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73
颗粒名称: 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
分类号: G241.3
页数: 16
页码: 22-37
摘要: 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迅速恢复与发展城乡工农业生产。同时,以漳州城区为中心,组织各项文化活动,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尔后,又通过组织文艺工作者,对本地区的优秀民间文艺和美术工艺作品,进行发掘、整理、改革、提高,并在国内外表演和展出,或作为国际礼品,赠送给友好国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南下’的革命文艺为漳州市带来了新时代的革命气息,掀开了漳州群众文艺活动的序幕。漳州市文化馆为帮助群众业余剧团培养文艺人材,提高表演艺术水平,采用具体辅导、办班培训、与文艺会演相结合的方法,派文艺干部经常深入剧团辅导排戏和帮助解决演出业务上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解放初期 漳州 群众文艺工作

内容

林长顺
  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迅速恢复与发展城乡工农业生产。同时,以漳州城区(今芗城区)为中心,组织各项文化活动,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尔后,又通过组织文艺工作者,对本地区的优秀民间文艺和美术工艺作品,进行发掘、整理、改革、提高,并在国内外表演和展出,或作为国际礼品,赠送给友好国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笔者当年因工作需要,也参加到这一崭新的群众文化浪潮中,亲历了解放初期(1949—1956年)开展群众文艺的盛况,现概述如下:
  一、‘南下’文艺展动漳城
  漳州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和南下干部进漳同时,也把北方老解放区的音乐、舞蹈、歌剧等革命文艺传入漳城,进行传、帮、带,然后,组织各中、小学大唱革命歌曲和文娱队学习打腰鼓、扭秧歌、舞花棍、摇钱鼓等舞蹈,随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欢快、高亢的解放歌曲,到处传唱,歌声嘹亮;雄浑壮观的腰鼓舞震动人心;轻盈跳跃的秧歌舞喜气洋溢⋯⋯‘南下’的革命文艺为漳州市带来了新时代的革命气息,掀开了漳州群众文艺活动的序幕。
  1951年5月4日,在漳州举行的“五四爱国健身运动会”上表演的文娱节目中,学生联合会组织220名男女学生的腰鼓队,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思想教育为主题,通过八个表演单元的队形变化,配合轻重疾徐变化的鼓点节奏,忽儿显示着五星光芒闪烁,忽儿排叠成天安门的图形队列,在哨音的指挥下,美丽庄严的图象先后呈现出“五四青年节”和“毛主席万岁”等织字队形。编排新颍,表演精彩,气氛热烈,鼓舞人心,为腰鼓舞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情趣,把北方革命文艺在漳州的传播推向高潮。有些街道和工厂(工会),也先后组织了腰鼓队、跳起了秧歌舞。1953年冬,在大张旗鼓地开展过渡时期国家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活动中,嘉禾街自发组织老太婆秧歌队,配合街道剧团巡回演出,吸引了很多观众,成为漳州群众文艺活动中的佳话。
  二、设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引导群众文艺工作健康发展,1950—1951年间,分别成立龙溪专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专区文联)和漳州市文化馆,加强业务组织领导工作。
  (一)成立专区文联,培养革命文艺创作队伍。
  专区文联是在龙溪地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根据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文学艺术界知识分子进行统战工作的群团机构。下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协会,广泛地团结与教育、改造各界文艺工作者,开展革命文艺创作活动,为工农兵提供演唱材料和其它文艺作品。
  专区文联成立伊始,为帮助文艺工作者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1951年间发动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专区文联土改宣传队”,深入龙溪、海澄两县土改地区,以戏剧和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同时在土改斗争实践中,深入群众,体验生活,汲取营养,就地取材,进行文艺创作。宣传队在即编即演的戏剧《斗倒恶霸×××》演出后,群众反响强烈,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文艺工作者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也接受考验与锻炼,对世界观改造有一定触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革命文艺创作的素质。
  1952年11月25至27日,专区文联召开“龙溪专区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包括各县、市新旧文艺工作者80多人。会议传达了福建省文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区三年来的群众文艺工作、听取和讨论关于“地方化剧本创作问题”、“农村剧团活动方向问题”、“民间戏曲会演”和“全省戏改工作会议”精神等专题报告。龙溪地委宣传部长张平和专署文教科长巩鸣鹏到会,他们提出群众文艺工作要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并提出要创作大众化、通俗化、地方化的作品,为工农兵服务等工作要求。
