术的年青人,有些人等到罗车鼓阵或舞狮队走后,从庙边“室仔”拿出原来插在架上的刀枪,也舞耍一番。
  虽然尚武,但很少有斗殴,尤其用刀棍斗架,从没有发生“社拼”(与邻村集体相斗)。
  南太武是武爿,确也出过“武人”,这人叫马叶,大名马伯洲,一身好拳术,收过练拳徒弟,由侄儿主持,在原厦门路南河市场对面开了跌打推伤膏药店,马伯洲没人敢惹他。他当了民军小头目,后来被孙中山任命为司令的林祖密民军收编。抗战胜利后已在外地当农场主,解放后受到处理。
  其实,南太武也出了个文人,就是住在韩厝的秀才韩景新。他在南太武办了塾馆,受到尊敬,不少学生做了他的义子。约于1935年逝世,送葬的干儿女多,盛传是“一百个契囝”(一百个干儿子)。陈鉴修《龙溪县新志初稿》收入他的一首诗《步嵩园韵》(嵩园即黄仲琴,中山大学教授),这可能是韩秀才唯一尚存的诗作。诗抄如下:“何地足避秦,今无桃花洞。终日醉醺醺,频呼不出甕。此身合民穷,有文焉得送?喜无车马迹,青苔护家弄。山谷诗文书,汗牛更充栋。诚斋治道州,倭奴誓来贡。富贵一浮云,黄梁未熟梦。独有徐陈杨,与子相伯仲。诗逸浑如陶,句艳不同宋。吟笺脱手飞,满城争唱诵。日永困尘嚣,旧雨弥珍重。城载拥皋比,春风桃李颂。”
  (三)家庭作坊和家庭工业社
  南太武社有一家姓钱人家办的家庭作坊,生产土碱,俗称碱仔间,原址还在,位置在港仔墘连接桥仔头,后门通良岗王巷。生产原料是草木灰,业主挑担或推车外出收购,也有人送上门来卖。收购草木灰付钱或用生产的白碱(碳酸钠)交换。生产副产品是碱水和碱土,前者可以洗洁衣裳,后者农民买去改良土壤。上世纪50年代参加手工业改造,碱仔间加入漳州日用化工厂。在抗战前和抗战中,钱氏碱仔间在漳州是有名气的作坊。
  南太武社还有一家普华化妆品家庭工业社,可能是漳州首家化妆品家庭工业社。创办者郭安甫,台湾台南人,马关条约后台湾割给日本,郭安甫不甘当亡国奴,离台来此定居。他应邀到龙海流传村郭姓人家所办天一局任职。他原是秀才,也教过私塾,之后到上海天一局分局就职,学了制作化妆品,返漳后在家办起这所普华化妆品家庭工业社,生产雪化膏、面油、生发油、毛腊(凡士林)、花露水等。
  (四)信仰与敬俗
  住民除了几家是基督教徒,都是“拜尫”(信仰佛道神教)。社内好多角落都有庙宇。佛祖庙是全社共同要敬奉的。马灶有土地神庙,庙宇建在一棵10个孩子可合抱的大榕树下,上世纪50年代,庙拆树砍,改建为仓库。埔仔社有清霞祖宫,敬奉上帝爷(玄天上帝),抗战前庙宇已破旧失修,上世纪80年代台南县下营乡中营庆福宫台胞信众曾来太武庙寻根拜谒“太子爷”祖庙,说是“太子爷”香火百年前从下沙、南河带去,于是引到南太武佛祖庙敬拜。有人考证“太子爷”即宋帝昺,说清霞祖宫是祀奉“太子爷”,现在台胞寻根敬拜“太子爷”地点改换。据老一辈说,埔仔社有位妇女大概叫惜仔,在洪水中捡到一尊认为是“太子爷”神像,自己供奉,才有上面那些“考证”说法。埔仔社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建为漳州糕饼厂。水石龟角头是用水石龟庙为地名。水石龟庙北面有“有应公妈庙”,从前一样放着骨骸,敬祀孤魂野鬼。民间传说这一带地方是龟头蛇尾穴,水石龟庙是龟头,有应公妈庙是蛇尾。这两个距离很近的小庙,敬奉孤魂野鬼。刺竹骹有油车社庙,敬奉王爷公,也叫王爷公庙,敬奉的王爷公是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杨守仁(字嘉更,号蓉江)。
  南太武社除了水石龟、粪扫埕,在农历七月廿六日“做普度”,其余各角落不“做普度”,只是跟“五甲”社敬祀,(“五甲”是厦门路),定农历七月十八日是普度日。
  四、盛大的佛祖庆诞
  农历九月十九日是南太武庙观世音佛祖生日,是全社“小年暝”——次于新年大节日。庆祝活动时间不只一天,范围不只南太武社,有“十社”参加。所谓十社是指许多村社,例如有邻近的顶田霞、下田霞、下沙、大路头,还有龙海的顶半林村等。活动的过程如下:
