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两岸人民的苦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18
颗粒名称: 封建社会两岸人民的苦难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89-91
摘要: 丰山乡沿江边有银塘、湖坪、内角、后壁沟、红岩、龙径、玉兰、碧溪等八个村与浦南镇的金沙、后林、浦林、福林、浦南等五个村隔江相望。丰山乡银塘村的潭口前宅山与浦南金沙村的金沙岭山岭相连,还有浦南的渡东村与丰山的碧溪村也是山水连接。据当地族谱记载,浦林和后林村的新社、大路尾社杨姓居民其祖先就是从丰山迁移过来定居繁衍的。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互通婚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可见当时在龙溪县境内,田野沸腾,民无宁日。掳禁之风使不少坦途成了鬼蜮,行人不敢通行,甚至田地无人耕种任其抛荒。据查,清道光年间,光坪圩因杂姓纠纷,以圩场为械斗场所,集市因此废了。浯沧和角星二社械斗,各有死伤。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漳州 资料

内容

丰山乡沿江边有银塘、湖坪、内角、后壁沟、红岩、龙径、玉兰、碧溪等八个村与浦南镇的金沙、后林、浦林、福林、浦南等五个村隔江相望。丰山乡银塘村的潭口前宅山与浦南金沙村的金沙岭山岭相连,还有浦南的渡东村与丰山的碧溪村也是山水连接。这些村庄在历史上有过氏族亲缘关系,现在,丰山乡的湖坪、内角、后壁沟、龙径等村就有二千多亩的田园、山地在江对岸,与浦南、福林、浯沧、布坑、后林、金沙等村的耕地相交错,而浦南村南星社也有部分耕地在丰山乡碧溪村境内。据当地族谱记载,浦林和后林村的新社、大路尾社杨姓居民其祖先就是从丰山迁移过来定居繁衍的。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互通婚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但是,在封建社会里,也由于宗族思想的桎梏与偏见,加上官僚、地主的压迫和挑唆,曾经发生了多次的地界归属、水利灌溉或其他问题发生纠纷,直至大规模宗族械斗,给人身安全和生产发展带来极大危害,造成了严重的治安问题。据清道光龙溪知县姚莹在《东溟文集》中载:“尔者古县之郑姓及杂姓五十余社,械斗于南,天宝之陈姓及杂姓七十余社械斗于西,田里之伍姓及洪岱之施姓械斗于东,归德之邹姓与苏、郭等姓械斗于此,西北则乌头门之詹陈等姓,东北则鳌浦、扶摇之吴杨等姓,浦南、芹里之梁、宋、钟、林等姓,半山、龙格坂之杨、林等姓,金沙、银塘之陈、赵等姓,东南则官田、宅前之吴、杨等姓,各社接连,大者数十,小者十余,频年以来,仇怨相寻,杀夺不已,其焚掠截虏死伤破败之惨,概不可胜言矣。”可见当时在龙溪县境内,田野沸腾,民无宁日。掳禁之风使不少坦途成了鬼蜮,行人不敢通行,甚至田地无人耕种任其抛荒。上文中的鳌浦、浦南、芹里、金沙、银塘就在这两个乡镇内。据查,清道光年间,光坪圩因杂姓纠纷,以圩场为械斗场所,集市因此废了。浯沧和角星二社械斗,各有死伤。角星就堵港藏流,水淹浯沧楼七个月,双方的上地都荒废了。这些虽然都是过去的历史,但它却告诫人们,宗族械斗是多么愚昧和残酷,给劳动人民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