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古街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15
颗粒名称: 东门古街史话
分类号: K928.725.7
页数: 34
页码: 53-86
摘要: 东门古街即今新华东路,始见街名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时东门古街已是闽粤赣三省通衢,是往省城、京畿要道。它南傍“后港”,舟楫可通溪达海;北怀“东湖”,有七亭十墩半湖荷。可谓交通、景色俱佳。数百年来,古街几经兵灾战乱,几经起落盛衰,在缓慢进展中,到清代后期才成为人烟稠密,店坊相连的街区。民谚说,“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粪,北门苍蝇”。“东门金”是对古街繁荣的写照,也反映古街在漳州府城的经济地位。东门古街及浦头成为商品集散地,客商云集,贸易繁忙,逐渐形成民居聚集,店坊罗列的街区。东门市及浦头市恢复店肄相连的市貌。金箔的原料是黄金。
关键词: 漳州市 芗城区 古街史话

内容

东门古街即今新华东路,始见街名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时东门古街已是闽粤赣三省通衢,是往省城、京畿要道。它南傍“后港”,舟楫可通溪达海;北怀“东湖”,有七亭十墩半湖荷。可谓交通、景色俱佳。数百年来,古街几经兵灾战乱,几经起落盛衰,在缓慢进展中,到清代后期才成为人烟稠密,店坊相连的街区。民谚说,“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粪,北门苍蝇”。“东门金”是对古街繁荣的写照,也反映古街在漳州府城的经济地位。
  一、古街源流
  漳州宋初建土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绍定三年(1230年)间扩建石城。《漳州府志》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城内设三隅,有二十一街一巷。附廓设四厢,乡村设十五都。“东厢有表忠街、迎恩街、新亭街、岳前街、草市街、御史巷、德安巷”等五街二巷。表忠街即今州主庙街段,迎恩街即接官亭街段,岳前街即岳口街段。由此可略见新华东路古代的雏形。明代中叶,漳州月港开洋市对外贸易,“漳泉商民,贩东西两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皆是”。从月港输出的货物,主要有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砂糖、果品等。“丝绒之利,不胫而走”,“男耕女织”日盛,城乡“机杼之声相闻”。漳州城内、东厢及四乡生产的纱布、绢、绸、缎及柑桔、荔枝、砂糖大都从“后港”、“浦头港”运往“月港”。东门古街及浦头成为商品集散地,客商云集,贸易繁忙,逐渐形成民居聚集,店坊罗列的街区。
  明末清初,郑成功以金厦为反清复明基地,数度围攻漳州城,《台湾外纪》载,顺治九年(1652年),清廷为解漳州之围,调浙江金衢总兵马逢知率步骑四千援漳。清军从东门出击,经激烈战斗,被郑军冲杀击溃。东门古街成为战场。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渡海驱荷复台后,漳州得暂时安定,古街才从战乱中复苏。康熙十三年至二十年(1674~1681年)郑成功子郑经为继父志,又从台进军闽粤。郑军再次设营环城围攻漳州城。两度战劫,古街断墙残壁,满目荒凉。战争给古街带来灾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漳州经五十多年经营,经济才逐渐恢复。《漳州府志》载,“乾隆二年(1737年)东厢设东门市、浦头市”(商市),这里成为漳台货物吞吐港口及贸易市场。台湾的米谷、茶叶、樟脑等从这里上水运销内地,漳州的纱布、烟叶、土纸、砖瓦、日用百货在这里成交运台。东门市及浦头市恢复店肄相连的市貌。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进漳。东门古街近邻的马道底多营打铜、打铁业,居民强悍又习武,与太平军抵抗,因粮尽援绝被攻破,街区被夷为平地。但东门古街只“萧状元府”被烧,未遭大患。太平军败退后,漳州相对安定,有利经济发展,东门古街的纺织业、药材业、金箔业等相继兴起,成为郡城四厢最繁荣的街区。民谚“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粪,北门苍蝇”的口碑是对四厢特点的写照。“东门金”反映东门经济繁盛,财源广进;“南门银”反映南门经济仅次于东门;“西门马粪”反映西门政府机构及驻军多,故马粪多;“北门苍蝇”意为北门有糖市,四乡蔗糖都来这里交易,因糖多引来苍蝇多。从民谚中可以说明东厢经济的繁荣居漳城首位。
  辛亥革命时期,漳州同盟会员在古街州主庙设“阅书报所”,宣传革命思潮,传播共和思想。漳州光复前夕,同盟会员陈兆龙、施荫堂、林者仁、陈智君、宋善庆、陈清福等在州主庙开秘密会议,商讨印刷革命刊物、组织农民军入城,加快光复漳州等行动。1911年11月11日,施荫堂等带领数百农民军浩浩荡荡经古街从东城门入城示威;林者仁、陈智君等降下道台门前“龙旗”,在明伦堂(文庙)升起革命军“五色旗”,宣布漳州光复。林者仁、陈智君都是古街人,可见古街对漳州光复所起的作用。
  民国7年(1918年)孙中山命粤军陈炯明部在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在击退盘踞漳州军阀李厚基部后,拆城墙,扩街道,进行市政建设。东门古街扩宽为20米,铺石板路,街面房屋都建成二层,街貌整齐改观。在管厝巷建“文明雅集”,以利城乡物资交流。江西商贾在达聪巷建“江西会馆”,扩大与漳州贸易。东门古街再度走上繁荣。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寇侵略战争爆发,在八年抗战的苦难中,交通阻碍,对外贸易断绝,古街经济再次衰落。
  东门古街走过400多年风雨,历经起落盛衰的变化,古街人在衰落中抗争,在苦难中挣扎,吃苦耐劳,省吃俭用,艰辛创业,街区不断扩大,由明嘉靖的二条小巷,增加管厝巷、达聪巷等30条。出现进士、教授、学者、名医、实业家等一批名士,也遗存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迹。
  二、古街三大行业
