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西路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80
颗粒名称: 新华西路史话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40
页码: 1-39
摘要: 新华西路东起文昌门,西至公解巷,东西走向,混凝土路面,全长1130米,横跨有千年历史的东、西二条古濠沟,其东段是漳州府城长盛不衰的繁华闹市,在明清二朝中,中心位置有道署、卫衙,西端是县衙,其间庙祠宫观、书院教堂、牌坊亭台连延错落,是地地道道集军政衙署、宗祠宫庙、商肆宅院于一路的古老长街。该路的变化更新与漳州府城的命运息息相关,可谓是漳州府城发展史上一条沉积带,各个历史阶段都在这一条街上遗留下清晰的烙印。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新华西路沿线就占有9处。县口街从县前直街至公解[廨]巷。旧县衙至民国初年为省立职业学校,现为漳州市教育学院,人们习惯上还称该地段为县前。
关键词: 新华西路 史话 芗城

内容

新华西路东起文昌门,西至公解巷(教育学院),东西走向,混凝土路面,全长1130米,横跨有千年历史的东、西二条古濠沟,其东段是漳州府城长盛不衰的繁华闹市,在明清二朝中,中心位置有道署、卫衙,西端是县衙,其间庙祠宫观、书院教堂、牌坊亭台连延错落,是地地道道集军政衙署、宗祠宫庙、商肆宅院于一路的古老长街。该路的变化更新与漳州府城的命运息息相关,可谓是漳州府城发展史上一条沉积带,各个历史阶段都在这一条街上遗留下清晰的烙印。
  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新华西路沿线就占有9处。
  一路街名幻风云
  新华西作为路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民国时期分别称中山西路(始于1926年)和陆安西路(始于1919年);明清时期全路分为若干段,由东而西分称为东月城(月城内)、丝线街、行春街(十字街)、东铺街、道口街(道左枢)、旗纛庙前街、观口街(观桥顶)、院路街(察院前街)、县口街。这些路名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变化,有的出现不久旋即消失;有的却长存不变,无论历史进程如何,其芳名如故,甚至历久弥馨。不管是隆重出场也好,暗然淡出也好,这些路名的隐现沉浮,犹如一幕幕历史剧,各种角色轮番粉墨登场,演绎出漳州府城绵延数百年的悲喜剧。
  东月城(月城内)从东城门(文昌门)起到自由路口,该路原是漳州府城东门入口处,是一处构造坚固,气势雄伟的瓮城(亦称月城)。瓮城是古代城防设施,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守城时内外城组成双重防线,也可诱敌误入小城形成瓮中抓鳖之势。瓮城一般修成半圆形,也叫月城。漳州城“宋初筑土为子城,周围四里,为六门”(引自《漳州府志》,下同),辟二孔东门,叫“登第”和“清漳”。绍兴年间(1151-1162年)“毁子城”而扩城为“围一十五里”,这时仍是土城,到宋嘉定四年(1213年)“始砌东门以石”,漳州郡城四座城门先后修建石质月城,东月城修得最早,规模也较大,“高十级,长五百余丈”。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重加修筑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四,各门月城内外并建楼,月城上为女墙各六十,战楼二十有五,城铺二十有三,水关楼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韩在改建南桥(旧桥)时,南门溪露出三台洲,便借机重新命名四座城门,东门叫“文昌”,文昌门即起源于此。明末清初,漳州处于清兵与南明郑军双方激烈持久的拉锯战的漩涡之中,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成千上万块的花岗岩城砖全被拆卸投入海中,第二年重新建城,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开四门并都建城楼。漳州城及城门楼屡毁屡建,自建城至民国初年近千年中,经历三、四十次的维修,始终保持基本规模。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用城墙条石围砌江岸,铺马路,但东门城楼及月城保存下来,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高约7米,有石阶由北而南再向西而上;城墙有南、北两段,共100多米,高约5米,南段城墙上的城楼改建成客栈,名叫“卫生楼旅行社”。五十后代初为龙溪县公安局,1960年,龙溪、海澄二县合并为龙海县,龙溪县公安局迁往石码,卫生楼转为民宅。1997年旧城改造,古城遗址均被拆除,漳州古城仅存一段物证至此销踪匿迹。现横跨新华西路东端之城门楼,额镌“文昌”,通高约24米,面阔约25米,进深约15米,拱顶门洞三孔,系拆除旧城遗址后新建的混凝土建筑。
  丝线街自由路至平等路。该路段在明清时期几乎是经营“漳绣”产品及刺绣材料的专业商街,“漳绣”选料纯正,绣工精致,题材广泛,色彩绚丽,风格清雅,深受各层人士的喜爱,是漳州的名贵手工刺绣佳品,远销东南亚各地。民国初年,丝线街全段共有商店25家,经营丝线之类的竟有10家,真是地地道道的丝线街。
  东铺头街从平等路至北京路。该路段是长盛不衰的繁华闹市,有寸土寸金之美誉,历来倍受商家青睐。清末民初,由五段街坊组成的商业区(即今新华西路东段)共有商铺165家,东铺街就占了55家,足足三分之一,可见东铺街地段的商用价值。每一个时代的时尚用品,总是在这一带最先出现,让漳州人先睹为快,其地名几乎成为商街的代名词,让人铭记不忘,至今保留这一特有魅力。
  行春街(十字街)从北京路至东濠沟。此段路是漳州府城交通枢纽,其东、西两端各有十字路口,因而又叫十字街。东十字路口北通城中码头鱼头庙(今北京路北端),南通少司徒街(今北京路中段)可直达南门溪;西边与东濠沟交错成立体水陆十字路口,占尽水、陆两便之利,是行人、货物出入城内外必经之地。路跨东濠沟为东铺桥,是古城“七阴桥”之一。
  道口街(道左枢)自濠沟西岸至中山公园东门口。因道衙设于此而得名,道衙指清代分巡汀漳龙道署,其方位正处于今延安北路口至瑞京路一带。道衙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当时巡海道副史谢汝仪,知府陆金利用镇抚司旧署,将周边民宅拆除拓宽,筹建成一所宏伟壮观的巡海道署。万历七年(1579年),巡海道移驻兴化府,分守漳南道从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搬进该署,清代改称分巡汀漳龙道。民国7年(1918年),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道署被征用作为护法区司令部,但人们仍习惯于道口叫法,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四十九师(张贞部)进驻漳州,旧道署成为司令部,后作为警察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旧道署曾是漳州市公安局办公用房,于五十年代末拆毁,拓建为延安北路,道口这一地名亦随之消失。
