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84
颗粒名称: 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9
页码: 267-315
摘要: 2004年我区撰写26篇“漳州古迹名胜”的文稿,送漳州市政协汇编出版,其中仰文楼等10篇历代胜迹或人文景观的史料,已经在《芗城文史资料》登载过;另有修建嘉济庙碑记、简大狮蒙难处、半月楼、中山桥、漳州灯谜艺术馆等5篇文稿,编入“古街史话”栏目上。为避免重复,本辑对仰文楼等10篇不再刊载,其原先载文期号分别如下:。威镇阁(八卦楼)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9辑。塔口庵经幢、霞东书院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13辑。其山脉发源于天宝山,古称漳郡主峰。漳浦王志道在与南中丞同登芝山后,也留下《陪大中丞南公登紫芝山亭》一诗。
关键词: 历代胜迹 人文景观 自然风光 芗城

内容

编者按
  2004年我区撰写26篇“漳州古迹名胜”的文稿,送漳州市政协汇编出版,其中仰文楼等10篇历代胜迹或人文景观的史料,已经在《芗城文史资料》登载过;另有修建嘉济庙碑记、简大狮蒙难处、半月楼、中山桥、漳州灯谜艺术馆等5篇文稿,编入“古街史话”栏目上。为避免重复,本辑对仰文楼等10篇不再刊载,其原先载文期号分别如下:
  芝山红楼、新华楼、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及中国女排腾飞馆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7辑
  威镇阁(八卦楼)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9辑。
  可园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11辑。
  塔口庵经幢、霞东书院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13辑。
  仰文楼·漳州府衙、漳州石碑坊登载:《芗城文史资料》第14辑。
  本栏目登载的历代胜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有:芝山三亭及其台堂、香洲古渡、林语堂祖籍地及纪念馆、漳州历史街区、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南山秋色、龙江夜月、宝峰飞翠、明清古村庄天宝洪坑。
  芝山三亭及其台堂
  李竹深
  芝山坐落于漳州市区西北隅。其山脉发源于天宝山,古称漳郡主峰。芝山海拔69.2米,坡度一般10-25度,为圆缓低丘陵地貌特征,初名登高山。明洪武十三年(1380),山上发现紫芝草,知府徐恭以为祥瑞征兆上表朝廷,后得赐“紫芝山”之名,并延至当今,通常称“芝山”。
  紫芝山有三峰,成鼎足之势,三峰之上分别筑有三亭,据清光绪《漳州府志》载,即:威镇亭(后改名万寿亭),仰止亭,甘露亭。登临芝山三亭,鸟瞰市区全景,令人心旷神怡。绿树掩映之中,高楼大厦突兀而起,如同泼彩于绿底之上。芝山三亭历史悠久,文人墨客多有吟咏赞叹,不乏脍炙人口诗篇。
  威镇亭:明弘治间(1488-1505)建,嘉靖十九年(1540)同知谢絃重建,亭八角,可远望,亭下有古松数百株,蔚然深秀。万历十一年(1583),调浙兵驻漳,尽伐其树,山遂无草木,亭亦圮。明代都指挥杨勋有诗吟斯亭,诗云:“漳南威镇说斯亭,图箓相传应将星。东北帆樯接闽越,西南水陆会潮汀。天开形势关诸险,地走风雷号百灵。回首汉台千载下,几人功业鬓毛青。”
  明郡守陈洪谟亦有《威镇亭》一诗,抒登临远望之慨叹,诗云:“城上孤亭面面空,满城风景入亭中。溪流东下嘲声壮,山势西来地脉雄。边檄无虞征鼓静,黎民有喜岁时丰。公馀到此情无限,北极迢迢望未穷。”
  明漳州先贤郑怀魁亦有题《威镇亭》诗,诗云:“雄镇当年控上游,危城偏压曲城头。八窗云合晴看雨,万窍风生夏亦秋。潮汐遥通沧海气,乾坤中划大江流。向来岛屿烽烟尽,极浦渔歌有钓舟。”
  另一位乡贤陈范《威镇亭》诗题云:“上界危亭临睥睨,曾闻帷幄散芙蓉。巢边鹤破疏棂月,林杪风回万壑钟。南国自通瀛海贡,四郊已净玉关烽。泠然剩有沧州思,更上芝上第一峰。”
  清顺治末,海澄公黄梧重建,未几复毁。康熙五十二年(1713),郡守魏荔彤又建,改名“万寿纪恩亭”,并勒石为记。
  仰止亭:明嘉靖十四年(1535),知府孙裕以朱子祠由开元寺曲廊而进,心病之,乃从祠东另开一路,在东岗之半建亭,取名“仰止”。这就是仰止亭的由来。清代知县张懋建题诗赞道:“千载溯道原,泰山鲁邦瞻。系宋子朱子,仰止榜亭檐。卓哉贤太守,清漳教化渐。巡行披雨露,冰镜绝尘纤。先贤阐妙蕴,其要在静廉。兹当明幽独,无欲而心恬。”
  甘露亭:明嘉靖十六年(1537),甘露降,御史李元阳作表称贺,知府孙裕建亭以志符瑞。
  芝山三亭之外,尚有二台,即“临漳台”和“半漳台”。
  临漳台:在紫芝山顶,《漳州府志》云:“不知始自何代。”宋元丰五年(1082)摄守漳州之郭祥正,曾写下《临漳台道边松》一诗,记述芝山遍植青松之胜况,但未提及台事。诗云:“大义渡至漳城东,问谁植之我蔡公。岁久广阴如云浓,甘棠蔽芾安可同。六月行人不知暑,千古万古扬清风。”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崇礼知漳,公馀之暇,于重阳日与同僚同登紫芝山,并在临漳亭宴请诸僚,兴之所至,吟了一首七律诗《重九日宴临漳亭》。诗云:“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霞势欲仙。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风光合暮烟。”
  诗中亦未提及“临漳台”一事。可知此时有亭无台。
  宋绍兴六年(1136),廖刚出知漳州,值得注意的是他曾在《题临漳台》诗序中写道:“临漳台成,登眺久之,作二小诗。戊午九月二十一日,高峰题。”这里的戊午指宋高宗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时廖刚知漳已进入第三年,也就是说,临漳台建于此时,建台的倡议者为廖刚本人。此诗序可补志书有关“临漳台”记载之阙失。诗云:“银河一派接天来,碧玉千峰照眼开。我欲乘槎访仙去,却疑身已在蓬莱。”“画栋岹峣倚翠微,玉箫声断紫烟飞。凭阑万里秋光老,谁会长吟久未归?”