  (一)纺织业。《漳州府志》载,唐时漳州被称“善蚕之乡,岁五蚕,吴越不能及”。明万历间有“漳纱、漳绢、漳绒等十多种纺织品,由月港出口海外”,漳州城乡“机杼之声相闻”,纺织业兴盛。清代东门古街出现一批布商,据业内人士说,光绪年间(1875~1908年)前后,有怡芳、长顺等10多家布商。商家采用放纱换布的经营方法,即派人挑棉花到农村,按一定比值向农村纺织户换回棉布出售。时古街还有印染作坊,专事印染色布和印花布、花围巾等。产品销售本地及闽西,部分远销台湾。
  上世纪二十年代,布商改用沪产棉纱给织布户加工棉布,布料质量明显提高,销售量扩大,有镇东、经文、源裕、光裕、成美等20多家。三十年代初,布机开始换代,沪产铁木织机代替古老的木织机,布面幅度加宽,生产速度加快,质量又有提高。古街布商纷纷自置铁木织机生产,由放纱换布改变为聘请工人织布,又工又商,形成具有规模的“布市”。在古街织布业推动下,农村纷纷淘汰旧木织机,购置铁木织机。时城乡有铁木织机上千台,产品大部分在古街“布市”销售。
  由于市场竞争,产品出现多样化,促进了质量的提高。古街布坊既生产单面与双面斜纹布,又能生产双纱双纺布;布料原是用人工轧光,这时又出现电动轧光作坊,轧出的布料光滑亮丽,可与沪产布比美。当时因织工工价低廉,产品成本低,又加上品种多样,质量好,具有竞争力,“布市”八方来客,生意兴旺。省内一些军服厂也专程到“布市”大批量采购。古街“布市”名闻八闽。
  抗日战争开始后,棉纱来源紧缺。1938年厦门沦陷,只靠交通船从厦门购进少量棉纱维持生产。后棉纱来源断绝,在纺织户相继停产的困境中,古街布坊利用旧棉被翻弹成棉花,以古式手摇纺机纺成纱,又以旧木织机织成布。这种粗糙不耐用的布,被誉为“抗战布”而受欢迎。机修师傅张甫太通过模仿、革新,制出适合以旧棉纱织布的脚踏织布机,大大增加“抗战布”的生产及销售量。“抗战布”在抗日非常时期风行一时,人们以穿“抗战布”为荣,认为这是反抗日寇侵略封锁,克服难关的爱国行动。抗战胜利后,洋布、沪布大量涌入,古街纺织业再也无力倔起。
  (二)金箔业。据传,古街金箔业源于南宋,它用于装饰寺庙宫观、神象、楹联、牌匾、屏风、古建筑等。南宋时,漳州被称“佛国”,有寺庙600多所,因装饰寺庙,金箔业应运而生。至今已800年历史。明清时,漳州大量移民到台湾及南洋等地区开拓,因思念唐山故土,事业有成后,把家乡的寺庙宫观、神佛象、祠堂、居宅、家具的模式移植到当地,并用家乡的金箔装饰,金箔销量不断上升。在太平军入漳(1864年)前后,东厢金箔业有100多家。主要分布在管厝巷、田下巷、打锡巷、大岸顶、浦头等地。
  金箔的原料是黄金。黄金要打成金箔要经“打胚”、“打开”、“炕火”等七个工序。先用铁锤把金块“打胚”分成7块,每块约五寸见方,进行“打开”、“炕火”,后再用铁锤打成14片,进而打成28片、56片至112片,最后金箔的厚度是原金块的120分之1,比一般纸张还薄。每小两黄金可打成约一寸四方的金箔6000张。每张金箔都是千锤万打而成的。
  据熟悉金箔业的前辈回忆,管厝巷陈跃记是金箔界老铺,开业于清嘉庆(1796~1820)末年,传到陈荣芳已五代,陈荣芳又传陈瑞记等三家。东厢较著名的金箔大户有陈振昌、蔡源兴、胡庆丰等十多家,大多集中在管厝巷一带。金箔的作坊称“金仔厅”,生产工人一般是十多人,多的二、三十人。因打金箔既要技术,又是重体力劳动,工人工资较高,上手工日工资二元银圆,下手工日工资七八角,比其他工价高出一倍。
  清末民初是金箔业最繁荣时期,年产金箔约1500万张,每万张售银圆160元左右,或换黄金二小两。市场紧俏时,可售200银圆。年产值20多万圆。金箔销漳属各县,还远销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及南洋各埠。海外的销售量占总产量的一半。
  抗日战争期间,经济萧条,交通不畅,海运封锁,金箔业日趋衰落。解放前夕,金箔业只剩下四家。
  (三)药材业。东门古街在明代时已有药材经营商号。据《芗城区志·医药卫生》载,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海澄人陈姓来漳创办笃诚人参行,因生意兴盛,后又发展笃诚赐记、笃诚麟记、笃诚钟记(后改笃诚民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又有海澄人来漳州创办天一参行,后分行天一调记、天一迪记、天一贻记、天一垂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翁蝙蝠创办长成号经营药材,后由许宏记、蔡蕊、林蔡奢相继承盘,接连经营近百年。据顶田下村“正顺庙重修碑记”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捐资修庙的商号有96家,约四分一是药材商,有德昌栈、潮盛栈等20多家。可见清代古街药材业的盛况。
  清末民初是古街药材业最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因经营者籍贯不同,分为两个帮派,由本地人经营的称“漳州帮”,以谦益、成泰等“顶盘商”为首户,经营大宗药材批发,谦益且在香港、汕头设栈。二盘商有长城、长源、丰源等。由潮汕人经营的称“潮汕帮”,以宏记栈、进记栈为首户,“二盘商”有德成、德丰、永顺、顺兴等。经营滋补药品的参茸行,俗称“洋货行”(参茸多从香港进货),清末以茂德、元昌、兴发为首户,批零兼营,后又有成美、天昌、成昌、永昌等。这些药材批发商及参茸行,都集中在元魁庙、教子桥、顶田下巷一带。
  中药材历来分为“南药”与“北药”。南药产于两广、云贵及四川,俗称“川货”,以广州、汕头为集散地。“北药”产于东北、西北各省,俗称“津北货”,以天津、宁波为集散地。古街药材批发商是南北药兼营,是闽南药材集散地。当年未有汽车运输时,古街药材以水运为主,南北药材都直运到九龙江西溪新桥码头,再由小船从下沙、南太武、泗洲佛河道到顶田下后港“通广桥”上岸,水运出入方便,也是古街药材业繁荣的一个原因。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行业走向萧条衰落,但药材业却销路激增,大小批零商号50多家,生意兴旺。但药材业畸形发展的背后是鼠疫、霍乱、虐疾等传染病,在城乡肆虐流行,仅漳州就有数千人染疫死亡。这是日军细菌战留下的滔天罪行,是一段不可忘却的惨痛历史。
  1945年秋抗日胜利后,各地水陆交通相继恢复,闽西南一些药商不必再来漳采购,泉、厦来漳经营药材的商号,也搬回原籍经营。据统计,1949年底古街药材行、中药铺剩下南升斋、裕丰发、至诚、光美、太昌、大裕、笃诚麟记、民记、恒信等26家,商号减少一半。
  三、古街文化
  (一)兴办书院、塾馆、诗社、学校
