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大水港的由来与变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514
颗粒名称: 天宝大水港的由来与变革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5
页码: 78-82
摘要: 大水港位于天宝镇茶铺村西边,由于这里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每逢雨天,天宝大山东侧和南靖的莲岭、榕仔岭的雨水都流向这里,然后汇集成渠流入九龙江西溪,如果逢到暴雨,山洪倾泻,江水倒灌,即日就要泛滥成灾,因而民间称它为大水港。这样的景况对农业影响极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然而,大水港这个地方却是漳州通向闽西南的主干道上必经之地,商贾往来频繁。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沦陷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以破坏公路、折毁桥梁预防日本侵略。天宝电力排灌站是漳州市郊水利建设的大工程,它把九龙江水按照人们的意愿,抽引上来,翻越大小24座山头,给石亭、北斗、上墩等丘陵山地输送急需的农业用水。另方面又能及时排除天宝大水港一带的涝水。
关键词: 漳州市 大水港 变革

内容

大水港位于天宝镇茶铺村西边,由于这里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每逢雨天,天宝大山东侧和南靖的莲岭、榕仔岭的雨水都流向这里,然后汇集成渠流入九龙江西溪,如果逢到暴雨,山洪倾泻,江水倒灌,即日就要泛滥成灾,因而民间称它为大水港。
  由于大水港在自然地理上是天宝平原(即天宝一带)的低洼处,过去没有排涝和蓄洪设施之前,这里既是天宝山下的排水口,又是九龙江西溪中游的进水渠,过去一直是无雨即旱,有雨即涝,暴雨成灾的地方,民间曾描绘它是:“三日无雨火烧埔,猪母撒尿淹大水(即水灾)”。这样的景况对农业影响极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然而,大水港这个地方却是漳州通向闽西南的主干道上必经之地,商贾往来频繁。过去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茶铺村有些人就撑船引渡,虽然是挣点零钱,但也方便了来往客商。相传在清朝中叶,有个“员外”为施行善事,捐资在大水港主渠道上建一座三孔三条石板桥,石桥宽和厚各一尺五寸,长一丈,从此,经过大水港再也不需过渡了。
  1913年陈炯明驻漳时,开辟了漳龙公路,折毁了原来的石板桥,改建铁架木板桥;两旁还建有栏杆,既可通车,又能步行;桥上木板坏了再维修掉换,这样,对来往过桥的人们,比以前更方便更安全了。
  在大水港的东北面,还有一大片的龙脊地,即石亭、北斗的丘陵地带。这个地方与大水港相反,水源缺乏,几乎是年年闹干旱,农田收成不好。当地流传几句顺口溜:“年份好收打平过,年份歉收大狼狈;地主量谷拿麻袋,穷人儿女抱去卖。”这里群众盼水心切,许多人给孩儿取名也用上“泉”、“水”、“龙”、“海”等字音,以寄托能获得泉水的愿望。但是,在旧社会里,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生活疾苦,年复一年的大水港水患和龙脊地的干旱却得不到解决,人们也只好怨天恨命罢了。
  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沦陷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以破坏公路、折毁桥梁预防日本侵略。1937年间,大水港的木板桥被折断了,这时候交通中断,人们来往又恢复了过去涉水过渡,遇到水灾,只有望水而兴叹!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漳龙汽车公司为恢复闽西的运输需要,修复漳州至龙岩的公路,并在大水港重新筑起三孔石拱桥,桥墩上架着铁架,再以木板铺为桥面,供汽车通过。但是,对大水港的涝水并没有引流入江,因此,遇到暴雨山洪和霉雨季节,修复后的公路仍然受淹,而大水港周围的茶铺、山美、塔尾、田寮、路边、大寨、后寨、洪坑、凤园、张坑等村的大部分农田依然是连年不断地遭受着水灾涝患,以致这一带的农民生活极端贫困。
  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了。人民在政治上获得翻身,而在生产生活上仍然得不到改善,广大群众迫切要求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天宝和石亭这一大片土地解决涝旱困难,帮助广大人民在经济生活上也能得到翻身。
