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文化 展示名城风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48
颗粒名称: 保护历史文化 展示名城风采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3
摘要: 漳州历史悠久,历代兴学重教,人才辈出,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繁多,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政府进一步作好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修复工作。现市区有古遗址、牌坊、书院、经幢、碑文、宫庙、宗祠、府第、名居、楼亭、纪念地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40多处。这些文化遗产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名城的独特风采。漳州市区史前文化遗址有莲花池山、甘棠山等处。这些文物记载着漳州历史的足迹与变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市区文物古迹大部得到保护,并以“修旧如旧”的要求恢复原貌。现在的漳州市貌是现代气息与传统风貌共存,时尚建筑与遗风古韵相映,形成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景观。
关键词: 漳州 市区街貌

内容

漳州历史悠久,历代兴学重教,人才辈出,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繁多,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政府进一步作好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修复工作。现市区有古遗址、牌坊、书院、经幢、碑文、宫庙、宗祠、府第、名居、楼亭、纪念地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40多处。这些文化遗产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名城的独特风采。
  漳州市区史前文化遗址有莲花池山、甘棠山等处。唐代文化遗址有松州书院、南山寺、府衙旧址、咸通古碑、东西桥亭、开漳圣王墓等。宋代有塔口庵经幢、文庙、古武庙、凤霞宫、浦头关帝庙、西湄宫、正德石坊、萧状元墓、七星池、湖内天宫井等处。元代有路边威惠庙、出水石莲花等处。明代有尚书·探花坊、三世贰宰·两京〓历坊、嘉济庙碑、威镇阁、芝山三亭、潘尚书府第、姜公祠等处。清代有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定潮楼、霞东书院、可园、侍王府、宫保第、简大狮蒙难处等。现代有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漳州工农运动讲习所、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司令部、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芗潮剧社旧址、林语堂纪念馆、弘一法师纪念馆、蔡竹禅故居等处。
  这些文物记载着漳州历史的足迹与变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莲花池山发现的石器,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确认是旧石器时代的文物,经进一步发掘发现这里有两个文化层,确认下层距今4至8万年,上层距今0.9-1.3万年。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遗址。松州书院始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年),比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岳麓、应天、嵩阳、白鹿书院)早200多年,是全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咸通经幢是唐咸通四年(863年)漳州押衙王剬建,宣议郎刘镛书。此碑书法遒劲,有晋人风格,《郭氏金石史》谓其体似虞,运笔似褚。顾炎武则称之为“天下经幢第一”。经幢虽有残破,而石刻精彩犹在,是唐代书法艺术珍品。定潮楼又称文英楼,楼上敬祀周仓,楼下是古码头,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这一带建浦头市(商市),成为货物吞吐港口及贸易市场,漳州的纱布、烟叶、土纸、砖瓦、日用杂货从这里运销台湾;台湾的米谷、白糖、樟脑、桐油等从这里上水运销内地。许多漳州人赴台拓殖,也在这里上船。定潮楼是明清漳台通商港口,也是漳人早年移民拓台的见证。
  市区文物古迹大部得到保护,并以“修旧如旧”的要求恢复原貌。宋代建的规制宏伟的“文庙”,明万历间为探花林士章敕建的“探花·尚书”坊,万历间为吏部右侍郎赠尚书蒋孟育及其父,祖所立的“三世贰宰·两京〓历”坊,清康熙间为平台拖肠血战有功的蓝理敕建的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康熙间为荣禄大夫左都督许凤立的“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中心区府口街、府埕街、香港路进行大面积的修葺,重现清末民初古街风貌,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
  现在的漳州市貌是现代气息与传统风貌共存,时尚建筑与遗风古韵相映,形成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景观。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