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冲与沧江小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27
颗粒名称: 彭冲与沧江小学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1937年春,中共地下党员许铁如(彭冲)与郑燧二人,由柯联魁引荐,应聘来海沧沧江小学任教。许铁如是我们五年级的级任老师。当时,沧江小学是闽南颇负盛名的学校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杨章熹、柯联魁组织、领导海沧地区《反帝大同盟》成员,秘密学习党刊,传布革命思想,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芦沟桥事件发生后,海沧成立抗敌后援会,海哨剧社肩负起抗敌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任。日寇入侵,激起全国亿万人民的无比愤慨,热血青年纷纷请缨杀敌,保卫祖国。1994年2月20日,彭冲老师和夫人骆平同志,在省、市、区人大负责人陪同下,莅临海沧中心小学视察。在这里,有革命史绩的纪录、有革命活动的
关键词: 文献资料 抗战事业 芗城区

内容

1937年春,中共地下党员许铁如(彭冲)与郑燧二人,由柯联魁引荐,应聘来海沧沧江小学任教。许铁如是我们五年级的级任老师。
  一、古老学校 焕发青春
  当时,沧江小学(现名海沧中心小学)是闽南颇负盛名的学校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沧江书院始建于明代社学,且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奎文楼讲堂治事官廨备焉”)成为“三都之教养区”(《奎文楼讲堂碑记》),后因遭兵燹,曾毁而重修于清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年),仍然是三都地区施行教化,培育人才,和举行春秋二祭盛典,祭奠孔子的场所。延续至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经前清举人陈炳煌、丘春江二人倡议,改办为沧江小学,并得到爱国华侨社团槟榔屿《三都联络局》长期资助,办学成绩斐然。
  由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学生遍布海内外,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是新旧文化、新旧思想融汇、交锋的地方。从1930年至1938年,先后有六名中共地下党员来校办学、任教,开辟地下活动据点。其中,1930年—1934年间,地下党员杨欣荣、杨章熹、柯联魁三人,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开展工作。杨章熹、柯联魁组织、领导海沧地区《反帝大同盟》成员,秘密学习党刊,传布革命思想,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并在校务工作上大胆革除旧制管理方式,实行民主管理,辅导学生组织学生自治会,培养学生民主思想,在沧江小学播下了新思想、新作风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种子。
  《西安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下,许铁如、郑燧、张韫琪三名地下党员,又于1937年至1938年间先后来校,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推动海沧抗战事业。
  由于革命思想之熏陶,古老的学校焕发了革命的青春。
  二、教书育人宣传革命
  许老师第一天来我们班级上课,不是按照常规翻开《国语》第一课,而是先上一堂《怎样写字》的课,从汉字的结构,谈到错别字的问题;也从写好字引伸到做人的道理,深入浅出,谆谆教导,勉励我们写字要端正,做人要正派。由于举例鲜明,语言生动,全班同学都觉得这堂课很新鲜,课堂气氛很活跃。此后,他每次上课,都摒弃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时常结合课文讲时事、谈人生,介绍新事物,开拓我们的思路。
  当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诬蔑中国共产党,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时,许铁如和郑燧老师,就利用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以增广知识,並将一本铅印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秘密借给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诬蔑,从而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
  许老师把课内外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增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也使他在校内外获得良好的声誉,许多青年喜欢和他交朋友。他对待朋友坦诚真挚。有一位名叫‘周胡浆’的朋友,他觉得‘浆’字作为名字寓意不佳,用‘将’字才有阳刚气概,便替他改名为‘周胡将’。从此,周先生把这新名字沿用至今。
  三、组织《海哨剧社》推动抗战事业
  许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与郑燧老师一道,广泛联系当地青年教师和社会青年,进行团结教育工作。他们所结识的青年当中,杨允开、周永权、周胡将等十多人,曾在1932—1934年间,听过柯联魁关于革命文艺戏剧知识和理论的介绍,对戏剧艺术有兴趣。许、郑二人就因势利导,吸收他们参加业余戏剧活动,並于1937年春成立了以许、郑为领导核心的《海哨剧社》。后来,陈郑煊(1937年秋)、张韫琪(1938年春)两位老师相继到校后,也参加了剧社活动,使剧社成员发展到二十多人。社址设在奎文楼(八卦楼)。他们不拿公家一文钱,经费由社员自己出钱解决,坚持勤俭办社,业余排练,形成独立自主、团结进步青年的群众文艺团体。
