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国二五年重修漳州文庙记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703
颗粒名称: 五、民国二五年重修漳州文庙记碑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3
页码: 24-26
摘要: 而石斋黄子则谓:天下经济之数,皆本于文章。观于漳州学宫之兴废,尤与世风之升降、运会之否泰相乘除焉。更五百年至明清之际,而石斋黄子学贯天人,行本忠孝,卓然为百世之师;梁村蔡氏承理学之家传,宗安溪之师说,复以经术学行,闻风兴起于晦明绝续之交,则适当清初重修学宫,昌明立教之时也。漳州郡邑皆有学,其圮修具详于志乘,至清初而大备。军兴以来,殿庑毁于兵氛,圜桥鞠为茂草,绅蕞始绝而斯道亦几于晦矣。爰集韦纾将有事于漳学,蠲资揆日庀材鸠工,经营而葺治之。昔朱子上封事,必以正心诚意为安内攘外之本。今敝俗不幸类是而益加甚矣。此则鼎文重修文庙之职志也。
关键词: 芗城区 碑记 碑刻

内容

篆额:重修漳州文庙之碑
  重修漳州文庙记
  朱子曰:道之在于天下者未尝亡,惟其托于人者,或绝或续,故其行于世者,有明有晦。而石斋黄子则谓:天下经济之数,皆本于文章。盖绝者续之机,晦者明之兆也。其微则蕴蓄于身心性命之际,其显则纶贯于政教法制之大,其精义则存于易象春秋诗书礼乐之中,其节文度数则备于车服礼器、俯仰揖让之间,塞天地、亘古今、通中外,所谓绝之久而续之易,晦之甚而明之亟者。观于漳州学宫之兴废,尤与世风之升降、运会之否泰相乘除焉。盖漳在无诸国为南荒,唐垂拱时玉钤建麾,声教始通于上国,至宋庆历四年而州始有学,自初唐以迄南宋五百有余岁,始沐浴于朱子之教泽,北溪东湖复亲炙其门而传习之,彬彬乎有海滨邹鲁之称。更五百年至明清之际,而石斋黄子学贯天人,行本忠孝,卓然为百世之师;梁村蔡氏承理学之家传,宗安溪之师说,复以经术学行,闻风兴起于晦明绝续之交,则适当清初重修学宫,昌明立教之时也。呜呼!此岂偶然也。漳州郡邑皆有学,其圮修具详于志乘,至清初而大备。军兴以来,殿庑毁于兵氛,圜桥鞠为茂草,绅蕞始绝而斯道亦几于晦矣。民国二十有三年,鼎文奉命绥靖闽疆,驻漳治,问所谓郡县之学者,寝废□祀,祗肃宫墙,怵然有恪恭震动之思焉。爰集韦纾将有事于漳学,蠲资揆日庀材鸠工,经营而葺治之。自殿堂以及先祠、两庑,悉复其旧,盖匪直壮庙貌之观而已。昔朱子上封事,必以正心诚意为安内攘外之本。石斋黄子谓治不出于语孟,其君子弯弓而曲踊,其小人荷鉏而勃谿,虽有京坻,谁举而食之。今敝俗不幸类是而益加甚矣。然漳郡山川雄骏,淑灵之气,苞郁者垂数百年,誉髦来彦,必有闻风而兴起者。尚念黄炎华胄,秉彝之德,圣师在天,陊多降之灾,大儒乡贤过化存神之遗泽,士大夫以正谊明道、移风易俗为己任,经济文章同条共贯,庶几窃盗不作,谋闭不兴,渐进于礼运大同之治,则绝者易续,而晦者易明,海滨其复为邹鲁乎?此则鼎文重修文庙之职志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诸暨蒋鼎文敬撰并书
  此碑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现位于文庙大门内院西南侧,东起第三石。
  碑高1.51米,宽0.76米,厚0.09米。正书。18行,行43字。共700字。
  蒋鼎文(1895~1974),浙江诸暨人。字铭三。浙江讲武学堂毕业。1915年到广州,1921年任大元帅府参谋副官。1924年入黄埔军校任教官。北伐时随蒋介石总司令部推进,1927年4月进南京后,历任南京警备团长,第二军军长,1931年率二十五师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抗日战争爆发,任战区司令长官,胜利后经商。1949年去台湾。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芗城文史资料《芗城寺庙宫观》专辑的情况,其中包括南山寺、文庙、凤霞宫、松州威惠庙、东西桥亭、南太武福兴寺、瀛洲亭、南浦亭、后港长生堂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