  旗纛庙前街从中山公园西门至青年路。旗纛庙全称漳州卫旗纛庙,纛即军中大旗,庙建在漳州卫衙的北侧(今芳华里北端),共有二进,中筑高台供有军牙六纛神位,每逢霜降日设祭,明代频频重修。清朝裁撤卫所建制,各地的旗纛庙也随之废弃,但该地名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
  观口街(观桥顶)从青年路至钟法路。观(音贯),指玄妙观,因玄妙观建于此地而称呼之。玄妙观原名开元观,唐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从漳浦移入龙溪,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天庆观(后又改称元妙观)。观桥是一座横跨西濠沟的平卧式石梁桥,因桥西隅有天庆观而称呼为观桥,该地段至今仍旧叫观桥顶。原桥上建有亭,是古漳城“七阴桥”之一,桥亭后废。观桥位于今新华西路与钟法路的交叉口,桥梁仍为原建石材,东西走向。
  院路街(察院前路)从钟法路至县前直街。院指试院,试院在元(玄)妙观之左,其前身为察院行署,设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改为云龙书院。清初改为提学试院,后来应试学子迅速增多,连玄妙观暂用来作考场也容纳不下,蒋允焄等数任知府逐步购入沿街毗邻民宅,拓建考棚东西各十余间,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院路街。
  县口街从县前直街至公解[廨]巷。县指龙溪县衙,其始建时间不详,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县令赵不病重修,明洪武初知县杨保诚整体重修,大堂题“道爱堂”,东为幕厅,西为架阁。仪门内东侧是监狱,仪门外东边是土地祠。历任知县皆有修缮增建,或修建厅堂廨舍,或新立鼓楼谯楼,也有屡建亭台牌坊之举。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县衙于战火中被拆毁,第二年动工重建,至乾隆初年才逐渐修建完备。旧县衙至民国初年为省立职业学校,现为漳州市教育学院,人们习惯上还称该地段为县前。今天有二处地名尚保留旧县衙的一点痕迹,一是公解巷(疑是公廨巷之误);一是百里弦歌,此源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知县俞琏于县衙前当街建二座石坊,一称“一方民社”;一称“百里弦歌”。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县林松将二石坊移位,分别重立于县衙大门的两侧,邻近“百里弦歌”坊的小路便由此成名。“百里弦歌”这一优雅的地名以其独特的魅力延用四百多年,虽历经近五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蕴含令人迷离神往的韵味,现在附近的商家还把这一雅称当作其店名以招揽顾客。
  上述各路段街名足足延用了明清二个朝代,民国8年(1919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委任闽南护法区工务局对漳州旧城市政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当时弯曲窄小的各路段拓宽取直,铺上石砖,并予重新命名。于东城门前命名为陆安中枢,以中枢为座标向东、西、南、北辐射四条拓直的街道。东铺街道路段以其显要的地理位置,列入重点更新路段,从东月城到县口街取直拓宽,铺上石砖后,更名陆安西路(“陆安”系陈炯明的笔名,为彰显其政绩,特将笔名命为路名)。军阀张毅统治漳州期间(民国12年至15年),于陆安中枢建一座“延誉亭”,造价500银元,由雷文铨设计监造,亭四柱尖顶,底座有三级同心圆台阶,俗称“圆圈”。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进驻漳州,为消除陈炯明等自我标榜的影响,将一些地名及建筑物重新命名,将陆安中枢“延誉亭”改称“北伐胜利纪念碑”,陆安西路更名为中山西路,五十年代初,漳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华西路,不久即改铺混凝土路面。“延誉亭”于六十年代拆毁,但该地点还称作“圆圈”。
  东喧西静共乾坤
  新华西路以中山公园为界分为东、西二段,东段是漳州府城最为繁华的商街之一,上至贵重的金银饰件、精巧的手工艺品,下到生活日什用品、农用器具,或是文人墨客所用的文房四宝、古玩书画,都能从此段路面商店中找到。任何新潮商品每每最先在这里出现,清朝末年,富有现代气息的西式产科、牙科和照像馆于该路段开业。二十世纪中叶,漳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商场百货大楼也是建在这一路段。在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新华西路(东段)成为漳州城乡民众心目中购物的代名词。自建城以来一千多年的苍桑巨变,新华西路东段如今仍然是城区最为繁华喧闹的商业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华西路西段则是一派清幽静穆的气氛,这一段连串有官署衙门、道观宗祠、庙宇教堂、医院学校等,全然没有商肆的喧嚣与华丽,而是一派井然有序,安详怡人的景象。东西路段虽风格迥异,却和谐相处,默默承载漳州经济、政治、宗教的文明积淀,共同经历漳州千年旅程的和平与战乱,繁荣与凋敝,在浸厚了传统国粹之后,自发地融入外来文明,由封闭走向开化,充当让大众共享全球文明的一个多姿多彩的展台。
  衣食为先的商业
  以东铺街为代表的新华西路东段,几百年来保持其作为购物者首选目标的优势地位,傲视城中其他商街。这一段商家经营的种类多样,人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用品样样俱全。甚至时髦货也不失时机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让逛过街头的人还想再来,百看不厌。有了充足的客源,生意越做就越红火,东铺街也就越来越繁荣了。即使遭受战乱或社会动荡的劫难,商街往往能以顽强的生命力苦苦支撑,只待春风来临得以重振旗鼓。上世纪的一百年间,社会经历多次的变革,商业所有制及经营方式发生剧烈的变化,新华西路所有商铺的命运无一例外地随社会潮流的涌动而跌宕起伏,商街的商业脉动与国家政治气候紧密相连,前五十年与后五十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