  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大儒朱熹知漳州,重教化、整弊俗,兴学校,倡儒学。由于朱熹“过化”,东门古街也尊儒重教。明代有履正书院,清代有甘公书院,岳口塾馆、管厝巷塾馆,还有家族、士绅办的塾馆。塾馆主要教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等,进而读《论语》、《中庸》、《千家诗》、《古文观止》、《左传》等书。书院主读《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书院规定“经以明理,史以纪事”,要求“士子读书以变化气质为先”。强调“自学”、“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解”。因古代“学而优则仕”,《四书》、《五经》是科举仕试规定的内容,是士子必读之本,研读儒学,宏扬儒家文化成为古街的传统。
  明代万历间,漳州出现由张燮、蒋孟育等七才子组成的“伭玄云诗社”,主张开放海外贸易,振兴经济;褒扬良吏,鞭挞贪官;切磋诗艺,宏扬风雅。在伭云诗社影响下,府城兴起结诗文社之风。清末民初东门古街出现“莲社”,“谈何容易诗社”等。“莲社”由南山寺僧阭愚、性发主持,地点在东嶽庙。“谈何容易诗文社”址在管厝巷。诗社定期举行活动,吟诗论文,研讨诗艺,谈古论今,探讨人生,宏扬贤良,评击腐恶。时有举行“诗钟”赛会,定题定时诗作吟唱,当场研讨评比,既交流创作经验,也进行学术探讨,儒学之风颇盛。
  清末,清军屡败在西方坚舰利炮之下,暴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空虚无力的弱点,显出科学技术与民主制度的重要。在洋务派与维新派推动下,清廷不得不废科举办新学。民国初年,古街废除塾馆,首办城守营小学堂,后改称东华小学。岳口塾馆改办岱东小学。课程设国文、算术、修身、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年级增加自然、历史、地理等。既学“诗文”又学“理工”,既重“修身”又重“健身”,注重培养德智体人才。
  (二)西方文化传入
  鸦片战争后,英美基督教会由厦门进入漳州传教,也办学堂、设医院,传输西方文化。光绪三年(1877年),英基督教会在接官亭建教堂,附设“女塾”(进德斋)、“男塾”,(华英斋)后又在古街周边相继改办或创办进德小学(附幼儿园)、漳东小学、中西育才学堂、进德女中、华英中学、华英小学等。这些学校仿效西学模式,建教学楼,美化环境,还有实验室、图书室、标本室、球类、田径运动场。基督教徒子弟从小学毕业,可进入教会办的寻源中学、进德中学;中学毕业后可进入协和大学,女生可入福州华南文理学院或金陵女子大学,而后留学英美。在校学生学习费用可得到学校的优惠,目的是培养“教会人才”。
  基督教会在漳州办医院,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籍医生阿巴美在接官亭礼拜堂附近民房施医,设备简陋。这是西医入漳之始。后建福音医院(平房),有诊室、药房、手术室、病房及传教的礼堂。起初因对西医不了解,就诊者寥寥无几。医院采取初诊交二角钱取“诊病证”,即可看病一年,以吸引病者就诊。也因某些西药具有速效的作用,就诊者渐多,“诊病证”取消。医院因医务发展,开始招收学徒协助医护工作。首批招收十名,对象是教徒子弟。学徒毕业后无系统的医学理论,但有临床经验,有的留院工作,有的自己开业施医。这是漳州最早出现的西医诊所。
  民国初年,英美基督教公会为培养本地的传教士,在古街东端马公庙建漳州神学院,后神学院迁龙岩。民国25年(1936年)福音医院迁往原神学院址,扩大为协和医院,并附设护士班。护士班后易名为仁恕护士学校,是漳州第一所护校。
  (三)民间文艺活动
  漳州文化源远流长,自唐陈元光开漳后,中原文化随之在漳传布。陈元光《漳州新城秋宴》诗云:“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渺纤歌遏,婆娑妙舞神”,反映唐时民间笙歌曼舞的新况。清末民初,古街有岳口锦歌社、教子桥赛龙舟、官园大鼓凉伞舞,城守营斗鸡场、顶田霞“三坛鼓(哪吒鼓)”、元魁庙宣讲善书、市尾武馆的弄狮、东廓宫的舞龙。还有郑福来布袋戏,九和堂提线木偶、民乐十、八音、大鼓阵等民间文艺。
  岳口锦歌社成立于民初,常在夜间工余及节日演唱。锦歌曲调流畅朴实,易学易懂。演唱的乐器主要是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演员的唱腔婉约柔细,安逸动听。经常演出的节目有《陈三磨镜》、《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白扇记》、《尪姨》等,是漳州著名的锦歌社之一。元魁庙设讲善书场始于清末,时屡有商家为发善举,设场雇说书人在晚上宣讲善书。场中堂挂佛象立香案,两边有对联:“宣扬道德劝人为善,讲解礼义使人明理”。宣讲内容有《二十四孝》、《警世通言》、《目莲救母》、《聊斋志异》等,颂扬孝子、贤妇、善人、义士及因果报应。甚受民间欢迎,听众常近百人。城守营斗鸡场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据说,明清时期漳州就有斗鸡,随着漳州移民把斗鸡传到印尼、菲律宾等地。民初漳州斗鸡日盛,在土埕斗或树下斗。因观众多,也在马路上斗。1932年夏在城守营设斗鸡场,有场主主持活动,规定每星期三、五下午为斗鸡时间。斗鸡场是用高80公分、阔5公分的竹片,围成一个约20平方米的圆圈。斗鸡每场有一百多观众,名鸡出场,观众多达二三百人。斗鸡饲养很考究,有时要喂鳝鱼、肉类,有的还喂人参,以健身壮力。东门吉成号一只斗鸡,一次争斗了109银圆,被号为109,名震斗鸡场。斗鸡场还出现“无敌牌斗鸡”。无敌鸡开斗,观众特别多。圈主送给胜方优胜旗,授穿蓝长衫、礼帽、帽上授围红丝线,以示敬意与鼓励,全场鼓掌欢呼,十分风光。
  四、古街名士
  东门古街孕育一批名人学士。宋代进士及第有王羽仪、王遇,明代有李威,清代有名画家郭楠、郑遐龄、周崇荣。近代有名教授、作家许地山,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名教授黄仲琴,辛亥革命志士林者仁、陈智君,实业家孙宗蔡,留美工程博士、教授黄启伦,经济地理学家陈佳源。还有著名儒医徐梦龄、蔡潮初、蔡咸甫、吕纪瑞、叶宾,泥水“状元”李明月,民主人士蔡竹禅等等。有的事迹被收入志书,以启示后人。
