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脚德兴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764
颗粒名称: 港脚德兴宫
分类号: K878.6
页数: 2
页码: 129-130
摘要: 德兴宫原在土白村港脚社,即今芗城区水仙大道东端与九龙大道交界处的悦港新村内。港脚社在历史上属九龙江“西溪故道”边的小村落,面溪临水,水陆交通方便。自古以来,这里又是陆氏子孙聚居地之一。相传,宋末孤臣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于崖山殉国,其后裔流落在漳州一带,港脚社陆氏子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德兴宫历经多次修建,当时只重神祗而不重文物,原有碑石刻字已无处可寻,现只遗存宫门两旁石鼓两只,殿堂内拜石和古石阶各一块。近年来,由于信众积极倡议,现该宫已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经申请于2001年7月核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关键词: 芗城区 遗址 德兴宫

内容

德兴宫原在土白村港脚社,即今芗城区水仙大道东端与九龙大道交界处的悦港新村内。港脚社在历史上属九龙江“西溪故道”边的小村落,面溪临水,水陆交通方便。自古以来,这里又是陆氏子孙聚居地之一。
  相传,宋末孤臣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于崖山殉国,其后裔流落在漳州一带,港脚社陆氏子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又传,明崇祯六年(1633年),港脚社有位才子陆希韶中举得解元,港脚社陆氏宗祠为其悬挂解元匾额和竖立旗杆,以示光宗耀祖,并对当时在“西溪故道”中的一个沙洲以陆希韶喜得解元而命名为“解元洲”。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皇室被清王朝所取代,这时陆希韶弃官归里。如今陆氏宗祠仍保留着当年为陆希韶立的解元匾额和旗杆。
  德兴宫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冬,永乐三年(1405年)重修,后又多次整修。1997年随着漳州旧城改造范围扩大,港脚社并入市区范围,其农田与旧房予以平整重建,而德兴宫得到保留,于是年5月由众多善信协力,在旧址进行整修并扩建周围设施。现在德兴宫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平方米。主殿坐东北朝西南,硬山顶,砖木结构,斗拱画栋,面阔一间,进深二间,保留着清代建筑风格。玄天上帝为主祀神,玄天二帝、平安君、龙君爷、马君爷为附祀神;另配祀福德正神和陈帝妈。主殿两侧夹天井为过道,另建两偏殿,左边偏殿祀观音菩萨和关圣帝君;右边偏殿祀阎罗天子和宫宇管委会居室。主殿门前新建一座拜亭四方边角坚立四根蟠龙石柱,悬山顶,琉璃瓦并瓷雕游龙、麒麟等吉祥物,建造精美华丽。亭前为宫埕,以石砖铺盖约60平方米,内置两只石雕麒麟;宫埕还围成若干曲角石栏杆。埕前另开凿一个半月形放生池,围以铁护栏,但池内无水也无鱼。据说,这个放生池所在地则是古时候“西溪故道”的河道,现在已填为陆地,由此,以开凿放生池作为标志。另外,宫宇周围还僻有绿化地,植有榕树和花卉。
  德兴宫历经多次修建,当时只重神祗而不重文物,原有碑石刻字已无处可寻,现只遗存宫门两旁石鼓两只,殿堂内拜石和古石阶各一块。近年来,由于信众积极倡议,现该宫已建立与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经申请于2001年7月核准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汤怀亮
责任者
王和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