  绍熙元年(1190),朱熹守漳,日登临漳台而乐之,欲筑读书室,未能实现,亦未有诗吟。但他的学生陈淳却有《临漳台》残句流传。诗云:“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顾万象齐。”
  此前,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特奏名,龙溪李则,曾有题《临漳台》一诗,诗云:“亭枕临漳一水阴,半空云雾锁寒林。山从天宝来峦远,基辟开元历代深。”
  明代郡人林魁春也有一首《登台诗》,描述登临之时一览家乡溪山胜景之感慨。诗云:“六月清风秋满台,壮怀千古若为开。芙蓉隔水谁同赏?檞叶满山人自来。烟净海门明独屿,雨馀岭顶过轻雷。悠悠宇宙知何极,且为流光命酒杯。”
  有关临漳台的记述,需要补充的是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以朝散大夫出知漳州的危稹,曾在此台讲经,并建了一亭,取名“登高亭”。后来于理宗淳祐间出知漳州方来,为避漳州先贤高登,取廖刚“碧玉千峰照眼来”诗意,改“登高亭”为“碧玉千峰亭”。可知“临漳台”上亦曾有一亭。诗人曾留下很多有关“碧玉千峰亭”的诗作,惟不知废于何时。
  半漳台:在紫芝山半腰。宋元丰五年摄任之诗人郭祥正在写了《临漳台》一诗的同时,也写了一首《半漳台》的诗。诗云:“飞檐赤白压层丘,见尽漳南一半洲。倦步且来消午暑,穿云此去彻鳌头。”
  明代郡人汪有洵亦有《秋杪登台诗》,写尽半漳台上的一望秋色,发出无尽的慨叹。诗云:“禅林空翠湿青衫,济胜其如蹬道巉。心狎寒鸥忘世路,径依巢鹤老松杉。危亭势欲吞涛出,远处流翻似雪衔。绝顶放怀秋色暮,此生何处托长镵。”
  协梦堂:原在芝山朱文公祠左,明嘉靖十四年(1535)知府孙裕建。相传孙裕为大理寺正时,曾梦朱子嘱以遗事,不久,就由邵武改守漳。在拜谒文公祠时,由开元曲廊而进,感到不妥,“乃开道于祠东,循峰而麓以达通衢,即祠左建讲堂三楹,题曰‘协梦’。”并在东岗之半建“仰止亭”。
  芝山因其有三亭二台一堂诸多胜迹,所以历来是文人墨客登临赋诗的好去处,明巡抚南居益曾写了一首《视师海上漳中诸大夫招集芝山亭有赋》的七律诗,诗云:“缥缈孤亭向夕曛,莽苍云雾带潮奔。群峰涌地趋天宝,二水濴城控海门。郡辟日南人代古,深航月窟帝图尊。中兴有道方垂拱,鳄浪鲸波莫漫喷。”诗中描述了尽收眼底的漳州景色。
  明太守陈政中与探花谢琏、指挥夏泽及长老物外,在雨后的斜阳中,联袂登上芝山,写下《游威镇亭联句》一诗。诗曰:“重上危亭四望遥,诸山远近势迢迢。半空晴雨云连树,万顷风波水跨桥。载酒主人情独厚,投壶诸客兴偏饶。吟馀共醉归来晚,不觉斜阳五马骄。”
  漳浦王志道在与南中丞同登芝山后,也留下《陪大中丞南公登紫芝山亭》一诗。诗云:“千峰带郭敞亭台,万屏牙旗向晚来。日落风烟丹屿合,潮生楼槛紫润开。兵符肃静中丞节,军令分明仆射杯。鼓角不喧萧散甚,直将皂帽与追陪。”
  漳州卫徐銮在同友人登临之馀,也写了《杪秋登芝山绝顶即事》一诗,抒发心中无限感慨。诗云:“天畔孤亭接翠微,相将浊酒送斜晖。山中得句皆秋兴,局里谈兵未息机。风铎响随砧杵急,寒鸥影傍石城飞。攸然风吹云间发,十二峰头客啸归。”
  清代郡人陈珩,曾冒雨登山,写了《冒雨登紫芝山》一诗:“但得登临兴,何须待雨晴。山川同暮色,天地入秋声。落叶黄堆寺,飞烟白绕城。悠悠芳草外,牧唱动离情。”
  紫芝山名胜的诗话,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遐想,可惜如今台废堂圯,就连盛名之下的三亭也仅存二亭,使后人误将日华峰上的日华亭归为三亭来记述(注:近代一些著述,将日华亭作为三亭之一,系误用史料),实在也是一种无奈的寄托。
  香洲古渡
  陈侨森
  香洲渡系清乾隆《龙溪县志》卷首的地图上在九龙江的北溪沿岸所标之“香洲古渡”。这个渡津,有关旧史志多少有谈及,因年代久远,早已被湮没。鲜为人知的“香洲古渡”遗址,在现今漳州芗城区浦南镇溪园村西南,附近尚有残石桥的桥墩,有石碑宽近尺,长尺余,刻着三字“香洲桥”。
  香洲渡位于香洲社。明嘉靖《龙溪县志》载:“二十三四都有金沙社、蓬洲社、香洲社、磁窑社、松洲社、吴浦社”等8个社,都在沿溪地方。清乾隆《龙溪县志》载:“二十三四都,宋游仙乡龙州里,统图十一,辖十二:曰陈宏、曰乌头门、曰磁窑、曰蓬洲、曰洛滨、曰杏林、曰松洲、曰张奇、曰寨板、曰银塘、曰沙建。”这些古地名多数今日依然存在。按明嘉靖《志》载,当年有个“香洲社”,该社及周边的人口之多,设渡口是必然。香洲渡、香洲社至少在宋就有了。
  缘何名曰香洲。南宋著名理学家陈淳(陈北溪)留有《北溪全集》光绪辛巳刻本,中有清人撰的《北溪先生祠墓纪略》载:“北溪先生相传生于香洲时,百草皆香。”可能“香洲”地名即源于这个传说。
  清乾隆《龙溪县志》卷二、页十二载:“蓬洲,宋陈北溪故里也,其隔江相对者为蓬莱,为香洲,长泰之水出焉。”蓬洲村今属龙文区朝阳镇,隔江相对今属芗城区浦南镇蓬莱村、溪园村及渡东村。香洲社可能由于历年洪水冲涮,河床移道被湮没,究竟何年消亡?已无考。清乾隆《县志》有香洲社的记载,可能消逝于清中晚期。
  古书籍有记述香洲渡的地理形势,如:《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0九九载:“北溪,去城二十五里,源出延汀之界,合宁洋、龙岩、漳平之水下华崶,又合长泰之水,过香洲渡历峡中,出峡为柳营江,与西溪合流。”又清《漳州府志》卷四载:“九龙江上游有漫潭…自漫潭南流至香洲渡,又南出两峡,亘虎渡桥,为东偏险者柳营江。”古籍对香洲渡的方位已有较明白的论述,具体就是九龙江北溪出九龙戏水处的龙潭,南流过香洲渡,合长泰之水(即龙津江),出蓬莱峡即柳营江(江东)。这古津渡即在蓬莱社之上,溪园社之西南,东与蓬洲社隔江相望。
  香洲始称宋末,元朝于此设税务机构,说明当时这地方是商业繁华区,是九龙江北溪货物集散地中心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九载:“府北二十五里,有香洲税课局(明代,笔者注)元商务所也。明初改税课局,宣德中省,正统十二年(1447年)复设,成化十年(1474年)圮于水,嘉靖四年(1525年)革。”明万历《漳州府志》卷之十三·页二十一记载同上。《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0九八载:“香洲税课局,在二十三四都,临溪,嘉靖四年(1525年)草。”清乾隆《龙溪县志》卷六载:“蓬莱渡、香洲渡(原注:旧有税课局),俱在二十三四都。”以上都说明香洲渡设有税务机构。
  九龙江北溪上游经华崶、漳平、宁洋、龙岩乃至延平(南平)、汀州(长汀)。东面龙津江流于此,其上游长泰、安溪。各路货物南下,出入口必经香洲渡,所以元明两代在这里设税务机构是合理的。清乾隆《县志》卷十五人物,载有元至正间邑人蔡淳以廕补香洲(税)务官,后以抚叛寇,功授长泰县尹事。元代政府奖励出口贸易,所以在香洲渡设商务所。到明朝洪武初在漳州府设税课司,龙溪县设税课局,即在香洲渡,其他县无设税课局,税课事一并由各县带管(见明万历《府志》卷五·页二十四)。嘉靖四年(1525年),裁革香洲渡税课局官,十五年(1536年)又裁革府税课司官,税课一并由府县带管(见万历《府志》卷五)。香洲渡设税务机构元明两个朝代,经过有200多年历史,关隘要地,时间之久,可见香洲渡设税务机构的重要性。
  万历《漳州府志》卷十四·页三十七载。“香洲税课局,岁办各色课钞,三千九十八锭四贯三百文。内(即其中;笔者注)商税钞二千九百四十八锭三贯七百六十文,窑治钞一百四十八锭三贯三百四十文,契本工墨钞一锭二贯二百文,有闰月除契本钞外……加钞。”香洲税课局占整个漳州府(包括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南靖、漳平、平和、诏安、宁洋等县)总商税额近四分之一,整个漳州府总商税课额据万历《府志》卷之五载:“每岁办商税窑冶等,一万四千五百一十九锭三贯七百八十一文。”
  香洲税课局商税的进出口商品有:象牙、胡椒、苏木、檀香、奇楠香、沉香、丁香、木香、乳香、没药、束香、孩儿茶、血竭、肉豆冠、白豆冠、片脑、降香、燕窝、犀角、鹤顶、玳瑁、珠母、鹦鹉螺、紫景、紫檀、乌木、番杵、番锡、黑沿、滕黄、毕拔、黄腊、水牛皮、黄牛皮、鹿皮、牛角、白藤、水藤、槟榔、子绵、棋子绢、孔雀尾、竹布、大风子、阿片、生铁、麻、苧、菁、棕、铅、铜、杉、竹、木等(民间日用的盐、米、鱼、菜不必抽税)。以上据万历《府志》。
  从香洲税课局税额及征税的商品,可以看出古代在这北溪与龙津江要冲的香洲渡,是繁华地带,只是时间推移,它的声名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消逝了,甚至对“香洲渡”这个词感到生僻。以现代角度观察,香洲古渡所处地理位置的确是一大景观,上游是华安山区,水势汹涌,下游是漳州平原,浩瀚广阔,两岸青山对峙,江畔一片绿洲,不愧龙溪八景之一。
  林语堂祖籍地及纪念馆
  许初鸣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1895~1976)是漳州人,祖籍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珠里村),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都产生深远影响,拥有很高地位。
  林语堂在漳州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是林语堂的祖居地;一处在平和县坂仔镇,有林语堂诞生的小屋。