  (一)二十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此阶段的商业活动全部属私营经济,经营方式只有零售一种,家族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店、兄弟店占相当的数量,商品以纺织品、服装、鞋类及小百货为最多,经营丝线及刺绣产品是该街商业活动长盛不衰的一大亮点。以抗日战争为界,全街商铺经营规模和产品供源略有不同,抗战前以零售地区性产品为主,绝大多数商品为手工制件,二十世纪初叶,东铺街(今新华西路东段)商店共有165家,织物(棉布、绸缎、丝线)和服装、鞋帽是主流门类;其次是食什(烟草及茶楼酒肆)和手工艺作坊、小百货。歇业的达18家之多,商贸活动虽略呈颓势,但上述维持民生必需品四大类的经营还是居支柱地位,生活资料供应得到了基本保证。抗战之后,大量的机制洋货(以纺织品、小百货为主)涌入国门,凭借低廉的成本和新颖的款式迅速挤占市场,商品批发商也应运而生,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同一路段上商店是153家,没有歇业,实际经营者数量反而上升,主流供应品依旧是原来四大类,织物和服装、鞋类在四大类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的水平;食什类商铺则明显下降;手工作坊和日用品(小百货)商店剧增,可能是因抗日战争刚结束,因前期物资的极度匮乏,急需大面积补充,手工制品等生活器用品及时发挥填补空白的作用,人们对烟酒等奢侈品的喜好暂时被搁置一边。下列二式对照表以资参考。
  表中全都是私营商铺,其中开业最早的是“蔡同昌布庄”,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张,十三年后,其兄弟店“蔡同泰布行”也在附近开业。此外,富有现代气息的“玉英产科”、“幼波牙科”、“美玉照相馆”也在清末民初之际开张营业。
  从上列表中二个时段比较,可以管窥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华西路东段商业概况,四大类的商品在全街各种商业品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占据市场销售量的绝大多数。四大类中以织物服装鞋帽店铺为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绝对多数。二十世纪中叶,小百货商店增加了13家;手工作坊增多了12家;而烟草茶楼酒肆却锐减19家。可能是抗战刚结束不久,社会生活尚处于恢复元气阶段,基本物用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奢侈品,供需双方关注的焦点是保障温饱,衣食为先。这是根植本土的民间商业,真实显示当时社会经济水平和市场供需现状,也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现象。
  民国时期,虽然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东铺街许多店铺倒闭,但整条商街并没有闭市,民营工商业者顽强地维持市场运转,以最大限度的努力保证最基本生活物资的流通。全街中能够劈波斩浪,渡过战乱等种种难关而继续经营的老店是:丝线行或绣庄的有“金胜美”、“焕文”、“天彩”、“文彩”、“锦云”、“源远”;纺织品(棉布、绸缎等)的有“蔡同昌”、“蔡同泰”、“安裕”;染色坊“林漳彩”;药店有“济宁”、“益安堂”;刻印店有“福文斋”;裱画店“东璧轩”;印泥店“丽华斋”,照相馆“美玉”等等。
  (二)二十世纪下半叶。解放初期,商品经济照旧是私营形式为主,1949年10月1日,漳州第一家国营企业——漳州贸易公司成立,1951年实行棉纱统购,此后陆续成立一大批国营公司,主要的生活资料如粮油、酒类、食糖、棉花、棉纱的收购和批发,全部由国营商业公司经营,禁止自由买卖。1953年,实行公私合营,私营资产经评议后,成为入股金,资方凭股票向国家领取定息,分10年领完。资方及其雇员基本上原班留用,并以“量才”和“择优”为原则给予适当的职务。三年后,人民政府开展对私改造,针对各大类产品成立相应的国营供应总公司,下设梯级采购供应站,实行国家统一收购,商品由国营门市部按国家制定的价格销售。1956年3月,福建省商业厅在漳州设置百货、针织品、纺织品、石油等二级批发站,至此商品各个门类囊括一空,私营经济活动彻底退出市场。东铺街上私营商家按其经营的商品门类归入相应的国营公司下设的新华西门市部;丝线、绣铺集中入社,后成立地方国营漳州市美术工艺刺绣厂;布庄划进漳州纺织品采购供应站;经营服装鞋帽的商家全纳入中百公司下设的漳州百货大楼;从事食什生意和开理发店的经营者全都属漳州市饮食服务公司,人员就近安插在对口的国营店中;诊所集中调剂,成立国营东铺头卫生院,原私营诊所转成专科诊室;药房则隶属于医药公司采购站,只管按价售药。原来满街插花式的私营单间店铺,一时间变成许多间连片的大商店,门面比以前阔气多了。这一时期新华西路国营门市部比比皆是,举其要者有(从东端算起):漳州市土产公司新华西门市部、饮服公司上海理发厅、纺织品采购供应站新华西门市部、新华书店、五交化公司新华西门市部、中百公司新华西照相器材门市部、中百公司新华西文具店、火炬食什门市部、济宁药店、石油公司新华西门市部、工艺刺绣厂、漳州刻印社、果品公司新华西门市部、东铺头卫生院、东铺头卫生院牙科诊所、漳州百货大楼等等。
  五十年代初,国营公司采购的货物中,上海产品占80%以上,销售渠道畅通,但服务窗口开始出现服务质量下降的苗头。进入六十年代,物资供应极度匮乏,人民生活必需品如粮油、食糖、布匹甚至是一个糕饼都要凭票购买,在农产品减产年份,又削减人均供给配额,原来熙熙攘攘的商街,变为清静萧条。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的最基本需求非常强烈。1966年5月“文革”爆发,商业机构人员下放农村,各门市部处于关闭或半关闭状态,此时的新华西路看不出半点商街的景象,而是一条门户紧闭的过道。百货大楼门面成了贴大字报的首选位置,原大楼入口处也成为派性斗争的表演场所,当年这里是露天大辩论和批斗会出现场次最多的地方,1967年,漳州百货大楼被造反派占据为武斗的制高点,门市部一度被迫关闭。
  1970年8月,在“加强战备,便利群众。”的口号下,新华西路等主要商街上的国营商店集中到工人俱乐部综合商场;1971年4月,又开设四个综合商场,新华路及城区主要街道上的集体商店因此而关闭。1972年12月,撤销五个综合商场,恢复沿街店面营业,对街容还进行一番整修,力图促使营业网点加快市场流通,但在计划经济大气候下,种种努力始终未能再现市场的繁荣。整个七十年代,新华西路的商业经营状况和所有的国营、集体的商店一样,都处于按部就班的停滞局面,多达58种生活必需品仍旧凭票供应。
  1979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商品的统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允许工业部门自销产品,同时,个体经济复苏,涌现一大批经营纺织品、服装及小商品的个体批发商和零售店铺。八十年代初,新华西路有个体商铺近200家,专营或兼营纺织品及服装的占了三分之一,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新华西路又是一副商肆模样,其商品门类结构也与五十年前相差无几。
