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西溪、北溪的水利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57
颗粒名称: 九龙江西溪、北溪的水利设施
分类号: K878.4
页数: 11
页码: 204-214
摘要: 漳州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洪水灾害进行长期艰苦的治理,建设一批水利工程,积累了治水经验。根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后,水利逐渐兴修,两宋时期和明代发展较快,不过工程简陋,抗灾能力低,屡建屡毁,能保留下来的不多。历代水利设施有兴有衰,反映了古人治水兴利除害的成就,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历史记载欠缺或不完整,仅将现有旧志书及资料简介如下:。明成化四年,漳州指挥使王景,筑土堤以御溪流。南一水库,是南靖船场溪一级水库的简称。
关键词: 九龙江 水利设施 漳州

内容

漳州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洪水灾害进行长期艰苦的治理,建设一批水利工程,积累了治水经验。根据史料记载,自唐代以后,水利逐渐兴修,两宋时期和明代发展较快,不过工程简陋,抗灾能力低,屡建屡毁,能保留下来的不多。历代水利设施有兴有衰,反映了古人治水兴利除害的成就,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历史记载欠缺或不完整,仅将现有旧志书及资料简介如下:
  一、西溪重点防洪工程
  明成化四年(1468年),漳州指挥使王景,筑土堤以御溪流。
  明成化九年(1473年),因连年洪祸,巡抚张璝命筑石堤,保城基。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秋,姜谅任漳州知府,初来接任“水旱相仍,民多为盗”,谅“散粟怀徕之”……十八年(1482年),筑外堤,高一丈三尺,长一百余丈,阔十一丈,堤顶建亭,称名“保安”。本郡人陈舒撰写碑记。
  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西河堤,在南靖县西门外,知县白拱薇始筑土坝后,知县邱宪章、彭璋、金鼎锡、沙汉缨相继修。清乾隆版《南靖县志》载;“拱薇始至,以邑多水患,议筑西河坝护城。甫鸠工,洪水骤涨,诸屯落多漂殁,拱薇悉心筹划,收殓赈济……卒成西河坝之功”。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知县邱宪章任内,由黄方伯领众重修双溪坝。还置义田收租,作为平时维修费用。但这些堤坝“仅捍城西一隅耳”。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蓝理捐资建诗浦港岸。《漳州府志》载:从诗浦溪上流分而出者为田里港……自戊申(注:即1668年、康熙七年)以后,洪水时至,港岸崩陷,西溪之水遂从此港直下,汇出陈州之上入于大溪,而诗浦旧溪沙壅,绕城之水甚微,诸绅士以有关形势,募众填筑寻圮。四十六年,陆路提督郡人蓝理,慨然引为己任,捐资数千金筑之,填塞坚固,从此西溪之水绕而抱城,数十年未竟之志,一旦成功,众以不非提督之大力莫克成,而蓝又肯身任其事,立石以纪之。但好景不长,只经10年,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四月二十七日的大洪水,”田里港岸崩,南河从田里港直下,而诗浦绕城之水不复环抱”。此后,西溪故道改变流向,浦头港航道也逐渐淤积,走向衰落。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南靖文史资料》第14辑载述:……甲戌闰四月十八日洪水灾害……湮及墨场(今称墨溪)等六保,”势弥漫不可当”。时任汀漳龙道观察杨景素建议,增筑长坝,经巡抚陈宏谋亲勘指示机宜,酌定自西门总起……改筑土堤三十六丈,筑高一丈六尺,宽八尺……增筑土堤三百五十丈……接着又从定水桥至塔仔尾,修筑一条长一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宽四丈土堤,接连龙溪墨场的长堤。龙溪县邑亦帮修十分之三,合计自西门至文昌塔共长六百丈……。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吴宜燮重浚墨溪堡石坝。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游靖城已建西河堤连至文昌塔及墨溪,既做村道通行,又保护“东塔”。天宝沿江也“筑堤堰”,相连塔尾,墨溪。其时尚未有陆路,天宝水运很发达,圩市兴旺,筑堤堰既防御洪水保护圩市,又作为码头上下水装卸,还可用于岸路通向靖城。因临江筑堤,商贾较集营于堤旁,故堤顶建庙保佑,堤身迎水坡都成列种竹,堤后种植大片果树,既护堤又蔽荫。二年后,又加固堤身及加筑丁坝二道。
  清光绪十年(1884年),因连年洪患,西溪沿岸的渡头、康山和诗浦、下洲,都修堤或建陂圳护村;城西洋老洲——三相公港建堤,堤上置土地亭一座。并配水闸二处作为引、排水之用。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天宝防洪堤。山美、塔尾、后坑三村立石碑,铭《功德碑记》:光绪十八年,秋遇旱,知县孙兴寿(浙江嘉善人)就地捐资,乘冬水涸季节修理堤,于四月工竣而堤之……。
  上述这些堤堰,从靖城至下洲,长20多公里,是经过数百年才完成的,但质量差,抗洪能力低,只能抵御一般小洪水,大洪水则出现崩塌或决口。1908年特大洪水,堤堰大多被摧毁夷平,仅留靖城、天宝二条残缺不全、百孔千疮的土堤和诗浦堤段的几处沙墩、基迹,以后,仅是靠农民修修补补。有一首民谚:“江水清、好年景;江水涝(混浊)、性命无”,这是说洪灾的情况。