  五里沙村距漳州市中心6公里。林语堂的祖居屋在五里沙村里,是一座闽南乡村常见的单层砖瓦房,悬山双坡顶,坐北朝南,具有典型的闽南民居特色。房屋大门是石门框,厚木板门。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小门,屋内的两个厢房可以从这两个小门进出。一进大门是一个约有20平方米的大厅,大厅两侧是厢房,大厅木制屏风前照例是一张可用于供奉、祭祀祖先的八仙桌,屏风后有一个小窄间(如果是两层的房屋,楼梯就隐藏在这里)。房屋前是一个方形砖埕,就是乡村人家都有的晒谷场。
  林语堂的祖居屋后面不远处有一株空心的老荔枝树,据说是被雷劈成的,虽历经磨难,却仍郁郁葱葱,洋溢着生命活力。村里老人回忆说,林语堂小时经常在这株荔枝树下与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有时还爬到树上掏鸟窝,捉鸣蝉。林语堂父母的合葬墓就在距村子200米左右的小山坡上。墓碑上正中竖刻着“龙溪林公至诚牧师暨淑配杨夫人之墓”16个大字,右侧记载着其父母的生卒年月,左侧镌刻着子孙辈的名字。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合葬墓)经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动乱岁月也毫发无损,说明家乡人民对林语堂的敬重,弥足珍贵。
  五里沙村林语堂故居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现在建起了林语堂纪念馆。这是我国大陆第一家纪念林语堂的专馆,2001年10月8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7亩,坐落于一座小山,紧邻其父母的永居地,前眺林家故居,背靠环抱蕉林,清静幽雅。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格局,西式门窗上覆盖着中式琉璃瓦,反映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馆中底层包括接待室、贵宾厅和资料室等,楼上则主要是一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林语堂生平与创作展厅,分“山乡的孩子”、“在祖国大陆”、“在国外”、“在台湾香港”、“文化巨人”、“桑梓情深”等六个部分,展出许多图片、书籍、研究资料及林语堂生前用过的一些实物。在100多幅图片中,有许多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珍贵照片;在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中,有一些是20世纪初期中期出版的外文图书,现已绝版,尤为难得。
  纪念馆前开阔的院落中的林语堂坐式全身青石雕像,形神兼备,体现出先生乐观幽默、闲适自在的性格特征。先生从容悠闲地倚坐在藤椅上,身着长衫,脚穿皮鞋,一手拿着烟斗,一手轻放在扶手上,面带微笑地环顾家乡如诗如画的景色,似乎又在构思一篇美文。雕像由全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和他的得意门生共同创作。林语堂造像体现了几条原则:①先生喜欢着中式长袍、穿皮鞋、捧烟斗,应突出个性化外貌与独特风采;②先生是文学大师,素以“幽默”著称,应突出儒雅、通达的气质;③先生回归故里,应突出亲切、恬然的神态;④先生待人热情,塑坐姿以现亲近感,高度适当可形成与参观者沟通、交流,略需仰视,以表敬重;⑤青石为材料,与周边蕉林相映,表达人与自然亲和感,青色粗放石质透出主人公男性的力感。这尊塑像既有人物精神世界的透视,又有现实人文环境的融合,同时还突出建筑美学的观点。2002年4月1日,林语堂的两个女儿林太乙和林相如专程从美国前来为他父亲的雕像揭幕。纪念馆前81级花岗岩台阶,暗寓着林语堂享年81岁。参观者在台阶下就可以仰望到纪念馆,然后登上长长的坡道,一步一步走近林语堂,油然而生崇敬之情。纪念馆后二三十米处就是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合葬墓)。环绕四周的是闽南重镇天宝特有的十里香蕉林,环境优雅,极富魅力。
  林语堂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大约写了60本书、上千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不包括再版和他人的合集),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林语堂著作的外文译本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5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影响极为广泛。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别的林语堂著作就超过200种。这在中国作家中罕有人与之比美。林语堂在国内外都拥有众多读者和崇仰者。现在,经常有人到漳州寻访林语堂故居,参观林语堂纪念馆。
  漳州历史街区
  许初鸣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福建省政府于2002年批准通过的《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点、线、面结合的布局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区、三线、两片。一区为唐宋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香港路、台湾路等传统街巷;三线包括新华东路(岳口段)、浦头街和新行街历史街区;两片包括芝山风景区和南山寺风景区。漳州历史街区在漳州市区南面,有香港路和台湾路等传统商业街、石牌坊和文庙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保护区域。
  漳州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州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建州之初,州治设在漳江边的西林(今属云霄县火田镇)。三十年以后,即在开元四年(716年),迁往李澳川(今属漳浦县绥安镇)。至贞元二年(786年)才迁至龙溪县登高山下桂林村(今属漳州市区)。从此,漳州城市中心区就一直在这里。
  漳州历史街区由文庙、石牌坊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的香港路和台湾路等古代商业街组成,地处古城的核心区域,是漳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之所在,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交流史和商业贸易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香港路古称双门顶、南市街等,20世纪40年代改称现名,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心,是从唐宋至明清1000多年漳州的城市中轴线,在1930年以前一直是九龙江沿江港口通往城区的主要街道,也是旧城区的主要商业街。香港路有两处重要文物,一处是石牌坊,另一处是王升祠。漳州石牌坊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四座,其中两座就在香港路上,分别是“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体式相仿,规模相近,都是面宽约8米,高约11米。前者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明嘉靖探花林士章而立;后者建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祖而立。(注:另两座在新华东路,分别是“勇壮简易”和“闽越雄风”)。王升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万历三十四年(1604年)重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修,祀王升祖孙,占地336.6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为大堂,后系神室,堂前置内外铺石庭院。内存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赐王升敕书匾,万历丙午(1606年)重建碑等。香港路聚集了“德发”、“元兴”、“捷美”、“英美”、“何广生”、“太义丰”、“裕成”、“德和”等百年老店。这里的“骑楼”具有浓厚的闽南民居特色,无论是盛夏烈日当空,还是春季细雨绵绵,走在骑楼下不必带雨具阳伞,无须怕日晒雨淋,尽可悠闲自得地沿街购物观光。这里的“竹竿厝”(闽南话“厝”即房屋),前店后坊中住房,前面沿街设店铺,后面作坊即工场,中间是居室,包括厨房、厅堂、天井,一套“竹竿厝”就是一个集家庭生产、销售和生活空间为一体的组合建筑。