  1983年,开始逐步取消各项商品票证,各国营门市部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呈下滑态势,个体商铺营业量成上升趋势。与新华西路仅一街之隔的南昌路开辟为拥有200个摊位小商品街(超过90%摊商经营服装),对新华西路国营和个体的商家构成面对面的挑战,新华西路服装类商店经过整合,突出服装面料和款式的优势,还是占稳市场的一角。1987年,漳州市政府颁布《漳州市国营商业小型企业租赁经营试行规定》,国营商店实行利润目标责任制(即“包干”),这是一种亦公亦私的全新的经营方式,但其竞争力终究不敌个体商家,难以摆脱国营门市部业务不景气的劣势。以纺织品为例,1990年,漳州纺织品采购供应站购进额比1981年下降52.91%;商品销售总额比1983年下降38.14%。私营店铺越开越多,装璜越来越讲究,出现了知名品牌的专卖店,逐步往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
  1997年,新华西路列入旧城改造范围,第一期工程将东段拆除重建,其作为商市的面貌已是另一番设计。
  (三)名产老店
  漳绣漳州刺绣厂漳绣始于明初,清代“五口通商”后,漳绣大为发展。专营绣品的店铺统称绣铺,城区有20来家,绝大多数集中在丝线街,有叫丝线店,有叫绣庄。丝线店或绣庄既是卖刺绣材料又经营刺绣产品。一般是店家请画师在布料描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图样后,将布样和丝线等刺绣材料交予西郊的西洋坪、上墩、康山、甘棠等村中的绣户,从事刺绣工序,花纹图案一绣好即交回店内,由店家按不同的规格剪裁,再镶边缝纫成商品出售。主要产品是祭祀用的桌帷、龙袍;生活用品枕套、帐眉、门帘;还有戏曲演出服装等。漳绣针法有70多种,主要的有金线垫凸绣、双面绣、丝线绣、打只绣等。漳绣艺术图案严谨,色彩艳丽,绣工精细,浮雕效果醒目。海外华侨特别喜爱漳绣,产品长期源源不断地销往南洋诸岛,造就漳绣长盛不衰的喜人局面,其高峰期从事刺绣的女红2000余人,分布于城郊50多个村庄。
  1955年,人民政府把流散民间刺绣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刺绣合作社,生产漳绣出口。1958年,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漳州刺绣厂,址在新华西路85号(原和平戏院),1963年机绣替代手工绣,针法有10多种。“文革”期间,漳绣被诬为“封、资、修”之类,被迫停产,艺人改行。1978年,刺绣厂恢复生产,传统手工绣与机器绣二种并用,产品种类在传统基础上,增加服装饰件和沙发坐垫等新品种。远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约10万美元。1982年,赴展产品青缎百寿衣和喜鹊双面绣二幅佳品,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展销会优秀创作奖。1990年,销售金额79万元。
  知足行足布鞋店知足联记布鞋店,开业于民国22年(1933年),店主吴荣明,店址中山西路5号(今新华西路东头)。其制作的“华其皮”鞋底,绸缎或贡呢面料的大小圆口男女鞋,闻名省内外。鞋店分为“知足仁记”和“行足”两家鞋店;行足布鞋店又分为“行足根记”和“行足鞋庄”两家。这些“足”记鞋店都制售“知足”、“行足”牌圆口布鞋,并注重产品质量,产品以中高档为主,消费者多是城镇居民。行足布鞋店设于中山西路15号,店主陈石记。
  广永泰菜馆这是一家地道的粤菜馆,因陈炯明率粤军入闽驻漳时而特意开张。址在道口街,店主及掌勺厨师都是广东人,经营粤式宴席和各色甜点。最具特色的有鸡腿大包、七星大包和黑豆沙甜包等。鸡腿大包名不虚传,有海碗大,馅料是一根完整的鸡腿;七星包内装七种荤素馅料;黑豆沙包就是流传至今的豆沙包。这几款小吃,经济实惠,口感上乘,男女老少都爱吃,一时成为漳州城的名点。
  美玉照相馆漳州府城早期摄影店之一,其创立人赵维武,清光绪五年(1879年)出生于南郊吴琪塘村,因家道清贫,少年时就入城学艺谋生,先学木雕(雕神像),后又学画像。这二种手艺为日后在照相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赵维武成家后,在马坪街(今延安南路)龙岩会馆(今房产局)租店面,开一家“逸仙画店”作为营生,一次往厦门晤艺友时见识了照像术,感叹其快捷和逼真的特征,遂立志经营照相业。当时没有本钱,却充分发挥其聪颖与灵巧的天赋,自己动手制作针孔相箱,在画店中兼营照相业务,几年时间,照相成为画店的主要收入,赵决意开一家大型的照相馆。
  宣统年间(1909~1911),赵维武买下道口街一家店面,取名“美玉照相馆”,赵维武发挥其年轻时所学的手艺,精心营建摄影棚,棚顶铺盖玻璃天篷,棚内的拍照背景有欧式洋楼和中国的园林山水,还有布景、道具都是赵维武自己绘图和亲手制作的。其时投资购买德国产能旋转360度摇头机和大孔径“海利亚”镜头,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为省内第一台大型相机,此后几十年,拍摄大型合影照是“美玉”的拿手好戏,在闽南一带声名远扬。至五十年代,厦门等地每逢大型会议召开时,还特地远道请“美玉”的大机子前往拍摄合影照。
  1953年,赵维武作出二个决定:一是迁址;一是分家。赵维武携五子立文、六子立源在新华东路21~23路,依照经营“美玉照相馆”;四子木根于市仔头(北京路中段)开“美琪照相馆”;三子庆忠于巷口(新华东路中段)开“美明照相馆”。不久,公私合营后,从业人员统一调配,赵家子弟与“美”字号断了关系,“美明”、“美玉”先后关闭,“美琪”改为国营漳州照相馆的工场。1960年,赵维武逝世。
  二十世纪末,新华西路改造漳州照相馆拆除,馆内职工中赵氏第三代传人于新华东路购置店面,经营彩照冲扩业务,店号“美琪”。
  今天的旧货集市上,常常有发黄或褐色旧照片在地摊上兜售,这些照片上,往往印有“漳州美玉照相”的标记。这不仅是漳州早期照相馆留给今天人们的物证,也是漳州社会进程的某些瞬间的真实记录,缘于此应予慎重保存。
  漳州新华书店漳州新华书店成立于1949年12月,几经迁址后在新华西路落下根来,并设有二个门市部:一个位于新华西路与平等路丁字路口,一处在东铺头卫生院对面(原晓庄书屋)。1956年,根据中央通知精神,划归文化局领导。1957年设中转站,负责九县一市和广东汕头用其所属共计22个新华书店的图书中转任务。“文革”初,大批图书被当作“封、资、修”黑货撤下柜台。1970年,书店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发行队伍瓦解,新华书店发行业曾一度中断运行。1972年恢复书店体制,但发行工作仍十分困难。1979年恢复发行渠道和业务秩序,书店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门市部常能看到排长队争购书籍的场面。1988年,图书、教材吞吐量25万多件,居全省首位,荣获全国最佳中转站称号。1990年,该店图书发行工作仍然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新华书店位于新华西路的这二个门市部,几十年来一直是广大漳州市民、学生、教师和小朋友们百去不厌的心灵乐园,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精神补给站。
  中外兼容的文化
  据漳州市地区总体规划方案(1983年1月设计,1988年2月省政府批准)中名城保护规划,新华西路西段(基督教堂一天主教堂片)列为一级文物价值区。