  民国期间,因战事频繁,基本没有投入较大水利建设。民国33年(1944年),由于经历多次大洪水,使沿江人民遭受严重灾难,鉴于舆论及灾民呼声的压力,当局派出行政院水利委员会驻闽水利专员、兼中国农民银行技术专员杨建等一行,视察九龙江。经视察沿江及上游诸县后,报告称:“九龙江沿江童山濯濯,而后泥沙直泄而下,上游溪床较陡,泥沙被水冲流不足为患;及抵下游,自南靖水潮以下与在龙溪(漳州)、海澄县境,江面辽阔,水流转缓,泥沙遂得沉淀,江床普遍淤积,航行甚感困难。且遇山洪,农田辄遭淹没,又江中深水道变化无常,其接近江岸时,先将堤防基脚刷空,堤身随之下崩,而对岸反行淤涨,如此轮流更替,永无止境。及抵龙溪、海澄境内,江流复受潮汐影响,为害更烈。沿江土堤年筑年毁损失难以估计,故三县农民因环境所迫,对于农田水利向所注意,农闲筑堤培土,认为惯例,沿江新筑工程在在皆是……惟查堤防崩溃之原因,关系堤防本身筑之优劣者少,而关系水道之变迁者大,如当局对于水道无整治办法,堤防决无保障。……”
  当时提请福建省水利局召集南靖、龙溪、海澄、华安、长泰五县代表,组织九龙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成立工程处进行测量设计工作,分别举办航道整理与保护堤防工作。经费拟向沿江农田及往来船舶征集之。事后,各县以“浚河捐”名义,向船户、码头舟渡和货物装卸等客户征集经费,不知收取多少,但未见修建防洪工程。据说,只有漳州的草寮尾河段护用二条捞沙船清浚河沙和修建一条十多米长丁坝。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的运动,依靠集体力量,各地掀起了以治水为中心的兴修防洪工程的高潮,至1965年西溪沿江修建的重点防洪堤有:南靖县的靖城(3.6公里)、郑店(6.3公里),径溪(4.2公里)计长14.1公里;漳州(今芗城)的康山(5.04公里)、石堤(2.17公里)、下洲(3公里)、南岸(1.33公里)、天宝(7.12公里),前山一渡头(2.612公里)计长21.272公里;龙海的步文(6.4公里)、九湖(3.8公里),颜厝(9.83公里)、榜山(10.12公里)计长30.15公里;平和县防洪堤总长10.51公里。
  此外,为削减洪峰流量,保护沿江堤防的安全,提高防洪标准,1990年于上游南靖建成“南一水库”。
  南一水库,是南靖船场溪一级水库的简称。控制流域面积522平方公里,最大坝高96.8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和供水等效益的大型水库。
  1、可削减漳州堤段洪峰流量680--940立方米/秒;
  2、可削减南靖县城关洪峰流量1150立方米/秒,使南靖防洪堤由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36年一遇。
  3、坝后发电站装机二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760万千瓦时,并增加下游各梯级电站年发电量4440万千瓦时。
  4、枯水季节,可增加西溪流量2--8立方米/秒。
  当市区防洪堤达到洪峰流量5100立方米/秒标准时,南一水库加上其他辅助措施,基本上可抗御漳州市建国后最大洪水,即1960年“6.9”特大洪水、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相当于33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二、北溪重点水利工程
  北溪有丰富的水源,流域的集雨面积9640平方公里,上游山多林密来水量旺盛,河道多是山地性河流,滩多流急,天然落差为1240米,年均径流量82.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90万千瓦,占九龙江河系水力资源总量的81%。旧社会,这样丰富的水能除用于航运外,未能发挥水利的作用,人们称“水在江里流,田在岸上旱”、“白看流水向大海”。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北溪良好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兴建众多水利工程。其中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有:
  (1)华安水电站。位于华安县境,控制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系利用华安县城至新圩,长22公里河段,落差53.8米,在城关附近建拦河坝,引水到新圩附近的红旗山建厂发电。于1971年10月动工,1979年9月竣工发挥效益。它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闽西南电网的骨干电厂。又是一座渠道、隧洞混合引水径流开发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6亿千瓦时。
  建站后,缓和了当时闽西南缺电问题,对支援龙岩、漳州及厦门的工农业生产用电和人民生活用电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水电站的工程设施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巧妙的结合,竟成为华安县一处别致的景点。“华安九龙大观园”称水电站坝区为“万顷平湖”。锁住湍急的北溪之水,使华安城关形成一个十多公里长的带状人工湖,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城如妙龄少女临镜梳妆,益发婀娜多姿……。春夏雨季,闸坝泄洪,坝下雷声轰鸣,波涛飞卷,极为壮观;秋冬之际,湖面碧波万顷,垂钓者沿堤而聚,陶然于水趣,欣然于所获,其乐无穷。