  漳州市台湾路原称雨伞街、府口街、卫口街等,20世纪40年代改称现名,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东段是骑楼式的店面,古时是雨伞店最集中的路段;中段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洋溢着南洋风情;西段是闽南风格的民居,医药、文具、鞋帽、皮货等各类店铺云集一街,热闹非凡。中段中西合璧建筑上那些洋味十足的雕刻,可以让人回味漳州古代和近代对外开放和贸易交流的繁华情景;“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的牌匾,说明了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对闽南古城的深刻影响;“天益寿”、“采芳”、“万圆钱庄”等字体各异的商家字号,展示了海滨邹鲁的文化底蕴;“庄有元先生牙科、施懿慈女士镶牙”这副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对联,在民国初期是引来无数牙病患者的品牌;而门牌为16号的民居楼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客观留下时代印痕。
  香港路与台湾路形成一个丁字形的商业街区,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漳州文庙就在这个街区的东南侧。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历代重修。大成殿为主体建筑,殿宇宽敞,富丽堂皇,精美的盘龙石柱及斗拱藻井使之显得愈加庄严凝重。文庙内所存康有为亲撰亲书的《重修漳州学宫碑》笔气雄健,功力深厚,颇为珍贵。
  经过维护修缮整治的漳州历史街区,整洁平坦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花木窗、红黑相间的油标砖、书法称绝的老字号、成排成串的红灯笼,显得那样的端庄大方、秀丽典雅,再现了明清的风韵,传递着历史的信息。现在,这个历史街区已经被列入闽南旅游线路,前来访古寻幽的游客络绎不绝。漫步在漳州历史街区,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体味悠悠岁月的沧桑感和文化积淀的厚重感。
  漳州博物馆
  李和安
  漳州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记录着漳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象征着漳州历史文化的结晶和光荣传统。1988年10月,成立了漳州市博物馆,馆址设于中山公园仰文楼,面积960平方米,内设二个展厅、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等,藏有文物与标本5968件,其中属国家珍贵文物746件,一般文物940件,待鉴文物3870件,另有近现代中国艺术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作人、李可染等书画墨宝560幅。
  该馆一楼展厅作为短期专题展厅,举办市委、市政府及国内单位、团体与个人的专题展览,曾举办过童小鹏摄影展《历史的足迹》、《漳州历代石刻拓片展》等,现作为书画展厅,常年举办国内名家书画展览;二楼作为《漳州乡土历史》固定陈列,以文字和照片介绍漳州史前文化和唐垂拱二年(686)建州以来的历史文物与标本,现作为《漳州市历史文物》固定陈列,展现近年来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虎林山商周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与征集到的明清时期漳州窑外销瓷文物。曾经接待过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秘鲁、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彭冲、方毅、杨成武等国家领导人和老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曾到馆参观。通过展览宣传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弘扬我市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市博物馆认真做好文物、书画的安全保护和展览宣传,积极开展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及科研工作。参加了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市郊莲花池山的史前考古发掘,在莲花池山黑色土壤、红黄色砂质土层内沉积带(砾石条带)中,以砾石英结晶体、硬砂岩为原料打制的石制品,系距今8-4万年前的旧石器;又在其上层红黄色砂质土层中发现以黑褐、黑灰、青白、灰白色燧石打制的距今1万3千年——9千年前的旧石器。漳州旧石器的发现,被认为是闽台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为了配合漳龙高速公路建设,2001年8月,福建省博物馆、市文化与出版局、市文管办与市博物馆联合对我市龙文区朝阳镇虎林山商周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历时二个多月,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400多件。其中,出土的青铜器是目前福建省迄今为止能够明确年代最早的文物;出土的玉器也是目前省内迄今为止份量最重的实物资料。
  漳州背山面海的自然地理条件,海岸线漫长,自古即有出海贸易的传统,从宋代起就一直是我国外销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古窑址遍布各县。明清时期的漳州窑瓷器更是蜚声国外。多年来,该馆配合省馆与省内外专家学者在我市范围的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经常的深入到漳浦、平和、南靖、华安等县古窑址进行详细的考古调查与普查,采集到大量的古陶瓷标本,并对采集回来的文物标本进行分类、修复与整理,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广东省岭南出版社的约请,编写《中国古陶瓷标本丛书》之《漳窑》分册;应北京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的约请,编写《中国福建省古陶瓷标本大系》之《华安窑》、《南靖窑》分册。撰写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之“漳州”、《漳州名胜与古建筑》等书稿,并在各级报刊发表了许多关于漳州历史文化遗存与馆藏文物的考证文章。通过对漳州历史文物的考古调查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对本地历史文物的征集力度,馆藏文物呈逐年增长态势,使遗传的本地历史文物得到切实的保护与利用。
  漳州市人民政府认真实施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文化走廊战略,把兴建漳州博物馆列为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1997年为民办实事的建设项目之一。旅居哥伦比亚的爱国华侨康荣茂先生捐资80万港元作为新馆建设的启动资金。漳州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市迎宾路中段(龙文区蓝田镇圳头村内),北与迎宾路相隔大面积绿化带,东与三号路相邻。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4616平方米。由上海建筑设计厦门分院参照国家对博物馆建设的规定和要求设计。按建筑条例程序,由华安亨利建筑有限公司中标筹建。工程于1998年10月1日动工兴建,2001年3月顺利竣工,4月8日举行落成剪彩仪式。
