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温泉今昔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91
颗粒名称: 漳州温泉今昔谈
分类号: P314.1
页数: 5
页码: 68-72
摘要: 漳州的水仙花,以其高雅端庄而驰名;漳州的温泉,却以丰富的资源而饮誉。漳州是国内少数市区拥有温泉的著名城市。现在市区中心的新华南、北京路和下沙路一带均可钻取温泉。另据有关部门调查的资料,面积约8平方公里,孔口温度最高达122℃;储量在6.037×108焦耳,相当于2.15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量相当于2万吨标准煤。是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温度最高、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地热田。具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是大自然赐于漳州人民的、得天独厚的瑰宝。漳州人应用地热资源始自何年,笔者手头尚无确切资料。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旧澡业进行改造。
关键词: 漳州 温泉 地热

内容

漳州的水仙花,以其高雅端庄而驰名;漳州的温泉,却以丰富的资源而饮誉。
  漳州是国内少数市区拥有温泉的著名城市。据志书载:“温泉在南城址下,源通南濠,可沿翟,隆冬弥温。”现在市区中心的新华南、北京路和下沙路一带均可钻取温泉。另据有关部门调查的资料,面积约8平方公里,孔口温度最高达122℃;储量在6.037×108焦耳,相当于2.15亿吨标准煤;年可开采量相当于2万吨标准煤。是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温度最高、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地热田。具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是大自然赐于漳州人民的、得天独厚的瑰宝。
  (一)
  漳州人应用地热资源始自何年,笔者手头尚无确切资料。但据《漳州府志》字间披露,宋朝期间,漳州已有水浴兼住宿的浴堂,可见漳州人开发温泉至少也在千年,可谓历史悠久了。
  据1989年8月内部版的《漳州工商史料》提供,1914年(民国三年),以开发温泉著称的福州市,有人来漳州在北京路创办“南园汤池”,营业颇为兴旺,收入亦丰。随后,漳州人也学着干起了澡堂兼旅馆的生意。但探泉挖井、经营管理多请福州师傅,故漳州澡旅业多为福州人操持。1918(民国七年)陈炯明部进驻漳州,搞“闽南护法区”,废旧城墙,拓新街道,商埠日益繁华,漳州的澡旅业也随之发展。至20年代末,已有“大吉馆”、“太清泉”、“大观园”、“百合”、“新新”等10家,建有大池10口,个人池93位,从业人员39人。
  抗日战争以后,受战乱影响,漳州工商凋零,澡旅业亦多处关闭。1949年漳州临解放时,只剩5家澡堂,惨淡经营着5口大池和45位个人池。
  旧时代地热应用受到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阻滞,只能用于沐浴。当时温泉澡堂设备简陋,浴盆是木制的(后才有砖砌的),提水靠的是一根长杆(或竹或木),长杆上一头绑个大吊桶,一头捆个大石头,工人站在井台上,用杠杆把热水提上来,既吃力又危险。当时的澡堂除备有毛巾、木拖供浴客使用外,还有擦背、修脚、按摩等收费服务项目,并有茶水糕点,供浴客休息品茗。闲时约三朋四友,去泡汤清谈,别有一番情趣。
  (二)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旧澡业进行改造。1951年3月,没收了反动乡镇长张得仁开设的“新世界”澡堂,归市总工会改建为工人澡堂。1955年1月,依照政策规定收购了市区最大的“大观园“澡堂(今北京路温泉宾馆)。1956年4月,漳州全面贯彻对私改造政策,澡旅业全行业纳入国营。随后,各澡堂进行了整修扩建,增添了设施,普遍采用机械提水。个人池、特别池装饰一新,大众化的大池也改成磁砖筑砌,有大、中、小三个池子供浴客选用。此外,在恢复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有的的澡堂还增加了接送盲残人、五保户洗澡,增设妇女专用澡池等等优良服务内容,深受芗城百姓欢迎,温泉澡堂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漳州的温泉清沏透明,水质优良,含有琉、矾、镭等12种矿物质,具有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慢性病的功效。汉代《温泉碑》中就有“有疾厉兮,温泉泊兮”的论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温泉治病也有记载。漳州工人疗养院自1984年创建了“水疗楼”以来,应用温泉对某些慢性顽症的患者进行水疗,取得很好疗效。国内各地远至新疆、辽宁,闻讯来漳求医水疗者甚多,全国总工会把漳州温泉作为组织职工疗养康复中心之一。现在,漳州市区地热带附近的单位、学校和居民群众,自建温泉浴室者不少,既方便、卫生,又能治病健身、但漳州温泉因受海水自断裂层渗入的影响,水质略带咸涩味,沐浴时不能使用肥皂与福州温泉略有不同。
  中外企业家对漳州地热资源十分赞赏,投资兴趣日浓。近几年建成的设备齐全、集餐宿康乐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漳州温泉大厦就座落在市区地热带上,建有脉冲浴池和桑拿浴室,入浴者常告满·据《漳州工商史料》透露:全市各澡堂的浴客每年合计在40万人次,可谓是“汤澡大国”了。
  (三)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漳州地热己从单纯的泡汤洗澡,开始走向为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服务的广阔领域。特别是打钻了孔深200米、水温122℃的高温热井后,更成为国内外有关方面关注的热点。全国和我省的地热专业委员会、中科院地质所、中科院广州分院、国家能源投资公司,以及计委、矿管委等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多次来漳调查研究。全国人大常委陈宗基教授、法国驻华科技参赞等专家学者闻讯也赶来实地考察,对漳州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
  1988年底,国家确定把漳州市区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列入国家示范项目。几年来,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集中供热,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广大地热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地热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市区已建项目有:日供100℃热水1800吨的地热水厂;每小时脱水1.36吨的地热脱水厂;以及地热烘干联营厂、地热蚊香烘干线、地热水产养殖场等等。此外,地震科研部门还应用漳州温泉来进行地震测报研究。科技工作者每天定时从专用的地热深井中,提取一定数量的温泉水,测,定水中惰性气体氡的含量变化,来分析了解地层活动规律,为地震测报提供参考依据。
  地热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漳州市区的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领域,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前景。
  松洲书院是全国最早的书院
  松洲书院开创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由陈元光之子陈珦主持。据《龙溪县志》载:“松洲书院在二十三四都(今芗城区浦南镇松洲村),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另据漳州司马欧阳秬巨为陈珦作墓志铭载:“景龙二年,龙溪县尹席宏隆礼聘立乡校,府君辟书院于松洲。贞元迁洲,遂以松洲书院祀龙湖(陈之光之号)而葬之。”据以上古志书记载,松洲书院创办时间确实在景云二年,然据《中国教育史》说的书院“其始于唐代丽正修书院。”其开办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这样,松洲书院比最早的丽正修书院还要早10年,由此可见,松洲书院是全国最早的书院。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苍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