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畔龙文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630
颗粒名称: 九龙江畔龙文塔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漳州古城西隅原有龙文山和虎文山对峙,龙文山又名腾龙山,平地突起有石攒揍,俯瞰溪流,传说龙腾于九龙江西溪中,故取名腾龙山,山上原建有腾龙亭,后圮毁。龙文塔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乙未,另有一说早建于宋仁宗嘉裕年间。据《漳州府志》载:清雍正十年邑绅林编捐资重修。龙文塔,高七层,花岗岩石砌成,呈八角形,每层有檐露出。第一层有弧形隧道式石门二个,一向东南,一向西北;第二层有二门直通,其一向东北,一向西南;第三层以上各层砌实不设门。龙文山下原建有王中文祠,供奉漳州通判于伟,后废,但仍为散游之区。龙文塔历来为古城重要景观之一,是芗城重要古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拆毁,拟重新修建。
关键词: 龙文塔 南山寺 芗城区

内容

漳州古城西隅原有龙文山和虎文山对峙,龙文山又名腾龙山,平地突起有石攒揍,俯瞰溪流,传说龙腾于九龙江西溪中,故取名腾龙山,山上原建有腾龙亭,后圮毁。
  龙文塔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另有一说早建于宋仁宗嘉裕年间。据《漳州府志》载:清雍正十年邑绅林编捐资重修。
  龙文塔,高七层,花岗岩石砌成,呈八角形,每层有檐露出。第一层有弧形隧道式石门二个,一向东南,一向西北;第二层有二门直通,其一向东北,一向西南;第三层以上各层砌实不设门。
  龙文山下原建有王中文祠,供奉漳州通判于伟,后废,但仍为散游之区。清末民初,漳州理学宗师邑人王履亨先生曾有诗纪游:“荆棘几时删?花阴出锁灵。荒城消散地,余屋二三间。庭树不知恨,塔锋相对闲。夕阳残照星,嗟我独来往。”
  龙文塔历来为古城重要景观之一,是芗城重要古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拆毁,拟重新修建。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概况、历史遗迹、石雕牌坊、名寺古塔、名人古墓、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中国女排丰碑、名优特产、地方艺苑、花果之乡、侨台关系、风味小吃、民俗风情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和友人增进对芗城的了解,我们编纂《芗城风物》一书,敬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名。它溶历史、古迹、文化、风物于一炉,对于帮助了解芗城的历史与现状必有裨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