  名教授、作家许地山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原籍龙溪县。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清廷战败割让台湾给日本,他随父许南英从台南回漳落户管厝巷。据《漳州市志·人物志》载,许地山1920年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在京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发表文章参与“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1921年许地山与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在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以“文学为人生”为宗旨。许用“落花生”笔名在该会刊物《小说月报》发表小说《命命鸟》、《缀网劳珠》等多篇,奠定他在五四时期的文学地位。
  1923后,他赴国外留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文学硕士。他对宗教情有独钟,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与印度哲学,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又赴印度大学研究梵文与佛学。1927年到燕京大学文学院、宗教学院任教授,并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兼授印度哲学、人类学等课程。1934年创作长篇小说《春桃》,被誉为现实主义杰作。
  1935年,许地山受聘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并举家迁港。他对港大文学院大力改革整顿,革除保守、迂腐的教学内容,使文学院面目一新。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地山大力宣传抗日。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许地山与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当选为理事,许兼任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促进会理事。皖南事变发生后,许地山等联名呼吁团结一致,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许地山一生留下的学术著作有《中国道教史》(上册)、《国粹与国学》、《语体文法大纲》等。文学创作集有《缀网劳珠》、《空山灵雨》、《危巢坠简》等。许地山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也蕴蓄慈悲、忍辱、精进的佛教含义。
  著名教授黄仲琴黄仲琴,另名嵩年,1906年江苏法政学堂毕业后,先在漳州劝学所任职,后擢升龙溪县丞,参加九龙江北溪治水工程。据《漳州市志·人物志》载,辛亥革命漳州光复,黄任军政府教育局长。他坚持新学制,停止私塾,发展学堂,发动各界人士助学兴学。
  1914年,黄仲琴当选国会议员赴京履职。时袁世凯称帝,他愤然离京,赴粤任教。1918年漳州建“闽南护法区”,黄回漳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龙溪县初级中学,龙溪甲种商校、石溪中学(龙海一中前身)校长。
  民国15年(1926年),他结识厦门大学顾颉刚教授,因而酷爱考古之学。民国17年撰写的《仙都之蓄奴》一文,追述所见华安仙都蓄奴的陋俗遗存。此文引起厦门大学的重视,1982年派研究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写出《昔日华安仙都的蓄奴》,证实黄仲琴50年前论文的价值。黄早年写的《华葑观石记》,是最早介绍千姿百态,纹理斑烂的“华安璧玉”的文章。现“华安璧玉”已进行开发,并成为游览区。民国24年,黄仲琴写的《汰溪古文》(仙字潭),登于《岭南大学学报》。现仙字潭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物游览地。他和罗雅达、陈汉际合写的《关于华南民族通讯》,民国22年刊登于《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月刊》,文章对华南各民族作深入的研究。
  民国16年,黄仲琴任中山大学教授,后转任岭南大学教授,所交的容肇祖、邓尔疋、商承祚等人都是当世名学者。民国26年,抗日战争兴起,黄随校迁云南省征县(今澄江县),继续从事讲学与考古工作,后受任香港文化协会委员兼香港福建学校校长。民国30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香港,敌伪威迫利诱他就伪职,他以文弱多病之躯拼死抗拒。因积愤致疾,于民国31年逝世。著有《嵩园诗草》、《湖边文存》、《木棉庵志》等诗文集。
  辛亥革命志士林者仁、陈智君1909年,陈兆龙在漳州建立同盟会漳州支会,秘密吸收志同道合者入会。时林者仁、陈智君冒坐牢、杀头的风险加入同盟会,并成为漳州支会领导人。为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林者仁、陈智君等同盟会员和进步人士在东门州主庙设立“阅书报所”,介绍革命思潮,传播共和思想。还以州主庙为据点,开办“讲演堂”,邀请进步人士讲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封建帝制的衰败。鼓吹革命,救国兴邦。
  1911年初,林者仁、陈智君、宋善庆、李纪堂等以创设“图书仪器社”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印刷革命者邹容的《革命军》。《革命军》是二十世纪初年鼓吹革命最具影响的论著,论述专制制度的罪恶和革命的必要性,把革命称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世界公理”,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人人有言论、思想、出版自由”的“中华共和国”。林者仁等从厦门同盟会拿到此书后,立即进行翻印。为了方便传阅,改书名为《图存篇》,分寄本地及漳属各县,作好光复漳州的舆论准备。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震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林者仁、陈智君与陈兆龙、宋善庆、李纪堂等着手创办《录各报要闻》于11月6日刊出,反映各地反清兵变四起,人心归向革命军;清廷内外交困、帝制气数已尽的要闻。鼓吹立即响应,参与革命,推翻清廷。
