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市仔头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30
颗粒名称: 四、市仔头街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3
页码: 142-144
摘要: 清代漳州城内设四市,“东铺头市”是其中之一。市仔头紧傍东铺头市,又在市的前面,人们俗称市仔头,后来便作为街称。市仔头街称虽然稍感不雅,但它却是漳州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里集中许多旅馆、澡堂、茶楼、酒家……当时统计所有浴池,计有大池十余口,个人池一百左右位,澡堂兼有“擦背”、“修脚”、“搓脚”、“推背”等收费项目,并有茶水糕点供浴客休闲。探泉控井以及经营管理,都是福州师傅,因此,漳州澡旅业多为福州人操持,漳州温泉水质优良,含有硫、矾、镭等12种矿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病患,惜乎水质略带咸涩味,沐浴时不能使用肥皂,但可以油茶饼代之。
关键词: 北京路 古街段 市仔头街

内容

清代漳州城内设四市,“东铺头市”是其中之一。市仔头紧傍东铺头市,又在市的前面,人们俗称市仔头,后来便作为街称。
  市仔头街称虽然稍感不雅,但它却是漳州市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里集中许多旅馆、澡堂、茶楼、酒家……是当时漳州繁华的休闲场所,一些达官贵人,殷商富贾经常聚集于此,华灯初上这里便人流拥挤,猜拳吆喝声,打麻将的拍拍声,歌妓卖唱的依呀声,喧噪之声乱成一团。当年的茶楼酒馆都有女招待陪客陪酒、旅社也可以为客召妓,所以每天从入晚至凌晨,这里可说是“灯红酒绿不夜天”。
  在市仔头的“丹芝巷”口,有一家“百星影院”,三十年代末由金铺老板曾天略出资创立,放映师林启元专映重演影片,戏院设备简陋,座位是木板长椅,约五、六百位,但票价便宜,每票只售12~15个铜板(当时每个小毫银角可兑换26~30个铜板),因地处繁华,所以业务不恶,在“百星影院”对面和隔邻各有一家经营较久的具有传统“闽”菜特色的“万隆”酒家和“粤”菜特色的“洞天”酒家。还有两家清爽风味、物美价廉著名小吃,一是“扁食梅仔”的“扁食”(馄饨),一是兴化人经营的“锅边糊”和“蚵饼”。当时扁食每碗五铜板,锅边糊每碗三铜板,蚵饼一个二铜板。店址在丹芝巷口和大观园澡堂门口。这条街段还有“东南”、“馨苑”、“张源美”等颇具规模的茶庄。此地有三家小店,店号都有点怪味,一家在市仔头与太古桥拐角的“允了”卤肉店,一在“允了”对面的“五六”汤圆,另一家在太清泉汤房对面的“无本”修车店。它们的字号虽然土俗不雅,却都实话实说,“允了”卤肉店,天天都在晚十点左右就售完关门,“五六”汤圆它是以五铜板买六粒汤圆招徕顾客,颇能引人注目,买食者众多,生意很好。至于“无本”修车店,它以功夫赚工钱,自然不必有什么本钱。
  漳州是国内少数在市区拥有温泉的著名城市,志书载:“温泉在南城址下,源通南濠,可沿翟。隆冬弥温”,市区北京路一带均可钻取温泉,据有关部门调查的资料,漳州温泉面积约八平方公里,孔口温度可达122℃;宋代,漳州已有水浴兼住宿的澡堂,说明漳州人开发温泉已有千年的历史。
  市仔头街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温泉地区,民国3年(1914年)就有福州人来漳州创营“南园汤池”,营业颇佳,收入亦丰,民国7年(1918年)陈炯明“闽南护法区”时期,拆城拓路,市面日益繁华,澡旅业也逐渐发展,至20年代末,市仔头已有“太清泉”、“大观圆”、“百合”、“新新”、“南星”、“美浴”等家澡堂。张得仁也在少司徒创设“新世界”浴房(即今工人澡堂),陈炯明也在这里创办“美育俱乐部”(即后来的梨园剧场处),供粤军军官及地方士绅娱乐和洗澡。当时统计所有浴池,计有大池十余口,个人池一百左右位,澡堂兼有“擦背”、“修脚”、“搓脚”、“推背”等收费项目,并有茶水糕点供浴客休闲。探泉控井以及经营管理,都是福州师傅,因此,漳州澡旅业多为福州人操持,漳州温泉水质优良,含有硫、矾、镭等12种矿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病患,惜乎水质略带咸涩味,沐浴时不能使用肥皂,但可以油茶饼代之。注②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叶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