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515 |
颗粒名称: | 宝新引水工程兴建前后 |
分类号: | K250.657 |
页数: | 5 |
页码: | 83-87 |
摘要: | 宝新引水工程是从南靖县宝林引水入渠经天宝、石亭至北斗新亭止。群众简称为“宝新水利”。这条引水渠道是通过人工开凿,从西往东横卧着,利用地理陂度由高及低引水入流,然后再从水渠分流引入沿支渠到农田,以缓解沿渠经南靖县靖城镇的东坂、湖林、院前村和芗城区的天宝镇的月岭、盘谷、过塘、仙都、后寨、大寨、洪坑、埔里,直到石亭镇庵山、龙秋、埔尾??新厝等二十多个村庄。灌溉面积达2.2万亩。宝新引水工程是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而兴建的。设计流量每秒60立方米,基本上达到排除山洪涝水的灾害,促使这一地区在一般旱涝之年也得到稳产高产。 |
关键词: | 漳州市 引水工程 |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