  (2)北溪引水工程北溪引水工程,位于北溪下游左岸,龙海河段江东附近,古代曾建成官港。有关史料述:宋时,龙溪县角尾沿江一带,因田地咸卤,开港道一条接入柳营江水冲淡以利耕作,每当农闲,当地官员就督导乡里民力修建,故被称官港。1956年修建成为靠潮水顶淡、引水蓄在港道的江东引水工程;1967年又在引水口上游增建电力灌溉站,补充旱时供水。北溪引水工程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新建的。工程主要由郭洲头南港、北港两座拦河桥闸和左、中、右三条大干渠组成。控制流域面积9640平方公里,渠道总长83公里。北港桥闸25孔,全长293米;南港桥闸15孔,全长200米,南北港各建一座船闸,北港船闸可容5吨量级船只航行,南港船闸可容100吨量级汽船航行。闸上公路宽7.5米,整个桥闸引水量为40立方米/秒。左干渠自龙海段江东桥进水,流入江东旧渠,流量22立方米/秒,其中:供角美、厦门海沧农业用水6立方米/秒;供角美沿途各村用水4立方米/秒;供厦门市12立方米/秒。渠道全长51公里。
  中干渠从郭洲头进水,流量8立方米/秒,主要灌溉龙海市紫泥镇浒茂、乌礁两洲田地,渠道全长25公里。
  右干渠从龙文区马崎村进水,流量10立方米/秒,主要用于补充西溪引水工程枯水期之不足,渠道全长5公里。三条渠道共有附属建筑207座,设计正常蓄水位为4.8米。
  该工程1972年5月动工兴建,1980年5月竣工投入运行。几年来,每年平均引水量达3.8亿立方米。桥闸、渠道的运行基本达到输水、蓄水、行洪和通航的设计要求。至2003年6月共23年,累计向厦门市供水9.2亿吨,每年供水量占厦门总用水量80%以上。基本上解决厦门长期缺水问题,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提供水资源的保证。被厦门各界称为造福之水、兴旺之水。厦门报社称北溪引水工程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命脉。九龙江水资源是厦门生命之源,活力之源,也是厦门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证。
  1999年,为追溯九龙江的源流,厦门晚报等发起“共饮一江水——九龙江生态综合考察”活动。他们溯江而上到龙岩市,访查万安溪的江源第一村,在连城县曲溪乡冯地村等地查勘、收集大量资料,发表了几十万字的考察报告,引起国务院、福建省和沿江各县市的重视,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配合。历经四年的跋涉与艰辛的工作,就在海拔1500多米连城的将军山,发现了九龙江源头之一万安溪的源头。在2003年9月27日,由厦门、漳州、龙岩三市和连城县领导,包括厦门报界、环保部门及当地干部群众等,在连城县由该乡冯地村,隆重举行“九龙江源头环保行动暨揭碑仪式”。这块江源之碑由沿江的龙岩、漳州、厦门三市以政府名义树立。碑名“九龙江之源”五大字。碑石来自距冯地村约30公里的罗坊河。石碑高3米,宽1.6米,周长6.2米,总重16吨,是块质地良好,造型壮观,符合刻石要求的天然石材。石上《九龙江源碑圮井并铭》碑文的作者王翼奇,厦门人,原在浙江古籍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是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尤长诗学、书法,杭州有多处景点有他撰写的诗联。碑石上镌刻“九龙江之源”五大字,书法作者为谢澄光,龙岩人,原厦门市文联主席,是一位书法家,碑文书法遒劲有力,别具一格。
  这块碑是九龙江有史以来第一次树立河源碑,让生活在九龙江的儿女们,知道这条母亲河的生命源泉,更好地关爱她,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1999年的10月下旬,仅隔万安溪寻源立碑一个月,厦门晚报等九龙江生态考察队,又在雁后溪勘查到九龙江北溪第二河源,地点在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的岩顶山,这里高山入云,层峦迭嶂。考察人员经过一段最为艰苦的陡峭山坡后,抵达岩顶山主峰黄连盂。山上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岩顶山主峰黄连盂,海拔1807米”,是龙岩市委机关干部登顶见到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时立的。源头溪水从山腰汇流而下,曲曲折折穿峡过谷,流入九龙江,流向厦门……。
  (3)北溪重点防洪堤工程
  北溪防洪堤多是建国后兴建的,至1967年建成的有:
  长泰县龙津溪沿江防洪堤:南岸(右)城关至珠浦,堤长7.7公里;东岸(左)欧码至后岗山,堤长5.1公里;陈巷,古仓至下宅,堤长7.14公里,总长19.94公里。
  龙海北溪干流防洪堤:内林,内林至太阳山,堤长3.30公里;角尾,江东至玉江,堤长7.30公里。总长10.60公里。
  芗城区浦南镇北溪干流防洪堤:从金沙堤段起至东坑堤段,包括对岸溪园至蓬莱(2.899公里)计18个堤段,总长13534公里。其中吴浦土堤(0.22公里)是保护漳州机场的重要堤段;金沙、后林(1.44公里、0.58公里)堤段的堤顶,作为漳华公路通行使用。
  九龙江源远流长,闽南人民称之“母亲河”,其维护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其功能却是很宏大的。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