  明清时期的旗纛庙前街至县前段(今新华西路西段)是缀满人文景观的古老街坊。县衙官署、官宦豪宅、宗祠牌坊、道观寺庙、书院县学等建筑物错落有致地沿街罗列,乃至近代的西方文化都在这条路上争得一席之地,西式的医院和学校也纷纷在这里找到各自的落脚点。1919年,闽南护法区在拓宽修直马路工程中,将横跨于街头的许多牌坊拆除,寺院宫观或被拆毁,或将神祗撤走改为兵营,就连天公庙(天庆观)也难逃此劫。从五十年代开始,许多私宅改造成公有房产,房屋用途与原状大相径庭,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或废为弃地或改建成公寓,及至九十年代末,又一轮城市改造风潮席卷全城,新华西路经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新一代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沿线的古迹几乎消失殆尽,但仍有少数旧址幸存下来,这些遗迹饱尝岁月的磨砺,人世的劫难,至今仍无言地诉说漳州府城千年史话,从旧府衙门前的“肺石”到礼拜堂墙上的“红毛灰”,点点滴滴都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根植本土的原始物证。
  [一]遗址
  中山公园(漳州府署旧址)1918年8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命,率军入闽,驻师漳州,开展护法和反军阀斗争,建立了以漳州为首的“闽南护法区”。在护法区建设中,将旧府署及后花园(馀园)计四十二亩地盘辟为漳州第一公园,保留漳州府衙大堂、仰文楼、七星池、馀园中的园林山水。府衙大堂、二堂等改作图书馆。新立方尖碑(博爱碑)和民众教育馆、美术馆、美育俱乐部,喷水池,音乐亭,梅岗亭,花圃,草坪等。在公园西北角修球场,东南角辟运动场。1926年,北伐军进漳,改称中山公园,将漳州第一公园碑亭改为中山纪念亭,增建中山台等。1956年,人民政府在园东南侧建一座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顶立一尊闽南游击队战士塑像,纪念碑占地面积1122平方米,还建一座露天灯光球场等,球场于九十年代初拆除。历经无数次改造,现仍是一座以园林为主的公园。园内保留二处:一是府大门门洞及南墙残段(墙壁厚度达120厘米);一是原立于府门前的“肺石”。旧府衙遗址于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尚有四处旧址:
  1、博爱碑(八字碑)原立于公园东门入口处,建于1919年,碑底座边长4.6米,通高近7米,主体为方尖碑,方柱向上微收,顶部急收成四棱椎状钝尖顶。碑底四边有四级台阶,上为边长1.5米的方柱状碑座。碑身四面各刻二个大字:东为孙中山楷书“博爱”、西为陈炯明楷书“互助”、南为汪精卫隶书“平等”(又一说为胡汉民)、北为章太炎篆书“自由”。因镌有八个字,也称“八字碑”。1966年公园改造中,碑移至离原位置西偏北30多米处。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中山公园纪念亭原为漳州第一公园碑亭,1927年改为中山公园纪念亭。以砖、石和混凝土建造,为球形顶、四圆柱方形实心亭。高3.6米,底座为两级环亭台阶,底边长2.2米。亭身四面各嵌一面高144厘米、宽51厘米的竖长形花岗岩石碑。东、南两面石碑各刻竖排隶书6行,每行18字,两面共169字,系徐飞仙先生为何应钦代撰《中山公园纪念亭记》。西、北两面石碑刻竖排隶书孙中山《总理遗训》,训词12句,每句4字,共48字。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七星池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曾建复轩于此,朱公闲余在此阅读书史。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赵汝譡于此凿七星池,建君子亭,以纪念朱熹。池半月形,东西长73.2米,南北最宽处21米,面积1537平方米。今亭已废,池尚完好。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旧址原为漳州府衙后楼,名仰文楼,清代为景仰朱熹而建。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等在漳州指导地方党组织创建工农民主政权。4月27日在此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王占春任主席。楼于1980年改建为混凝土二层楼房,后辟为漳州市博物馆。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芗潮剧社旧址(芳华北路41号)芗潮剧社于1934年建立,是中共漳州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团体,以话剧为武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唤起民众觉醒,激发爱国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成员有柯联魁、蔡大燮、彭冲、陈虹等。旧址为砖木结构平房,面积为120平方米,朝东面街置围墙开门,门内是小院。建筑为双坡顶大厅状一大门,后又在前厅以砖墙隔出小间作居室。
  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房地产开发商拆毁,原址建成商业街。
  水德宫巷位于新华西路东头(东月城)南侧,往南通炮仔街,因巷道有一座水德宫庙而得名。水德宫,兴建年代不详,祀天上圣母(即妈祖)。陈炯明治漳拆城时庙拆毁,街坊居民依附于城楼重建水德宫庙,因地盘局促,庙建二层,神像供奉于楼上,楼下为庙祝活动空间。1997年,新华西路改造时,水德宫庙再遭拆毁,仅遗下残墙一段,水德宫巷现残留南半段。
  公解[廨]巷位于新华西路西端,原是公廨巷,公廨巷原为县衙吏廨院落通往县衙的巷道,民国初县衙及吏舍为县立职业学校校舍,五十年代旧廨舍一度作为龙溪县医院第一门诊所。公解巷现为民宅区的巷道。漳州府城道署旁原有一条“公界巷”,民国7年拓建公园时拆毁,因“公解巷”与“公界巷”谐音,容易误为二巷同名,特录此存辨。
  濠沟开凿于唐代。宋咸平二年(999年)疏浚并全线打通,使之“濠环抱子城”,《漳州府志》记:“城中故有濠沟始于西北而中分之,为东、为西”,宋绍兴年间扩城后濠沟成为城中排泄水道,“东濠西沟宋设二闸”。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罗青霄发动沿濠居民疏浚畅通之后,设一名百户长专职负责闸门的管理,既方便船只进出城区,又保证门户的安全。历代多次疏浚,1950年全面清理和维修。濠沟长约2000米、宽8.5米、深4.5米,两侧驳岸以条石砌成。今虽多段破损,但东西沟至今仍具排水作用。新华西路是全城唯一贯穿两条古濠沟的街道,横跨东濠的路桥叫东铺桥,横于西沟的桥就是观桥。这两座桥梁原都建有桥亭,均是古城“七阴桥”之一。
