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793 |
颗粒名称: | 古城街路 |
分类号: | K928.725.7 |
页数: | 10 |
页码: | 1-9 |
摘要: | 漳州古城街道名称如何演变,与当代城市街道名称关系如何?一直困扰着人们,为此,据志书对城区与街道的有关记载,现就漳州古城兴废,简列明、清时期街道名称与各个历史阶段对照,供读者参考。据志书记载,梁大同六年置龙溪县,唐贞元二年漳州治所迁入龙溪登高山(芝山)下之桂林村(今芗城),从此称谓“漳州”。据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宋初筑土为子城,周四里。略呈方形,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800米,开六门。明重建于今中山公园南门,其门前今仍称府埕。街道路面凹凸不平,店铺门面不齐,市容不雅。其中称路的如新华东路、大同路、香港路等78条。称街的如新行街、打铜街、浦头街等14条。 |
关键词: | 漳州市 芗城区 古城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