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路上史海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13
颗粒名称: 修文路上史海钩沉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6
页码: 76-91
摘要: 修文东西路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组成部分。以延安南路为中点,向东跨过北京路至新华南路为修文东路,向西跨青年路至南台路为修文西路。明清时期,自东至西,由霞薰里、东桥街、府学前街、上苑(坂)街、西桥街组成。1920年,“闽南护法区”工务局修路时合称为修文路,后来东段称东修文路。“文革”期间改称为反修路。沿着这条古道,我们可以寻觅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风韵声情。文庙和武庙这两座古庙是州府特定坛庙,故建在府前左右,现两座古庙均保存下来。同年5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古武庙遭受严重冲击,神像大部被毁,文物亦多散失,香火因之中断。现市宗教局已组织管理、维修并开放,列为漳州首座武庙。
关键词: 漳州 修文 文史

内容

修文东西路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组成部分。以延安南路为中点,向东跨过北京路至新华南路为修文东路,向西跨青年路至南台路为修文西路。明清时期,自东至西,由霞薰里、东桥街、府学前街、上苑(坂)街、西桥街组成。1920年,“闽南护法区”工务局修路时合称为修文路,后来东段称东修文路。“文革”期间改称为反修路。沿着这条古道,我们可以寻觅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风韵声情。
  清代府城图上,古街东西横贯以城濠为界的城内,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存留下来的庙宇、桥亭、名人故居、宗祠等古迹或遗址,作为历史见证,最集中地表现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古貌。文庙和武庙这两座古庙是州府特定坛庙,故建在府前左右,现两座古庙均保存下来。
  漳州文庙,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文庙与官学移于州左,至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知州李弥逊应诸生之请复故址。当时建置有棂星门、仪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泮池和讲堂、十斋等。绍兴十一年(1141年)建成,越年即有颜师鲁等五人登进士第。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在州学创宾贤斋,延请郡士黄樵仲、施允焘、石洪庆、李唐咨、林易简、陈淳、杨士训及永嘉徐寓等八人于学。又创受成斋以教养武生。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州郑昉,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总管张泉逸、教授高元子再次重修,建置有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杏坛、明伦堂、书楼以及泮池等。元天历二年(1329年)达鲁花赤纳儿占伯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漳城洪水为灾,文庙倾坏。十八年(1482年)知府姜谅更新之,同时请同年进士李东阳撰写《漳州府进士题名录》。隆庆八年(1570年)飓风毁坏瓦屋,知府罗青霄重修。清乾隆八年(1743年)巡道王廷诤、知府张廷球、周岱重修。