  东、西河墘沿东濠沟西侧的河岸小道。明清时代,水运网络发达于陆行,濠沟也兼作港道使用,沿濠护岸既是船舶停靠的驳岸,又是贯穿古城的巷道,当年常有小贩肩挑小吃沿濠岸来回叫卖,久而久之人称濠岸为“挑食巷”,因闽南语谐音为“讨食巷”或“偷食巷”。现河岸改造成双侧都能通行的人行道。
  天庆观井位于天庆观前(今新华西路人民新村),据《龙溪县志》载:“天庆观井在元妙观前,味甘美,可辟瘴疠,旧传漳土水热,凡仕宦至者,必先汲此,方不得病。”该井于2002年拓宽路面时填毁。
  天庆观俗称“天公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观。唐贞元二年(786年)随州治从漳浦移入龙溪,十二年(796年)刺史李登移建观口街,改称元妙观,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天庆观。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观中建有道藏,收有颜耆仲、颜颐仲兄弟从九仙观临摹的道经五百六十四卷。主殿祀老子,旁配日、月、雷、电、风、雨诸神,其规模宏大,神像巍峨,是漳州最大型且藏有道经的道观,民国8年(1919年),道观被陈炯明军队征用为军营马厩,从此日渐毁坏破败。到七、八十年代,拆毁旧建筑,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原天公庙二根蟠龙石柱辗转到天宝后坑村,九十年代初,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捐资,以原天公庙蟠龙石柱为主柱,在该村建一座玉尊宫,人们都称之为“天公庙”。
  万国储金会设于中山公园西门路口(新华西路与芳华北路交叉处),爱人医院的隔壁,开业时间约在1928年至1938年,时间不长,但波及的层面很广,受其害者甚众,类似骗术至今并未绝迹,有必要在此一述。
  万国储金会总部设在上海,当年国内许多城市都有其分支机构,采用零存整取和高额奖金手段吸引储户,因钱庄没开设纯粹储蓄业务,加上高额奖金的诱惑,初期储户迅速累增。日子一长,人们发觉中奖率极低,仅为9%,而91%的人要等十五年后方能拿到没有半分利息的本金,若提前取款,则要损失三分之二的本金,这实际上是个诓财的骗局。大城市的报纸揭穿万国储金会的诓财伎俩,消息传到漳州,曾出现挤兑场面,适逢抗战爆发,兵荒马乱中人人自顾不暇而不了了之。受骗局之害的人各式各样,店员、伙计占大多数。万国储金会虽然已消失多年,但类似的骗术在新的环境中略作改装后,依然能蒙骗心存侥幸的人。
  [二]故居
  尚书府(潘荣故居)潘尚书府位于新华西路尚书巷,明代弘治初年潘荣建,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36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堂后为双层楼,中隔天井。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荣(1418-1496)字尊用。龙溪(今芗城)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受任吏科给事中;景泰四年(1453年)向代宗建议广开言路;天顺六年(1462年)以吏部右给事中授一品服,任琉球国册封使,出使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列岛),册封尚缭为新中山王,其间考察风土民情,写成《中山八景记》一文,暗喻新王广施德政,回国后晋升都给事中;成化十九年(1483年),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职,潘荣遂升南京户部尚书。
  弘治元年(1488年),潘荣以七十岁致仕归里,于东铺街修豪宅养老,因潘荣以户部尚书官衔归里,皇帝还赐予他享受原有待遇九年,通向其他住宅的巷道就叫作尚书巷。弘治九年(1496年),潘荣逝世,孝宗皇帝赐葬龙溪南厢(今龙海九湖岭兜)。明朝皇帝二度为潘荣立坊旌表:一是正统年间于东铺街的“宫保坊”;一是嘉靖年间立于渔头庙(今北京路北端)的“都宪坊”。漳州府城曾有二条巷路以潘荣的官衔命名,除了尚书巷外,还有给事巷(连接平等路与北京路)。
  潘荣一生经历七个皇朝,仕途中直接为五位皇帝效力,有遗著《历朝统论》。
  李公馆位于新华西路东段,肇基人李树臣,广东梅县瓜州人,清同治三年(1864年)从台湾内渡漳州,在东铺街购置一座大厝定居,其子李韵峰,于光绪年间南渡到马来西亚从事矿产开发,致富后汇巨款回漳,将大厝周边的民宅计三十九间统统买下,重新装修一新,在东铺街与市仔头(今北京路)形成一片前设大宅门,中坐五进大厝,后辟山水园林花园完整的家居群落,人称李公馆。李公馆常常作为达官贵人旅漳时的行馆和接待场所而名噪一时,五十年代初,曾一度作为漳州中国旅行社,接待海外人士。
  李韵峰四子李莱生继承父业,根据市场需求,转而投资橡胶业在马来西亚一带经营出色,在全球设有47家子公司,被誉为“橡胶大王”。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三次访问祖国大陆。
  历经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房地产改造和1997年新西路东段拓宽,李公馆现存规模尚有三进,坐南朝北,硬山顶,屋脊两端均鸱吻起翘(俗称燕子尾),两侧的护厝也保存下来,最后设祖厅,中堂对联为“基址肇瓜州国瑞家祥咸受春光福祉渊源分雁水文经武纬逸兴奕世绵延”,横批“春光祖祠”。李公馆现状虽已是残局,但仍不失“五凤楼”端庄气派。现居住着李氏第六代传人。
  林资铿故居(宫保第)位于新华西路人委巷。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原为光绪皇帝赐祀其祖父林文察、父林朝栋的专祠,又称宫保第。祖孙三人来自台中雾峰林氏家族,其祖籍为漳州府平和县,三人事迹简介如下。
  林文察(?~1864年)生于道光年间,其曾祖父林石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从漳州府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渡海台湾岛拓荒,文察是第四代传人,青年时代因报杀父之仇而入狱。咸丰四年(1854年),小刀会在台北、基隆一路杀溃官兵,台湾官府纠集地方武装,甚至将狱囚混编成军进行镇压,林文察就在此情形下步入军旅生涯,此后十年间,转战于台、闽二地,屡建军功,历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军队攻陷南平城,闽浙总督左宗棠急调台湾府清兵内渡增援,正参与围剿潮春农民武装的林文察奉命率五百多名台勇赴闽,不久太平军攻入漳州城,林文察率众驻防漳州东郊万松关,第二年,太平军以优势兵力突袭万松关,林文察孤军奋战,寡不敌众而阵前身亡。年仅三十七岁。左宗棠向朝廷奏准建专祠。赠太子太保,谥刚愍。
  光绪五年(1879年)祠建于城东做轿巷,光绪十四年(1888年)迁至今址。房屋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中有天井,双侧为厢房,砖木结构。祠前立石坊、坊柱刻二副对联:一为“碧血洒沙场,千古河山留正气。丹题焕华表,一门俎豆肃明禋。”另一是“异数褒忠壮气,擎海天一柱。中兴翊运大名,寿河岳千年。”房屋临街部分已改造为单位宿舍,石坊拆除,原石构件作为人行道铺面石。1988年6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现立于屋内。
