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街名幻风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81
颗粒名称: 一路街名幻风云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新华西作为路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民国时期分别称中山西路和陆安西路;明清时期全路分为若干段,由东而西分称为东月城(月城内)、丝线街、行春街(十字街)、东铺街、道口街(道左枢)、旗纛庙前街、观口街(观桥顶)、院路街、县口街。这些路名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变化,有的出现不久旋即消失;有的却长存不变,无论历史进程如何,其芳名如故,甚至历久弥馨。不管是隆重出场也好,暗然淡出也好,这些路名的隐现沉浮,犹如一幕幕历史剧,各种角色轮番粉墨登场,演绎出漳州府城绵延数百年的悲喜剧。漳州城及城门楼屡毁屡建,自建城至民国初年近千年中,经历三、四十次的维修,始终保持基本规模。于东城门前命名为陆安中枢,以中枢为
关键词: 新华西路 史话 芗城

内容

新华西作为路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民国时期分别称中山西路(始于1926年)和陆安西路(始于1919年);明清时期全路分为若干段,由东而西分称为东月城(月城内)、丝线街、行春街(十字街)、东铺街、道口街(道左枢)、旗纛庙前街、观口街(观桥顶)、院路街(察院前街)、县口街。这些路名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变化,有的出现不久旋即消失;有的却长存不变,无论历史进程如何,其芳名如故,甚至历久弥馨。不管是隆重出场也好,暗然淡出也好,这些路名的隐现沉浮,犹如一幕幕历史剧,各种角色轮番粉墨登场,演绎出漳州府城绵延数百年的悲喜剧。
  东月城(月城内)从东城门(文昌门)起到自由路口,该路原是漳州府城东门入口处,是一处构造坚固,气势雄伟的瓮城(亦称月城)。瓮城是古代城防设施,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守城时内外城组成双重防线,也可诱敌误入小城形成瓮中抓鳖之势。瓮城一般修成半圆形,也叫月城。漳州城“宋初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为六门”(引自《漳州府志》,下同),辟二孔东门,叫“登第”和“清漳”。绍兴年间(1151-1162年)“毁子城”而扩城为“围一十五里”,这时仍是土城,到宋嘉定四年(1213年)“始砌东门以石”,漳州郡城四座城门先后修建石质月城,东月城修得最早,规模也较大,“高十级,长五百余丈”。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重加修筑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四,各门月城内外并建楼,月城上为女墙各六十,战楼二十有五,城铺二十有三,水关楼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韩在改建南桥(旧桥)时,南门溪露出三台洲,便借机重新命名四座城门,东门叫“文昌”,文昌门即起源于此。明末清初,漳州处于清兵与南明郑军双方激烈持久的拉锯战的漩涡之中,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千上万块的花岗岩城砖全被拆卸投入海中,第二年重新建城,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开四门并都建城楼。漳州城及城门楼屡毁屡建,自建城至民国初年近千年中,经历三、四十次的维修,始终保持基本规模。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用城墙条石围砌江岸,铺马路,但东门城楼及月城保存下来,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7米,有石阶由北而南再向西而上;城墙有南、北两段,共100多米,高约5米,南段城墙上的城楼改建成客栈,名叫“卫生楼旅行社”。五十后代初为龙溪县公安局,1960年,龙溪、海澄二县合并为龙海县,龙溪县公安局迁往石码,卫生楼转为民宅。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销踪匿迹。现横跨新华西路东端之城门楼,额镌“文昌”,通高约24米,面阔约25米,进深约15米,拱顶门洞三孔,系拆除旧城遗址后新建的混凝土建筑。
  丝线街自由路至平等路。该路段在明清时期几乎是经营“漳绣”产品及刺绣材料的专业商街,“漳绣”选料纯正,绣工精致,题材广泛,色彩绚丽,风格清雅,深受各层人士的喜爱,是漳州的名贵手工刺绣佳品,远销东南亚各地。民国初年,丝线街全段共有商店25家,经营丝线之类的竟有10家,真是地地道道的丝线街。
  东铺头街从平等路至北京路。该路段是长盛不衰的繁华闹市,有寸土寸金之美誉,历来倍受商家青睐。清末民初,由五段街坊组成的商业区(即今新华西路东段)共有商铺165家,东铺街就占了55家,足足三分之一,可见东铺街地段的商用价值。每一个时代的时尚用品,总是在这一带最先出现,让漳州人先睹为快,其地名几乎成为商街的代名词,让人铭记不忘,至今保留这一特有魅力。
  行春街(十字街)从北京路至东濠沟。此段路是漳州府城交通枢纽,其东、西两端各有十字路口,因而又叫十字街。东十字路口北通城中码头鱼头庙(今北京路北端),南通少司徒街(今北京路中段)可直达南门溪;西边与东濠沟交错成立体水陆十字路口,占尽水、陆两便之利,是行人、货物出入城内外必经之地。路跨东濠沟为东铺桥,是古城“七阴桥”之一。