  市博物馆新馆为四层混凝土钢筋结构,内设大、中、小6个展厅及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研究室、报告厅、办公室、电视监控中心和值班保卫室等,整座建筑坐南朝北,沿着市迎宾大道尽量舒展,最大限度地展现立面形象。在设计时,提炼了漳州源远流长的历史因素,考虑一定的文脉性、历史性与现代化使用功能相结合进行设计。外观上,新馆的屋顶采用斜坡式琉璃红瓦,具有传统古建筑风格又不失现代气息。沿着324国道一面(北面)为新馆的正面。大门设计在二楼,楼梯用进口大理石铺设,从地面起分成二层台逐级而上,显得壮观气派。在正面的墙体两边上端镶嵌着瑞气吉祥的麒麟浮雕图案,在大门西面墙体上,还有一幅记载漳州历史文化的大型浮雕,展现漳州古朴的历史风貌,使人们在外部一看,就一目了然地知道漳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脉络,激发人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漳州历史文化、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内观上,采用天井、通廊结构。天井屋顶采用透光性的钢化玻璃,使整个天井与通廊的空间明亮;一楼天井地板为漳州的象征图案:美丽的水仙花,外以圆形、方形为边饰,反映我国传统的天方地圆的观念。天井的四根柱用墨绿色的大理石装饰,整体天井结构造型和谐完美。通廊用优质木材、铁件花构成护栏。通过天井、通廊的设计,把博物馆内中的展厅与各种功能设施完美组合在一起。在主体建筑的北面、南面的空旷地带为绿化地带,也是整个工程的有机部分。整体绿化工程采用园林化设计,用绿草、各种花卉、树木、奇石,把空旷地带的环境美化成花园,将博物馆变成花园式建筑,使建筑的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为一体,成为324国道上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新馆充分发挥其收藏、教育和科研三大功能,成为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文明与科学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成为增进和加强漳台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促进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漳州科技馆
  陆阿枝
  漳州科技馆坐落在金峰大道南侧,它是漳州现代文明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市”之后,对科技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在1996年3月16日发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九五”期间,要进行市科技馆和科技大楼二期工程的建设。1997年,市政府正式将“漳州科技馆”的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决定将市财政每年安排的200万元科技专项经费用于科技馆的建设。由市科协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筹建。1998年6月19日正式动工,2000年3月2日竣工,历时一年八个月,是我省继福州市科技馆之后建成的第二座市级科技馆,也是漳州有史以来第一座面向全市社会公众的科普展教设施。
  新建成的“漳州科技馆”占地面积1023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5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7.54平方米,由三个不同功能而分成相对独立的三个区,即科技展示区、学术交流报告大厅、办公管理培训楼连成一个建筑群整体。整座建筑背靠圆山和九龙江,正面遥对着芝山,主楼面对金峰大道。根据展示厅的要求,总高度23米的主楼楼体仅分成四层。主楼前面是宽6.6米,直接步入二楼展厅的花岗岩石梯。四根直径0.65米、高3.4米的代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花岗岩石柱浮雕就矗立在主楼梯两旁,在主楼梯东侧修建了一座高6米的形状似腾飞火箭的不锈钢锥塔。主楼梯西侧的主楼西面墙上绘制大型抽象壁画《时空》。由漳州籍著名书法家马驰先生书写的“漳州科技馆”5个大字镶在主楼正立面西侧,显得格外醒目。楼梯两旁的“四大发明”花岗岩雕柱与两侧的不锈钢锥塔和大型抽象壁画相映,形成一个科技的殿堂,求知的桥梁,呈现出气势恢宏、简洁大方的气派。馆内按中型科技馆标准要求,可作为常设展厅和特殊展厅面积近2000平方米,并设计了实验室、作业室、图书室及管理办公培训用房1100多平方米。科技展示厅与管理办公楼之间形成一个四层通高的半室外中庭,中庭上空覆盖了365平方米的屋面网架。透明的玻璃屋面与主楼东面的239平方米的绿色玻璃幕墙给科技馆增添了不少现代化建筑气息。
  漳州科技馆采取委托兄弟省市科技馆制作和自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相结合办法,先后添置了49件展教教具。这些教具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包含了力学、光学、声学、电学、数学、自动化控制及人体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工作人员讲解演示之后,参观者自己还可以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科技知识。
  漳州科技馆自2002年9月26日正式开馆之后,先后和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举办了“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大型科普图片展、“大型智能机器人暨仿真恐龙展”、“百年航空航天模型展”、“秦俑、古长安文化展”。每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都免费向广大社会公众开放。科技馆还举办了“电脑和机器人竞赛”培训班,先后有17所中、小学的300多名学生参加了培训。2004年3月,“第十九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漳州科技馆隆重举办。全省9个设区市代表队、200多名优秀青少年选手围绕“探索身边的科学”这一主题,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进行交流竞赛。大赛在科技馆的成功举办和科技馆开馆以来的各项活动表明了漳州科技馆已开始发挥向广大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功能。
  漳州图书馆
  张大伟
  漳州市图书馆坐落在芗城区大同路,主楼“林枢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四带五层楼房,总建筑面积4290平方米。1992年4月兴建,1995年12月启用。是全市公共藏书的中心,又是传播知识信息的公共文化设施,也是人们为学习、科研及休闲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阅读活动的文化场所。
  历史沿革1956年5月,在市文化馆阅读组基础上成立漳州市图书馆,7月在中山公园仰文楼(日府署)正式开馆,是建国后省内最早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图书大部分被列为“四旧”而销毁或封存,机构撤并。1972年与市文化馆合称“漳州市文化图书馆”,1976年恢复原建制。1980年11月之前,该馆是全市唯一的一所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985年升格为地级市馆。1995年12月,由台湾林枢先生捐资兴建的新馆“林枢楼”启用。
  林枢(1922~1992),龙溪步文(今属龙文区)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1943年从军校毕业,抗日战争胜利后退役,1947年赴台,不久,即弃政从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到大陆投资房地产业。1991年11月,林枢先生捐资380万元人民币,兴建新的图书馆大楼。漳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新馆命名为“林枢图书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为新大楼题名“林枢楼”。1991年11月28日,林枢先生亲自为大楼奠基,次年4月7日正式动工,1995年12月25日,“林枢楼”终于竣工启用。2001年4月7日于楼内天井正中塑林枢铜像一座。
  “林枢楼”启用后,漳州市图书馆从中山公园内不到1000平方米的旧馆迁入新馆,馆舍面积扩大了3倍多,书库和办公及读者活动场所的设备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
  藏书建设漳州市图书馆现有藏书约20万册(件),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中文图书报刊为主。近几年已有入藏电子读物、视听资料。1999年建立网站,开始尝试馆藏文献数字化和网上信息收集。加入全国、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探索建设富有漳州地方文化特色、适应漳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作为漳州市主要的公共藏书机构,市图书馆的藏书以地方性为主要特点。自1990年设立《漳州文库》专藏,至今已形成一定的藏书规模,奠定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坚实基础,是漳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积淀。
