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77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今年,是我区六届政协换届之年,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之际,我们又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抚今追昔,全体政协委员有感于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变化,赞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功伟绩,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拟存史留志,以为后人铭记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编撰了《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并作为一份礼物献给芗城区建区二十周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是一切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华文明汇集神州大地一点一滴的史料。我区文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收集、筛选、存档、汇编,正是给中华文明大厦添砖加瓦,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芗城建区二十年来,在中共芗城区委领导下,文史工作服务于全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眼于全区事业发展,从芗城区具体的历史面貌和地域状况
  出发,挖掘隋唐至今的方方面面资料,为政治经济决策以借鉴,为海外人士寻根以查询,为本地百姓学习以蓝本。文史工作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本辑文史资料围绕芗城地面上的“人”、“景”、“物”进行编写。人——与漳州中心区域有关的历史名人,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在当时当地的作为,力求准确翔实的记载;景——历史名城的胜迹,以兼容的态度展示芗城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物——芗城地貌及物产,城市改造带来扬弃与创新,历史的东西不可能一一保存,所以用《古街史话》的点墨将其留住。编者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挂一漏百,沧海遗珠在所难免,只有日后补遗。限于篇幅,有许多人物景观,在前14辑已经刊载,本辑不再重复。
  这次文史资料汇编过程中,许多年过古稀老人,不辞辛苦,深入实地调查了解,查阅资料,反复论证,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令人感动,我借此向这些长者及所有编写人员致以衷心感谢。
  漳州市芗城区政协主席 张庆宗
  二〇〇四年十月十日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