  11月9日福州宣告光复。10日林者仁、陈智君参与漳州同盟会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光复大计。11日,林者仁、陈智君、陈兆龙等拆下汀漳龙道门前的龙旗,在明伦堂(文庙)升起革命军五色旗,庄严宣布漳州光复。是日同盟会带领200多农民武装入城示威安民。林者仁代表中华民国漳州府,致电闽都督孙道仁,要求省派员来漳管理地方行政。省派刘蔚为漳州地方司令官,陈培锟为漳州道尹,从此,封建帝制在漳州的统治宣告结束。
  林者仁肄业于漳州中西学堂,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民国成立后,曾任护法国会议员,内参部参事。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在东路军攻克福建后任福建高等法院院长、龙溪县长等职。
  陈智君,曾留学日本,曾任参议院议员,后任汀漳龙道道尹。国民革命军入闽后,任福建省财政厅会办等职。
  实业家孙宗蔡孙宗蔡,字次典,东门孙厝巷人。父母早丧,承营上辈留下的纸店又坚持读书,21岁考取秀才,后入学丹霞书院。据《漳州市志·人物志》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办学堂,孙宗蔡率先在城西文昌宫(今东铺头小学)修建校舍,创办龙溪县高等小学堂,担任学堂堂长。后又在城东办城守营小学(址在今巷口小学),城南办乙商小学(今西桥小学),城北办乙农小学(今漳州印刷厂)。学堂设国文、算学、修身、图画、手工、游戏等课程,男女兼收,成为漳州新学之先导。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漳州光复,孙参与光复会参事委员会工作,后补为参事兼财政局副局长。他竭力筹建浚河局,以利兴修九龙江水利;筹办漳州警察学堂,培训治安人员。后因内部派别纷争,孙弃政经商,着手开拓实业。他扩展父辈初创的椿记纸行,使纸品远销东南亚,成为漳州巨商。
  民国3年(1914年)他集资兴办龙溪电灯公司;民国7年,孙宗蔡当选龙溪县商会会长。同年7月,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当局指派工务局长周醒南配合宗蔡,向海内外集资10万银圆,创办漳浮始兴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周任董事长,孙任总经理。民国9年春节漳码公路通车,年底延伸至浮宫,开通漳、厦水陆联运。这是福建省第一条汽车运输线。后汽车又西通靖城,北通浦南、长泰,东通江东桥衔接北溪船运。
  时拆城墙扩城区整顿街面,他带头拆除拓宽道路需经的官园“孙厝祖祠”;为开辟下沙路,拆掉自家楼房;为修筑“圆圈”,又拆下钦赐其母的“节孝碑”。
  民国10年,他认股投建漳州至程溪轻便车铁路。民国14年他兼任旧桥改建董事会董事长,把木石结构的旧桥,改建为可行人通汽车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中山桥。至今中山桥纪念碑还记载孙任董事长及造桥收支等资料。
  神经外科创始人赵以成赵以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于漳州接官亭,其父编制斗笠为生。以成小时在华英小学、寻源中学就学。1929年北平燕京大学毕业,1934年获北平协和医院博士学位。协和医院为院、校合一单位,赵既当医生又任助教。后被选为神经外科研究员。据《漳州市志·人物志》载,1938年冬,赵以成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科研究所任住院医生兼研究员。在加拿大期间,深受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首任所长潘菲尔教授器重,在潘指导下,潜心进行神经科学研究。1940年,在回国途中,赴美国各大城市医院神经外科参观。回国后在协和医院潜心研究神经外科。
  珍珠港事变后,日军接管北平协和医院,赵以成辞职自行开业行医,以“起死回生”为座右铭,热心为病者服务。1943年举家迁天津开业。
  1948年天津解放后,赵任河北医学院名誉教授及天津市总医院神经外科顾问。1951年参加天津抗美援朝救护队奔赴朝鲜战场,冒枪林弹雨抢救志愿军伤病员。次年回国后,受命在天津总医院建立脑系科,后赵被调到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并任该科主任,另兼任北京医学院教授。1959年,神经外科迁入以脑神经外科为重点的宣武医院,赵任院长。不久又兼任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赵在京津曾分批举办神经外科进修班,为各省、市培养数百名神经外科医生,这些医生后来成为我国发展神经外科的骨干和支柱。
  1962年,国家邀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老战友潘菲尔教授夫妇访华,老教授评价赵以成的神经外科技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访华团访问京、津、沪等地神经外科,盛赞中国在神经外科学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赵以成被认为是我国神经外科医学创始人,在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
  五、清代古民居
  东门古街东侧,位于官园大学甲有一座古民居:“蔡作禅故居”。它是座三进大院,左右护厝,后有花园的闽南特色的古建筑。据说,这座古民居是清乾隆年间,文华殿大学士蔡新的门生建给蔡新的府第,蔡新婉言不受,自建府第于故乡漳浦梁山下布村。官园府第遂改为“蔡氏祠堂”。后因年久失修渐废,一蔡姓盐官修葺后占为私用。盐官的后代衰落,对府第只用不修,墙壁剥落,厅房漏雨,杂草丛生,拟将府第拆掉出卖木料、砖瓦。蔡竹禅目睹府第破落不堪,但拆毁可惜,遂于1943年把府第买断、修建。
  蔡聘请泥水“状元”李明月主持修务,另请泥水名师协同修建,精选材料,精砌细刻,先后历经五年,于1948年才修竣,重现清代古府第的风貌。府第三进大院及左右护厝有厅房27间,院前有大埕,院后有花园,宽敞清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第一进大门前左右竖立二座石鼓,雕琢浮凸圆形花纹,蓄含圆通如意,和合吉祥之意。石鼓礎座有雄鹰、飞鹤、奔马、麒麟等浮雕,雕琢甚工。大院每进都是二房抱一厅,大厅梁架都是叠斗抬梁式结构。抬梁上木雕古朴生动,有两眼圆睁的趴狮,有伸长鼻子的卧象,有形态威武的麒麟,体现厅堂的崇重、威严与高贵。各厅堂间有左右庑廊相连,庑廊采用木柱顶梁结构,木梁上雕有书籍、画卷、玉笔、葫芦、芭蕉等,体现书香门第对书画的爱好与追求。木柱下端石礎虽不显眼,却琢有梅兰菊竹、牛马猪羊等浮雕,可谓设计周细,用心备至。
