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潮楼前古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623
颗粒名称: 定潮楼前古码头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1
页码: 19
摘要: 市区浦头盐鱼市,有座古楼,名叫“定潮楼”,楼前为浦头内水港,是继古渔头庙市而发展起来的漳州港口,港口建有古码头。明代中期,随着海澄月港崛起,取代泉州成为我国东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商港。定潮楼前古码头便成为海澄、石码、厦门等四方商舶、渔船依靠地和福建、江西、广东等省的货物中转站。定潮楼,又名文英楼,楼分上下两层,是明、清古建筑,楼中现存嘉庆十三年《重修文英楼碑记》载:“鹭岛贾船咸萃于斯,四方百货之所以出也”,可见该港口码头在历史上曾经为发展漳州水上运输,开拓对外贸易及繁荣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现该处由于水道淤积,久不通航,码头亦废。乾隆木匾一面,以及1932年4月工农红军进漳时,留下的标语一处。
关键词: 定潮楼 芗城区 名胜古迹

内容

市区浦头盐鱼市,有座古楼,名叫“定潮楼”,楼前为浦头内水港,是继古渔头庙市而发展起来的漳州港口,港口建有古码头。明代中期,随着海澄月港崛起,取代泉州成为我国东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商港。定潮楼前古码头便成为海澄、石码、厦门等四方商舶、渔船依靠地和福建、江西、广东等省的货物中转站。
  定潮楼,又名文英楼,楼分上下两层,是明、清古建筑,楼中现存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文英楼碑记》载:“鹭岛贾船咸萃于斯,四方百货之所以出也”,可见该港口码头在历史上曾经为发展漳州水上运输,开拓对外贸易及繁荣地方经济作出了贡献。现该处由于水道淤积,久不通航,码头亦废。现定潮楼依旧,还存有清道光五年(1825)以及光绪四年(1879)龙溪县正堂有关棉花交易、商贾纳税的禁示等碑刻三方。乾隆木匾一面,以及1932年4月工农红军进漳时,留下的标语一处。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概况、历史遗迹、石雕牌坊、名寺古塔、名人古墓、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中国女排丰碑、名优特产、地方艺苑、花果之乡、侨台关系、风味小吃、民俗风情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和友人增进对芗城的了解,我们编纂《芗城风物》一书,敬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名。它溶历史、古迹、文化、风物于一炉,对于帮助了解芗城的历史与现状必有裨益。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