  会议最后作出决议:文艺工作者必须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根据当前政治形势的要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大胆创作,谨慎演出;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开展文艺批评,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把文艺工作推进一步,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会议还结合改组专区文联,广泛吸收各县、市新旧文艺工作者参加文联领导机构(每县有2个委员名额),选举巩鸣鹏、赵苏太、张方等25人为执行委员,和16名候补委员;各县、市也相继成立‘文联’,进一步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领导工作。
  通过这次专区文联代表会议,把原来以漳州市的文艺创作活动拓展到全区各县;工作对象也从文艺干部、业余文艺工作者扩展到戏剧、曲艺、美术工艺各界民间艺人。
  (二)加强漳州市文化馆组织建设,以漳州为重点,面向全区开展工作。
  文化馆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龙溪县民众教育馆接收过来的。解放后改名龙溪县人民文化馆。1951年6月,从龙溪县城关划出来正式建立漳州市(今芗城区,下同)以后,文化馆又更名为漳州市人民文化馆。由于漳州市是龙溪专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解放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漳州市人民文化馆成为龙溪专区的重点文化馆,受专署文教科和漳州市文教局的双重领导,并先后选派文化干部、龙师艺师班毕业生和原地委文工团部份成员,合计10多人到文化馆工作,加强群众文化工作队伍。自1949年至1956年,历任馆长或负责人先后有陈问聃、林长顺、方枫等3人。
  在业务工作上(日常工作包括群众文艺、图书、文物等业务),以漳州市为重点,面向各县城乡,与各县文化馆建立交流、配合、汇集的业务关系。如举办全区性的戏曲会演和各种展览,大多是由漳州市文化馆主办,各县文化馆协助选送节目和展品,形成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并促使漳州群众文艺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业余剧团遍地开花
  漳州群众业余戏剧活动是在‘南下’文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当时先由专署文教科、龙溪县文教科、文化馆和中、小教联合组织大众文娱演出委员会,把市区7所中学和15所小学编成7个组,每组负责一台节目,轮流于每周末在中山公园演出,很受群众欢迎。从1951年3月起,文教科、文化馆又配合抗美援朝宣传活动和街政建设,发动各街组织业余文娱队伍,开展文艺宣传,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大众文娱晚会,进一步从学生的文娱活动扩展到工农群众的文娱活动。起初,新组建的几个街道剧团大多翻译、改编‘南下’歌剧为方言歌剧,作为剧团的主要演唱节目,在本街演出。如中山街的《有了上地多生产》、《宝山参军》、修竹街的《王贵与李香香》、大同街的《小姑贤》等方言歌剧,都获得成功,并选送参加市区举办的大众文娱晚会,通过演出,调动了群众组织业余剧团的积极性。随后,华南、南山、钟芬、桥南⋯⋯等街也相继建团并粉墨登场。那时市区20个街道先后有19个街道剧团和5个曲艺团体;还有搬运工会、建筑工人、竹器社青年小组、九龙江船民以及工赈队也都有了自己的业余剧团经常活跃在街头。由于漳州率先在群众中组织各种形式的业余剧团并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个经验很快地推广到各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52年底,全区10县1市已有6600多人参加固定组织的204个群众业余剧团和文工队,成为群众自演、自唱、自乐的主要文艺活动团体。
  漳州市文化馆为帮助群众业余剧团培养文艺人材,提高表演艺术水平,采用具体辅导、办班培训、与文艺会演相结合的方法,派文艺干部经常深入剧团辅导排戏和帮助解决演出业务上的具体问题。自1951年至1954年,曾举办了业余剧团骨干训练班;音乐、歌舞、幻灯传习班和演员化妆术学习班等业务训练。为总结经验,表场先进,提高水平,漳州市于1954年夏,配合政治宣传活动,开展街道剧团表演评奖月,对剧团的演出效果和艺术水平,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阅。于1954年冬,协助市学联举办漳州市中等学校文艺创作比赛,参赛的歌剧《歌颂人民教师陈友光》(龙师)、诗剧《改造自然》(漳州农校)、、话剧《吴立群小组》(三中)等9个节目,全部是学校师生创作的作品。通过演出,按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两大类进行评奖,进一步提高文艺素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又于1955年春,举办了漳州市青年文娱会演,由街道、工会、学联、机关四个系统筛选23个节目参加会演。其中芗剧《人往高处走》、《海上渔歌》、方言话剧《粮食》、《只要山还在》、说唱《作诗》等节目,是本市业余戏剧活动向地方化发展的滥觞。
  漳州市在发展了众多的业余剧团之后,文艺宣传力量相当壮大,在历次群众运动中都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如1953年冬,在宣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运动中,各业余剧团在短时间内,就创作了40多种短小精悍的芗剧、歌剧、说唱、连环画等文艺宣传材料,分区划片,在16天当中演出街头剧和放映幻灯112场次(巡回226个演出点),形成街街有演戏,处处有宣传(观众累计86000人次);与此同时,还举办大型图片展览(观众21000多人次)、黑板报展览(参展单位45个)、锦歌播唱、说书艺人义讲等多种形式,围绕主题大力宣传我国解放四年来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和贯彻总路线,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通过各种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说;“有共产党、毛主席领导,没错,我们大家只要紧跟着一步步走,准能走到社会主义社会!”
