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圩场话古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42
颗粒名称: 天宝圩场话古今
分类号: F321.42
页数: 6
页码: 67-72
摘要: 天宝圩场,位于九龙江西溪中游、芗城区天宝镇辖内。由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邻近地区物产丰富,因此,四方商贾来往频繁,土特产交流贸易日趋繁荣。据明代《南靖县志》载:”本县带办天宝税课局,岁办各色课钞壹千陆百陆拾锭肆贯陆百玖拾壹文。从这里可以证实一点,天宝圩于明代之前则已形成并有官方赋税入库,其规模已超过一般。最近笔者访问了这个地区的几位老人,据他们介绍并加以证实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天宝圩邻近还有几个小圩场,如后垅圩、浦仔圩、山坪圩、茶铺圩、楼仔圩、南山圩等。因此,在宋、元两代仍然延续不变。
关键词: 天宝圩场 农业经济 芗城区

内容

天宝圩场(原名京元市仔,现改称天宝农贸市场),位于九龙江西溪中游、芗城区天宝镇辖内。它北邻华安县、西连南靖县,东倚漳州市区,居于二县一市的中心地带;由漳州西行的国道319线是从其边缘通向南靖、平和及闽西各地,是漳州地区通往闽西南的必经之地。由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邻近地区物产丰富,因此,四方商贾来往频繁,土特产交流贸易日趋繁荣。据民间传说,这个跨二县一市的大圩场自古有之,但始于何时,谁也说不准。据明代《南靖县志》载:”本县带办天宝税课局,岁办各色课钞壹千陆百陆拾锭肆贯陆百玖拾壹文。”从这里可以证实一点,天宝圩于明代之前则已形成并有官方赋税入库,其规模已超过一般。最近笔者访问了这个地区的几位老人,据他们介绍并加以证实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天宝圩邻近还有几个小圩场,如后垅圩、浦仔圩、山坪圩、茶铺圩、楼仔圩、南山圩等。这些小圩都是由邻近几个小山村的农民,约定日期,把自己剩余的物品拿来圩场上互相交换,主要物品有大米、杂粮、食糖、竹木手工制品等等。当时交换的形式和一般换算标准是:三斤米换一斤鸭蛋或一斤鱼:五斤米换一斤猪肉:二斤米换一斤红糖:五斤米换一斤花生油;理发一人一次一斤米,儿童减半:蔬菜之类的东西随行情由买卖双方自定。这些山村小圩场的存在,就当时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偏僻农村是必要的。因此,在宋、元两代仍然延续不变。
  明代期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道路交通逐步改善,山村农民也逐渐把自己的土特产品挑到邻近较大的圩场出售,因而,处于平坦的天宝圩逐渐成为这个地区的中心交易圩场,圩场上也开始有了草棚、茅棚的出现,各种摊贩、摊位也逐渐归类排设,而后又由“地保”执掌管理和收税,南靖税课局代办天宝圩场的赋役、税课也就是从这期间开始的。
  由于天宝圩场的兴起并日趋繁荣,原来邻近的山村小圩场逐渐消失;而天宝圩场从早期随地随时交易而改为定期集中交易,即俗称“圩日”。据老一辈介绍,明朝中期,天宝圩场的圩日定为每逢农历二、四、七、九,也就是每十日就有四个集中交易的圩日,其他时日均无商贩到此做买卖了。
  清代开始,天宝圩场仍然保持原来繁荣的贸易景况,并全部实行钱币交易。现在天宝一带民间还流传一首歌谣:“嘉庆嘉庆,雨水接应,五谷丰登,市场繁荣。”但是,到了道光十五年以后,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贪官污吏盘剥民膏民脂,于是盗贼、匪患四处骚扰民生,天宝圩场的贸易也经常受到扰乱。后来有位告老回乡居住于漳州,人们尊称他为黄公台,黄仗其地位权势,执掌了天宝圩场的管理权,由其属下人员驻守天宝,圩日期间征收圩税,并在圩场上设秤代称猪崽仔、五谷等交易物品,从中收取代秤费;虽然这是税中加税,但也维持了圩场的秩序,使圩场贸易得以正常进行,由此吸引了华安、南靖的部分商贩,天宝圩场再度出现了繁荣景象。
  辛亥革命以后,天宝圩场改由“上五保”和“下五保”(上下五保系旧称,即现天宝镇辖区)联合管理,设联保办事处(址在今天宝街九一八路100号厝内)。由于有了圩场专管机构,加上这期间提倡男女平等,有些妇女也开始上圩场做买卖,每次赶圩人数增至三、四百人,贸易时间从上午八点直至下午二点钟,同时在圩场上还新出现了饮食、糕饼、茶点等服务行业的摊贩,由此每个圩日的贸易金额都上百元以上的银元。
