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友谊乡镇传佳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20
颗粒名称: 文明友谊乡镇传佳话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4
页码: 91-94
摘要: 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九龙江两岸人民带来了新的春天,浦南镇和丰山乡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生产,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齐头并进。1985年11月12日,两个乡镇政府在丰山签订了携手共建文明友谊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双方经济交往,促进商品渠道流通;共同活跃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定期和不定期联合举行文体活动;共同遵守双方所制定的乡规民约,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互相尊重,协商调处。从此结束了两岸人民关系不协调的历史,谱写了一曲文明友谊的新篇章。
关键词: 浦南 丰山 文史资料

内容

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九龙江两岸人民带来了新的春天,浦南镇和丰山乡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生产,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齐头并进。为了解决两个乡镇的山地农田交叉,避免两岸村民在生产、生活上的矛盾而引起摩擦,更好地发展各自的经济与生产,根据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经过了多次的讨论、协商,确定了建立文明友谊乡镇的关系。1985年11月12日,两个乡镇政府在丰山签订了携手共建文明友谊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双方经济交往,促进商品渠道流通;共同活跃两岸人民的文化生活,定期和不定期联合举行文体活动;共同遵守双方所制定的乡规民约,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互相尊重,协商调处。从此结束了两岸人民关系不协调的历史,谱写了一曲文明友谊的新篇章。
  随着共建文明乡镇活动的深入开展,两个乡镇有12个行政村自动结对,村与村建立文明友谊村。这12个村是银塘对金沙,湖坪对后林,后壁沟对浦林,龙径对福林,玉兰对浦南,碧溪对渡东。文明友谊村互相支援、团结友爱。浦南镇渡东、溪园和蓬莱三个行政村甘蔗大面积丰收,这三个村在浦南对岸,与丰山乡毗邻,交通不便,丰山乡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了甘蔗的销路,先让这些村的甘蔗先行砍运到龙径糖厂压榨。1986年端午节,两个乡镇在丰山大桥头举办首届龙舟比赛,参加比赛的有丰山乡湖坪、后壁沟、银塘顶角、下角和浦南镇的金沙、后林、大路尾、浦林、浦头、何厝、渡东等村的11条龙舟代表队六百多名运动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国强及丰山、浦南两乡镇的领导同志亲临现场指导,来自两岸的一万多名群众顶着烈日,喜气洋洋地观看了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后壁沟、渡东、浦林龙舟队颁发锦旗、对全体参赛运动员发了纪念品。比赛场面充满着团结友谊的热烈气氛。通过双方领导、群众的共同关心和培植,这颗友谊的花朵越开越鲜艳。九龙江两岸群众之间已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有力地推动了双方两个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商品生产、商品流通迅速发展。几年来,乡与镇、村与村、群众与群众之间友好往来频繁。村与村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大大减少,就是偶尔出现一些误会,也能本着互相谅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求同存异,增进友谊的原则,各自进行协商解决。有一次,龙径村有五头耕牛被洪水冲走,对岸浦南镇南星村村民杨亚墩立即下水营救。1991年,丰山乡的华安三中应邀到浦南中学举行篮球友谊赛,吸引了浦南镇数百名群众,看到了那种场上赛球难分难解,场下叙友情亲密无间的气氛,观众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丰山学区与浦林学区建立友好关系,在教学上互相观摩、开展教研活动,促进两岸教育事业的发展。玉兰村为了改变低洼水田改为淡水养鱼基地,村支部书记带领村干部到浦林村参观学习,受到了浦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并毫无保留地向玉兰村干部介绍了淡水养鱼的技术,帮助玉兰村开发500亩淡水养鱼,发展副业生产。在大战五、六月计划生育期间,丰山乡计生专业队多次为了寻找违反计划生育外逃的群众来到浦南镇,镇政府和镇计生办的同志象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热情接待,先后派出精干人员积极配合,全力支持,为丰山乡完成计划生育任务付出了辛勤劳累。另方面,浦南镇的一些村民到丰山银塘村购买河卵石,已依法交纳了矿产税,但银塘村个别群众又非法向客人收取“管理费”,乡长谢毅泰闻讯后,立即赶往银塘制止和取缔了这项不合理的收费。不久前,浦南光坪村一位村民因开采石料,清出的土方淹没了龙径村一位村民的水田,彼此不是指责谩骂,而由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互相配合,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协调处理,使事情很快得到合理解决。
  现在,浦南和丰山两个乡镇及其所辖的各个村庄,不但人员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交流,友好情谊跨江而过。华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元德在一年一度的缔结友谊乡镇纪念日庆祝会上曾赋诗两首祝贺:其一:清清北溪水,滔滔向东流,两岸满翠竹,隔江楼满楼。集市人相见,不知心何求。纵观古今史,同浦又同洲。一脉情意连,大笔写春秋。其二:一年一度赋新声,难忘今日别有情。白鹤含书传盛谊,玳瑁披装迎佳宾。九龙故里一脉承,北溪碧波万世清。蕉林桂玉妖娆态,果园垂珠婆娑影。平心静气论长短,同舟共济颂和平。创业艰辛留神韵,联衭高歌播文明。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