  (一)馆藏地方历史文献主要种类有:
  1、地方志:方志是地方的社会百科全书。市图书馆收藏有清光绪《漳州府志》以及明清时期修纂的龙溪、漳浦、长泰、海澄、平和、南靖、云霄、诏安、铜山、镇海等县、厅、卫志的主要版本。
  2、漳籍人士著述:据清光绪《漳州府志》艺文著书总目,唐至清代310人著述共计628种。据有关书目著录,存世的古代漳人著作大约200余种,市图书馆收藏了大部分著作的复制本。其中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中收入全文的宋陈淳、高登,明林弼、陈真晟、周起元、黄道周、张燮,清蔡世远、蓝鼎元、庄亨阳等人的29种著作全部收藏齐全,且大多数除了《四库》本之外,尚有一至二种版本。再如1999年版《辞海》列为词条的6种漳人著作:宋陈淳《北溪字义》,明吴琯辑《唐诗纪》、《古今逸史》,明张燮《东西洋考》,清王大海《海岛逸志》,清蔡锡勇《传音快字》,堪称中国古代名著,也均有收藏。
  3、家谱:家谱是记载家族世系的史籍,市图书馆收藏了约300种家谱,包括陈、林、吴、黄、蔡、郑等近30个姓氏。
  4、石刻拓片:漳州地区有不同形制的古代石刻遗存至今,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保存了可靠的资料,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同时,很多石刻又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在地方文博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市图书馆自行拓制金石拓片,已收藏从唐至清代的碑记、墓志、摩崖等金石拓片近千种,其中:唐咸通四年(863年)开元寺经幢、唐咸通二年(861年)王楚中镇墓券、闽龙启二年(934年)漳州刺史夫人陈氏墓志等。铭文,是研究漳州唐五代历史的珍贵资料,平和三平寺、青礁慈济宫、漳州南山寺以及市区约50所庙宇内的石碑铭文,是研究漳州佛道宗教和民间信仰源流的实证;龙文云洞岩、诏安果老山、华安仙字潭的摩崖石刻,则为漳州文学、古文字学、历史学、军事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佐证。
  (二)海内外捐赠书刊是漳州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闽南侨乡和漳台亲缘显著的地域特色。该馆为海内外捐赠书刊设立的5个专库及阅览室,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海外乡亲支持漳州公共藏书建设的一个缩影。
  .1、郑子瑜教授学术研究资料阅览室
  该室建立于1997年7月1日。收藏郑子瑜著作14种及郑子瑜珍藏书刊共计2000余册。郑子瑜是漳州人,现为新加坡籍著名学者,时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其代表作《中国修辞学史稿》被誉称为“第一部中国修辞学史”。
  2、沈柔坚艺术资料室
  该室建于1999年8月3日,收藏诏安籍著名画家沈柔坚编著的个人画集、专著以及藏书约2000册。沈柔坚(1919~1998),诏安人。1938年,沈柔坚在漳州投笔从戎,北上参加新四军,用画笔和刻刀投身于抗日救亡战火中。建国后,沈柔坚长期担任上海市文化艺术部门的领导职务,历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上海市美协主席等职。
  3、林谢宝珠书屋
  该室建于2003年6月1日。在2001年4月7日,林枢先生长子林大湑及姐妹为父亲生前捐建图书馆的义举感到自豪,表示今后将每年捐赠10万元人民币,以资助图书馆购买书刊。市图书馆遂决定设立“林谢宝珠书屋”,专藏林氏捐款购置的图书,彰扬林氏母子的懿范嘉德。书屋现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一套1800册。2003年春,林大湑先生在厦门定制了16只仿古书橱和10套阅览桌椅,为装帧精美的图书配上古色古香的“新妆”。6月1日,“林谢宝珠书屋”正式对读者开放,成为市图书馆一处独具典雅风格的阅览室。
  4、景宜书屋
  该室建于2003年5月,以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汉基先生赠送的1758册港台版图书为主要藏书。石汉基先生是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的长子。石景宜,广东南海人,现年87岁高龄。他一生与书有缘,前半生忙于出书,是香港书业五大巨子之一,近十多年来他“赠书报国”,向祖国内地的200多所公共图书馆以及学校、科研机构等1300多个单位赠送港台版图书400余万册,同时也向台湾的图书馆赠送大陆版图书,用书在海峡两岸之间架起一座桥,被誉为“文化书使”。
  5、广兆书屋
  该室建于2002年5月26日,现收藏香港林广兆先生赠送的书刊、艺术品近7千册(件)。林广兆,平和县人,现任中国银行董事、香港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中华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漳州同乡会会长。1997年7月1日,他将价值6.8万港元的《传世藏书》1套123册赠存市图书馆。2001年12月,把近年悉心收藏的6416件贺年卡、380余册图书和艺术品捐赠给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利用现有办馆条件,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功能,提高知识信息传播和服务水平,培养可以适应社会改革发展新要求的图书馆专家型人才队伍,顺利完成知识信息和读者之间的传递,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正逐步发展成为本市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
  南山秋色
  庄宗沛
  南山,又名南院山,古称丹霞山,位于漳州城区南隅,九龙江南岸。“南山秋色”乃龙溪八景之一,其名其美,自古至今遐迩称颂。
  《漳州府志》曾如此描绘漳州地形:“天宝、紫芝奠于后,丹霞、名第拱于前,鹤峰踞其左,圆山耸其右。”文中所述“丹霞”即南山之称,因“土石皆赤,晨夕映日,色若丹霞”而得名,丹霞曾成为漳州城之雅称,南宋林宗臣有诗咏道:“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邹鲁道源赊。”南山秋色亦即丹霞山秋色。
  南山,方圆数十里,有卧马山,一面旗,琥珀岭、趴鼎金四座山丘,绕山错落着姜园亭、蜈蚣山、双庵、上街、庵兜、后山等几个小村庄。山上土质为黄土,大大小小花岗岩石裸露在地表,阳光照射,赤土反光,其艳无比。后来,勤劳村民在山上种植成片成片荔枝林,黄土之上覆盖一层绿被。秋天来临,生命力极强草菊花纷纷绽放庞大的花盘,以其耀眼的金黄色洒落在山上,竟达到喧宾夺主的程度。南山坐落在江畔,东西两面空旷开阔,晨夕受日。站在城区朝南眺望,一座突起的山包,涂抹浅黄、金黄、翠绿,点缀着黧黑的石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南山秋色之美还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山丘。南山北麓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南山寺,红墙绿瓦的映衬,晨钟暮鼓之渲染,让青山静中有动,动中生静。从南山到九龙江之间是一大片绿地,扩展到大小梅溪是一望无际水仙花种植园,绿毯般的田园沿江铺开,仿佛给南山绘上底色。九龙江水如同一条白练缓缓地流动,水清见底,水质甜美,倒映着南山的轮廓,折射着南山的霞光。古人登临漳州城南之时阜门,从近及远,水光、绿影、寺景、山色构成一幅静谧而艳丽的图景,一道“南山秋色”的景观。宋朝进士蔡襄有诗咏之:“近郊溪光绿好裁,雨晴波底敞楼台。荫堤佳树千围合,掠水轻舟一箭开。惊钓寒鱼拖糁去,忘机闲鸟信潮回。官馀拟欲祛尘意,书遍平沙我独来。”元朝安溪主簿林广发诗曰:“翘首城南土,悠然见此山。竹藏秋雨暗,松度晚风寒。佳色催黄菊,晴光上翠峦。倦飞何处鸟,日暮尽知还。”明朝广东参政林魁以“南山”为题作诗云:“丹屿照银河,虹桥卧碧波。寺荒僧住少,林密鸟声多。驿路催宵骑,沙村杂暮歌。山花不知数,作意弄春和。”
  历代文人墨客都看好南山一带的自然景观,难怪“南山秋色”在古代就入选龙溪八景。
  龙江夜月
  庄宗沛
