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兼容的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87
颗粒名称: 中外兼容的文化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19
页码: 19-37
摘要: 据漳州市地区总体规划方案中名城保护规划,新华西路西段列为一级文物价值区。明清时期的旗纛庙前街至县前段是缀满人文景观的古老街坊。县衙官署、官宦豪宅、宗祠牌坊、道观寺庙、书院县学等建筑物错落有致地沿街罗列,乃至近代的西方文化都在这条路上争得一席之地,西式的医院和学校也纷纷在这里找到各自的落脚点。1919年,闽南护法区在拓宽修直马路工程中,将横跨于街头的许多牌坊拆除,寺院宫观或被拆毁,或将神祗撤走改为兵营,就连天公庙(天庆观)也难逃此劫。旧府衙遗址于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月27日在此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王占春任主席。天庆观俗称“天公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观。
关键词: 新华西路 文化 芗城

内容

据漳州市地区总体规划方案(1983年1月设计,1988年2月省政府批准)中名城保护规划,新华西路西段(基督教堂一天主教堂片)列为一级文物价值区。
  明清时期的旗纛庙前街至县前段(今新华西路西段)是缀满人文景观的古老街坊。县衙官署、官宦豪宅、宗祠牌坊、道观寺庙、书院县学等建筑物错落有致地沿街罗列,乃至近代的西方文化都在这条路上争得一席之地,西式的医院和学校也纷纷在这里找到各自的落脚点。1919年,闽南护法区在拓宽修直马路工程中,将横跨于街头的许多牌坊拆除,寺院宫观或被拆毁,或将神祗撤走改为兵营,就连天公庙(天庆观)也难逃此劫。从五十年代开始,许多私宅改造成公有房产,房屋用途与原状大相径庭,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或废为弃地或改建成公寓,及至九十年代末,又一轮城市改造风潮席卷全城,新华西路经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新一代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沿线的古迹几乎消失殆尽,但仍有少数旧址幸存下来,这些遗迹饱尝岁月的磨砺,人世的劫难,至今仍无言地诉说漳州府城千年史话,从旧府衙门前的“肺石”到礼拜堂墙上的“红毛灰”,点点滴滴都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根植本土的原始物证。
  [一]遗址
  中山公园(漳州府署旧址)1918年8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命,率军入闽,驻师漳州,开展护法和反军阀斗争,建立了以漳州为首的“闽南护法区”。在护法区建设中,将旧府署及后花园(馀园)计四十二亩地盘辟为漳州第一公园,保留漳州府衙大堂、仰文楼、七星池、馀园中的园林山水。府衙大堂、二堂等改作图书馆。新立方尖碑(博爱碑)和民众教育馆、美术馆、美育俱乐部,喷水池,音乐亭,梅岗亭,花圃,草坪等。在公园西北角修球场,东南角辟运动场。1926年,北伐军进漳,改称中山公园,将漳州第一公园碑亭改为中山纪念亭,增建中山台等。1956年,人民政府在园东南侧建一座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顶立一尊闽南游击队战士塑像,纪念碑占地面积1122平方米,还建一座露天灯光球场等,球场于九十年代初拆除。历经无数次改造,现仍是一座以园林为主的公园。园内保留二处:一是府大门门洞及南墙残段(墙壁厚度达120厘米);一是原立于府门前的“肺石”。旧府衙遗址于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尚有四处旧址:
  1、博爱碑(八字碑)原立于公园东门入口处,建于1919年,碑底座边长4.6米,通高近7米,主体为方尖碑,方柱向上微收,顶部急收成四棱椎状钝尖顶。碑底四边有四级台阶,上为边长1.5米的方柱状碑座。碑身四面各刻二个大字:东为孙中山楷书“博爱”、西为陈炯明楷书“互助”、南为汪精卫隶书“平等”(又一说为胡汉民)、北为章太炎篆书“自由”。因镌有八个字,也称“八字碑”。1966年公园改造中,碑移至离原位置西偏北30多米处。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中山公园纪念亭原为漳州第一公园碑亭,1927年改为中山公园纪念亭。以砖、石和混凝土建造,为球形顶、四圆柱方形实心亭。