  漳州市群众业余文艺活动的普遍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如过去漳州‘公爷街’是农历新年庙会式的群众游春的场所,赌薄之风甚盛。解放后在人民政府严禁赌博的同时,从1952年起就把‘公爷街,改办成‘娱春场’(先后设在中山公园、延安北路和人民体育场),保留风味小吃,增设摊店卖货、组织戏曲义演;既保持地方特色、又革除恶习、树立新风,使之成为漳州人民欢乐、文明的游春新风俗。
  四、民间文艺丰富多彩
  漳州是个历史文明名城,民间戏曲文艺相当丰富。但因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有些民间曲艺和舞蹈多少带有封建的色彩;有的因人们阶级立场、观点的差异,把人民喜闻乐见的锦歌贬称“乞丐歌”,歌仔戏曲诬蔑为“亡国调”;因此,不敢表演而销声。
  漳州市文化馆为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自1951年起,组织部分文艺干部深入群众中调查摸底和说服动员工作,于1952年10月上旬举办民间文娱会演兼办民间艺术品展览会,并推选代表人物参加专区首届文代会,从政治上体现党的文艺政策,树立民间艺人的荣誉感;为发掘、整理民间艺术提供条件。接着,于1953年11月举行漳州市民间音乐会演;1956年2月和12月又举行龙溪专区群众业余文艺和民间音乐、舞蹈两次会演。使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会演活动有机的结合并交替进行,不断的提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期间,漳州市发掘、参演的民间曲艺有:锦歌、芗曲、南词(十全腔)、潮音、南乐、弦管(元曲)、四平锣鼓、十音、八音、褒歌、佛曲、道士赞、秦筝、品仔闹台等10多种;民间舞蹈有:大鼓舞、英哥舞、拍胸舞3种。各县发掘选送参演的曲艺有:昆曲(东山)、龙船歌(云霄)、牧牛歌(漳浦)、潮音串(平和)、客家山歌(南靖)、畲歌(华安),以及树叶吹奏等10多种;民间舞蹈有:大车鼓(海澄)、闹花灯(云霄)、大鼓狮(漳浦)、走马花扇舞(平和)、公背婆(诏安),还有狮舞、花篮舞、扇舞等也及时来漳互相交流。
  锦歌是漳州影响较大的民间音乐,曾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与台湾歌仔戏、漳州芗剧都有深厚的渊源关系。1952年10月参加民间文娱会演后,林廷老先生被推荐参加专区首届文代会,不久又偕同蔡鸥、赖耀山、王清吉等艺友赴上海参加华东民间音乐会演。使‘乞丐歌’登上了‘大雅之堂’,有力地推动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以后又创作了《城乡物资交流》、《新婚姻法》、《中苏友好同盟歌》等多首新锦歌,定期在漳州有线广播进行播唱,并多次在街头演唱宣传,获得了群众欢迎和喜爱。1953年5月间,他们成立龙眼营、新桥头两个锦歌研究社,漳州民间自发的有15名中、青年女工进入研究社学习,当他们学得一定成绩后,被聘请到有线广播台播唱,打开了妇女唱锦歌的新风气,使漳州锦歌有了新的发展。
  芗曲是芗剧艺人邵江海、林文祥汲取锦歌和民歌小调的旋律谱写而成的芗剧主要曲调。通过几次会演,引起了省、市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间,福建省文工团、龙溪专区文联和漳州市文化馆配合民间艺人整理了200多首芗曲,编印成《闽南民间音乐汇刊》,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各省文艺界纷纷来信索取,从而提高了芗曲的知名度,促进了芗剧的发展。
  南词又名十全腔。据说原是山东曲阜祭孔的乐曲,于19世纪末传入漳州。漳州浦头(霞东钧社)是闽南现存比较完整的南词业余歌馆,保存的曲调有南词、北调、小调、古乐4类40多曲。霞东钧社于1952年参加首次文娱会演后,善于操琴吹笛的颜荣谐(他是著名旦角),和琵琶能手林达嵩都得了奖。从此,他们恢复了正常演唱,并主动挖掘名剧《陈姑赶船》(即《秋江》),培养青年演员,于1954年2月参加龙溪专区地方戏曲会演观摩演出,以别具一格的南词戏曲艺术,获得观众好评。
