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五十年代漳州的卫生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57
颗粒名称: 回忆五十年代漳州的卫生工作
分类号: K206.6
页数: 3
页码: 120-122
摘要: 在旧社会,卫生工作是不受重视的。据我们所知,在四十年代,漳州瘟疫连年不断,当时这个人口还不及六万人的小城市,每年死于传染病却不下千人。1949年9月漳州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专设卫生管理机构,重视卫生保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漫延。1953年成立了漳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市委领导下,各方协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
关键词: 回忆录 卫生 漳州

内容

在旧社会,卫生工作是不受重视的。据我们所知,在四十年代,漳州瘟疫连年不断,当时这个人口还不及六万人的小城市,每年死于传染病却不下千人。1944年漳州发生一场鼠疫,当年死了700多人;1945年又发生霍乱,先后死了500多人、当时西桥洋老洲一巷曾经在那次鼠疫流行中,300多人口中就死了200多人,鼠疫过后,十室九空,令人心寒。1949年9月漳州解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专设卫生管理机构,重视卫生保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烈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漫延。1953年成立了漳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市委领导下,各方协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1956年经省评定实现基本“三无”(蚊子、跳蚤、臭虫),荣获全省特等先进卫生地区称号。1957年为响应省党代会提出在五年内实现“千斤省”、“四无省”的号召,漳州人民在市委的带领下,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抓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奋战二个半月,提前四年九个月,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实现“六无”卫生城市(六无即无蚊子、无苍蝇、无麻雀、无老鼠、无跳蚤、无臭虫),1958年3月16日福建省除四害讲卫生观摩大会在我市召开,通过出席大会的华东五省市专家、代表鉴定评比,并经大会确认漳州市达到基本“六无卫生”城市标准,成为全省的榜样,受到中央爱卫会和省政府表彰奖励。
  五十年代漳州市卫生工作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功呢?现就当年我们经历的情况,简述如下:
  解放初期,漳州的卫生保健设施是比较简陋,人们的卫生习惯尚未形成风气,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党与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全党动员,干部带头、全民动手。每次召开市党代会、人代会和扩干会都把卫生工作列入议题,在日常工作中,由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1958年期间,市委书记康仲吉同志更是身体力行,机关干部带头开展搞卫生、除“四害”,学校师生、街道居民、工厂企业职工也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轰轰烈烈地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
  《福建日报》在为漳州荣获“六无”卫生城市而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漳州市委决心消灭‘四害’改变漳州卫生面貌,要把广大群众从疾病的痛苦中解放出来,他们就是有心人”,在市委的带领下群众受到鼓舞,人人都认真投入,广大群众也是有心人,因此漳州人做到了前人没能做到的难事。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使除害灭病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扎扎实实地抓宣传教育,也是一种卫生治本措施。从1953年到1958年,市卫生管理部门有组织的在街道、居委会干部、企事业干部职工中培训基层卫生骨干4943人,向他们传播卫生科学知识,大讲有关卫生法规、同时配合卫生墙报、黑板报、壁画、街头剧等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逐渐地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以卫生为光荣的社会时尚,人们的卫生习惯、社会公德水准也随之提高,维护公共卫生的感人事例层出不穷。
  三、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了卫生工作的落实。在市委领导下,除设立爱卫会组织之外,各机关、工厂、学校、居民也组织卫生委员会,由单位领导具体负责;此外还建立了若干卫生督导队、宣传队、突击队,通过检查评比,表彰先进,消灭死角等措施,保障了各项卫生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由于上述各项措施得力,社会效应良好,因此在“除四害”和实现“六无”工作上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不过从当时客观情况看,五十年代的漳州,人口少、工业污染也少,环境质量较好。另方面,广大人民对于解放前连年瘟疫、健康毫无保障的惨状记忆犹新;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卫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大抓除四害讲卫生,正是顺应民心的大好事,因此一呼百诺、事半功倍,这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讲究卫生,除害灭病,永远是人民群众所渴求的。只要借鉴历史,继续努力,漳州的卫生工作是可以搞得更好的。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学谦
责任者
黄云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