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教、奉献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83
颗粒名称: 爱国爱教、奉献终生
分类号: B949.9
页数: 2
页码: 265-266
摘要: 林子青在日本人牢狱里所得代价正如他自己说的“是百余首诗和一个很大的亡国教训。”经友人多方营救,1935年底他脱离铁窗煎熬回到上海,不久慧云法师还俗为林子青居士。林子青之为慧云,慧云之为林子青也许就这个缘由,他在狱中诗也说到“山僧若使能归去,愿脱袈裟执战旗。”所以,回到祖国大陆后,林子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至1938年,在香港大屿山佛学院任教一年,1939年返回上海静安寺协助工作,在此期间他与赵朴初过从甚密。赵朴初生前说道:“林老是部活字典,也是咱们中国佛教界的国宝。”的确如此,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后,他即着手研究弘一大师精神及贡献,是中国“弘学”研究第一人,1944年编辑出版“弘一大师年谱”。
关键词: 林子青 事迹 漳州

内容

林子青在日本人牢狱里所得代价正如他自己说的“是百余首诗和一个很大的亡国教训。”经友人多方营救,1935年底他脱离铁窗煎熬回到上海,不久慧云法师还俗为林子青居士。释迦牟尼佛在《普门品》中说到观世音菩萨“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林子青之为慧云,慧云之为林子青也许就这个缘由,他在狱中诗也说到“山僧若使能归去,愿脱袈裟执战旗。”所以,回到祖国大陆后,林子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6年,他在江苏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任教,不久参加僧侣救国团前往武汉,再转辗到香港。1937年至1938年,在香港大屿山佛学院任教一年,1939年返回上海静安寺协助工作,在此期间他与赵朴初过从甚密。赵朴初生前说道:“林老是部活字典,也是咱们中国佛教界的国宝。”的确如此,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后,他即着手研究弘一大师精神及贡献,是中国“弘学”研究第一人,1944年编辑出版“弘一大师年谱”。1946年,经夏丏尊介绍到光复后的台湾大学任教一年,1947年重返上海静安佛学苑,教印度佛教史及国文,并在上海佛教会工作,直至上海解放。
  1956年,赵朴初聘请林子青到北京,先是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部分的撰稿工作,以后一直在中国佛协和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直至走完人生路程。林子青一生著作等身,对于弘一大师的研究尤其成绩卓著,他编著的《弘一大师年谱》、《弘一大师全集》、《弘一法师书信》、《弘一大师新谱》共一千多万字。林子青的高足,台湾著名高僧圣严法师主持法鼓文化出版社编辑的《林子青居士文集》三册收录了他的学术论文、专著、散文近百篇。林子青对福建闽南,特别漳州家乡感情笃深,写了大量有关福建佛教史料,现今立于漳州南山寺佛乘和尚塔铭、厦门南普陀景峰和尚、喜参和尚两座塔铭和《南安雪峰寺佛化老人传》,都出于林子青先生手笔。林子青在开展佛教对外交流和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9月30日,林子青居士逝世,海内外唁电悼文挽联如雪片般涌入京城。其中一幅可以说是恰当地评价了林子青先生:
  文章满腹
  善利胸怀
  恢弘正法功地久
  饶益人民德天长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庄宗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林子青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