  大鼓舞是漳州特有的民间舞蹈。舞者胸前背挂一个鼓面直径约二尺的大鼓,两手握鼓槌在两边鼓面交互敲打。基本阵容有两类:一类不带凉伞;一类是大鼓与凉伞对舞,俱有小锣手配舞。大鼓伞有一鼓一伞一锣、二鼓一伞二锣、四鼓四伞四锣等;不带凉伞的少者4个、多者8个、16个,阵容雄壮,鼓声雷动。大鼓舞由于步伐稳重矫健,具有粗犷、朴素、硬朗的风格,表现了勇武、豪壮的气魄。它既是舞蹈又是漳州人民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旧社会曾盛极一时;后来由于国民党统治者认为有碍社会秩序和抓壮丁当兵而销声敛迹。
  解放后,人民政府努力发掘民间艺术,大鼓舞又获得了新生,并从过去为迎神赛会捧场,变为现在文艺宣传的排头兵。1951年上海新安旅行团(文艺团体)来漳州时组织人员学习大鼓舞,并在上海搬上舞台公演,引起各方重视。1953年春,中央文化部组织民间艺术观摩组来漳州观摩;谢九、杨忠两位老艺人被推荐参加华东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都获得好评。当年,新华西和华南两个街率先组织大鼓舞队,并废除男扮女妆的传统习惯,改川女青年舞弄凉伞,以四男四女对舞;并吸收一些腰鼓舞的舞蹈穿花动作,使舞姿和表演更具现代化。为防止发生滥改,粗暴对待民间艺术的错误,市文化馆于1954年11月间组织直属大鼓舞队,进行学习、研究工作;漳州市学联并在这个基础上,组织一个大鼓舞节目,于1955年8月赴省参加会演,获得二等奖。又使流传在社会上的大鼓舞开始向中、小学校园发展。
  五、戏改初见成效艺苑异彩纷呈
  漳州市戏改工作的重点是芗剧和布袋戏(即木偶戏)。戏改工作以漳州实验芗剧团为试点,通过改人(艺人思想改造)、改戏、改制度一系列的工作,剧团废除了老板制,选任了团长,实行民主管理;废除了老板的专权剥削,维护艺人利益,组织艺人参加群众运动和时事讲座,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政府拨款资助剧团解决经济困难,又把久病在惠安的芗剧奠基人邵江海接来漳州住院治疗,并由省文教事业管理局按期拨款补助他的生活费,安排在剧团工作。鼓舞了艺人对戏改工作的积极性。
  在舞台艺术上,艺人通过不断的文艺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开拓眼界、提高认识,逐渐消除了怕演新戏不卖座,怕定制度不自由,怕定型戏不好演的思想顾虑,从1953年初首先编演定型戏《吕蒙正》,随后笋仔芗剧团也编演定型戏《西厢记》,成为漳州芗剧界从演出幕表戏转向演定型戏的开端。戏剧音乐方面,过去芗剧没有定型的乐曲配戏,一般摹仿其它剧种的音乐及表演形式,有时演一出戏,大花唱京调,丑角唱潮音,生、旦唱芗曲及江西调,各种腔调杂陈并用,敲打锣鼓也很少讲究配合,因此失去了戏曲艺术的统一性、完整性。1952年,由文艺工作者和邵江海、林文祥等人挖掘、整理200多首芗曲以后,剧团采用芗曲配戏,增强了舞台音乐效果,并吸收越剧经验,适当降低打击乐的声响,充实弦管乐,缩短音乐‘过门’使音乐与剧情的发展,恰当地衬托出舞台气氛,加强了戏剧艺术的感染力。1954年间,芗剧团又继续发掘、整理出《三家福》、《双巡按》等剧目,于当年8月—10月先后参加福建省和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得到很高的艺术评价,邵江海、李少楼、姚九婴、陈玛玲、纪招治等艺人都得了奖,由此,更促进了芗剧界积极地进行艺木改革。1953至1955年间,实验芗剧团和笋仔芗剧团先后共发掘、整理出《知县斩按司》、《安童弄》等7个传统剧,改编了《张羽煮海》、《刘海砍樵》等11个剧目,编演《海上渔歌》、《种柑记》等9个现代剧,使芗剧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戏曲艺坛。1955年春,上海新美术出版社特地派人来漳州拍摄华东会演得奖的《三家福》剧目演出,制成连环图册发行全国,提高了芗剧在全国的知名度。