  林朝栋(1851-1904年),文察长子,少时习武伤一目,人称“目仔少爷”。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军舰侵入台湾,攻占基隆城。林朝栋响应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号召,率领雾峰乡勇2000余人,投入师球岭战役中,经过苦战,迫使法军撤出台湾。林朝栋因立战功而升为道员。后台湾建省,林朝栋任抚垦局长,拓荒数百里,被委以“统领全台营务”之重任。取得台湾全岛樟脑专卖权,获取巨大利润。甲午战争(1895年),林朝栋率军驻守台中,组织抗日义军,决心死守台湾。不久台湾巡抚唐景崧等一大帮清政府官员内渡厦门,朝栋也回到漳州。后奉命调往江苏任职,1904年,这位台湾抗法民族英雄病逝于申江(今上海)。
  林资铿(1878-1925年)字季商,号祖密,朝栋之子,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及军事训练。1895年随父从台湾内渡厦门,不久又返回台湾经营家族产业。1904年在厦门经营樟脑业,1908年,漳州遇特大水灾,他捐出五万银元赈济灾民。1913年在南靖径口创办垦牧公司,兼顾经营林场和煤矿,用二年时间疏浚九龙江北溪河道。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捐资数十万银元军饷支持孙中山革命,1916年收编闽南南靖国护法队伍,1918年任闽南军司令,1921年任大元帅府参兼从武官。1922年,任闽省水利局长,1925年初奉命赴华安浚河工程局,指导龙岩、漳平煤矿工作,同年8月23日被军阀杀害。
  简大狮蒙难处(简氏侨馆)古厝原为南靖长教简氏侨馆,清末修建,占地600多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现尚存三进,土夯墙体,条石墙基,内部梁架基本完好。
  简大狮(?~1900年),原名忠浩,祖籍漳州府南靖县梅林乡,简忠浩清朝末年出生于台湾府淡水县,他从小习武,练就一身好武功,因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曾徒手举起祠堂前石狮绕行祠堂一周,从此“大狮”成了他的名字。
  1895年甲午海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丧失台湾宝岛主权,台湾全岛军民不甘沦为亡国奴,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组成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撕杀,涌现出一大批抗日英雄,台北简大狮,台南林少猫,中部柯铁虎是当时“抗日三猛”。日军侵台不久,曾要挟居住在台北士林的简大狮作为向导,简大狮拒绝为日军带路,日本人就怀恨在心,趁大狮外出时,奸杀他母亲,妹妹,嫂子,又杀害简家老小10余口人。简大狮为报国恨家仇,不顾日军搜捕,散尽财产,招募乡民1000多人,组成抗日义民军。
  首战袭击金山日军宪兵驻所,将驻警杀光报仇后便转战到阳明山,和日军展开游击战。1898年,简大狮及其部属因形势所迫接受“归顺”,一个月后再度进行武装起义。日本警察得到密告并采用先发制人,于简大狮再度起义的前一日(即12月10日)进攻简大狮的抗日基地烧坑寮。简大狮在同志不顾牺牲的掩护下逃出日军设下的严密包围,几经辗转回到漳州府城龙溪(今芗城),避居于简氏侨馆(一说简氏祠堂)。
  日本人得到汉寻的密告,随即派军佐到漳州府,胁迫清廷逮捕大狮,衰弱腐败清朝官吏荣坤(道台)和曹镇台竟无耻地合谋设计诱捕简大狮。大狮被捕后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皇上不得已以台地割让日人,日人无礼,屡次至某家寻衅,且被寻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与母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众万余以与日人为难。然仇者皆系日人,并未毒及清人;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我乃大清国台湾之民。虽日人视我为匪,但百姓视我为义民。日本据台,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人敢出师创义,我虽一介小民,犹能聚众抗敌,血战百余次,自信无愧国家。宁被处死于祖国,也不受辱于日人。”百姓也纷纷上书呼吁搭救,可满清朝廷不敢得罪日本,不为汉民族一词所动,仍把简大狮交给台湾总督府,还说简大狮为日本人,故把他交给日人。因此简大狮在三月十一日被引渡押返台湾台北,在台北地方法院被判死刑,急急在三月二十九日执行绞刑于台北监狱的刑场内。舍身保家卫国的子民被官府遗弃了,一代忠烈英雄落得给日本人处死的下场。清末武进士钱振煌悲愤赋诗:“痛绝英雄洒血时,海潮山涌泣蛟龙;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隔海哭英豪,读来催人泪下。
  1988年6月,漳州市人民政府将地处芗城新华西路220号古厝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屋前立有“简大狮蒙难处”石碑,供人凭吊。
  [三]教堂
  东坂后礼拜堂位于新华西路216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923年,由美国归正教会出资重建,增建牧师楼,总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教堂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瓦屋面,有地下室,为新教教堂风格,民国31年(1942年)又建成百运楼。
  1933年12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陈友仁和第三党领袖黄琪翔等反蒋势力,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宣布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这即是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史称“闽变”。
  12月11日,在第十一次会议上决定福建置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个省。