高3.6米,底座为两级环亭台阶,底边长2.2米。亭身四面各嵌一面高144厘米、宽51厘米的竖长形花岗岩石碑。东、南两面石碑各刻竖排隶书6行,每行18字,两面共169字,系徐飞仙先生为何应钦代撰《中山公园纪念亭记》。西、北两面石碑刻竖排隶书孙中山《总理遗训》,训词12句,每句4字,共48字。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七星池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曾建复轩于此,朱公闲余在此阅读书史。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赵汝譡于此凿七星池,建君子亭,以纪念朱熹。池半月形,东西长73.2米,南北最宽处21米,面积1537平方米。今亭已废,池尚完好。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旧址原为漳州府衙后楼,名仰文楼,清代为景仰朱熹而建。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等在漳州指导地方党组织创建工农民主政权。4月27日在此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王占春任主席。楼于1980年改建为混凝土二层楼房,后辟为漳州市博物馆。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芗潮剧社旧址(芳华北路41号)芗潮剧社于1934年建立,是中共漳州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团体,以话剧为武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唤起民众觉醒,激发爱国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成员有柯联魁、蔡大燮、彭冲、陈虹等。旧址为砖木结构平房,面积为120平方米,朝东面街置围墙开门,门内是小院。建筑为双坡顶大厅状一大门,后又在前厅以砖墙隔出小间作居室。
  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房地产开发商拆毁,原址建成商业街。
  水德宫巷位于新华西路东头(东月城)南侧,往南通炮仔街,因巷道有一座水德宫庙而得名。水德宫,兴建年代不详,祀天上圣母(即妈祖)。陈炯明治漳拆城时庙拆毁,街坊居民依附于城楼重建水德宫庙,因地盘局促,庙建二层,神像供奉于楼上,楼下为庙祝活动空间。1997年,新华西路改造时,水德宫庙再遭拆毁,仅遗下残墙一段,水德宫巷现残留南半段。
  公解[廨]巷位于新华西路西端,原是公廨巷,公廨巷原为县衙吏廨院落通往县衙的巷道,民国初县衙及吏舍为县立职业学校校舍,五十年代旧廨舍一度作为龙溪县医院第一门诊所。公解巷现为民宅区的巷道。漳州府城道署旁原有一条“公界巷”,民国7年拓建公园时拆毁,因“公解巷”与“公界巷”谐音,容易误为二巷同名,特录此存辨。
  濠沟开凿于唐代。宋咸平二年(999年)疏浚并全线打通,使之“濠环抱子城”,《漳州府志》记:“城中故有濠沟始于西北而中分之,为东、为西”,宋绍兴年间扩城后濠沟成为城中排泄水道,“东濠西沟宋设二闸”。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罗青霄发动沿濠居民疏浚畅通之后,设一名百户长专职负责闸门的管理,既方便船只进出城区,又保证门户的安全。历代多次疏浚,1950年全面清理和维修。濠沟长约2000米、宽8.5米、深4.5米,两侧驳岸以条石砌成。今虽多段破损,但东西沟至今仍具排水作用。新华西路是全城唯一贯穿两条古濠沟的街道,横跨东濠的路桥叫东铺桥,横于西沟的桥就是观桥。这两座桥梁原都建有桥亭,均是古城“七阴桥”之一。
  东、西河墘沿东濠沟西侧的河岸小道。明清时代,水运网络发达于陆行,濠沟也兼作港道使用,沿濠护岸既是船舶停靠的驳岸,又是贯穿古城的巷道,当年常有小贩肩挑小吃沿濠岸来回叫卖,久而久之人称濠岸为“挑食巷”,因闽南语谐音为“讨食巷”或“偷食巷”。现河岸改造成双侧都能通行的人行道。
  天庆观井位于天庆观前(今新华西路人民新村),据《龙溪县志》载:“天庆观井在元妙观前,味甘美,可辟瘴疠,旧传漳土水热,凡仕宦至者,必先汲此,方不得病。”该井于2002年拓宽路面时填毁。