  道口街(道左枢)自濠沟西岸至中山公园东门口。因道衙设于此而得名,道衙指清代分巡汀漳龙道署,其方位正处于今延安北路口至瑞京路一带。道衙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当时巡海道副史谢汝仪,知府陆金利用镇抚司旧署,将周边民宅拆除拓宽,筹建成一所宏伟壮观的巡海道署。万历七年(1579年),巡海道移驻兴化府,分守漳南道从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搬进该署,清代改称分巡汀漳龙道。民国7年(1918年),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道署被征用作为护法区司令部,但人们仍习惯于道口叫法,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四十九师(张贞部)进驻漳州,旧道署成为司令部,后作为警察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旧道署曾是漳州市公安局办公用房,于五十年代末拆毁,拓建为延安北路,道口这一地名亦随之消失。
  旗纛庙前街从中山公园西门至青年路。旗纛庙全称漳州卫旗纛庙,纛即军中大旗,庙建在漳州卫衙的北侧(今芳华里北端),共有二进,中筑高台供有军牙六纛神位,每逢霜降日设祭,明代频频重修。清朝裁撤卫所建制,各地的旗纛庙也随之废弃,但该地名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
  观口街(观桥顶)从青年路至钟法路。观(音贯),指玄妙观,因玄妙观建于此地而称呼之。玄妙观原名开元观,唐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从漳浦移入龙溪,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天庆观(后又改称元妙观)。观桥是一座横跨西濠沟的平卧式石梁桥,因桥西隅有天庆观而称呼为观桥,该地段至今仍旧叫观桥顶。原桥上建有亭,是古漳城“七阴桥”之一,桥亭后废。观桥位于今新华西路与钟法路的交叉口,桥梁仍为原建石材,东西走向。
  院路街(察院前路)从钟法路至县前直街。院指试院,试院在元(玄)妙观之左,其前身为察院行署,设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改为云龙书院。清初改为提学试院,后来应试学子迅速增多,连玄妙观暂用来作考场也容纳不下,蒋允焄等数任知府逐步购入沿街毗邻民宅,拓建考棚东西各十余间,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院路街。
  县口街从县前直街至公解[廨]巷。县指龙溪县衙,其始建时间不详,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县令赵不病重修,明洪武初知县杨保诚整体重修,大堂题“道爱堂”,东为幕厅,西为架阁。仪门内东侧是监狱,仪门外东边是土地祠。历任知县皆有修缮增建,或修建厅堂廨舍,或新立鼓楼谯楼,也有屡建亭台牌坊之举。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县衙于战火中被拆毁,第二年动工重建,至乾隆初年才逐渐修建完备。旧县衙至民国初年为省立职业学校,现为漳州市教育学院,人们习惯上还称该地段为县前。今天有二处地名尚保留旧县衙的一点痕迹,一是公解巷(疑是公廨巷之误);一是百里弦歌,此源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知县俞琏于县衙前当街建二座石坊,一称“一方民社”;一称“百里弦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县林松将二石坊移位,分别重立于县衙大门的两侧,邻近“百里弦歌”坊的小路便由此成名。“百里弦歌”这一优雅的地名以其独特的魅力延用四百多年,虽历经近五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蕴含令人迷离神往的韵味,现在附近的商家还把这一雅称当作其店名以招揽顾客。
  上述各路段街名足足延用了明清二个朝代,民国8年(1919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委任闽南护法区工务局对漳州旧城市政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当时弯曲窄小的各路段拓宽取直,铺上石砖,并予重新命名。于东城门前命名为陆安中枢,以中枢为座标向东、西、南、北辐射四条拓直的街道。东铺街道路段以其显要的地理位置,列入重点更新路段,从东月城到县口街取直拓宽,铺上石砖后,更名陆安西路(“陆安”系陈炯明的笔名,为彰显其政绩,特将笔名命为路名)。军阀张毅统治漳州期间(民国12年至15年),于陆安中枢建一座“延誉亭”,造价500银元,由雷文铨设计监造,亭四柱尖顶,底座有三级同心圆台阶,俗称“圆圈”。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进驻漳州,为消除陈炯明等自我标榜的影响,将一些地名及建筑物重新命名,将陆安中枢“延誉亭”改称“北伐胜利纪念碑”,陆安西路更名为中山西路,五十年代初,漳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华西路,不久即改铺混凝土路面。“延誉亭”于六十年代拆毁,但该地点还称作“圆圈”。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叶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