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美术工艺琳琅满目国际礼品身价不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79
颗粒名称: 六、美术工艺琳琅满目国际礼品身价不凡
分类号: J521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漳州民间美术工艺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雕塑品,栩栩如生的泥人头,柔美润滑的双面绣,精心构图的剪窗花,精工刺绣的木偶战袍,古色古香的竹家俱,细巧玲珑的排坛品,以及扎花、绒花、篾扇、织带、走马灯、大尪头、竹玩具等,有的是民间艺人的产品,有的是家庭妇女的杰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大多数民间美术工艺品,仅仅被视为是谋生的小商品,很少评论其艺术价值。陈再添的泥人头以丰富多彩的戏剧人物面谱,受到全国文艺界的重视。徐竹初,这位于建国后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生长起来的木偶雕刻艺术家,堪称得上是漳州民间美术工艺的后起之秀。
关键词: 美术工艺 漳州 国际礼品

内容

漳州民间美术工艺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雕塑品(木偶头、木雕泥塑佛像),栩栩如生的泥人头,柔美润滑的双面绣,精心构图的剪窗花,精工刺绣的木偶战袍,古色古香的竹家俱,细巧玲珑的排坛品,以及扎花、绒花、篾扇、织带、走马灯、大尪头、竹玩具等,有的是民间艺人的产品,有的是家庭妇女的杰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大多数民间美术工艺品,仅仅被视为是谋生的小商品,很少评论其艺术价值。
  漳州解放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漳州文化馆通过寻觅、发掘,于1952—1955年组织一批工艺品经省、地、市几次展览活动,漳州民间美术工艺品,才被赋予了应有的艺术价值。陈再添的泥人头以丰富多彩的戏剧人物面谱,受到全国文艺界的重视。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先于1954年春订购180件泥人头,作为国际礼品赠送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东北戏曲研究院也购买60件收存,作为研究戏剧面谱之用。随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又向漳州选购徐年松的木偶头、陈再添的泥人头、詹宝的双面绣(缎扇面)、陈婉的布袋戏服、黄瑞香、黄爽的绒花、刘耀庭的纸盆花、陈韭菜的诗浦篾扇七项特种手工艺品出国展览,和赠送苏联、东欧等友好国家。使物美价廉的民间小商品,奇迹般地变成了身价不凡的艺术精品和国际礼品。为此,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别奖给徐年松、陈再添各一面锦旗;全体(8人)作者又都获得一枚出国工艺美展纪念章。
  漳州民间艺人多有自家相传、子继父业的传统。被称誉为“少年木偶雕刻家”的徐竹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徐竹初是木偶头相雕刻家徐年松的儿子,徐竹初因自幼耳濡目染而喜爱木偶雕刻。1955年,他刚16岁,就在漳州一中和友好同学组织木偶兴趣小组,成为漳州中小学开展木偶戏活动的带头人。当年“六一”儿童节,漳州市举办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美术工艺作品展览会,徐竹初在父亲指点下,几易木坯,精心雕刻老翁、番将、哪咤三个木偶头参加展览,得到很高的评价,连续被选送参加全省和全国展览,荣获全国特等奖。郭沫若在《爱护新生代的嫩苗》一文中称赞道:“⋯⋯那形态、表情、色泽,真是谐适,就是有名的老艺人恐怕也只能做到这样的美。”尔后,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还拍摄《少年雕刻家徐竹初》纪录片向全国播出,展现了徐竹初精湛的木偶雕刻艺术。
  徐竹初,这位于建国后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生长起来的木偶雕刻艺术家,堪称得上是漳州民间美术工艺的后起之秀。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徐竹初
相关人物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