根据现存石刻碑记所及,尚有明正统十年(1445年)陈祚、明成化三年(1467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曹荃、清康熙五年(1666年)郑燠、民国14年(1925年)张毅、民国廿五年(1936年)蒋鼎文等六次重修。民国期间文庙被占为军队营房,也曾做警察局。1949年以后改为小学校舍,1988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原有古建筑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大门外道路左右建造“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牌坊,大门内中轴线上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
  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完整地保留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1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维修设计方案,市政府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为指导,历时一年完成对大成殿的维修,2001年元旦对游人开放。同年5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文庙历经900年沧桑,屡经兴废,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漳州源远流长,成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
  漳州武庙,亦称古武庙。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真宗祈求关圣显灵,使解北盐池水复如故,获益于民,帝嘉其功,饬令各地修建。址在宋子城登仙门西侧,亦是宋代子城西南登仙门外,即现侨村西南角新路顶。明万历年间漳州总兵呼良朋将武庙移建于开元街总兵衙门西侧。今废。武庙移建后,原武庙变为社庙,故民间留有“新武庙”与“古武庙”之称。但古武庙仍被广大信众尊为圣地和祖庙,香火不断。除官府举行祭祀庆典在新武庙外,由古武庙分香续焰的各武庙仍尊古武庙为祖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均到古武庙进香朝拜。明崇祯癸酉年间(1633年)曾经维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府杨一正进行重新修建。道光十年(1830年)和民国25年(1936年)又先后二次重修,使漳州最早建的武庙一直保留下来。现庙中文物有宋代石莲花盆,明万历间八角石香炉,明崇祯间造的石鼎炉,杨联芳书匾和盘龙石柱二对及圆形石柱三对,留有对联曰“乃圣乃神巍形永峙荆襄地,允文允武浩气长留蜀汉天”等四对,和庙门前对联“登进有阶难容躐等,仙神合德不爽鉴观”标示着古庙建筑年代。
  “文革”期间,古武庙遭受严重冲击,神像大部被毁,文物亦多散失,香火因之中断。庙宇改为民居和学生宿舍。1988年古武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年4月间签约归还,住户迁出。现市宗教局已组织管理、维修并开放,列为漳州首座武庙。
  东西桥亭,位于修文路的东端和西端的东西桥亭两座庙宇,建于唐宋时期,分别位于东西城濠之上,保留了宋代子城的遗迹。
  东桥亭,简称东桥,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
