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名的变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805
颗粒名称: 路名的变更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
页码: 27-29
摘要: 台湾路的前身形成于何年代?史书无确切记载。《漳州府志》唐贞元二年漳州郡治从李澳川迁至龙溪县桂林村(今芗城)。漳州府衙从唐代至清末千年不变。府衙前有一条街,因在府前而取名府前街,以此推测,该路雏形在唐中叶己形成,其首尾起讫点可直线延伸抵达子城[注]的东西濠池,为横穿子城东西的中轴线。现称为台湾路,在古时候由东向西分别称为雨伞街、崇仁庙街、府前街、卫口街等路段。以上路段名称一直沿用至民国初期。2002年,台湾路列为古城保护区,按“修旧如旧”的保护方案,路面又改铺石砖,沿街商号、招牌修葺一新,恢复民初原貌。
关键词: 漳州市 芗城区 史事钩沉

内容

台湾路的前身形成于何年代?史书无确切记载。《漳州府志》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郡治从李澳川(今漳浦县)迁至龙溪县桂林村(今芗城)。漳州府衙从唐代至清末千年不变。府衙前有一条街,因在府前而取名府前街(即台湾路中段),以此推测,该路雏形在唐中叶己形成,其首尾起讫点可直线延伸抵达子城[注]的东西濠池,为横穿子城东西的中轴线。现称为台湾路,在古时候由东向西分别称为雨伞街、崇仁庙街、府前街、卫口街等路段。以上路段名称一直沿用至民国初期。
  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城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实施一系列新政,其中之一是改善市政设施,周醒南任工务局局长,于次年开始“拆城墙,修堤岸,拓展街路,创建公园”等,当时市政管理处对道、路、街、巷一一作了规划:(一)路面宽50尺以上的称为“道”;(二)路面宽20尺至30尺之间的称为“路”;(三)路面20尺以内的称为“街”。“巷”指夹于道、路、街内的狭小通道,未限定规格,视地形及用途而设。拓直前雨伞街尚为泥土路面,府前街狭窄曲折,店面参差不齐,属于拆建重修之列。护法区市政管理处以府口为坐标,分东西南北,取“始兴”二字冠名,将府口街西段与卫口街并为“始兴西街”;将府口街东段改名为“始兴东街”;将雨伞街、崇仁庙街并为“始兴东路”。始兴东、西街拓宽取直同时,将原来沿街两侧挑檐式高低不齐的住宅店面改建成整齐划一的商肆,路面全部铺上石砖。各住户商家依据自家的喜好或经营的行业特征,将门面店号装饰成各种各样的风格,有引进西洋作派的浮雕灰刻或新潮纹饰,有保持传统风韵的木刻古匾,形成中西并存,古今同列的精彩街景,这些建筑风格和街道规模基本保留至今。
  台湾路的命名始于何年代,无清晰纪录,1944年龙溪县政府有关档案纪录中,原始兴东路,始兴东、西街合并成一条街,己称为“台湾路”,台湾路之名称由此悄然无声地出现。
  1954年,漳州城区石砖路面经几十年的磨损辗压,缺乏维护,路面石砖凹凸不平,雨季来临时,积水滞污,人行车运难免滑足陷轮,路况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改善市区交通条件与便利人民生活,人民政府将城区大多数石砖路改铺混凝土,当年,台湾路也随之改为水泥铺面。
  2002年,台湾路列为古城保护区,按“修旧如旧”的保护方案,路面又改铺石砖,沿街商号、招牌修葺一新,恢复民初原貌。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古城街路、史迹探寻、史事钩沉、古街史话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江焕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