  (一)到南太武山“割香”(进香)
  到南太武山“割香”是外社先出发本社后出行。农历九月十四日左右(向佛祖“跋杯”择日),顶田下信众率先去南太武山福兴寺进香。山在龙海市港尾,宋朱熹有诗“一山高出万山巅,绝顶相传旧有仙。”明福建南路参将施德政诗称“立马闽山第一峰”。山上建寺,据《海澄县志》记载寺建于南宋中叶,传说寺名是宋帝昺避难至此敕封。2005年寺里55岁的李福辉告诉笔者,“长毛反”那一年,附近浮宫、溪东、内流等香客来“割香”,佛祖“上生童”(上乩),说下大雨要“讨一棚布袋戏”(要看一台布袋戏演出)。于是香客都留下来看戏,没有回去。过后才知道,这一天晚上“长毛反”,村里人被杀了很多,留在山上的香客躲过这次劫难。自此,十一日是这些村子的进香日,外地排在后面进香。
  九月十六日是南太武本社“割香”。隆重的佛祖庆诞从这一天开始,而且形成第一个高潮。清晨,庙里常年备用的大龙伞插在木架上摆供在庙前侧,开始“柏通”,请乐队打鼓,间歇奏乐。一直到十九日,“拍通”不停。从前交通不方便,进香要走路。上午社内开始练习打大鼓,中午由“家长”主持,准备许多饭菜,招待从较远乡村来进香的“香担”和“棚仔艺”、“踏跷”(高跷)等表演人员。表演人员吃了午饭后开始化妆,同时,也准备“迎尫”,即准备下午佛祖和香客的游行。例如庙里三尊佛祖(称大妈、二妈、三妈)披上新装,备好巡行红轿,还有请来“三太子”(哪吒)、“虎将公”(虎神)神像,在小红轿绑好,准备下午巡行“犁尫”(抬着跑)。
  下午迎回“香担”和香客,开始“迎尫”。盛大的游行开始,路线从本社各角落到邻近村落,例如经过下田霞、顶田霞、文川里、石路仔、大庙口、大路头、下沙等。游行队伍有“棚仔艺”、“踏跷”。最精彩的是大鼓凉伞。大鼓凉伞阵里有“担金枣”、“弄大尫”,还有“老家婆仔”(老丑旦)等表演。“三太子”、“虎将公”抬着来回跑,所经过的庙宇都是事先摆好香案迎接,外乡信众有的也摆香案,放鞭炮拜接。参加游行的还有外社信众,游行直至晚上才结束。
  (二)庆祝佛祖生日
  佛祖生日是十九日,十八日外地信众敬拜。十九日整天庙宇里里外外信众拥挤,鞭炮声不停,“寿金炉”烟灰不断。拜亭以及前面供桌上满是各种敬祀品。最引人注目是面粉、糯米做的大小红龟。人们“求龟”,祈求平安发财或生“查埔孙”(男孩),明年双倍还敬。还摆上酒坛,上面有答谢人名字,这是社里这一年来生男孩家的答谢酒。在这以前,“家长”要安排人到生男孩家外墙上贴“庆祝弄璋”。穷困人家生了男孩只烧香拜谢。南太武庙供奉佛祖,还供奉注生娘娘,“佛祖赐子”,注生娘娘称“婆姐妈”,不但“注生”,且是婴儿保护神,因此有这敬俗。
  庙宇前面场院搭台演戏。这时晚稻收成,闲田也有搭戏台。下午演戏开始,庆诞活动,又再推向高潮。庙前演戏常要“踏棚头”,杀白鸡制煞驱邪,然后演出开始。傍晚各家宴请,最令人兴奋的是晚上十点以后放焰火,那时是本地制作的焰火,最后的焰火叫“猴子撒尿”,焰火旋转向四周喷射火焰。之后,继续演戏,一直到下半夜,此后几天,常常有人“谢戏”,出钱请戏班演出,答谢佛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动,虽然南太武庙佛祖生日仍然有供敬,但节俗变化很大,以上所记都是几十年前节俗活动。社会发展,旧城改造,芗城一些村社、角落、街巷发生或将发生变化。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是芗城历史文化画面不可或缺的一些细部,这些细部反映漳州历史一迹光斑。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古街史话、古镇史话、地方名人名事、金融史事、地方特产、往事回眸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