  桥刚建成,适逢龙溪举子周匡物中进士。因为开漳以来,周匡物是第一个登进士者,因此将桥命名为“名第桥”,并建了名第坊。明万历年间更名为“东清桥”。桥上北面建亭,亭有三进,内祀观音菩萨。桥亭建在城东濠沟上,俗称“东桥亭”。“文革”占庙为工场,直至1990年归还,方重新整修,现有面积约765平方米,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桥亭,附建于西清桥(又名登仙桥)的北面。桥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亭亦建于宋代。清道光八年(1828年)七月重修。桥亭内祀观音。民间有一则传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漳州城遭受一次洪灾,西桥亭也被冲毁,只残存半截北墙和一尊观音塑像。灾后很长一段时间,庙宇一直没有修复,观音仍在露天遭雨淋日晒,有位善良的老人路过西桥,心有不忍,给观音头上戴了一顶斗笠。于是有了“西桥佛祖戴大笠”的趣谈。1934年间,里人洪锦章等发起重修,同善堂承担其事,于1935年完工。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间,信众捐资修葺,西桥亭面貌一新。
  修文西路还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南市庵。该庵原址在今修文西路和香港路交叉路口,坐北朝南,前后三殿,分别祀祖师公、观音和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塑像高3米,全身贴金,据说用去真金数斤。规模壮观,属于武当分镇。1919年陈炯明修路,南市庵被拆除。1928年同善堂及士绅余有年、蒋传黄、林在衡等倡议重建,择定西桥南侧两个店面新建南市庵,新庵只建一殿,中祀玄天上帝的原塑像,边祀祖师公和伽蓝爷。规模虽小,仍然吸引不少香客。1966年“文革”中破“四旧”,神像被拆,该庵改为竹器合作社门市部,现为食杂店。
  修文东西路上,历代修建了不少牌坊,现大多无存,据史书记载,分述如下:
  “名第坊”是为周匡物立。周匡物字几本,唐元和十一年(816年)进士,初匡物未第时名誉早著,尝赋《轩辕古镜歌》,有云“欲向高台对镜开,不知谁是孤光主”。王播见而异之,曰会当与此子作孤光主耳。后果为播所举士。唐自垂拱开漳百三十年,登进士者自匡物始。《御试学殖赋莺出谷诗》,为时传诵。以读书天城山敕改为名第山,人称名第先生,仕至高州刺史。兄匡业,贞元八年(792)明经登第,为番阳令,与匡物齐名。子汉杰,漳浦令。孙鄢修,明经,术有祖风。
  “邦伯坊”亦在东桥,明景泰间为池州知府郭舒立,邑之名臣。郭舒字端庄,景泰五年进士,为人耿直,公而不私,迁户部郎督课庐州,诸中贵请乞概杜不行,丁内艰,起补工部郎中,出守池州,兴学劝农,省刑息讼,以忤直指,致仕归。行索肃然,家居手不释卷,迹绝公门,淡泊以终。
  现芗城区防疫站前有“昭代忠臣坊”,为明中丞海澄籍周起元立。周起元于明成化间,因忤魏忠贤冤死,至崇祯元年(1628年)追赠兵部侍郎,谥忠愍,特祠建坊,春秋致祭。
  “岳伯廷尉”坊,为王升立。“旌表坊”为王升子王彝立。修文西路下西桥段,还有解元坊,明永乐间为进士汪凯立。汪凯字尧宁,永乐癸卯(1423年)乡荐第一,甲辰(1424年)成进士,授礼部主事,抚湖湘之饥,终浙江佥事,以清介闻。凯豁达魁伟,善属文。其在浙也,惩奸激浊,不避权势,浙人思之。汪凯是明代名臣,为漳人获誉。其子汪范亦在西桥立“接武坊”。另一进士坊是明成化间为颜格立。
  修文西路从新府路口往西这一段老街名上苑,西至西桥街一带,分布着许多名人故居和宗祠。
  在祀明周起元的旌忠祠(今芗城区防疫站址)的西侧有王升祠。王升字日初,永乐甲申(1404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安福罗田知县,迁平凉推官,升大理评事,历左寺正,皆有声,以杨文贞士奇荐知抚州府,重学校兴礼教,捐俸赈饥,救助数千人。任九载上要调迁,民诣阙乞留,进正三品阶,使复任二年,引疾辞归。明嘉靖间为其建祠立坊。
  王升之子王彝,字秉元。天性至孝,父尝病痢,为尝粪,疾得痊。母患目疾,以舌舐之,目明。又患瘤,口吮之,亦愈。父母墓侧结庐,均守孝三年。明天顺初举怀才抱德,至京不仕归。卒年八十四。弘治间诏旌其门,建旌表坊,现王升祠还保存了孝子厅。
  王升曾孙王龙、王泽,五世孙王学孝为官均有政绩,志书有传。
