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927 |
颗粒名称: | 一、东闸口街 |
分类号: | K928.78 |
页数: | 3 |
页码: | 134-136 |
摘要: | 东闸口街是北京路的首段,因东闸于此,故名“东闸口”。据《漳州府志·城池》(光绪版)载,漳州城池,唐五代俱无考。唐贞元二年州治所自李澳川(漳浦)迁入龙溪县登高山(芝山)下之桂林村(今芗城),并未修建城池,宋初筑土为城,周四里,咸平二年浚濠环之。东闸乃城内濠沟之总闸,东南的排水口,小舟从闸口入,可通城内。绍定三年置闸门三,元至正陈友定浚濠三百五十九丈,东西作二水关,汇于南门溪。隆庆六年知府罗青霄撤铁柱,以百户司启闭。清雍正七年巡道朱鸿绪议开浚城内濠沟未就。乾隆六年知府张廷球始疏〓之,从西闸引水入西桥历西姑池,观桥转硕仁桥,过北桥,复历丙申桥,太古桥折而东,由东闸出,入于溪。 |
关键词: | 北京路 古街段 东闸口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