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吸食鸦片的祸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53
颗粒名称: (四)吸食鸦片的祸害
分类号: F752.95
页数: 2
页码: 108-111
摘要: “鸦片”,漳州人俗称“阿片”,也叫“阿芙蓉”,又称“洋药”,是一种棕黑色的膏状物,含有吗啡成份,偶而少量服用,具有镇痛、止咳、止泻等药效,若长期服用,不但成瘾,且祸害极大。因此,凡有识之士,则视鸦片为猛兽、为魔鬼,深恶痛绝。漳州民间对鸦片的危害曾流传以下绝句:“此与杀人凶器等,不名烟袋故名枪”。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舍,不见烟火冲天。
关键词: 鸦片 贸易 漳州

内容

“鸦片”,漳州人俗称“阿片”,也叫“阿芙蓉”,又称“洋药”,是一种棕黑色的膏状物,含有吗啡成份,偶而少量服用,具有镇痛、止咳、止泻等药效,若长期服用,不但成瘾,且祸害极大。
  染上鸦片烟瘾的人,由于长期吸食而发生慢性中毒,身体形状逐渐变化,脸色灰暗,双颊深陷,颧骨高耸、瘦骨嶙峋、眼神呆滞无光,精神萎靡不振,走起路来,趿着鞋子,有气无力;倘遇烟瘾犯时,更是呻吟不绝,肌肉抽搐,坐立不安,呵欠连连,鼻涕流淌,形同鬼魅,有些严重的即躺在床上或地上打滚,叫苦连天。
  在旧社会,起初抽吸鸦片的,多是一些官宦、士绅、巨富、商贾,他们把抽吸鸦片当作消遣解闷的手段、寻欢作乐的方式。虽然也有一些市井小民、劳动苦力者吸用鸦片,往往是为生活所迫,才染上这弊害。如当苦力的拉黄包车,抬轿子,搬运工人⋯⋯,他们由于劳动强度大,超时劳作(一天连续劳作十多小时),终年不得休息,且饮食粗劣,温饱不易,身体孱弱,体力不支,为消除疲劳,不得不在劳动之余,吸上几口鸦片,以振作精神,继续劳作。然而抽吸鸦片者,一旦成瘾,不吸就无法干活,于是越吸身体越坏,体力越下降,生活变得越困苦。另方面,在旧社会医疗条件很差,医疗费用昂贵情况下,有些人因生病,以鸦片作麻醉、镇痛为药用,这对一般的胃病、肚子疼、腹泻等小病,也起了治标的疗效。不过从表面上似乎也能镇痛治病,但只要吸了几次,其骨子里就要中毒,成了瘾则非吸不可了。在旧社会里,有不少官僚豪绅、富商巨贾和公子哥儿,因吸食鸦片,把钱财化成缭绕的烟雾,结果家破人亡;也有一些穷人因染上烟毒而终生潦倒,行乞街头,抛尸田野。因此,凡有识之士,则视鸦片为猛兽、为魔鬼,深恶痛绝。漳州民间对鸦片的危害曾流传以下绝句:“此与杀人凶器等,不名烟袋故名枪”。另有付对联也以形象化语言无情的揭露了鸦片烟毒的祸害: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动!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舍,不见烟火冲天。”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