  各进厅堂前面是石埕,既采光通风,又广植花木,有米兰、荷莲、铁树、兰花、葫芦竹、榕树盆景等数十种。二进大厅石埕的花丛中,有棵近二米高铁树,长出一簇橙黄色花蕾,婷婷玉立,颇有“色压群芳”之势。静谧的古居增添一片春色。
  二进厅堂走廊有两耳门通左右护厝。两边护厝各为三厅六房(每单元二房抱一厅,形成三单元),共有18间,厅房虽不如大院厅房宽大,却也明亮雅致。护厝前的长长石埕,花木葱郁绿翠,争荣竞秀。
  左右护厝北端各有小门通后花园。花园原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兰圃、八角亭、假山、猴洞、金鱼池;有花纹透剔的华葑石“桌椅”,有形态各异的太湖石景。园内名花异卉,嘉木秀竹,丛丛簇簇,争芳斗艳。故居花园在漳州颇负盛名。因“文革”破坏、单位占用、“蚕食”,现己面目全非,令人婉惜。
  在二进中堂的正中挂着蔡竹禅先生遗像,老人生前留着小胡子,气宇昂扬透着善良,炯炯目光藏着睿智。蔡是个传奇人物,他生于1898年,31岁任漳州商会会长,32岁开始从事汽车运输业,先后任龙诏汽车公司和漳龙汽车公司经理。抗日战争爆发,许多股东目睹沿海公路桥梁破坏,纷纷要求退股,蔡为公司大局冒险收股,成为漳龙公司董事长。因日寇封锁,汽油奇缺,蔡发动职工创造木炭炉,替代汽油为动力,保证汽车运行。1939年漳龙公司迁龙岩,蔡往龙岩途中在龙山被绑架到天宝山,他临危不惧,以“说古”(讲故事)诱导匪徒改邪归正,3个误入迷途的农民终被感化,击毙匪首戴兆龙,护送蔡回漳,化险为夷。蔡的弟弟蔡大燮是中共党员,蔡竹禅暗中支持中共活动经费,还掩护营救不少地下党员,解放后把漳龙公司汽车全部交给国家经营。蔡历任漳州市工商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漳州市副市长、龙溪专署副专员等职。蔡修复这座古民居,是一生中一件大事,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1988年3月,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参观“蔡竹禅故居”后,特书款留念:上书“建筑文化,国之瑰宝”,书款挂在第三进大厅,甚为显眼,令人深思。这是对故居古建筑的赞赏,也是对蔡竹禅修复古建筑的褒扬,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国之瑰宝”要认真保护。“蔡竹禅故居”已受到多方的关注,但遭受破坏的花园是故居的一部分,恢复花园原来的面貌和风采,才能体现故居的完整性。
  六、古街名胜古迹
  古街的名胜古迹有烈女庙、表忠祠、州主庙、接官亭、元魁庙、东廓宫、东湖、东嶽庙、“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等,其中部分已圯废。
  清代石牌坊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牌坊,横跨岳口街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福建陆路提督蓝理建。坊高12.5米,宽10.60米,为三间五层十二柱。第一层是长5米左右,50公分直径的圆形蟠龙浮雕。第二、三层是各长5米左右,宽50多公分的缕空石雕。第二层有18个人物,有差役步行开路的,有拿凉伞的,有骑马举旗的:还有骑马的护卫;另有6个官员在官邸议事。这幅石雕似是表现蓝理荣归故里的盛况。第三层有20个人物,有站立的、有坐椅的,形态各异,似是在向蓝祝贺。另有一幅浮雕很引人注目,有一洋人头戴礼帽,身穿洋服,躬身与端坐在花园树下的一官员交谈,意境令人寻味。第四层是康熙的“勇壮简易,所向无敌”御书,褒扬蓝理在统一台湾海战中的战功。
  蓝理,漳浦人,康熙年间随靖海将军施琅进军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元月,蓝理率领水师先锋队进攻台湾门户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令曾遂迎战。两军海战自辰至午,十分激烈。忽有炮弹飞来,蓝理腹部受重伤,血染战船,肠子外流,部将急将肠子纳入,用布包扎。蓝理带伤又站立船头,继续指挥战斗,大喊冲杀,将士深受鼓舞,奋力拼杀。经激烈战斗,击沉郑船二艘,曾遂败退。几天后,蓝理又带伤上阵,为海战危急的施琅解围。清军乘胜攻下澎湖。台湾收复后,清廷以蓝理破腹拖肠带伤战斗,功居首位,擢升左都督。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蓝理应召上京,康熙帝召蓝理到御前,令其解衣,察抚伤痕,大加慰勉,擢升陕西神木营副将,后又升宣化镇总兵,挂镇朔将军印。三十年(1691年)任浙江定海总兵。四十二年(1703年)移任天津总兵,赐花翎冠服。四十五年(1706年)蓝理升任福建陆路提督,他大力整顿治安,修建漳州学宫、筑田里港、修江东桥、筑漳州浦头港、石码港。又在泉州建新桥、开街道、发展贸易、为民谋利。
  蓝理英勇善战,为人简直坦易,康熙帝御书“勇壮简易,所向无前”赐给蓝理,在漳州府城东门街建坊表,以示后人。
  “闽越雄声,楚滇伟绩”牌坊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为荣禄左都督许凤所建。与蓝理坊相对峙。坊高12米,宽11.2米,为三间五层十二柱。石坊气势宏伟,雕琢精美。有树木、花卉、麒麟、蟠龙、人物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第一层有长5米左右,直径约60公分的圆形石横梁,梁上的浮雕龙腾云飘,藏身露头,富有动感。第二层第三层是各长5米左右,宽50公分的缕空石雕。二层有1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有举旗开路的,有拿凉伞的,有拿遮阳大扇的,还有骑马的卫队。另一幅是官员在官衙议事,表现许凤官场生涯的威严与显赫。第三层是一群文人在花园,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奕棋、有的在弹琴、有的在欣赏书画,桌上还摆着茶具,反映许凤对文人的尊重与对琴棋诗画的偏爱。第四层是康熙御书“闽越雄声,楚滇伟绩”,每字约40多公分,是珍贵墨宝。第五层是“恩荣”匾额,匾额四周双龙蟠绕,体现牌坊的“无比荣贵”。许凤,海澄人,官到漳州总兵,荣禄左都督。