  属于傀儡戏系统的布袋戏、铁线戏、纸影戏和提线木偶戏是民间戏曲艺术的瑰宝。它们汇集、流行于同一地区(龙溪专区)是全国少有的奇迹。龙溪专区于1954年2月举行的地方戏曲会演中,傀儡戏4个剧种先后在舞台上展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华东局戏曲研究院徐筱汀同志评价说:“闽南傀儡戏最丰富,全国各地没法看到的剧种在这里看到了。”他为此特地邀请地、市文化部门召开了一次木偶改革座谈会,和傀儡戏各剧种艺人交换意见。
  在龙溪专区的四个傀儡戏剧种中,比较流行并较早进行整理、改革的是漳州布袋戏。这个剧种在解放前属小戏班,全班仅2—5人,肩挑一担道具(主要是几十只木偶和几支琴、弦和小锣鼓),随请随演,收入微薄,艺人只图个糊口而已。
  建国后,漳州市为扶植、整理群众喜爱的剧种,1951年由市文化馆对著名艺人郑福来和陈南田为主的南江布袋戏剧班予以关心与帮助,重新编导几个传统剧目,添设了一些行头,并于1952年10至11月两次选送参加漳州市和福建省首届地方戏曲会演,他们的精湛演技引起全省戏曲界的轰动。11月下旬被省文化局召往上海和苏联木偶戏专家奥布拉兹卓夫交流经验,获得国际友人很高的赞誉。12月又被召往北京表演“大闹天宫”,并与泉州傀儡戏《新潞安州》一起被拍成电影《闽南傀儡戏》,发行国内外。之后,被省文化局列为民营公助剧团之一,正式改名为漳州南江木偶实验剧团,于1953年发给补助费一千万元(旧人民币),充实服装、道具;北京电影制片厂也赠送一台新型的大戏棚子,以改进演出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布袋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以后他们又陆续编写了《抗金兵》、《黑旋风李逵》、《三打祝家庄》、《黄泥岗》等定型戏,和《陈胜王》、《嫁衣恨》、《武大郎之死》等半定型戏,并革除了配乐川京调“借牌川”,念白唱词用方言的旧习惯,改为配乐一律用芗曲,提高了演出效果,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演出业务很好,每次演出时的观众比以前提高一、二倍。1952年间,为充实、提高漳州布袋戏的演员与艺术水平,经领导同意把漳浦著名布袋戏艺人杨胜调入漳州南江布袋戏剧班,改名为漳州木偶剧团,杨胜任团长,陈南田任副团长,并于当年8月以《雷万春打虎》、《大名府》等保留剧目赴省参加第二届地方戏曲会演。会演期间,他们以高超的技艺,轰动全省戏曲界,许多艺人纷纷来与他们讲戏论艺。不久,该剧团又被选送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杨胜和陈南田都获得特种艺术表演一等奖,他们还受聘到北京以木偶艺术讲学几个月,被誉为中国木偶表演艺术家的桂冠。1955年3月初,漳州木偶剧团又以《雷万春打虎》、《哪咤闹海》等剧目参加全国木偶剧种重点观摩演出,获得很高赞誉,并拍摄第二部彩色电影《掌上艺术》。1956年9月,以漳州市木偶艺术家杨胜和陈南田为主组成的中国木偶艺术团,由福建省文化局长陈虹领队,赴法国和东欧国家访问演出,再次使中国木偶艺术展现于西方,饮誉国际。
  六、美术工艺琳琅满目国际礼品身价不凡漳州民间美术工艺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雕塑品(木偶头、木雕泥塑佛像),栩栩如生的泥人头,柔美润滑的双面绣,精心构图的剪窗花,精工刺绣的木偶战袍,古色古香的竹家俱,细巧玲珑的排坛品,以及扎花、绒花、篾扇、织带、走马灯、大尪头、竹玩具等,有的是民间艺人的产品,有的是家庭妇女的杰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大多数民间美术工艺品,仅仅被视为是谋生的小商品,很少评论其艺术价值。
