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爷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781
颗粒名称: 姜太爷庙
分类号: K878.6
页数: 4
页码: 154-156
摘要: 姜太爷庙位于芗城区原厦门路152号,现为新华南路威镇阁南侧。该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原址在漳州城内澄清桥上,初名遗爱祠,后改称姜公祠,民间尊称其为姜太爷庙。后因桥圯,庙迁建于城南大路顶。庙内主祀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一年漳州知府姜谅。他在职时清正廉明,为漳州城周边各县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受人民爱戴而立祠塑像以纪念之。经漳州市文管会批准,于2000年10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姜太爷庙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庙虽然不大,庙貌也不那么堂皇,但却深得漳州人民的心。几百年来,每逢节日,人们以民俗信仰形式,入庙为之柱香、供祭、膜拜,还有许多游客慕名前往参观、顶礼,这也是对姜谅为官清正廉洁、遗爱人民的缅怀与追念。
关键词: 芗城区 遗址 姜太爷庙

内容

姜太爷庙位于芗城区原厦门路152号,现为新华南路威镇阁南侧。该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原址在漳州城内澄清桥(亦名丙申桥)上,初名遗爱祠,后改称姜公祠,民间尊称其为姜太爷庙。后因桥圯,庙迁建于城南大路顶(即厦门路中段)。庙内主祀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一年(1479-1485年)漳州知府姜谅。他在职时清正廉明,为漳州城周边各县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深受人民爱戴而立祠塑像以纪念之。经漳州市文管会批准,于2000年10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姜谅,字用贞,浙江嘉兴人,明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进士,历官南北刑部郎中,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奉朝廷令到漳救荒赈灾,出任漳州知府。他励精图治,政绩卓著,获得人民拥戴。《漳州府志·宦绩》姜谅传载:“谅长于吏治,为政严终。谅之任盗贼屏息,豪强者不得肆民。终德之立遗爱祠于丙申桥及城南。”《海澄县志·名宦传》载:“先是海澄未建县,傍海多盐卤。谅为筑长堤百余处,灵润遂滋。堤盐蓄淡,造钳卢之业。”《嘉兴府志》也对姜谅作如下记述:“历南北刑部郎中,出知漳州。大旱多盗,发廪赈贷,悉归化,捕不率者,盗遂绝。龙溪、漳浦田频海,筑长堤障之。又浚圹渠,置社仓,作义冢,立乡约及田赋为里,胥飞射诡寄者,悉勘复其旧,按户计丁分三等,遇徭役酌量轻重授之,民咸悦服。建宋儒高登、陈淳祠,以讲学亲,老归漳民祀焉。”还有近代史学者翁国梁先生作《漳州史迹》中,对姜谅政绩大加赞赏,对其任漳州知府作如下评述:“……凡应兴应革之事,皆不遗余力。以余观之者,朱子有功于漳州大矣,但太守自朱子而后,未有盛于姜谅者也。可谓大有功于天地,大有功于生民,大有功于圣贤之道矣。”还有漳浦县、长泰县、南靖县等旧县志和现代出版的《漳州历史纪要》、《漳州简史》、《漳州文化志》、《芗城区志》等也对姜谅的显著政绩,遗爱于民的事迹予以记述。
  姜太爷庙现为二进、二层楼宇,面积205.39平方米,建筑面积325平方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一进原为宫庙款卷棚式,民国10年(1921年)重修时改建为“骑楼”式二层楼。后进为大堂(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带檐廊,楼阁式两层建筑,红瓦硬山顶。清代和民国期间几经重修,1997年再次修整使庙宇更具淳朴伟观。
  正殿中祀姜谅塑像,坐在清乾隆间(1736—1795年)石雕的神台上。上悬“清正廉明”横书匾额。两侧竖立着“肃静”、“回避”、“漳州知府”、“四品正堂”四面旗牌。左右立四尊“班头爷”塑像,俨如知府正堂,威严显赫。檐廊原挂“爱民热赤”匾额已佚,现改挂“纪念明代漳州知府姜谅”匾。殿堂内石柱上留有古代名人的楹联石刻:如“锄暴安良善政留贻成善俗,御灾捍患神灵保漳沫神庥。”“治绍紫阳七邑同赡父母,恩周黎庶百年咸颂神君”。殿堂墙壁绘有彩色“南天门神龙”浮雕,雕塑工艺精湛,色彩斑斓。这幅墙雕出自漳州“土水状元”李明月佳作。殿堂前原来立有《遗爱祠碑记》、《龙溪县正堂示禁碑》、《龙溪邑侯计公重建文昌桥碑记》等多方石碑,可惜均已圯废,摘其简要内容附后。
  大堂二楼称“丁方桥庵”,主祀观音,配祀善财、龙女,附祀水仙尊王、关圣帝君、玉皇上帝、元天上帝、三官大帝、注生娘娘等多尊神像。现二楼未开放。为信众膜拜需要,观音佛像暂移到大堂供奉。
  姜太爷庙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庙虽然不大,庙貌也不那么堂皇,但却深得漳州人民的心。所谓姜太爷或姜公,并不是宗教塑造的神祗,而是历史上一位真实的人,一位勤政为民的好官。他带领民众兴修水利,为历代知府修水利之最。正如古人在该庙作的联句题写那样,他给漳州“千里举安,自昔黎元蒙子惠;万年食报,从今庙祀镇丁方。”这就是人们为他立庙塑像的写照,也是对其品格高尚,泽远流长的崇敬和怀念。几百年来,每逢节日,人们以民俗信仰形式,入庙为之柱香、供祭、膜拜,还有许多游客慕名前往参观、顶礼,这也是对姜谅为官清正廉洁、遗爱人民的缅怀与追念。
  附录:
  姜太爷石碑记
  《姜公祠碑记》原嵌于庙中天井石墙壁内。明嘉靖乙未(1535年)立。石碑高六尺,宽三尺。广东参政、山西督学按察副史,邑人白石林魁撰文为记。现石碑已佚。碑文大意是:“姜谅,字用贞,嘉兴人,成化十五年知漳州府,四品正堂,加记五级。谅任中讲求民瘼,百废俱兴,赈灾、除盗,兴修水利一百八十六所;置社仓,立义冢,敬宗先贤,旌表忠烈……”。
  《龙溪县正堂示禁碑》碑立于庙中天井墙壁,碑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许,该碑被火烧成碎块。现仅存一残块置庙内。碑文大意:外来无赖骚扰大路代(庙),予以取缔。
  《重修姜公祠碑记》历工重修碑记三方,均遭破坏,现仅存最小一方《重修碑记》,为民国三十六年春月立,存于庙中,捐资名单略。
  古建筑术语之十——进深
  进深中国古代宫殿、庙宇的建筑,其屋内前后距离(长度)以前后柱间计算。前后多柱连为一体的称通进深,有时亦称为进深。如“进深3间”、“进深5间”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海榕
责任者
汤怀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