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祖籍地及纪念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87
颗粒名称: 林语堂祖籍地及纪念馆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278-281
摘要: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是漳州人,祖籍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都产生深远影响,拥有很高地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林语堂著作的外文译本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5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影响极为广泛。现在,经常有人到漳州寻访林语堂故居,参观林语堂纪念馆。
关键词: 林语堂祖籍 纪念馆 漳州

内容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1895~1976)是漳州人,祖籍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珠里村),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都产生深远影响,拥有很高地位。
  林语堂在漳州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是林语堂的祖居地;一处在平和县坂仔镇,有林语堂诞生的小屋。
  五里沙村距漳州市中心6公里。林语堂的祖居屋在五里沙村里,是一座闽南乡村常见的单层砖瓦房,悬山双坡顶,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闽南民居特色。房屋大门是石门框,厚木板门。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小门,屋内的两个厢房可以从这两个小门进出。一进大门是一个约有20平方米的大厅,大厅两侧是厢房,大厅木制屏风前照例是一张可用于供奉、祭祀祖先的八仙桌,屏风后有一个小窄间(如果是两层的房屋,楼梯就隐藏在这里)。房屋前是一个方形砖埕,就是乡村人家都有的晒谷场。
  林语堂的祖居屋后面不远处有一株空心的老荔枝树,据说是被雷劈成的,虽历经磨难,却仍郁郁葱葱,洋溢着生命活力。村里老人回忆说,林语堂小时经常在这株荔枝树下与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有时还爬到树上掏鸟窝,捉鸣蝉。林语堂父母的合葬墓就在距村子200米左右的小山坡上。墓碑上正中竖刻着“龙溪林公至诚牧师暨淑配杨夫人之墓”16个大字,右侧记载着其父母的生卒年月,左侧镌刻着子孙辈的名字。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合葬墓)经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动乱岁月也毫发无损,说明家乡人民对林语堂的敬重,弥足珍贵。
  五里沙村林语堂故居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现在建起了林语堂纪念馆。这是我国大陆第一家纪念林语堂的专馆,2001年10月8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7亩,坐落于一座小山,紧邻其父母的永居地,前眺林家故居,背靠环抱蕉林,清静幽雅。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格局,西式门窗上覆盖着中式琉璃瓦,反映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馆中底层包括接待室、贵宾厅和资料室等,楼上则主要是一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林语堂生平与创作展厅,分“山乡的孩子”、“在祖国大陆”、“在国外”、“在台湾香港”、“文化巨人”、“桑梓情深”等六个部分,展出许多图片、书籍、研究资料及林语堂生前用过的一些实物。在100多幅图片中,有许多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在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中,有一些是20世纪初期中期出版的外文图书,现已绝版,尤为难得。
  纪念馆前开阔的院落中的林语堂坐式全身青石雕像,形神兼备,体现出先生乐观幽默、闲适自在的性格特征。先生从容悠闲地倚坐在藤椅上,身着长衫,脚穿皮鞋,一手拿着烟斗,一手轻放在扶手上,面带微笑地环顾家乡如诗如画的景色,似乎又在构思一篇美文。雕像由全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和他的得意门生共同创作。林语堂造像体现了几条原则:①先生喜欢着中式长袍、穿皮鞋、捧烟斗,应突出个性化外貌与独特风采;②先生是文学大师,素以“幽默”著称,应突出儒雅、通达的气质;③先生回归故里,应突出亲切、恬然的神态;④先生待人热情,塑坐姿以现亲近感,高度适当可形成与参观者沟通、交流,略需仰视,以表敬重;⑤青石为材料,与周边蕉林相映,表达人与自然亲和感,青色粗放石质透出主人公男性的力感。这尊塑像既有人物精神世界的透视,又有现实人文环境的融合,同时还突出建筑美学的观点。2002年4月1日,林语堂的两个女儿林太乙和林相如专程从美国前来为他父亲的雕像揭幕。纪念馆前81级花岗岩台阶,暗寓着林语堂享年81岁。参观者在台阶下就可以仰望到纪念馆,然后登上长长的坡道,一步一步走近林语堂,油然而生崇敬之情。纪念馆后二三十米处就是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合葬墓)。环绕四周的是闽南重镇天宝特有的十里香蕉林,环境优雅,极富魅力。
  林语堂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大约写了60本书、上千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不包括再版和他人的合集),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林语堂著作的外文译本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5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影响极为广泛。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别的林语堂著作就超过200种。这在中国作家中罕有人与之比美。林语堂在国内外都拥有众多读者和崇仰者。现在,经常有人到漳州寻访林语堂故居,参观林语堂纪念馆。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初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