  1937年4月间,海哨剧社应邀厦门鹭江戏院参加漳、泉、厦、沧四个剧社联合公演。这是闽南抗日爱国进步文艺团体的一次大会师,也是闽南戏剧史上的新创举。在这次联合公演中,海哨剧社以许铁如、郑燧导演,许铁如、王淑真扮演男女主角的独幕话剧《我土》参加演出,获得成功,鼓舞了剧社土气,也使一个农村业余剧社的知名度挤身于漳、泉、厦三大城市剧社的行列。
  当年7月间,以庆祝海哨剧社正式成立为名,漳州芗潮剧社蔡大燮、陈松年、张韫琪、骆平等十多人组成联谊演出队,由柯联魁领队,来海沧与海哨剧社联合公演两天,演出《小英雄》、《雪中行商》、《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扩大抗日宣传。其中《雪中行商》是配合演出。由海哨剧社的郑燧扮富商、许铁如扮行商,芗潮剧社的张韫琪扮女主角闰贞。两个剧社的精采演出,轰动了海沧半岛,两天观众达二千多人,有效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情绪,收到了巨大的戏剧宣传效果。
  芦沟桥事件发生后,海沧成立抗敌后援会,海哨剧社肩负起抗敌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任。许铁如和郑燧老师带队爬山越岭到新垵、霞阳各村巡回演出,动员群众积极抗战。不久,许铁如回漳州担任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作。海哨剧社由郑燧、陈郑煊、周永权三位老师组成导演小组,继续活跃在抗战文艺战线,运用多种形式如活报剧、连环壁画、抗战弹词、农村演讲、挨户宣传和表演皮影戏《抗日英雄小白龙》等,广泛深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面抗战的号召下,海沧掀起了支援前线的捐献热潮。沧江学生拿着募捐竹筒一上街,许多人就围来争相投入钱币、铜元,有些卖蚵、卖菜收入微薄的小贩,也不甘落后,纷纷把当天所赚的钱投入竹筒。
  由此,海哨剧社倡导、推动的革命文艺戏剧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海沧抗战事业,也成了沧江小学参与社会活动的优良传统。
  四、投笔从戎 北上抗日
  日寇入侵,激起全国亿万人民的无比愤慨,热血青年纷纷请缨杀敌,保卫祖国。1937年10月,担任中共漳州工委组织部长的许铁如老师率先投笔从戎,和夫人一道北上抗日。从此,许老师夫妇分别改名彭冲、骆平。当时,受过地下党员培养教育的沧江学生林章贯、江启渊、颜绍坤、李天禄、林武恭等五人,也先后参加了新四军。其中,江启渊化名河流,1937年由柯联魁介绍参军,1938年由骆平介绍入党,曾在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任民运股长、营教导员,彭冲称赞他作战勇敢。他于1941年“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已被定为革命烈士。《解放军报》曾于1983月5月8日发表署名文章,以《忠魂永存江河长流》为题予以悼念。颜绍坤(中允),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官、南京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李天禄,历任东海舰队军械供需处处长、厦门市物资局党委书记。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五、莅校视察 挥笔赠言
  1994年2月20日,彭冲老师和夫人骆平同志,在省、市、区人大负责人陪同下,莅临海沧中心小学视察。这是他关注海沧教育事业与缅怀往事,于阔别五十六年之后重临‘沧江’,深受学校师生和区、镇有关人士的热烈欢迎。
  沧江小学于1938年5月间被占据厦门的日寇炮击之后,几经风雨,三座二列庄严古朴的讲堂、宁静肃穆的文昌祠、和庙宇式的门房,皆已荡然无存,唯有气宇轩昂的奎文楼依然傲立于校园内。海沧中心小学于1953年重建校舍,1954年迁回原校址上课,1955—1992年陆续扩建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学校规模有所扩大。並在奎文楼开辟《革命传统教育室》,以三十年代该校革命师生开展地下工作以至北上抗日的光辉业绩为主题,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之阵地。在这里,有革命史绩的纪录、有革命活动的油画、有革命前辈的风采、有革命烈士的遗容。表达了海沧人民对革命前辈和革命烈士事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
  彭冲老师在视察过程中,从深入改革开放,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环境条件下,对海沧基础教育事业的现状、教师队伍的思想动态、以及教学质量的问题,作了调查了解;又走进奎文楼仔细观看了《革命传统教育室》,追忆往事,缅怀战友。还分别和北京随行人员、福建陪同人员、学校教师、和当年班级学生在奎文楼前合影留念。並应学校请求,挥笔题写《海沧中心小学》校名和《尊师重教》赠言,勉励学校和有关部门继续努力办好海沧基础教育事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育人才。
  彭冲的视察和赠言,给予海沧人民很大的鼓舞。海沧中心小学决心在海沧开发区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有利条件下,走社会化办学道路,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为早日实现向现代化城市小学发展的目标迈步前进。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辑》

本书收录“彭冲与沧江小学”、“追溯往事”、“开辟闽粤公路先驱施大鎏”、“新加坡籍华人郭其超先生热爱故乡的事迹”、“林语堂先生爱国怀乡轶事”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长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