  九龙江是闽南人民的母亲河,为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发源于闽西南博平岭山脉东麓与闽中戴云山脉南端,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源头所处地海拔一千米以上,而下游在海拔百米之下,水流浩荡直泻漳州,故冲出一块漳州平原,面积五百六十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渠纵横,物产丰富。匿大的漳州平原尤以今芗城区所在地为最。《漳州府志》称今漳州市区“天宝紫芝奠于后,丹霞名第拱于前,一水清流,列峰秀出,两山拥翼,二江襟带。”确是美不胜收。《龙溪县志》亦载:“天宝山发脉行龙,涌为州治,实郡之宗祖;圆山雄踞西隅,镇翼右臂,实郡之藩屏;西江绕抱州治,实为郡之右襟带,北溪绕东臂,实为郡之左襟带。”鉴于天时地利,漳州郡治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奏请朝廷批准迁入龙溪(今芗城区),从此,构筑九龙江繁荣锦绣之地。
  九龙江芗城水系最为繁华地段是三湘江一带。三湘江古称三相公港,漳州城的护城河之一,西郊内河港道,《龙溪县志》记载“三相公港在城西,水通南溪,灌溉百亩。”今芝山镇渡头村至洋老洲地段,漳州师院、瑞京村均处三湘江地域。古代陆路狭小弯曲,车运难行,近三湘江的村落进出粮油等农产品,多由这条内港往返于西溪。明清时期,三湘江周边十分繁荣,东岸有龙溪县治驻地,成列民居,西市场,学堂、古庙。西岸和北岸村落也成片增加,开辟为连片耕田和果林园,当时确是富庶之地。明朝进士林魁有文记述:“面引三峰,背拥员峤,紫芝丹霞映带左右,西溪之水绕城而东,潮汐吞吐,风帆浪楫,人烟万井,一指顾而尽得之。”可见其时三湘江环境的幽美及周边繁荣的盛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漳州城区没有防洪堤,内河水流通畅,船只可于江河之间自由出入。从三湘江出溪沿洋老洲、大路头、新桥头,草寮尾一带水域商业繁荣,商贾云集带来歌舞场所充斥其中,三湘江边又有“百里弦歌”之名。岸上,一座座亭式搭盖房屋,遍及说书、弹唱、卖艺、书摊、酒馆;从江中入内河通西湖(今湖内村一带)水流相透,水面上游船缓缓,漳州人称之“花船”。船上有弹唱,有酒肴,消费者饮酒作乐于水上。入夜,岸上灯笼高挂,水上灯光浮游,若逢明月高悬,大地如水银泻地,水面形象晃荡,远处圆山轮廓清晰,两岸树林摇曳,“龙江夜月”跃然而出。宋进士蔡襄有诗赞曰:“湖上山光一笋青,佛宫高下裹岩扃。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竹气更清初霁雨,梅英犹细欲残星。吴船越棹知何处,柳拂长堤月满汀。”
  建国初期,三湘江潮汐仍然可达,江面尚可容纳小舟并行,以后,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下游兴建水利桥闸,河床淤积,港道原貌今非昔比,繁华盛景移入城中。然而,“龙江夜月”自然景观依然存在,不失“龙溪八景”之幽雅。
  《永乐大典》卷7242
  仰止堂
  《清漳志》:堂在学之东偏。绍兴二十六年,教授陈知柔绘六一先生而下十余公像而祠之,并记其事。记云:右六一先生而下十余公画像,旧得阁本,或好事士大夫家藏,咸谓逼真,比因葺黉宫,广而偏为直舍,命工图诸壁,使学者知所慕飨焉。嘻!道学失其传久矣,使天不生是数君子者,天下不夷貉如无有也。禹功万世,赖而伟吏部以孟子配之,盖以正人心息邪说之功,等而上之。与救人于鱼腹之中,其轻重较然明甚。上方观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数君子要与汉唐诸儒从祀七十子之列,然后吾道益等。今肖其形容,以警动学者,非予之私也。他日当访求孙泰山、石徂徕、胡安定诸公之像,以足之,庶几无遗恨。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诸生饮之毋忽,祠堂今废矣。(竹深辑)
  宝峰飞翠
  魏郑池
  雄伟、秀丽、富饶的天宝山,横亘在漳州市芗城区西北部。它是龙溪“八景”之一——“宝峰飞翠”。
  天宝山,山清水秀。据《漳州府志》记载:“天宝屹然为郡之镇,五峰峭峢。去城三十里,周迴百余里。上有宝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漈坑……又有雷层、鳄鱼二寨及四角林。”其北部,与华安交界;西北部,与南靖接壤。从东往西,金沙山、杨梅岭、仙山、三尖、二尖、大尖、角岭、五凤山、十二岭、风霜岭(又名凤凰岭)、崎虎岭、大帽山等十二峰排闼。登上919.8米的主峰一——大尖,向南放眼,芗城区青山、绿水、碧田美景尽收眼底,可以饱览芗城山光水色的亚热带风光。有山必有垅,主要有杨梅垅、三垅、二垅、一垅、青山湖、三条坑、二尖湖、大虎坑、竹篙垅、冷水坑、十二岭坑等。有垅必有泉,泉水各有姿色,声貌动人,久雨不溢,久旱不涸,长年泉涌,流水潺潺。青山湖头青山口,有处两丈余的瀑布,犹如匹练腾空,银河倒挂。水磨山也有一处瀑布,高一丈多。山上水利资源丰富。现百万方以上的有布坑水库、月岭水库;十万方以上的有埔里水库、寨林水库、盘谷水库、官山水库。塔尾、过塘、仙都等3个村曾分别在平岭埔、天公大烛、水磨山建立了3座水电站。不少果林场建起了喷灌工程,改善灌溉条件。在山上,现有雷公寨、尖刀寨、蜜婆寨、金鸡寨、鳄鱼寨等。在风霜岭、十二岭、“五猪进槽”(大尖边)、杨梅岭等处各有石阶山径。前两条直达南靖南坪,后两条直通华安汰口。风霜岭、杨梅岭这两条据传系元陈友定开辟,做为京考、经商之途。
  漳郡之山,多源于天宝山。宋陈北溪谓:“天宝山发脉行龙,涌为州治,实群山之宗祖。”明王命璞《文昌阁记》曰:“自天宝衍脉,枕三台,襟两河,千润盘纡,丛山召秀。”《漳州府志》云:天宝南行至郡,共有庵仔山、望高山、紫芝山、日华峰、万松峰、禅月峰、保福山、隆寿山、净安峰、腾龙山、起凤山、金峰山等十二座。天宝山南麓,盛产天宝香蕉、漳州芦柑、坪山文旦柚子,素有“五里芭蕉城”和“百里绿洲桔红乡”之称。天宝山,前人多少名流吟诗赋词为之赞叹。宋朱熹撰写“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的字联;清袁庭曾吟《天宝峰》诗一首:
  五峰如掌望依稀,翠壁苍屏入紫微。
  呼吸一声通帝座,登临千仞振秋衣。
  溪流迴绕源头远,岩岫幽深云气归。
  争似西来灵鹫岭,送青排闼向东飞。
  天宝山,留下许多美妙神奇的传说。其命名就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宋朝时,有明珠夜间从山中飞入九龙江,被渔民网得,进贡给朝庭。明珠璀灿夺目,皇帝爱不释手,因而赐名“天宝”,故这山就叫“天宝山”。《漳州府志》记载:“元陈友定入漳尝屯聚焉。”当地农民至今还流传:陈友定进攻漳州时,屯兵于天宝山,曾用宝剑在三尖劈出一条深沟,这沟现尚存。山上观音壁(又名水观音),古时为乡民祈雨之处。据说清唐朝彝出生在杨梅岭打铁坑,至今还相传着“九十九坑不如打铁坑”的传说。几代以前,这里人烟颇盛,设有四圩、十八社半。后因交通不便、盗匪骚拢和屡次山火,迫使村民迁移,变成茅草丛生、乱石垒垒、野兽出没、土匪横行的山地。现山上尚留有残垣断壁。
  天宝山,记载着光荣的历史。1932年4月间,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为阻挡红军入漳,急忙派出主力部队扼守天宝山,妄图凭险建立防线,依仗坚固的山头工事和强大火力负隅顽抗。我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从龙岩挥戈南下。19日,在毛泽东和聂荣臻政委的指挥下,红二师从风霜岭和十二岭正面担任主攻。红一军团又派出部队采取迁回包抄的战术,进攻大尖山。天宝山这一仗,红军活捉了敌军旅长一人,俘虏官兵数千人,缴获了枪支弹药等大量军用物资,为红军入漳扫清了障碍。1949年农历4月间,我闽南游击队在仙都村开展工作时,国民党从漳州派兵妄想歼灭游击队。我游击队立即进行英勇抵抗。由于受敌炮击,不幸牺牲一人,后烈士埋葬在雷公寨,其余安全转移。1949年9月18日,我解放军与闽南游击队汇合,沿着红军走过的足迹,穿越风霜岭、十二岭,南下解放漳州城。从此,宝山披绿装,旧貌换新颜。
  天宝山野生动物多。据传清末,山上有两猎户,名叫杨之江和林乌仙(又叫乌莲),常猎虎、狼、山牛、山羊等野兽及各种蛇类。山沟中产有“石降”、“石龟”、“大鳗”等。天宝山,花草树木品种繁多。这里是芗城区林果基地,又是天然中草药圃,还是人工热带植物园。满山遍野,苍松翠柏,杉木挺拔,青竹吐翠,生机盎然。还有土参、百合、益金、壁梅、金丝莲、威灵山、忍冬藤、脚白藤、石仙桃、九节茶、金钱草……等中草药。在五凤山大石壁附近的灌木丛中,发现几十株茶树,主干有两米多高。特别是在大石壁中有三株茶树从峭壁石缝中长出,当地农民誉之为“五凤一枝花”。制成的茶叶,据茶农反映:这些茶叶品种类似“乌龙”、“铁观音”,“品具岩骨花香”,有色美、味佳、甘醇、解暑等特点,初入口稍有苦涩味,伴随而来却是高香馥郁,齿间留芳。座落在五峰山麓的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各类棕榈作物郁郁葱葱、迎风摇曳,千姿百态的花儿姹紫嫣红、斗妍竞艳,一派生机勃勃。
  天宝山,飞翠吐“宝”。解放前留下来的天宝山,只剩下虎仔林、四角林、后坑底、小石壁、大石壁、倒吊猪耙等七、八处总共不过千余亩的树林。解放后,龙溪县农民连续上山开发,1955年紫泥组织耕山队到五凤山开荒,1958年改为国营五凤农场,1961年建立省热作所。特别是1964年以后,漳州市委发动全市人民千军万马开发天宝山。从此天宝山更青翠、更富饶。天宝山已开发成“山上绿树成荫、山腰果树成林、山脚梯田成片”的万宝山,现在山更翠景更靓,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献出更富的财“宝”!