  天庆观俗称“天公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观。唐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从漳浦移入龙溪,十二年(796年)刺史李登移建观口街,改称元妙观,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天庆观。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观中建有道藏,收有颜耆仲、颜颐仲兄弟从九仙观临摹的道经五百六十四卷。主殿祀老子,旁配日、月、雷、电、风、雨诸神,其规模宏大,神像巍峨,是漳州最大型且藏有道经的道观,民国8年(1919年),道观被陈炯明军队征用为军营马厩,从此日渐毁坏破败。到七、八十年代,拆毁旧建筑,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天公庙二根蟠龙石柱辗转到天宝后坑村,九十年代初,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捐资,以原天公庙蟠龙石柱为主柱,在该村建一座玉尊宫,人们都称之为“天公庙”。
  万国储金会设于中山公园西门路口(新华西路与芳华北路交叉处),爱人医院的隔壁,开业时间约在1928年至1938年,时间不长,但波及的层面很广,受其害者甚众,类似骗术至今并未绝迹,有必要在此一述。
  万国储金会总部设在上海,当年国内许多城市都有其分支机构,采用零存整取和高额奖金手段吸引储户,因钱庄没开设纯粹储蓄业务,加上高额奖金的诱惑,初期储户迅速累增。日子一长,人们发觉中奖率极低,仅为9%,而91%的人要等十五年后方能拿到没有半分利息的本金,若提前取款,则要损失三分之二的本金,这实际上是个诓财的骗局。大城市的报纸揭穿万国储金会的诓财伎俩,消息传到漳州,曾出现挤兑场面,适逢抗战爆发,兵荒马乱中人人自顾不暇而不了了之。受骗局之害的人各式各样,店员、伙计占大多数。万国储金会虽然已消失多年,但类似的骗术在新的环境中略作改装后,依然能蒙骗心存侥幸的人。
  [二]故居
  尚书府(潘荣故居)潘尚书府位于新华西路尚书巷,明代弘治初年潘荣建,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36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堂后为双层楼,中隔天井。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荣(1418-1496)字尊用。龙溪(今芗城)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受任吏科给事中;景泰四年(1453年)向代宗建议广开言路;天顺六年(1462年)以吏部右给事中授一品服,任琉球国册封使,出使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列岛),册封尚缭为新中山王,其间考察风土民情,写成《中山八景记》一文,暗喻新王广施德政,回国后晋升都给事中;成化十九年(1483年),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职,潘荣遂升南京户部尚书。
  弘治元年(1488年),潘荣以七十岁致仕归里,于东铺街修豪宅养老,因潘荣以户部尚书官衔归里,皇帝还赐予他享受原有待遇九年,通向其他住宅的巷道就叫作尚书巷。弘治九年(1496年),潘荣逝世,孝宗皇帝赐葬龙溪南厢(今龙海九湖岭兜)。明朝皇帝二度为潘荣立坊旌表:一是正统年间于东铺街的“宫保坊”;一是嘉靖年间立于渔头庙(今北京路北端)的“都宪坊”。漳州府城曾有二条巷路以潘荣的官衔命名,除了尚书巷外,还有给事巷(连接平等路与北京路)。
  潘荣一生经历七个皇朝,仕途中直接为五位皇帝效力,有遗著《历朝统论》。
  李公馆位于新华西路东段,肇基人李树臣,广东梅县瓜州人,清同治三年(1864年)从台湾内渡漳州,在东铺街购置一座大厝定居,其子李韵峰,于光绪年间南渡到马来西亚从事矿产开发,致富后汇巨款回漳,将大厝周边的民宅计三十九间统统买下,重新装修一新,在东铺街与市仔头(今北京路)形成一片前设大宅门,中坐五进大厝,后辟山水园林花园完整的家居群落,人称李公馆。李公馆常常作为达官贵人旅漳时的行馆和接待场所而名噪一时,五十年代初,曾一度作为漳州中国旅行社,接待海外人士。
  李韵峰四子李莱生继承父业,根据市场需求,转而投资橡胶业在马来西亚一带经营出色,在全球设有47家子公司,被誉为“橡胶大王”。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三次访问祖国大陆。
  历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房地产改造和1997年新西路东段拓宽,李公馆现存规模尚有三进,坐南朝北,硬山顶,屋脊两端均鸱吻起翘(俗称燕子尾),两侧的护厝也保存下来,最后设祖厅,中堂对联为“基址肇瓜州国瑞家祥咸受春光福祉渊源分雁水文经武纬逸兴奕世绵延”,横批“春光祖祠”。李公馆现状虽已是残局,但仍不失“五凤楼”端庄气派。现居住着李氏第六代传人。
