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弦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17
颗粒名称: “百里弦歌”路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1
页码: 100
摘要: “百里弦歌”路,地处漳州市区西南角。在原龙溪县衙门前、县文庙后面与武庙相通的一条横街,是古城墙下连结南、西城门的内通道。该路段名称起于明代。据《漳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十年龙溪知县俞琏,在县衙前建二石坊,曰:“一方民社”、“百里弦歌”。嘉靖二十八年知县林松徙迁二石坊于土地祠仪门外之西。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漳州有了邮政局传递信件,以及户籍管理。市区采用路标牌和门牌号,代替原来路段和都、保、甲等称谓,“百里弦歌”路正式钉上路标,确立各户门牌号,留传至今。
关键词: 百里弦歌路 漳州 文史

内容

“百里弦歌”路,地处漳州市区西南角(今漳州师院的后门)。在原龙溪县衙门前、县文庙后面与武庙相通的一条横街,是古城墙下连结南、西城门的内通道。该路段名称起于明代。据《漳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龙溪知县俞琏,在县衙前建二石坊,曰:“一方民社”、“百里弦歌”。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县林松徙迁二石坊于土地祠(县城隍庙)仪门外之西。从此,“百里弦歌”就成了该地段的名称。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漳州有了邮政局传递信件,以及户籍管理。市区采用路标牌和门牌号,代替原来路段和都、保、甲等称谓,“百里弦歌”路正式钉上路标,确立各户门牌号,留传至今。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灵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