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头慈济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768
颗粒名称: 坑头慈济宫
分类号: K878.6
页数: 2
页码: 137-138
摘要: 坑头慈济宫,址在芗城区南坑街道办事处坑头村,宫宇始建年代不明。相传宫宇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乾隆元年、民国11年均有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宫宇遭受严重破坏,直至2000年落实宗教政策,村民自愿集资重建。查宫内现无建宫宇与历代重修的记载,唯有置于宫宇墙外清乾隆四十八年石碑一方,但碑文模糊不清。宫内主要文物有青石雕乞食椅一付、雕花石柱一对,石雕麒麟香炉一座,均无纪年;另有清乾隆四十八年石碑一方。2002年6月,经申请被批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其特点为两侧坡面上部为垂直三角形墙面,称山花。
关键词: 芗城区 遗址 慈济宫

内容

坑头慈济宫,址在芗城区南坑街道办事处坑头村,宫宇始建年代不明。相传宫宇建于明永乐年间(约14021424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民国11年(1922年)均有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宫宇遭受严重破坏,直至2000年落实宗教政策,村民自愿集资重建。查宫内现无建宫宇与历代重修的记载,唯有置于宫宇墙外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石碑一方,但碑文模糊不清。据该村老人云:该碑记载路头、蔡坑、香坂、坑头、南坑等社信众,一致崇敬并共同振兴慈济宫等。
  慈济宫为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坐西南向东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宫内有四根圆筒磨光石柱,柱上阴刻对联分别是:“坑源永注子孙贤,头仰八斗泽千里”;“真人认真方济世共佩真神,大道修大德生民威称大帝”。主殿前建一个拜亭,据村里老人介绍:拜亭朝向长泰五峰山尖,地理独特,在明代始建时,赐有一匾“仰峰亭”三个金色大字(匾已毁)。宫宇占地面积1046平方米,主殿建筑面积92平方米,拜亭面积为37.12平方米,亭外大埕植有两株苍翠榕树,还有该村老人公会修建的面积为192平方米戏台,作为演戏酬神兼作村民文娱活动场地。殿堂主祀保生大帝(吴夲),配祀二帝、康元帅、太子爷(哪吒)、伽蓝爷、观世音菩萨、福德正神、仙姑妈等。
  宫内主要文物有青石雕乞食椅一付、雕花石柱一对,石雕麒麟香炉一座,均无纪年;另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石碑一方。2002年6月,经申请被批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古建筑术语之五——歇山顶
  中国古代宫殿、庙宇多采用木构架建筑,对屋顶的支承方式有:
  歇山顶古代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1条正脊、4条垂脊、4条戗脊组成,故亦称九脊殿。为庑殿与悬山屋顶的混合形式。其特点为两侧坡面上部为垂直三角形墙面,称山花。檐为四面坡。如下图:
  圆山(卷棚)式歇山顶
  尖山式歇山顶
  重檐顶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