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734
颗粒名称: 通元庙
分类号: K878.6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通元庙,址在芗城区龙眼营南端,坐东向西,始建于明代,祀奉晋谢安和其侄谢玄等。据府志记载“谢广惠王即晋谢安石也。陈将军元光奉其香火入闽启漳,漳人因而祀之。”谢安系东晋阳夏人,年四十始为桓温司马,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谢玄系谢安之侄,字幼度,有经国才略,符坚入寇,谢安举荐谢玄为平南元帅,领兵八千抵御符坚百万大军于淝水,胜敌后官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正殿主祀广惠尊王,并谢府四位元帅。通元庙历代隶属开元寺分支寺庙,住庙僧人由开元寺选派。1988年通元庙以古庙和侍王营地而被列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竖碑于庙前。
关键词: 芗城区 遗址 通元庙

内容

通元庙,址在芗城区龙眼营南端,坐东向西,始建于明代,祀奉晋谢安和其侄谢玄等。据府志记载“谢广惠王即晋谢安石也。陈将军元光奉其香火入闽启漳,漳人因而祀之。”
  谢安系东晋阳夏人,年四十始为桓温司马,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谢玄系谢安之侄,字幼度,有经国才略,符坚入寇,谢安举荐谢玄为平南元帅,领兵八千抵御符坚百万大军于淝水,胜敌后官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
  通元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天井带两廊,硬山顶。正殿主祀广惠尊王,并谢府四位元帅。上悬“威镇南漳”匾额。后殿有天井,殿左右两室,中祀观音佛祖,两边石柱镌有对联曰“德泽攸垂咸传固始,显灵如在永庇通元。”二楼有一厅带耳房。该庙系清咸丰四年(1854年)住持僧慧照师所建。
  通元庙历代隶属开元寺分支寺庙,住庙僧人由开元寺选派。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攻克漳州。据传侍王入漳时曾下令不占住府县衙门和平民房舍。所以官兵都住于庵院寺庙祠堂。当时漳州除府县衙门外,民居都是平屋,寺庙建有二层楼者亦只有通元庙,由于住庙僧人紫竹师系浙江人,与太平军能言语相通,因之侍王入漳后就以后殿为营地,二楼为议事之所。1988年通元庙以古庙和侍王营地而被列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竖碑于庙前。
  通元庙既是开元寺分支寺庙,历代驻庙僧人均属开元寺开堂派。而通元庙僧人为出祖和尚,生活来原不靠寺院供给,只依靠为人设坛念佛祝福超度,并舞弄铙钹、杂技、武术等表演收入来维持生活。为此,过去通元庙僧人也在外设馆授徒,开元武术因之流入民间,成为漳州武术流派中的一个独特拳派。
  1987年国家为挖掘整理武术成果,同年12月,福建省在漳州举办八闽群英会,特为开元派辟专场表演,当时,省电视台、中国新闻社还联合拍摄电视片,并多次参加援非等武术表演,而得到县市武术界的好评与重视。
  通元庙“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正殿石柱镌刻均被击毁,神像及文物散失,并被占为制香工场,因此香火中断。
  2000年贯彻宗教政策后,制香工场退出,并由龙眼营社众发起重修倡议,经市文管会批准,在社众和信众的共同捐资献力下,庙宇进行葺修,重塑神像,使庙貌焕然一新,现既是文物保护单位,又是香火兴盛的庙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胡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