  1933年由于天宝圩场的繁荣,当地管理部门决定改圩场为“宝山市场”,市场范围拓宽约4亩地,并于1934年成立“宝山市场办事处”,由天宝地区各大村派代表组成,如柯鱼湖、沈荣国、戴玉堂、韩文永等十多人都是各村推出的代表去管理市场的人员。为整顿市场秩序和加强管理,1935年市场内建起一座“塔式把刹”的室内交易市场,分设猪肉、水产、京果、食杂、棉布等摊位,四周以砖木结构建有四个圩棚,作为蔬菜、竹木、土产杂货等临时摊位。圩期仍延续以农历逢二、四、七、九为圩日,并配有管理人员向各摊贩收取少量的圩税,每个圩期约收圩税四、五十元(银元)不等。这些圩税收入除发给管理人员补贴(每人每圩补贴一元)外,其余留作市场公积。1935以后,圩税改为地方承包,每年上缴政府约200元左右,其余由市场安排使用,一般均有节余。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漳州,天宝获得解放。天宝圩场继续按常进行贸易,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生活,在发展生产同时,有计划地组织物资交流,提倡文明经商。随着闽西南公路交通的恢复,九龙江水运通畅,龙溪、华安、南靖、平和以及龙岩一带的商贩逐渐到天宝圩场参加贸易,圩期仍然延袭十日四圩,每个圩日赶圩人数经常是三、四千人,贸易额达万元(人民币)以上,天宝镇也由此成为闽西南的土特产贸易集散地。
  1959年下半年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天宝圩场被改为“星火燎原炼铁厂”,圩场内建成30座炼铁炉,圩场贸易被迫中断。1959年末,拆掉炼铁炉,恢复圩场贸易。起初只允许于农历逢一为圩期,即十日一圩。这样的安排虽说是为集中劳力搞好生产,但广大农村生产出来的土特产品却不能得到及时交流贸易。因此,不久又增加圩期,先是十日两圩,而后又改为十日三圩,即逢农历一、四、七为集中贸易的圩日,这时才基本恢复了天宝圩场的贸易。
  1961年间,圩场贸易虽然按期正常进行,但是圩场却是空荡荡一片荒地,人们只能在露天找个适当地方进行贸易,若刮风下雨斗笠顶不住时,只好逃离而自动散圩了。不久,经领导研究决定,由龙溪县财政拨款3.5万元(当时天宝属龙溪县辖),由天宝公社(即现天宝镇政府)自筹2万元,另由天宝各大队(即现在村委)组织义务工6.5万人次进行圩场基建,至1963年竣工,建有砖木结构的室内交易所一座596平方米;简易圩棚5座640平方米;简易戏台一座300平方米,另建混凝土结构的市场管理办公楼一座二层168平方米,建筑面积合计1704平方米;此外,还围建露天交易场1684平方米,改圩场名称为“天宝市场”,延续十日三圩,开展集市贸易。由于圩场建设一新,加上周围道路也加以修整,参加集市贸易的物资逐渐扩大,贸易人数每期都达6千人次以上。1964年为适应市场发展贸易和解决人员拥挤的需要,又于市场周围平整一大片杂草地和坟地为猪、牛交易场,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市场管理有序,每个圩日贸易额达千万元。成绩突出,群众满意,1965年受到上级表扬,获得了“省级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商品流通加速,本地土特产品外销增多,外地水产和轻工产品源源涌入天宝市场。为进一步发展农村集市贸易,漳州市(今芗城区)工商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天宝工商管理所,组织建立起个体劳动者协会,加强对天宝市场的引导与管理,并统一规划对天宝市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先后改建混凝土结构圩棚10座,面积2830平方米,新建小商店18间,计814平方米,新开辟小商品和香蕉交易市场各一个,市场南北建造两座高大牌楼,高各9.2米,中间大门各9米,两旁小门各2.6米,投资15万5千元,1993年7月23日奠基,1994年2月21日竣工,市场中间另建一座工商所办公楼,市场内外的通道全部铺上混凝土水泥路,地下排水道引入远处的河沟,整个市场井然有序,美观大方。同时,改市场名称为“天宝农贸市场”。市场内可容纳3万多人进行贸易,人们在市场交易再不怕雨淋日晒了。
  十年来,天宝市场的场地不断拓宽,市场设施日趋完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文明经商、照章纳税得到贯彻执行;更重要的是市场贸易已逐步向批发、外销方向发展,市场贸易额不断上升,对本地区以及闽西南各地的产、供、销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从1984至1992年连续五次评比都获得“省级文明集贸市场”光荣称号,受到领导机关的奖励和群众赞誉。
  坐堂医生
  旧漳州有部分中药店,常邀请老中医坐店诊病(现在的医药商店有的也请退休医生坐店诊病或问药),叫“坐堂医生”。据说,这与汉代名医张仲景有关,汉献帝建安年间,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当地瘟疫流行,为了拯救百姓,张仲景破除官府的清规戒律,坐在大堂上为病人诊脉开方,签名之前写上“坐堂医生”四字,表示不为功名、为民治病之心,后人便把中药店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叶)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戴腾云
责任者
沈四海
责任者
庄乌水
责任者
柯国栋
责任者
陈和根
责任者
韩如切
责任者
庄俊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