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506 |
颗粒名称: | 漳州皮影戏史话 |
分类号: | J827 |
页数: | 5 |
页码: | 67-71 |
摘要: | 皮影戏在漳州地区,俗称纸影戏。因为闽南缺乏皮料,有些艺人刻制皮影人物用厚纸片,映影的影窗也是用一张白纸裱挂起来的,故也唤为纸影戏。漳州的皮影戏始于何时,传自何方,据本地民间传说,明代即有皮影戏的演出活动。另据文学家许地山撰写的《梵剧体例及其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一文中考证:闽南的皮影戏与流行在印度、印尼的皮影戏有血缘关系。又据广东海陆丰的皮影戏艺人介绍,那里的皮影戏是由闽南传过去的。由此可证,台湾皮影戏的来源是由漳州传入的。1990年12月初,漳州举办“陈元光与漳州开发国际学术讨论会”。演出前,在漳州文化部门支持下和芗城区木偶剧团大力协助,顺利进行了排练。文娱晚会演出时,以录相放映,受到好评。 |
关键词: | 漳州市 皮影戏 陈郑煊 |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