  1953年间,大水港的涝灾问题正式列入生产规划。当年在漳州市领导下,发动群众清除大水港积淤泥土几万担回填香蕉园,促使当年天宝一带的香蕉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同时,以民办公助办法,运用集体力量把公路上的拱桥增高二米,增大内涝水排出量。另方面为了防备九龙江水内灌的隐患,又把大水港临江的堤岸向外移并加高,又在堤岸中段建造了一座四孔的防洪闸,闸板用杉木组成,起初用人工起动闸板防洪,1964年改用电力启动闸板,提高了闸门的机动能力。
  经过清淤泥和增高堤坝后,大水港的排涝和抗洪能力比过去有了提高,但是,在遇到暴雨和霉雨季节期间,内涝外泛的灾情还是常有发生的。为了解决天宝与石亭一带的农田涝旱灾害,促进市郊农业生产的发展,经龙溪地委和漳州市委决定,並在省人民政府、省水电厅大力支持下,在大水港建设一座天宝电力排灌工程,使之既能排涝,又可灌溉。当年兴建时是全省最大的电力排灌站,其总装机容量现在仍然居全省首位。
  天宝电力排灌工程,于1960年开始,由省水电设计院进行全面勘测、规划和设计,拟定在大水港保留原有排涝旧港和四孔电力启动闸外,另开凿一条新港,增建六孔排涝闸,加大排涝溢水。该工程分排涝和灌溉两大部分,设三级抽水站,共有三个大站和七个小站,其中一级站为排涝、灌溉兼用,二级以上为灌溉抽水站,总装机25台,计4283瓩。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于1962年1月动工,9月完工;第二期工程于1963年1月动工,12月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历时两年,共完成土石方75.6万立方米,砌石18000立方米,浇捣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9000立方米。整个工程共使用水泥3800吨,钢材500吨,木材2430立方米,各种石料30000立方米。工程建设国家投资540多万元,另拨粮67万斤。参加工程建设除受益区和市郊各公社农民、城市公社专业民工及广东、厦门、福州、惠安等地技工外,还有龙溪地委、漳州市委的首长、各机关、工厂干部、职工、学校青年学生以及驻漳部队等多次到工地参加劳动。整个工程共投入劳力92万工日,其中民工51万工日,技工17万工日。
  排涝工程包括有一、二、三级抽水站。一级抽水站建有排涝涵洞和一座(六孔)排涝水闸,站内安装有立式电动机和水泵各9台,每台电机容量为260千瓩,共2340瓩,每小时可排水9.72万立方。遇有内涝时,9台水泵可将天宝、南靖一带109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内涝水从前池吸入,经过排涝涵洞排出九龙江。在日降雨量100毫米的情况下,三天内能将涝水基本排除到九龙江去。如果九龙江水位低于内涝水位时,只要打开排涝闸,不用抽水即可自流排涝。二级抽水站是由一级站2台水泵将江水抽高6米,进入总干渠,然后由二级站抽高22.4米进入低干渠,流经埔尾、塘边、马山、仙景、康山、茶铺、蔡坑等7座小抽水站,都是逐级抽水通过渠道对农田灌溉;三级抽水站是将低干渠的水抽高38.15米,进入高干渠,流经田边、董坑、下苍;最后,又由四级站抽高送水到后房农场一带。以上所列的二、三、四级抽水站,渠道系统分总干渠、低干渠系、高干渠系和康山渠系;干渠总长24.5公里,支渠共21条,总长46公里,还有纵横阡陌、密布田间的无数斗毛渠。在渠道上还建有500多座建筑物,其中较大的重点建筑物有总干渠的平交闸、塘边的倒虹吸管、田边的输水涵洞、董坑的渡槽、刘坑的渡槽、张坑的倒虹吸管、泄水闸等等。在抗旱期间,由一级站2台水泵将江水抽高6米高的总干渠,再由二级站抽高15.5米进低干渠,流经埔尾、高坑、北斗,直灌上墩一带农田。三级站是将低干渠的水抽高21.0米进高干渠,流经石亭、寮里、董坑、下苍至后房农场。康山另设抽水站,该站抽进江水向左右支渠分流,以灌溉东至洋坪、西至上坂的大片农田。
  天宝电力排灌站是漳州市郊水利建设的大工程,它把九龙江水按照人们的意愿,抽引上来,翻越大小24座山头,给石亭、北斗、上墩等丘陵山地输送急需的农业用水。另方面又能及时排除天宝大水港一带的涝水。天宝电力排灌工程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实现了广大群众千百年来盼望的排涝除旱的理想,通过这一工程建设,变害为利,为漳州市郊的农业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钟买
责任者
戴腾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陈炯明
相关人物
漳州市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