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烟毒,三个月肃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55
颗粒名称: (六)百年烟毒,三个月肃清
分类号: F752.95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建国后,共产党、人民政府鉴于鸦片不仅是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的毒品,而且也是沾污中国人一百余年的民族耻辱,必须坚决肃清。1951年前后,漳州已经发现了不少的吸毒者,并先先后后抓了不少的鸦片烟贩,收缴几千两毒品,但由于当时尚无完整的政策措施和周密的工作步骤,只是断断续续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尚未能彻底禁绝。实际上漳州与石码也早已作了准备,等待命令立即行动。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彻底解决了这项历史重任,洗刷了帝国主义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历史耻辱,全部肃清了肆虐百年,毒害漳州人民的鸦片烟毒。
关键词: 鸦片 清毒工作 漳州

内容

建国后,共产党、人民政府鉴于鸦片不仅是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的毒品,而且也是沾污中国人一百余年的民族耻辱,必须坚决肃清。1951年前后,漳州已经发现了不少的吸毒者,并先先后后抓了不少的鸦片烟贩,收缴几千两毒品,但由于当时尚无完整的政策措施和周密的工作步骤,只是断断续续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尚未能彻底禁绝。
  1952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清毒工作做为中心工作来抓,全党全民一齐动手,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运动月,要求全面彻底地肃清鸦片烟毒。1952年秋,龙溪地区(即今漳州市)依据福建省委关于开展清毒运动的政策和要求,即成立龙溪地区清毒办公室专门机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摸底后,确定以平和、龙溪和漳州(即今芗城区)三县市作为全区的清毒重点,其他各县也要配合进行。
  平和县是种植罂粟的产区,漳州和石码(今龙海市)两地是毒贩的中转站和吸毒者较多的地方。当时作重点是对的。实际上漳州与石码也早已作了准备,等待命令立即行动。
  八月二十四晚十二点,全区各县同时行动,一举将所有大小毒贩和抽吸鸦片的烟民逮捕、集中。平和、漳州两地收缴鸦片烟膏一千多两,烟灯、烟枪一百多付,集中烟民二百多人,抓到毒贩三十多人,战果辉煌。
  随后,各县(市)清毒宣传大军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既教育了广大群众,又迫使漏网的毒犯主动地进行坦白交待。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工作,消灭了毒品销售的社会基础,并将居住于漳州的二百多烟民,全部集中到旧龙溪地方法院(即今南昌路芗城区文明办所在地,此前,吸毒者也集中一部份在公园边经历巷“安息日会”教堂内)。依照上级规定,对集中的烟民进行清毒教育,交待清毒政策,采取自我教育形式,由烟民们自诉抽吸鸦片的危害,经过一个月的集中,以强迫戒烟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在大部分人有一定悔悟情况下,经过严肃地办理“约法三章”的手续后,才放他们回家恢复正常生活。据以后观察,这些人都能改掉劣习,分别在各个行业从事正当职业和积极劳动着,其中如著名西医陈志纲,在彻底戒除毒瘾后,被选为人民代民,还当上了“漳州工人疗养院”院长。原来是个烟毒很深瘾君子的老猴(尤振祥),接受教育并戒除烟瘾后,肩挑竹筐,做着收购废品的生意,生活有保障,还成了家,精神风貌全变了,他自己编了几句顺口溜自娱:“老猴戒烟翻了身,鸡毛肉骨担上肩,三顿吃饱有酒饮,闲时看戏看绍兴(即越剧);旧底(即过去)吸食鸦片苦,现在成家也娶媒(娶老婆)”。形象地诉说了戒烟后的幸福生活。
  严禁鸦片是顺人心、合民意的大好事,清毒工作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漳州经过三个月的清毒,彻底清除了肆虐百年、祸害漳州人民的鸦片烟毒。为了铲除毒根,警戒后人,龙溪地区暨漳州市依照清毒政策规定,于1952年9月15日在漳州召开公审大会,分别情况处理了一批贩毒分子,将大毒犯李春辉执行处决,漳州广和隆店主老纪判徒刑四年送苏北劳动改造(刑满释放后,安置在漳州饮食公司工作)。
  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彻底解决了这项历史重任,洗刷了帝国主义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历史耻辱,全部肃清了肆虐百年,毒害漳州人民的鸦片烟毒。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