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26
颗粒名称: 东湖
分类号: K928.715.7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东湖,今九龙公园。宋时东湖面积千余亩,湖水通九龙江西溪。《漳州府志》载,“宋绍兴间郡守刘方邵、林安宅、赵汝铛相继修治”。东湖原有两亭,后有绿护亭、道院亭、望月亭、茆亭、八角亭、湖心亭、文苑亭。东湖边有墩十二,名罗星墩,有池七口,名罗星池,传为大儒朱熹守漳时倡导筑浚。湖边还有“东湖草堂”、“萧状元衣冠墓”。王遇居东湖边,学者称东湖先生,居所自称“东湖草堂”。王遇先后授业于名儒朱熹、张栻和吕祖谦。后升任赣州通判。他鼓励民众努力发展贸易,以丰富物资。他亲临乡村视察灾情,将被官吏豪绅侵占、填塞成田的太湖垸地重新开浚通流,以利防治水旱灾害,万民赞颂。董事会计划增资整顿,拟募集新股东30万元,分两期募集。
关键词: 漳州市 芗城区 名胜古迹

内容

东湖,今九龙公园。宋时东湖面积千余亩,湖水通九龙江西溪。《漳州府志》载,“宋绍兴间(1131—1162年)郡守刘方邵、林安宅、赵汝铛相继修治”。东湖原有两亭,后有绿护亭、道院亭、望月亭、茆亭、八角亭、湖心亭、文苑亭。东湖边有墩十二,名罗星墩,有池七口,名罗星池,传为大儒朱熹守漳时倡导筑浚。
  湖边还有“东湖草堂”、“萧状元衣冠墓”。“东湖草堂”是宋儒王遇故居。王遇父子进士。父王羽仪,绍兴十二年(1142年)登进士,官到朝清郎,任州通判,有文名。王遇居东湖边,学者称东湖先生,居所自称“东湖草堂”。《志》载,王遇乾道八年(1172年)登进士甲科,曾任临江教授、靳州教授。
  王遇先后授业于名儒朱熹、张栻和吕祖谦。王治学注重精思力行,不喜口耳浮泛无根之谈。在靳州任教授,常与诸生宣讲《论语》、《孟子》及经史,直到深夜,靳州士子深受教化。权臣韩侘拟升他为掌故官,要他登门拜见。王遇认为为升官而登门拜见是“自取其辱”,不往。后任长乐知县,任期内,樽节浮费,积钱数千缗(每缗1000文),用以兴修大塘水利,灌田千余亩。后升任赣州通判。
  嘉定初年,王遇调任太学博士,未几改任诸王宫教授。后升任毗陵(今江苏常州)知州,时值毗陵大旱,王遇尽开仑储赈济饥民,停止一切公款馈送、宴饮及犒费,积钱数万缗用于籴米赈饥,自己也捐俸助赈。他鼓励民众努力发展贸易,以丰富物资。他亲临乡村视察灾情,将被官吏豪绅侵占、填塞成田的太湖垸地重新开浚通流,以利防治水旱灾害,万民赞颂。王遇被提任宗正寺丞,再迁右曹郎中。
  嘉定四年(1211年)王遇去世,朱熹赞其“纯笃”,吕祖谦誉其“笃实”,黄榦谓其“学识之精,义利之明,超然于流俗之中,不以一毫私意累其心”。明嘉靖间,提学副使邵锐与知府陆金始倡建王东湖祠于东湖边,专祀王遇,岁以春秋致祭。
  东湖景色优美,湖中广植荷花,夏日荷花开放,红白相映,景色如画。太守郭祥正有诗云:
  东湖北淑水相通,十里荷花半白红。
  冷艳已能消酷暑,暗香时复散清风。
  欲眠别浦无鱼艇,且倚疏栏学钓翁。
  云超仙庭飞晚雨,洒然身世出尘笼。
  郭祥正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守漳州,这是他游东湖所作,描写东湖的广阔、幽美、冷艳及超尘脱俗的感受。
  宋政和二年(1112年),龙溪知县林迪也留下《东湖》诗: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
  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高下人家绕郡城,隔湖遥认笑谈声。
  黄庭阅罢无余事,却依朱栏看月生。
  来莲游女惬轻衣,争弄兰舟一叶飞。
  过尽绿荷人不见,夜深时带月明归。
  林迪因平易近人,为民办事,百姓拥戴,秩满民乞留任凡九载。这是他游东湖的即景诗。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古城街路、史迹探寻、史事钩沉、古街史话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