  此两牌坊,现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州主庙
  州主庙位于东门古街首段,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配祀陈珦、陈酆、陈谟。是对开漳先贤的崇拜。
  陈元光河南固始人。总章二年(669年)随父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进泉、潮间平“蛮獠啸乱”。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父职代领军众,先后剿广寇“陈谦之乱”,平“盘陀岭蛮寇”,绥靖“南海边邑”,且耕且战,且战且抚,历经近10年的征战才基本平定“啸乱”。陈元光认为“兵革图威于外,礼让仍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学校)”。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书《请建县州表》获准,并诏陈元光为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开漳后,实行“畿荒一德”政略(《请建州表》),对城畿及边野百姓一样实行德治,“率众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工惠商”。对峒民及归顺的“蛮獠”,落籍平原地带安居生产,不役不税,鼓励农耕,接受儒家文化陶薰。进漳部属也就地落籍,大力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文化,与峒民联手拓展农本。漳地日趋安定发展,由刀耕火种改变为“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景云二年(711年)广寇蓝奉高奔袭营地,元光轻骑出战,在岳山被蓝奉高刃伤而殁。民颂其功,称“开漳圣王”,建庙立像敬祀。唐廷赐谥“忠毅”。
  陈珦,陈元光之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考中明经,授承旨直学士,见武后称制,上书乞归养回漳。龙溪县令席宏聘珦主“松州书院”,与士民讲习。元光战殁,唐廷命珦代理州事。开元三年(715年)珦轻骑夜袭獠峒,斩杀元凶蓝奉高,为民除害,为父报仇。后辞去刺史,仍在松州书院授业。天宝元年(742年)卒,唐廷谥“文英”。
  陈酆,陈珦之子,举秀才,授辰州宁远县令。陈珦辞刺史职后,新任漳州刺史朵伯梁、偏将许平国贪污受赂,州事松废,盗贼迭起,害民殊深。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数百人,联名举告朝廷,谓“陈酆通达国体,历练政事,愿得为本州刺史,以恢扩先业,克绍前修,慰边土来苏之望”。朝廷命准,授陈酆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州士女得讯欢呼,“州主将军孙来矣。”此即州主庙名称由来。卒谥“忠宪”。
  陈谟,陈酆之子。大历十四年(779年)陈鄷卒。建中二年(781年)谟代父理刺史事,因为政率直,不协民情,州民言告观察使。唐廷以柳少安刺州事,陈谟以中郎将检校本州别驾。少安精地理,上请在龙溪建州治,朝廷未准。贞元二年(786年)陈谟再上请,朝廷才批准,并以上辈平广寇有功,复兼漳州刺史。
  州主庙是纪念陈元光开漳及其后代建漳有功而创立的。约建于州治迁漳州之后,历朝香火不断,屡有修建。
  辛亥革命前夕,漳州同盟会在州主庙设立“阅书报社”,“讲演堂”,反对封建统治,鼓吹共和思想,成为宣传革命的据点。
  表忠祠
  表忠祠在东门古街首段,祀元朝漳州“达鲁花赤”迭理弥实。表忠祠后有迭理弥实墓。按《元史·百官志》,改“府”为“路”,漳州路设总管府,总管府的长官称达鲁花赤及总管。迭理弥实即漳州的达鲁花赤。表忠祠是对封建忠烈的崇拜。
  迭理弥实姓合鲁温,西域蒙古人,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举孝廉,为京都监督御史,二十五年(1365年)出任漳州路达鲁花赤。
  元统治者执政后,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苛捐杂税剥削,贪官污吏勒索,蒙古、色目官吏的荒淫、残暴,逼使百姓纷起反抗。漳州从元初到元末的80多年间,就有陈大举、李志甫等十六次较大规模的反元起义。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军汤和、李文忠进军福建,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元守将伯帖木尔,举家“守义”自焚。福建各路望风归附。是年汤和率军下漳州,迭理弥实因孤城难支,自刎而死,全家投井“殉节”。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廷就迭理弥实全家“殉节”,敕户部侍郎夏原吉建“表忠祠”以表忠烈。并就其井垒石为茔立碑,碑写“元漳州路忠烈守臣迭理弥实之墓”。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姜谅任漳州太守,见祠宇荒颓,碑石不存,询其后代帖朝辅,朝辅说,曾祖普颜贴木儿入元廷为官,因避讳改姓帖。元亡后,帖家后代衰落。墓地被占,碑石遗失。姜谅重修祠宇,重立碑石,并写《表忠碑跋》。嘉靖元年(1522年)漳州知府张鹏督造“石牌坊”,立于表忠祠前。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诏福建巡抚刘世爵重修祠宇,重立茔碑。清末,里人又蠲金修葺,并以“表忠”撰联:“表里河山犹带砺,忠贞珉石自春秋”,以示表彰。
  接官亭
  接官亭在东门古街中段。据《漳州府志》载,接官亭“前为甘公书院,清康熙间建,祀海道甘国基,嗣废为接官亭”。接官亭地处省城、京畿要道,上级官员来漳,府、县官员要出城到此欢迎接待,以示尊崇与恭敬。接官亭到东城门约二里,道路宽敞笔直,便利轿、马行进。接官亭废后,该路段沿称“接官亭”。
  接官亭地段宋时有“萧状元府第”,附近东湖边有“萧国梁状元墓“。传说这里有个萧凤,原籍龙岩永福,为人忠厚,家境穷困。有一天,夫妻因生活难度口角,萧不辞而别,立誓发迹后才回家。他到广东谋生,先当挑夫度日,吃苦勤俭,积蓄后做小本买卖。后经营水果、布行,成为大商贾,并另娶妻生子。