  王龙字虞臣,王升曾孙,于明弘治九年贡授四会,丞民有叔侄讼者,令具衣冠行家庭礼,因感泣悔罪,邑民化之。署开建县篆,设策平盗,招抚逃移,复业者数千人。擢知英德县,以外艰归,服除补乳源,捐俸以修学宫,岁饥出粟赈民全活甚众。邑有虎患,为牒告城隍,遂息。年七十致仕归。
  王泽,字虞雨,龙之弟。应嘉靖二年贡,授思州推官,升梧州通判,屡承檄采大木勘坑冶调度战船兵饷,所至皆有廉声,卒官归,贫几无以葬。
  王学孝,字钦求,升五世孙也。领万历癸酉乡荐,授定远教谕,丁内艰,服除补萧山教谕。以古道倡率诸生,升衢州推官。署郡县事有清操,岁饥亲履闾巷,设法施粥,劝民籴所,全活甚众。以外艰归,服阕补高州推官,以疾归家居,孝友娴睦,乡族化之。事继母尤谨云。
  王升后裔子孙均贤良敦厚,爱民救饥,外有清廉政声,内有事亲孝行。裔孙王咸熙为近代理学家,其五子王作人继承父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1992年省教委、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授予“教育世家”光荣称号。
  再往西是清代刑部郎中张雄和吏部郎中张福衍父子故居,人称张衙,现被竹器社建为厂房,左右共十几间店面。张衙正中大门,西侧小宗,东西两边厢房。南北深有五十多米,三进带楼,现尚留梳桩楼一角,是漳州一座规模较大的官衙。与柯衙内、何衙内并称“三衙内”。
  张雄,字受夫,南靖人。清顺治十七年庚子科中举人,康熙庚戌(1670年)进士。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刑部郎中。张雄任职期间,剔去常规,断狱多所平反。以后以父老乞假归乡,时值兵燹之后,赋役繁苛,民不聊生,逃出外乡。雄向当事建议,从田间赋革现当散班及归宗合户等事,数十年民间积困,一旦获苏。张雄又修明伦堂,置义冢,人多感怀其德。年八十五卒,祀乡贤祠。
  张福衍字嵋谷,张雄子。年二十领康熙甲子乡荐,戊辰成进士。初补行人,以考选最擢刑部主事。充纂修律例馆,每决狱求其生不得,则终日不怡。是年迁吏部验封司摄文选、考功、稽勋三司,无事。御试前列,升员外旋转郎中。尝有咏南山寺诗。
  越过四叉路往西,旧称下西桥,有颜定肃宅,即颜尚书府第。据《龙溪县志》古迹卷载“颜定肃宅在西清桥,宋吏部尚书颜师鲁所居”。颜师鲁和三个孙儿颜耆仲、颜颐仲、颜振仲均南宋名臣,现就其生平政绩分述如下。
  颜师鲁,字几圣,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调番禺兴化簿,怀安丞,改秩知宁德县,历莆田、福清。辟陂洫水利四十里。以治行荐除粮科院改添差成武军佥判,帅陈俊卿荐可大用,召为官诰院,迁国子丞。淳熙四年,除江东提举。时天雨土,日青无光。师鲁陛辞极论之谓:“田里未安,犴狱未清,政令未当,忠邪未辨。天不亦变,人主何由省悟”。孝宗韪其言,寻除浙西常平使,又除直秘阁,后又除监察御史。因多奏时弊,旁称他“卿可谓知无不言”。除太府少卿。黄中丞洽举,除礼部侍郎兼祭酒,寻兼吏部侍郎。因请号世祖。师鲁三上议状,庙号谥议皆如所请。使金有功,除试吏部尚书侍郎。师鲁守法惟谨,忠诚可嘉。升吏部尚书兼侍读。孝宗将逊位,儒臣遗嗣圣题鲁与焉。光宗即位(1190年)师鲁首陈正始之说。旋上疏乞归。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泉州,陛辞奏乞亲贤积学,以崇圣德,抑请制欲以养圣躬。帝令侍从官饯送赋诗至泉。永春上供银例,安溪职官田主逃亡产税,责民补纳。师鲁悉停免之。泉人感德立祠,至家绘像事之。绍熙二年(1191年)进焕章阁学士,令再任。留意学校,葺洛阳桥,累乞致仕,进宝文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复起知泉州,未赴卒于家,年七十有五。师鲁自幼庄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尝曰“穷通自有定分,枉道希世徒丧所守,故大节确如金石。”虽动与俗情不合,而终皆翕然信服,官至大中大夫。爵漳浦郡侯。食邑一千户,赠宣奉大夫,嘉泰二年(1202年)谥定肃。子颜彻、颜衡均受荫。