  林资铿故居(宫保第)位于新华西路人委巷。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原为光绪皇帝赐祀其祖父林文察、父林朝栋的专祠,又称宫保第。祖孙三人来自台中雾峰林氏家族,其祖籍为漳州府平和县,三人事迹简介如下。
  林文察(?~1864年)生于道光年间,其曾祖父林石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从漳州府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渡海台湾岛拓荒,文察是第四代传人,青年时代因报杀父之仇而入狱。咸丰四年(1854年),小刀会在台北、基隆一路杀溃官兵,台湾官府纠集地方武装,甚至将狱囚混编成军进行镇压,林文察就在此情形下步入军旅生涯,此后十年间,转战于台、闽二地,屡建军功,历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军队攻陷南平城,闽浙总督左宗棠急调台湾府清兵内渡增援,正参与围剿潮春农民武装的林文察奉命率五百多名台勇赴闽,不久太平军攻入漳州城,林文察率众驻防漳州东郊万松关,第二年,太平军以优势兵力突袭万松关,林文察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阵前身亡。年仅三十七岁。左宗棠向朝廷奏准建专祠。赠太子太保,谥刚愍。
  光绪五年(1879年)祠建于城东做轿巷,光绪十四年(1888年)迁至今址。房屋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中有天井,双侧为厢房,砖木结构。祠前立石坊、坊柱刻二副对联:一为“碧血洒沙场,千古河山留正气。丹题焕华表,一门俎豆肃明禋。”另一是“异数褒忠壮气,擎海天一柱。中兴翊运大名,寿河岳千年。”房屋临街部分已改造为单位宿舍,石坊拆除,原石构件作为人行道铺面石。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现立于屋内。
  林朝栋(1851-1904年),文察长子,少时习武伤一目,人称“目仔少爷”。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军舰侵入台湾,攻占基隆城。林朝栋响应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号召,率领雾峰乡勇2000余人,投入师球岭战役中,经过苦战,迫使法军撤出台湾。林朝栋因立战功而升为道员。后台湾建省,林朝栋任抚垦局长,拓荒数百里,被委以“统领全台营务”之重任。取得台湾全岛樟脑专卖权,获取巨大利润。甲午战争(1895年),林朝栋率军驻守台中,组织抗日义军,决心死守台湾。不久台湾巡抚唐景崧等一大帮清政府官员内渡厦门,朝栋也回到漳州。后奉命调往江苏任职,1904年,这位台湾抗法民族英雄病逝于申江(今上海)。
  林资铿(1878-1925年)字季商,号祖密,朝栋之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及军事训练。1895年随父从台湾内渡厦门,不久又返回台湾经营家族产业。1904年在厦门经营樟脑业,1908年,漳州遇特大水灾,他捐出五万银元赈济灾民。1913年在南靖径口创办垦牧公司,兼顾经营林场和煤矿,用二年时间疏浚九龙江北溪河道。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捐资数十万银元军饷支持孙中山革命,1916年收编闽南南靖国护法队伍,1918年任闽南军司令,1921年任大元帅府参兼从武官。1922年,任闽省水利局长,1925年初奉命赴华安浚河工程局,指导龙岩、漳平煤矿工作,同年8月23日被军阀杀害。
  简大狮蒙难处(简氏侨馆)古厝原为南靖长教简氏侨馆,清末修建,占地600多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现尚存三进,土夯墙体,条石墙基,内部梁架基本完好。
  简大狮(?~1900年),原名忠浩,祖籍漳州府南靖县梅林乡,简忠浩清朝末年出生于台湾府淡水县,他从小习武,练就一身好武功,因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曾徒手举起祠堂前石狮绕行祠堂一周,从此“大狮”成了他的名字。
  1895年甲午海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丧失台湾宝岛主权,台湾全岛军民不甘沦为亡国奴,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组成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撕杀,涌现出一大批抗日英雄,台北简大狮,台南林少猫,中部柯铁虎是当时“抗日三猛”。日军侵台不久,曾要挟居住在台北士林的简大狮作为向导,简大狮拒绝为日军带路,日本人就怀恨在心,趁大狮外出时,奸杀他母亲,妹妹,嫂子,又杀害简家老小10余口人。简大狮为报国恨家仇,不顾日军搜捕,散尽财产,招募乡民1000多人,组成抗日义民军。