  萧凤发迹后,思念老家妻儿。一天,他雇船载米谷及布匹回归漳州故里,舟泊东门后港,直奔老家。儿子已长大,但不认识他。萧凤自称是远房亲戚,要找他父母。儿子说,家父早年离家,未有音信,生死未卜。家母因日夜思念家父,前年已过世,是念着家父的名字咽气的。萧凤听后悲戚交加,流着眼泪说,我是来还债的,你母亲不在,这一百两银子你先收下,还有米粟、布匹在船上,我去命人送上。他给儿子安慰一番就走了。不一会儿,来人送来谷子、布匹及一封信。儿子拆信开阅,才知道还债的人正是他的老父亲,急赶到后港寻找,父亲及船都不见了。
  萧凤回家后,日夜思念已故结发妻子,精神恍忽,忧郁成疾,临终时把儿子萧国梁叫到床前嘱咐说,要刻苦攻读,求取功名;仕途有进,要回漳州故里认亲。
  萧国梁自小聪明好学,他遵父训,日夜苦读,宋乾道二年(1166年)京考进士,殿试第一,高中状元。他回漳州认亲,与异母兄弟相认,祭祀祖宗,建状元府第,轰动城乡。萧状元在漳游东湖,盛赞东湖美景如诗画,留连忘返。萧国梁曾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讲、礼部侍郎等职。萧姓后代为纪念萧状元,在状元府立神位敬祀,在东湖边建萧状元衣冠墓。清代太平军进漳,状元府被付之一炬,唯留萧状元墓在东湖之滨。萧家悲欢离合的传说,对后人如何正确面对生活有所启迪。
  东湖
  东湖,今九龙公园。宋时东湖面积千余亩,湖水通九龙江西溪。《漳州府志》载,“宋绍兴间(1131—1162年)郡守刘方邵、林安宅、赵汝铛相继修治”。东湖原有两亭,后有绿护亭、道院亭、望月亭、茆亭、八角亭、湖心亭、文苑亭。东湖边有墩十二,名罗星墩,有池七口,名罗星池,传为大儒朱熹守漳时倡导筑浚。
  湖边还有“东湖草堂”、“萧状元衣冠墓”。“东湖草堂”是宋儒王遇故居。王遇父子进士。父王羽仪,绍兴十二年(1142年)登进士,官到朝清郎,任州通判,有文名。王遇居东湖边,学者称东湖先生,居所自称“东湖草堂”。《志》载,王遇乾道八年(1172年)登进士甲科,曾任临江教授、靳州教授。
  王遇先后授业于名儒朱熹、张栻和吕祖谦。王治学注重精思力行,不喜口耳浮泛无根之谈。在靳州任教授,常与诸生宣讲《论语》、《孟子》及经史,直到深夜,靳州士子深受教化。权臣韩侘拟升他为掌故官,要他登门拜见。王遇认为为升官而登门拜见是“自取其辱”,不往。后任长乐知县,任期内,樽节浮费,积钱数千缗(每缗1000文),用以兴修大塘水利,灌田千余亩。后升任赣州通判。
  嘉定初年,王遇调任太学博士,未几改任诸王宫教授。后升任毗陵(今江苏常州)知州,时值毗陵大旱,王遇尽开仑储赈济饥民,停止一切公款馈送、宴饮及犒费,积钱数万缗用于籴米赈饥,自己也捐俸助赈。他鼓励民众努力发展贸易,以丰富物资。他亲临乡村视察灾情,将被官吏豪绅侵占、填塞成田的太湖垸地重新开浚通流,以利防治水旱灾害,万民赞颂。王遇被提任宗正寺丞,再迁右曹郎中。
  嘉定四年(1211年)王遇去世,朱熹赞其“纯笃”,吕祖谦誉其“笃实”,黄榦谓其“学识之精,义利之明,超然于流俗之中,不以一毫私意累其心”。明嘉靖间,提学副使邵锐与知府陆金始倡建王东湖祠于东湖边,专祀王遇,岁以春秋致祭。
  东湖景色优美,湖中广植荷花,夏日荷花开放,红白相映,景色如画。太守郭祥正有诗云:
  东湖北淑水相通,十里荷花半白红。
  冷艳已能消酷暑,暗香时复散清风。
  欲眠别浦无鱼艇,且倚疏栏学钓翁。
  云超仙庭飞晚雨,洒然身世出尘笼。
  郭祥正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守漳州,这是他游东湖所作,描写东湖的广阔、幽美、冷艳及超尘脱俗的感受。
  宋政和二年(1112年),龙溪知县林迪也留下《东湖》诗: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
  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高下人家绕郡城,隔湖遥认笑谈声。
  黄庭阅罢无余事,却依朱栏看月生。
  来莲游女惬轻衣,争弄兰舟一叶飞。
  过尽绿荷人不见,夜深时带月明归。
  林迪因平易近人,为民办事,百姓拥戴,秩满民乞留任凡九载。这是他游东湖的即景诗。
  七、古街换新貌
  改革开放后,漳州着手城市改造与建设。东门古街从1999年12月始进行改建,二年多以来,古街新华东路旧貌已换新颜。原街面“竹篙厝”大部改建成整齐划一的七层商用与民住楼房。古街两侧原有的达聪巷、管厝巷、柴工司巷、大厝巷、打锡巷、田霞巷等村巷,也同样连片建成七层高楼,成为毗连新华东街的南商业区与北商业区。新华东街区计划建楼房56万多平方米,现己建成楼房26.7万平方米,有住宅1500多套,店面1000多间。“天下广场”片区拟建民居面积35.06万平方米,“世纪广场”片区拟建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还有部分绿地。现在,人们走入新华东街,道路宽敞平坦,临街骑楼式商店鳞次栉比,显得整齐亮丽。已入驻街区经营的有数码电子、服装鞋类、百货日杂、通讯器材、建材装修、家电家具、医药用品、金玉珠宝,还有鱼鸟花卉、茶座小吃、酒吧网吧、婚纱摄影、美容城等行业。商店面积宽敞、装饰新潮讲究,货品五花十色,林林总总。有些商号批零兼售、颇具规模。入夜,商店的霓虹灯、五彩灯闪烁耀眼,街上车流人流不断,一片现代商市的气派。
  古街北傍名胜东湖,到清末民初己大部淤为农田。1993年政府城建部门着手筹建公园,由社会各界集资兴建,进行清淤砌堤,筑桥铺径,植花种树,突出湖水景色。有清远水榭、湖中绿岛、落虹桥、烟雨轩、水仙馆;有绮春亭、武夷亭、步云亭,还有假山石景、九龙腾飞塑像。园内设有娱乐园、水上游船等娱乐项目等。原来荒芜的东湖现已成为古朴幽雅的“九龙公园”。
  昔日的东门古街,今日已逐渐形成集商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旅游窗口。
  本文参考文献
  《漳州市志》、《芗城区志》、《漳浦县志》、《漳州文史资料》、《漳州史迹》。《芗城文史资料》:
  蔡庆麟:“历史上的漳州金箔业”。(第12辑)
  颜泗滨:“漳州近百年来织布业发展史略”。(第6辑)
  郑水狮、林蔡奢:“略谈漳州药材业”。(第8辑)
  游天赐:“漳州斗鸡”。(第1辑)
  漳州古街名(四)
  县口街
  县口街,系旧龙溪县衙前的一条街道,今称县前直街。龙溪县署自唐贞元二年(786)县随州移自古县(今龙海市颜厝镇古县村)移建于此。今为漳州教育学院。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古城街路、史迹探寻、史事钩沉、古街史话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上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