  颜耆仲字景英,以祖师鲁荫补承务郎,调福州海口镇,有政绩,镇人生祠之,迁知鄞县。宋宁宗升遐差通判绍兴,又特差通判临安。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擢进士第,迁进奏院除知江阴军修学廪士。会岁饥请于朝,得米三千石,全活甚众。召除大府寺簿,迁屯田员外郎、吏部郎中。壬辰(1232年)策士充编排官,除右司郎中,直秘阁为淮东提举兼提刑。陛辞“论君子小人”,帝韪之曰“卿知守家法,不事诡随”。因匾所居曰“知守堂”。除直宝谟阁枢密院副都丞。旨未几又除司农少卿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出知池州,改江西运判,兼权隆兴府。召除大府少卿,力丐祠提举武夷山冲祐观。耆仲雅爱士类,所至以崇学校、奖风谊为先。官至中奉大夫,爵龙溪县开国男。端平间,朝廷登用正人,以耆仲子颜镇为韶州司法,颜钥为监惠州盐场,颜铄为通仕郎。
  颜颐仲字景正,师鲁孙,以祖泽补官,历宁化尉,西安丞知县事,皆有美政。丁内艰,服阙调衡山。未上委转运司干办公事,迁通判临安府。端平元年(1234年)除作监主簿,出知严州。明年入为司农丞,摄金部郎官,除直秘阁两浙转运判官,除户部郎中临安府浙西安抚,卒犹谇语,颐仲曰昨抚谕从权耳,今事定宜讨有罪,以尊国体。密谕主师物色鼓倡之尤者诛之。每奏事辄报闻。翌年进大府少卿京尹如故。嘉熙改元(1237年)除广西转运判官。首奏乞罢四州盐本钱,又乞罢二十五州身丁钱。陈言恳切,为国为民。除大府卿兼敕令所删修官。迁司农兼左司。嘉熙四年(1240年)兼权户部侍郎,以直宝谟阁知宁国府。淳祐改元(1241年)除浙东提刑,旋予奉祠,二年(1242年)起知泉州,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离职时,民攀卧塞途。四年(1244年)起知温州,翌年,迁右文殿知庆元府。沿海制置有度,浚修堰和学宫斋祠,六年(1246年)升集英殿。七年(1247年)除宝章阁待制。岁饥,遣百余艘往广州收耀,仍奏乞常平二万馀石以赈之,诏俞其请,全活四十馀万人。八年(1248年)除兵部侍郎,疏乞祠。十二年(1252年)以兵部侍郎召信臣。历闽浙被水之郡,建剑衢严願更加赈恤,兼敕令所评定宦。除权兵部尚书,俄擢刑部兼知临安府。翌年(1253年)冬擢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年七十抗章请老。名其圃曰亩忠。里居强于为善,凶年乐施,葺桥道,设桂庄以助计偕者。卒年七十五。官阶年岁皆与祖师鲁同。颐仲子颜兴祖,孙颜一龙。均有荫封。
  颜振仲,字景玉,师鲁孙,以祖任登仕郎,宰安溪,抚盗安民,颇有政绩,官至朝散大夫。
  颜氏祖孙四人均历官是职,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遗爱于民,齿颊留香,是漳州具有楷模之名臣。府第初为漳州制药厂所用,现为制药厂职工宿舍。
  颜尚书府第后西侧是老字号“同善堂”,是漳州城内享有200馀年盛名、家喻户晓、老幼咸知的中药铺。她有一段盛衰兴废的历史,值得人们予以追忆。
  漳州同善堂开设于清乾隆二十一年间(1756年)。创建人周廷扬,浙江省嘉兴秀水人。其作幕僚来漳州,公馀兼精歧黄、刀圭之术,初为一些病者诊治,多有奇效,后为群众所知,纷纷前来求医,药到病除,一时声名传扬。后因治好相国蔡新太夫人之病,蔡新赠金,廷扬不受而璧还。蔡新益重之。获悉廷扬对中药性能洞悉深奥,并通晓泡制之法。乃多次劝勉其开设中药铺济世活人。并得亲友之支持,开设同善堂药铺。蔡新获知赠一匾额“心稽指化”,附序言曰“廷扬周生,究歧黄术,知本末先后之序,方无殊绝,而取效甚速,亦可为能见大意者也。因书以颜其堂。”时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这一匾额高挂于同善堂大门上端,直至“文革”期间破“四日”时被烧毁。
  同善堂由于周廷扬的医术高明,轰动全城,声名远扬,求医招药者与日俱增,因而同善堂生意日隆,家道日丰,不仅铺面增宽,而基业亦多加建设。过后多年,因其发妻不惯闽南生活,坚决要回浙江秀水。周廷扬只好留长子寿彭在漳继续经营同善堂。并叮嘱其代代经营好同善堂,把周家的医术流传下去。廷扬带妻子和两个儿子回老家,后病殁于故乡。
  周寿彭主持漳州同善堂,遵从父训,苦心经营药业,研制几项有效丹膏丸散,如乌鸡白凤丸、十全大补丸、人马平安散、醉虾素、参茸固本酒等,畅销国内外,使同善堂驰名海外,基业亦随之日益发展。
