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653
颗粒名称: 名优特产
分类号: F762.7
页数: 6
页码: 58-63
摘要: 号称漳州“三宝”的片仔癀,原是明朝宫庭太医院的秘方。明亡后,有位太医投效郑成功,充任军医。当时军队征战经常发生刀枪杀伤,用片仔癀饮服外敷,得以消炎镇痛,成为军队中必不可少的灵药。以后,馨苑茶庄按此配方制为中成药,通过华侨销往东南亚一带,并得到各地华侨的赞赏,由此得利不少,并以僧帽为商标,作为纪念璞山岩寺僧隆师的恩情。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对私改造,片仔癀的生产正式成为漳州制药厂的主要产品,通过注册改为荔枝牌商标。从此,荔枝牌片仔癀成为漳州名优产品,并获得国家金奖,在国际上被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的“特效抗菌素”、“安家至宝”。
关键词: 名优特产 漳州 介绍

内容

荔枝名牌片仔癀
  号称漳州“三宝”的片仔癀,原是明朝宫庭太医院的秘方。明亡后,有位太医投效郑成功,充任军医。当时军队征战经常发生刀枪杀伤,用片仔癀饮服外敷,得以消炎镇痛,成为军队中必不可少的灵药。后来,这位军医转到刘国轩部,驻扎在九龙江西溪一带,得知璞山岩寺研制一种疯伤吊膏,能够把射入人体内的子弹或铁器,不经手术,贴上吊膏即可把子弹或铁器吊出来。这位军医闻讯后,就主动上璞山岩寺同寺僧洽商,互相交换了片仔癀与疯伤吊膏的配制验方,由此,璞山岩寺也掌握了片仔癀的配方,并成为该寺的镇寺之室。三十年代期间,璞山岩寺的寺僧隆师,经常到市区购买香油物品,与市区馨苑茶庄老板交往甚密,隆师遂将片仔癀配方传授给茶庄老板。以后,馨苑茶庄按此配方制为中成药,通过华侨销往东南亚一带,并得到各地华侨的赞赏,由此得利不少,并以僧帽为商标,作为纪念璞山岩寺僧隆师的恩情。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对私改造,片仔癀的生产正式成为漳州制药厂的主要产品,通过注册改为荔枝牌商标。从此,荔枝牌片仔癀成为漳州名优产品,并获得国家金奖,在国际上被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的“特效抗菌素”、“安家至宝”。几十年来畅销世界,誉满全球。
  驰名中外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它的原料是珍珠、玛瑙、珊瑚等八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清代期间,由漳州籍人魏长安始创,以“丽华斋”为牌号。清乾隆时作为贡品,供皇家使用。漳州八宝印泥于1910年和1915年两度参加南洋第一劝业会、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会,荣获优质奖、甲等奖、特等奖,爪哇、仰光等地的华侨团体赠予“金石增辉”“驰誉神州”的奖状和银牌。
  孙中山先生对八宝印泥倍加欣赏,他以“品重珍珠”的题词赠予。新中国成立后,八宝印泥的生产不但获得保护,而且又进一步发展,现在并入漳州文教用品厂生产,依然保持原有的特点,冬不凝固、夏不渗油、芳香四溢、永不褪色,用于书画,其渗透性、粘着性更好,印迹边缘所泛黄晕,给人以“银黄”的感觉,若印在纸上被火烧过,印迹仍然清晰可见。现在产品畅销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85年获得省优质产品奖和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手工织绣漳纱、漳绒、漳绣
  漳纱是漳州织造史上三大辉煌成就之一,是采用高级的未经练熟的生丝织成。制成服装初穿时,因其生丝的胶质未去除,显得挺直不柔软,由于织造细密牢固,不易断丝,而且愈洗愈松、愈韧、愈白,以漳纱制成衣服,着时既透汗又不粘腻,清凉爽快,为一切夏天纱布所不及。明、清年代漳纱多有外销,属上乘衣料,颇负盛名,被列入漳州织造行业的三大优质品种。
  漳绒是漳州享有盛名的三大特种工艺纺织品之一。明清时代已驰名海内外。
  漳绒又名天鹅绒,据志载“漳绒,天鹅绒,本出倭国,龙溪人以绒织之,机制蔚蒸殆夺天巧”。
  明代日本用中国传入的提花缕绒的技术再传回漳州。漳州的丝织艺人以日本天鹅绒为标本,对原有本机加以革新,改成天鹅绒。当时织造天鹅绒极为名贵,被朝廷列为贡品,现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就收藏有清代的漳绒珍品。
  漳绒品种分为平面漳绒和提花漳绒两种,平面漳绒只单人就可操作织机,提花漳绒须双人操作,一人织绒,一人提花。织造上有三严:(一)选料,蚕丝要甲级的;(二)染色,火候适度,色要纯正,保持蚕丝原有光泽和弹性;(三)织造,要织得密、牢、固,耐磨。