  漳州解放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漳州文化馆通过寻觅、发掘,于1952—1955年组织一批工艺品经省、地、市几次展览活动,漳州民间美术工艺品,才被赋予了应有的艺术价值。陈再添的泥人头以丰富多彩的戏剧人物面谱,受到全国文艺界的重视。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先于1954年春订购180件泥人头,作为国际礼品赠送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东北戏曲研究院也购买60件收存,作为研究戏剧面谱之用。随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又向漳州选购徐年松的木偶头、陈再添的泥人头、詹宝的双面绣(缎扇面)、陈婉的布袋戏服、黄瑞香、黄爽的绒花、刘耀庭的纸盆花、陈韭菜的诗浦篾扇七项特种手工艺品出国展览,和赠送苏联、东欧等友好国家。使物美价廉的民间小商品,奇迹般地变成了身价不凡的艺术精品和国际礼品。为此,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别奖给徐年松、陈再添各一面锦旗;全体(8人)作者又都获得一枚出国工艺美展纪念章。
  漳州民间艺人多有自家相传、子继父业的传统。被称誉为“少年木偶雕刻家”的徐竹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徐竹初是木偶头相雕刻家徐年松的儿子,徐竹初因自幼耳濡目染而喜爱木偶雕刻。1955年,他刚16岁,就在漳州一中和友好同学组织木偶兴趣小组,成为漳州中小学开展木偶戏活动的带头人。当年“六一”儿童节,漳州市举办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美术工艺作品展览会,徐竹初在父亲指点下,几易木坯,精心雕刻老翁、番将、哪咤三个木偶头参加展览,得到很高的评价,连续被选送参加全省和全国展览,荣获全国特等奖。郭沫若在《爱护新生代的嫩苗》一文中称赞道:“⋯⋯那形态、表情、色泽,真是谐适,就是有名的老艺人恐怕也只能做到这样的美。”尔后,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还拍摄《少年雕刻家徐竹初》纪录片向全国播出,展现了徐竹初精湛的木偶雕刻艺术。
  徐竹初,这位于建国后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生长起来的木偶雕刻艺术家,堪称得上是漳州民间美术工艺的后起之秀。
  清代的鸣锣喝道
  常听善侃的高龄老人述说亲眼所见的一些历史掌故,例如关于满清时代漳州的道、府、县官吏出门情况,据说,清制文官出门的乘轿和鸣锣喝道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七品的县官外出时,乘四人抬的绿呢大轿,无顶马前导,轿后有捕快衙役,前后“吼班”,锣手敲三槌半,所谓半槌是锣刚敲便立即用手捂住,锣手之后是“肃静”、“迴避”牌等排在轿前,前面有衙役二人分左右两翼,各执皮鞭不断击地,发出“叭!叭!”响声,叫做清道。
  至于府、道等官员出门、乘轿规格与县官同,加武弁骑顶马前道和护卫等,锣手敲六槌半。(沱)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以及漳州的风土人情,特色及习俗,其中分别记述了日军飞机滥炸漳州的罪行、菲律宾“华友”战斗英雄陈增棍自述、漳州解放初期群众文艺工作概况、漳州图书馆史略、唐宣威将军昭应侯许天正传、历史上的丐户和漳州乞丐营、端午节及其习俗、漳州市区路、街、巷的演变……黄叶沱张胡山汤怀亮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长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