  首战袭击金山日军宪兵驻所,将驻警杀光报仇后便转战到阳明山,和日军展开游击战。1898年,简大狮及其部属因形势所迫接受“归顺”,一个月后再度进行武装起义。日本警察得到密告并采用先发制人,于简大狮再度起义的前一日(即12月10日)进攻简大狮的抗日基地烧坑寮。简大狮在同志不顾牺牲的掩护下逃出日军设下的严密包围,几经辗转回到漳州府城龙溪(今芗城),避居于简氏侨馆(一说简氏祠堂)。
  日本人得到汉寻的密告,随即派军佐到漳州府,胁迫清廷逮捕大狮,衰弱腐败清朝官吏荣坤(道台)和曹镇台竟无耻地合谋设计诱捕简大狮。大狮被捕后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皇上不得已以台地割让日人,日人无礼,屡次至某家寻衅,且被寻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与母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众万余以与日人为难。然仇者皆系日人,并未毒及清人;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我乃大清国台湾之民。虽日人视我为匪,但百姓视我为义民。日本据台,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人敢出师创义,我虽一介小民,犹能聚众抗敌,血战百余次,自信无愧国家。宁被处死于祖国,也不受辱于日人。”百姓也纷纷上书呼吁搭救,可满清朝廷不敢得罪日本,不为汉民族一词所动,仍把简大狮交给台湾总督府,还说简大狮为日本人,故把他交给日人。因此简大狮在三月十一日被引渡押返台湾台北,在台北地方法院被判死刑,急急在三月二十九日执行绞刑于台北监狱的刑场内。舍身保家卫国的子民被官府遗弃了,一代忠烈英雄落得给日本人处死的下场。清末武进士钱振煌悲愤赋诗:“痛绝英雄洒血时,海潮山涌泣蛟龙;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隔海哭英豪,读来催人泪下。
  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将地处芗城新华西路220号古厝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屋前立有“简大狮蒙难处”石碑,供人凭吊。
  [三]教堂
  东坂后礼拜堂位于新华西路216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923年,由美国归正教会出资重建,增建牧师楼,总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教堂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瓦屋面,有地下室,为新教教堂风格,民国31年(1942年)又建成百运楼。
  1933年12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陈友仁和第三党领袖黄琪翔等反蒋势力,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布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这即是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史称“闽变”。
  12月11日,在第十一次会议上决定福建置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个省。
  1934年元旦,龙汀省政府在漳州东坂后礼拜堂召开成立典礼,出席的有李济深(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陈铭枢(文委主席)、蒋光鼐(财政部长)、蔡廷锴(军委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徐以清(经委主任)、陈友仁(外交部长),龙汀省副省长徐名鸿率全体政府官员就职视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驻榕代表黄一青为驻龙汀省领事。龙汀省下辖闽西、南共21县。同是这一天,蒋介石调动10万重兵,分三路向福建进攻。13日,蔡廷锴等率军队从福州向闽南撤退,通电全国以漳州为临时陪都。21日,蒋军从嵩屿登陆,直迫漳州,徐铭鸿与守城独立团撤往闽西,漳州作为陪都的短暂历史如昙花一现,只留下“漳州当了8天国都”的趣谈。2月7日,“闽变”历史终结。