  寿彭崇尚儒业,延师教读其子侄,其长子庆丰中清朝咸丰戊午、己未恩正并科两榜解元。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李世贤部陷漳,全家逃散,周寿彭遇害。据传太平军侍王部下李阿四潜入漳城密探,因同是浙江人,曾作客周家。李阿四被漳州府捕杀,云系周家伙计向官府密报,故寿彭被杀害。寿彭死后,同善堂乃聘肖姓为经理。由于兵燹之后,百业萧条,经营管理不当,日渐亏蚀,不得已由庆丰亲自管理。庆丰当时为两榜解元,书生不善经营,亏蚀更甚,几至停业,这是同善堂衰退时期。后由庆丰四弟庆恩自筹资金重新经营,议定牌号租金由各房按月支取生活费,得失盈亏由庆恩自负,至此店与家开始分开。庆恩少习商贾,对经营管理颇有经验,他亲自监制丸药,并广为宣传周家丸散药酒功效,深得群众信赖。数年之后,业务繁兴获利甚多,至清光绪年间,乃以馀资购置田园住宅,并另经营布业、棉纱、五谷、生药材等商店。
  迨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漳州遭受洪水之灾,周家店屋毗连四座都被冲倒,所有货物器具损失无馀。灾后,庆恩独力鸠资重建。由于经营有方,不数年即获重新恢复。
  民国9年(1920年),周庆恩被选为龙溪县商会会长。业务再度发展,每年业务总额为银元四万元。这是同善堂最盛时期。民国11年(1922年)庆恩卒,由其三子运鸿接管。民国21年(1932年)中央红军入漳,药铺被地痞流氓乘机抢劫一空。此后店务改由庆恩次子菊坡、四子秉璜、五子秉源、孙友松等共同管理,由于权不归一,责任互推,没有通盘计划,业务日渐衰替,资金周转不灵,兼营的布业等生意都前后倒闭。抗日战争之后,业务收入难以维持各房支取生活费用,形成苟延局势。民国29年(1940年)周友松自任经理,其业务依然一蹶不振,利不及费,变卖店屋,赖以维持。1949年漳州解放,1952年周友松离职,改聘黄邦俊为经理,业务稍有转机。1956年公私合营,改为漳州制药厂。历经达200年的同善堂中药铺从此湮没。但周家经四代的繁衍已成为一个大家族。
  同善堂对面南侧是同善堂的住宅(解元府)花园。左邻是南靖奎洋庄氏宗祠。颜尚书府第后是吴氏宗祠。同善堂改制药厂,庄吴两宗祠都纳制药厂内。再往西是陈兆龙住宅和陈氏宗祠。
  陈兆龙(1875~1951年),字彬侯,祖籍福建海澄县。1875年生于漳州。漳州中西学堂第一届毕业。后应科试进秀才。清末因殴打大岸顶日本布教士日本特务阿部员,不容于清政府,乃远赴安南(越南)任中华学校校长。并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回国,任闽南同盟会会长,主持漳州同盟会活动,辛亥革命光复漳州,他带领部属入驻漳州,与林者仁、陈亮等在汀漳龙道衙门口(今延安北路口)卸下龙旗,当众宣告光复漳州。1913年出任龙溪县禁烟局长。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与许卓然等密谋讨袁,被汀漳龙道尹曹本章逮捕入狱。袁世凯称帝失败,黎元洪继任临时大总统。由林森、居正等从中斡旋获赦出狱,应聘至北京任华侨招待所副所长。1917年应林祖密电邀回闽,任闽南军司令部参谋长,积极参与招抚团结民军工作。后因其与陈智君等联络闽南民军反抗军阀张毅统治,致家屋被封,并洗劫一空,北伐军入闽后,一度出任云霄县长,后辞职回漳,出任漳州丹芝国学讲习所讲师和家庭教师多年,晚年在家专心研究易经、佛经,1951年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陈氏宗祠对面铁业社,钢管家俱厂原是西园的旧址。西园是张衙的私人花园,过去园内假山亭榭,荷池猴洞齐全,有块五音石闻名已久。1919年拆城后,旧城基筑为路,即现博爱西道。西园由于无屏墙,日渐荒芜,填池塌亭,几成废墟,后逐渐被侵损而消失。过了陈宅有游氏宗祠和尤氏宗祠,而至西桥亭。西桥亭往西接古武庙和腾龙、虎文二山,现为漳州二中和漳州师院。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胡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