  漳绒过去富豪人家用作家庭装饰或充当高贵的礼赠。
  如今用途走向大众化,大厦、宾馆、画院、文化宫、博物馆、展览馆也多取用漳绒,增添楼堂馆所的雅致、幽美、精邃、端穆。
  故宫现存着漳绒贡品。漳州丝纱厂也织有一幅董必武的题字“君子所履”。
  刺绣是我国著名的一门传统美术工艺,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名绣”之外,源于闽南侨乡的漳州刺绣也有过辉煌的时代。
  漳绣用线“金苍”是其特色,且针法多变,以“空心打只绣”和“凸金绣”见长,绣图艳丽,色彩缤纷,非雕似雕,有很强的立体感。
  漳绣在明、清两代与“漳绒”一直是朝廷的贡品,又是著名的出口商品,在历史上曾有过很大的生产规模,清代至民国漳州经营织绣行业的作坊达几十家,大者容有千名绣工。以后由于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的破坏,漳绣生产逐渐萎缩凋零,几近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重视下、漳绣开始恢复生机,1956年绣作品《丹凰朝阳》在首届全国刺绣评比会获优胜奖。如今,漳绣的专业生产厂家——漳州刺绣厂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产品从传统的横彩、桌帷、戏袍发展到以出口为主的装饰日用品。
  白玉兰牌白砂糖
  漳州糖厂生产的白玉兰牌白砂糖,品质优异,色泽洁白,砂粒均匀闪光,纯度高,含硫低,既是营养佳品,又是优质出口食品的理想配料,尤其是罐头食品选用了白玉兰砂糖为配料,糖度高,不变色,深受用户好评,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牌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国内外。
  漳州糖厂为国内最大的糖业化工企业之一,综合利用的产品十余种。其中,每年综合利用生产几百吨木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并为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加工炼糖,为国家创汇收入做出很大贡献。
  润肤美容片仔癀珍珠膏
  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是化学品厂的主要产品,它是用片仔癀和珍珠及其他原料精制而成的。它不仅润肤美容,而且有多种功能药用价值,如治疗雀斑、青春痘、皲裂、疮疥均有特效。是一种理想护肤药用的新型美颜化妆品,获省优、部优称号,1990年全国首届轻工业博览会获金牌奖,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国产精品。现畅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该厂近来又推出片仔癀系列产品:如片仔癀多效面霜、片仔癀洁面乳、片仔癀磨面膏、片仔癀养颜水、片仔癀养颜粉底霜等。
  口味独特沙茶酱
  芗城特产沙茶酱,是以虾米、葱头、蒜头、辣椒等原料研成粉末,再调以花生酱精制而成。具有味香甜辣,色金黄,既可调味,又作食品佐料,是提高食品的色、香、味极好调料品。漳州酱油厂生产的“龙文塔”牌沙茶酱,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其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许多国家。
  漳州蔡福美名鼓
  蔡福美制作皮鼓历史悠久,是芗城名牌老字号的鼓铺,鼓铺的祖师爷蔡川,始创于1732年清朝雍正年间。
  蔡川生有两子,长子蔡溪、二子蔡心妇,兄弟俩继承父业,都有一手精堪的做鼓技术。1890年间,蔡心妇独闯到台湾,重操制鼓旧业,招牌也是蔡福美。这样就形成漳、台两地蔡福美兄弟鼓铺,他们做出的鼓,品质不分上下。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概况、历史遗迹、石雕牌坊、名寺古塔、名人古墓、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中国女排丰碑、名优特产、地方艺苑、花果之乡、侨台关系、风味小吃、民俗风情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和友人增进对芗城的了解,我们编纂《芗城风物》一书,敬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名。它溶历史、古迹、文化、风物于一炉,对于帮助了解芗城的历史与现状必有裨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