  1934年元旦,龙汀省政府在漳州东坂后礼拜堂召开成立典礼,出席的有李济深(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陈铭枢(文委主席)、蒋光鼐(财政部长)、蔡廷锴(军委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徐以清(经委主任)、陈友仁(外交部长),龙汀省副省长徐名鸿率全体政府官员就职视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驻榕代表黄一青为驻龙汀省领事。龙汀省下辖闽西、南共21县。同是这一天,蒋介石调动10万重兵,分三路向福建进攻。13日,蔡廷锴等率军队从福州向闽南撤退,通电全国以漳州为临时陪都。21日,蒋军从嵩屿登陆,直迫漳州,徐铭鸿与守城独立团撤往闽西,漳州作为陪都的短暂历史如昙花一现,只留下“漳州当了8天国都”的趣谈。2月7日,“闽变”历史终结。
  东坂后礼拜堂作为龙汀省人民政府旧址于1988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2月,十九路军参加松沪大会战,3月1日撤出战场。5月24日开赴福建,5、6月间,十九路军军部、第60师和第78师先后从厦门、嵩屿、海澄等海岸登陆,向闽腹地集结。2003年3月,西郊西洋坪村发现一方十九路军78师士兵(下士军衔)的墓碑,立碑时间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七月二十九日,此碑是十九路军驻漳行踪的宝贵物证。
  东铺头礼拜堂(漳中堂会)位于新华西路东段(李公馆对面),建于民国初年,当时以东铺头商人为主的基督教信徒自发献地捐款,于东铺头建成一座红砖楼,用以聚会礼拜,取名东铺头礼拜堂,因地处漳州城中心地带,又叫漳中堂会。信众约60人,从中推举一名教友当首任传道。这是漳州唯一的一所完全由中国人自筹自办并自我管理的教堂,教堂后侧兴办培德小学,附设一所幼稚园,办学用的红砖小楼,是由布商蔡同泰出资兴建。
  1958年,聚会活动取消,东铺头教堂房产献给人民政府,由房产局代管,一度作为工贸系统的商店及宿舍。1997年,新华西路东段进行改造,红砖楼拆除,选址于一百米开外的市服装厂(平等路),动工重建新的东铺头教堂。
  东坂后天主堂早在清康熙年间,西班牙多明我会即派神父到漳州传教,不久因天主教传教士不允许信徒祭祖拜孔,触怒康熙皇帝,传教士统统被清政府驱除出国门。到光绪四年(1878年)多明我会再次派教士来漳传教,于1882年在东坂后(今青年路)购地10亩,用六年时间建成一幢哥特式天主教堂,教堂坐东朝西,面积600多平方米,平面呈十字架形。“十字架”顶部是神座,所绘神像:中为耶酥、左为约瑟、右为圣母玛利亚。大堂可容600多人。两侧及前部各有阁楼。教堂正立面镶砌巨大竖长方形石门槛,门楣横匾镌“天主堂”。门两侧楼顶各有高耸的棱形尖顶。教堂正面背面墙各镌两幅对联,其中大门对联是“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闽南寺庙门槛和立柱常见镌刻对联,而教堂题刻中文楹联较为罕见。
  1948年,增建神父楼,教堂前拓建广场,后辟花园,北侧建一幢三层楼房,名为“多玛斯小修院”,民国时期作为崇德女校校舍。六十年代,教堂停止宗教活动,改作东铺头印刷厂车间;广场建市邮电局宿舍;花园建为东铺头机电厂;神父楼被十几户居民占住。1985年以后,教堂房产陆续归还教会使用,1986年,由国务院、省宗教局两度拨款维修,1988年6月,天主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教堂建筑群拆除,于原址略南侧(新华西路与芳华北路交叉处)建一幢双层穹顶教堂,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于2003年底封顶。
  [四]学校、医院
  崇正小学初创于清末,教室设在天主堂左侧民房,辛亥革命后改名崇正国民学校,首任校长顾心明(传教士)。1915年,添设高级班,更名崇正小学,分为男、女校,因男生人数遽增,即借用新落成的仁爱医院大楼(后来公园小学校舍)为男校校舍。1924年,男校兼办中学,聘请徐飞仙任教,学校一度声名鹊起。1929年,改称龙溪私立崇正初级中学和崇正小学,校长林文彬。1952年,崇正中学与进德女中合并,是为漳州第三中学。崇正小学改为漳州第六小学,后改名公园小学。1986年,更名芗城实验小学,现设33个班级,在读学生2378人。
  崇诚小学创办于1920年,其前身为崇正公学,创办人天益寿药局老板陈葆中,校长杨遂厂(chan)。1927年,迁入西园旅社(今芗城区机关幼儿园),陈素端任校长。1936年与崇德小学合并,改名“诚德小学”,校长李在恭,1938年厦门沦陷,经费来源枯竭,学校停办,校产均为崇正小学接收。
  崇德小学创办于1933年,校址为原正女校校舍,吴韵蓉任校长。后因创办者吴氏家族生意受挫,学校难以为继,经罗祝三神父斡旋,于1936年与崇诚小学合并。
  爱人医院位于公园西门外(今文化馆),创建人吴大能,天主教徒,民国13年(1924年)西医学成后,于天子堂对面办一所西式综合性医院,共有各类人员17人,设门诊和住院部。门诊分内科、外科、眼科、儿科、妇产科;住院部设在天主教堂内,有20张病床;还配置电疗、验光配镜、细菌检验、外科手术等设备。三十年代初,爱人医院曾举办医学图片及标本展览,向民众进行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为闽南首举,一时轰动漳州城。1953年7月,爱人医院改为漳州市立医院(今芗城医院),1958年7月搬迁延安北路。旧址现建成文化馆和宿舍。
  旧街换新颜 古城重辉煌
  1997年,新华西路东段进行改造,沿街两侧民居拆除重建,按规划建成全城第一条步行街,东起新城门,西至延安南路,混凝土铺面,长410米,宽18米,比老街宽2-3倍。临街为骑楼式三层楼房,两边的街廊是南洋风格的“五脚距”,宽4米,方形梁柱,地面铺花岗岩磨光砖。外墙以桔红色条形磁砖贴面,房顶用混凝土浇模成双倒水斜坡式,间杂平顶式阳台,围绕白色瓶状通天护栏。迄今为止,步行街两侧已建成商住房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步行街商家林立,装璜华丽,经营商品依旧以服装鞋帽为主,专营知名品牌商品的专业店占相当数量,国营门市部没有在街上出现,手工作坊连同旧街上的小巷子销声匿迹,而数码技术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在商街上格外醒目,如今的新华西路仍然是新世纪时髦新货钟情不已的好地段。
  2002年10月26日,位于延安北与新华西路交叉处的漳州百货大楼重新开业了,百货大楼始建于1958年,在近半个世纪中,一直是漳州城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商场,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2000年,这栋四层老建筑拆除重建,经过两年的施工,新楼在原址落成。楼高十二层,安装有垂直电梯和斜坡式电梯,商场共六层,总营业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主要经营百货、家电、食品等十几大类二万多种商品,是漳州目前规模最大的商场。
  步行街正延续其前辈的繁华,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又一次捷足先登,以崭新的姿容为古城增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江焕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