  东坂后礼拜堂作为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于1988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2月,十九路军参加松沪大会战,3月1日撤出战场。5月24日开赴福建,5、6月间,十九路军军部、第60师和第78师先后从厦门、嵩屿、海澄等海岸登陆,向闽腹地集结。2003年3月,西郊西洋坪村发现一方十九路军78师士兵(下士军衔)的墓碑,立碑时间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七月二十九日,此碑是十九路军驻漳行踪的宝贵物证。
  东铺头礼拜堂(漳中堂会)位于新华西路东段(李公馆对面),建于民国初年,当时以东铺头商人为主的基督教信徒自发献地捐款,于东铺头建成一座红砖楼,用以聚会礼拜,取名东铺头礼拜堂,因地处漳州城中心地带,又叫漳中堂会。信众约60人,从中推举一名教友当首任传道。这是漳州唯一的一所完全由中国人自筹自办并自我管理的教堂,教堂后侧兴办培德小学,附设一所幼稚园,办学用的红砖小楼,是由布商蔡同泰出资兴建。
  1958年,聚会活动取消,东铺头教堂房产献给人民政府,由房产局代管,一度作为工贸系统的商店及宿舍。1997年,新华西路东段进行改造,红砖楼拆除,选址于一百米开外的市服装厂(平等路),动工重建新的东铺头教堂。
  东坂后天主堂早在清康熙年间,西班牙多明我会即派神父到漳州传教,不久因天主教传教士不允许信徒祭祖拜孔,触怒康熙皇帝,传教士统统被清政府驱除出国门。到光绪四年(1878年)多明我会再次派教士来漳传教,于1882年在东坂后(今青年路)购地10亩,用六年时间建成一幢哥特式天主教堂,教堂坐东朝西,面积600多平方米,平面呈十字架形。“十字架”顶部是神座,所绘神像:中为耶酥、左为约瑟、右为圣母玛利亚。大堂可容600多人。两侧及前部各有阁楼。教堂正立面镶砌巨大竖长方形石门槛,门楣横匾镌“天主堂”。门两侧楼顶各有高耸的棱形尖顶。教堂正面背面墙各镌两幅对联,其中大门对联是“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闽南寺庙门槛和立柱常见镌刻对联,而教堂题刻中文楹联较为罕见。
  1948年,增建神父楼,教堂前拓建广场,后辟花园,北侧建一幢三层楼房,名为“多玛斯小修院”,民国时期作为崇德女校校舍。六十年代,教堂停止宗教活动,改作东铺头印刷厂车间;广场建市邮电局宿舍;花园建为东铺头机电厂;神父楼被十几户居民占住。1985年以后,教堂房产陆续归还教会使用,1986年,由国务院、省宗教局两度拨款维修,1988年6月,天主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教堂建筑群拆除,于原址略南侧(新华西路与芳华北路交叉处)建一幢双层穹顶教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于2003年底封顶。
  [四]学校、医院
  崇正小学初创于清末,教室设在天主堂左侧民房,辛亥革命后改名崇正国民学校,首任校长顾心明(传教士)。1915年,添设高级班,更名崇正小学,分为男、女校,因男生人数遽增,即借用新落成的仁爱医院大楼(后来公园小学校舍)为男校校舍。1924年,男校兼办中学,聘请徐飞仙任教,学校一度声名鹊起。1929年,改称龙溪私立崇正初级中学和崇正小学,校长林文彬。1952年,崇正中学与进德女中合并,是为漳州第三中学。崇正小学改为漳州第六小学,后改名公园小学。1986年,更名芗城实验小学,现设33个班级,在读学生2378人。
  崇诚小学创办于1920年,其前身为崇正公学,创办人天益寿药局老板陈葆中,校长杨遂厂(chan)。1927年,迁入西园旅社(今芗城区机关幼儿园),陈素端任校长。1936年与崇德小学合并,改名“诚德小学”,校长李在恭,1938年厦门沦陷,经费来源枯竭,学校停办,校产均为崇正小学接收。
  崇德小学创办于1933年,校址为原正女校校舍,吴韵蓉任校长。后因创办者吴氏家族生意受挫,学校难以为继,经罗祝三神父斡旋,于1936年与崇诚小学合并。
  爱人医院位于公园西门外(今文化馆),创建人吴大能,天主教徒,民国13年(1924年)西医学成后,于天子堂对面办一所西式综合性医院,共有各类人员17人,设门诊和住院部。门诊分内科、外科、眼科、儿科、妇产科;住院部设在天主教堂内,有20张病床;还配置电疗、验光配镜、细菌检验、外科手术等设备。三十年代初,爱人医院曾举办医学图片及标本展览,向民众进行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为闽南首举,一时轰动漳州城。1953年7月,爱人医院改为漳州市立医院(今芗城医院),1958年7月搬迁延安北路。旧址现建成文化馆和宿舍。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叶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