  《永乐大典》卷3525
  双门
  《清漳志》:双门冠以楼,楼前檐旧有小亭,高与楼等。揭州额其上,东西各有翼楼,在今颁春宣诏亭后(故地今存)。
  淳熙十二年,地震门坏。守黄启宗重建七间,去中亭及翼楼,揭州额于楼前楹。
  绍定戊子,守方淙重修,额篆字,运使文勋笔也。
  绍兴间,守逢汝舟得旧墨本于肃颜家藏,揭于楼(详见定肃公笔谈)。
  提点蔡希遽诗《诗建双门奉呈知府郎中》。
  巍雉云丛十万家,台门新筑更豪华。
  春笼碧瓦浮佳气,日上朱栏夺绛霞。
  泉水回环来卫府,千峰朝挹自排衙。
  吾州形胜今如此,文物彬彬正可嘉。
  (竹深辑)
  明清古村天宝洪坑
  郭谋忠
  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古称鸿湖社)古村落的规模之大、年代之早、布局之独特、结构之精巧,在漳州市当属罕见。它的发现,对研究闽南古代民居建筑,乃至历史背景、人文景观有着重要意义。
  规模宏大
  洪坑村的古村落面对鸿湖,占地面积约一百三十公顷。面湖的建筑一字排开,坐南朝北,层层跌落,主体是七座三进、五进大屋,每座大屋的两侧各有两排单层护厝,向湖面敞开,显得格外壮观。
  古民居群依坡面水而建,错落在青山绿水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暗红色的屋面斜坡纵横交错,秩序井然;房屋低矮,三合院的格局依然完整,从容地往水平方向铺展,紧贴着土地;屋脊线是舒缓的,檐角略略起翘,波浪一般涌起,一大片典型的飞檐翘脊的闽南古厝。古厝均以大条石砌基,砌得比人还高,墙壁用青砖砌成,屋顶铺红色板瓦,人称“青砖石壁脚”。站在鸿湖对面的屋顶上北望,洪坑村非常美丽。鸿湖横过村前,湖面波平如镜,蕉园环绕着整个村子,翠绿阔大的香蕉叶临风摇曳。古村落俨然若城,伫立在坡地上,四周开阔平朗。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尽管饱经战争动乱、改朝换代的沧桑,斑驳的石基、残败的砖垣,长苔的黛瓦,以及几座破旧的祖厝和宗祠,足以证明古村落几百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这片远近闻名壮观宅第的显赫名声和恢宏气势。当地传说“有鸿湖的富,无鸿湖的厝”,“有鸿湖的路,无鸿湖的石铺(路)”可以佐证。
  年代久远
  洪坑古村落内居住着“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后裔。据《开漳戴氏源流》记载:戴君胄的孙子戴永明徙居墨溪村,繁衍裔脉。明朝初期二十六世戴从宣迁至洪坑(即鸿湖)开基立派。村中祖词“世泽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1375年至1379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村中现存一座圆形城堡,楼门是方正平整条石砌成,拙朴浑厚,十分坚固,门楣上题着“鸿湖乐居”四字。此楼原为唐代屯兵戍楼,戴氏洪坑始祖戴从宣从墨溪迁来,首先落脚于此,改建为住宅,后人丁兴旺,清初曾重修。“鸿湖乐居”直径35米,53间房屋分三层环列,空出正南一个大门,中央空坪上一个八角形石井,楼内设有木制通廊,可通各个房间。“鸿湖乐居”与闽西南的土楼形制相仿,只是建筑材料太好了,青石青砖,故不称土楼。可惜年久失修,现已遍体鳞伤,残破不堪,但仍为古村落的组成部分。
  戴氏建房始于三十六世戴富(伯嘉),他大约出生于1750年左右,正是清乾隆年间。依族谱所记,洪坑村古民居群至迟应建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距今至少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据传戴富做生意,讲诚信,有出息,挣了钱,开始建房。他生有四子:长子(大房)戴燕山,次子(二房)戴侃,三子(三房)戴少峰,四子(四房)戴箕。四兄弟在清初商品经济刚刚萌芽的时候,弃农经商,开设当铺,富甲一方。其中三房戴少峰长子戴辉用生有六子被称为六房,其能光大祖业,新建大厝。洪坑的古民居,最重要的就是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六房和当店巷等建筑。
  布局独特
  洪坑戴氏家族几个房派鼎盛时建造的大厝,格局和风格虽然都差不多,依坡面水,一字排开,但总体布局独特,门户相连,宛如迷宫,颇具特色。
  大房坐南朝北,二进,做工讲究,无与伦比。这幢房子由戴富开工,直到长孙才竣工,倾注了祖孙三代的心血。在建院墙壁脚时,孙子标新立异,故意将条石的糙面朝外,以示区别。二房也是二进一院落,美观大方。三房朝纵深方向发展,前后四进三院落,规模更大。四房存心要与三房攀比,特地起造了一幢更宏大的三进大厝,在主要厅堂的两侧又添加两间房,各自围成一个小院落,气势非凡。六房头建的房屋叫七间楼,三厅四房,还有一条当店巷,路面铺了整齐的条石,这在当时乡村实属罕见。
  兄弟们争奇斗巧,竞尚奢华,结果建造起一大片豪华宅院。据传,当年造厝的全盛时期,石料与砖瓦都是从泉州晋江通过水运迢迢而来,所有的建筑,一色的红瓦青砖石壁脚,错落有致,十分气派。
  由于各房大屋,设计门户相连,大小道路纵横相通,有如迷宫一般,只要七座大屋的大门锁上,外人便无法进入村庄,而各家各户却出入方便,来去自如。传说解放前国民党到这个村庄抓壮丁,一进了村便迷了路,转来转去就是出不了村,可见布局之独特,从一个侧面反映漳州建筑艺术独具风情。
  结构精巧
  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个信念,一种追求。洪坑戴氏造厝时,请来各地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包括山川环境、总体配置、局部安排、土木施工和装饰艺术等各个环节。特别是民居的雕刻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村落的石雕颇见功底,流畅的雕刻线条,厚实饱满的实物,显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其间以花草树木之雕见长,且主要是浮雕,这些花卉树木逼真生动,栩栩如生。客厅风屏、壁木橱窗、屋梁柱子上的木雕,可称是造型艺术中的珍品。门厅屏风上刻有蝙蝠、燕子、铜钱、花草组成的图案,篇幅布局巧妙。乍一看,似乎无甚区别,细一辨,在这些动植物雕刻中竟奇迹般显现出“纳福、迎祥”、“金玉、满堂”或“福、禄”、“孝、悌”等形态迥异的字,令人叹为观止。屏风的横木板上还有镶嵌的梅花雕、葫芦镂刻,整块屏风气韵浑然,古色古香。
  据说原先这些雕刻的外围大都漆上金漆,可以历经多年而不变色,每逢庆典节日,只要用清水稍加洗刷,便可熠熠生辉。木雕中的窗格、雕栏、门额上的琴棋书画图案各异,惟妙惟肖,整体结构形成明朗而素雅、美观而大方的艺术风格,折射出古代灿烂的文化之光。
  民居瑰宝
  洪坑古村落里面,有个城墙团团围起的寨子,寨门是由条石垒起的,十分坚固。门额上镌刻“墨溪古胜”四字,意有洪坑戴氏发祖于墨溪。寨子里相当宽敞,有住房、水井、场院等生活设施,每逢多事之秋,族人集居里面,足以抵挡长年累月的围困,如今寨门虽然失去了用处,但堡内的住户继续繁衍。漳州地区的古堡古寨不少,这是因为明代以后,倭寇、海盗以及土匪的不断骚扰,郑成功与清军的拉锯战,家族与村落间的悠久的械斗恶习,导致防御性建筑的大量出现,也成为闽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此外,村内还保存着一块刻于清康熙年间的“鸿湖社会禁牌”,堪称漳州最早的乡规民约,勒石铭记,体现闽南独特的文化特色。
  古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被打上中国人文传统的深深烙印,其背后隐藏着天地人和谐统一的传统精神理念。洪坑古村落的发现和保护,有助于了解民居群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一处民族文化的瑰宝。
  《永乐大典》卷3527
  鼓门
  《清漳志》:漳州有鼓门,上有楼。嘉泰元年,守方铨重建,翼以东西二飞观,在崇仁思门之上。州别驾刘榘作谯楼记,记其本末。(今在州公厅之西偏)。绍定戊子,守方淙(铨之子),为郡重修楼,旧置铜壶箭,岁久浸漫。淳祐戊申,守章公大任,正刻漏定晨昏,民听不惑。
  (竹深辑)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