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499
颗粒名称: 漳州古城内
其他题名: —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3
页码: 34-46
摘要: 漳州古城内的濠沟,是宋初筑土城时的环城河,以后城垣几经改建,城的范围扩大,原来的环城河成为城内的濠沟了。但濠沟进出仍通九龙江西溪,濠里长年有江水流动,为了便利壕沟两侧交通,在壕沟上建有若干座桥。据漳州民间口碑流传的有‘七阴八阳”桥,当然,还有一些不是主要的小桥。漳州古城内跨越壕沟的十五座桥,于民国初由于陈炯明驻漳时拆城,以后又经过多次的城市改建,原有的“七阴八阳”桥,有的填塞,有的拆除。当今,重提这些桥,以补充查证漳州古城的历史。解放后,改观音院为菜市场,但民间仍称此地为北桥或北桥亭。东清桥,简称东桥亭。太古桥,太古桥经历代进行维修,现仍完好。
关键词: 漳州市 古城 张胡山

内容

漳州古城内的濠沟,是宋初筑土城时的环城河,以后城垣几经改建,城的范围扩大,原来的环城河成为城内的濠沟了。但濠沟进出仍通九龙江西溪,濠里长年有江水流动,为了便利壕沟两侧交通,在壕沟上建有若干座桥。据漳州民间口碑流传的有‘七阴八阳”桥,当然,还有一些不是主要的小桥。
  漳州古城内跨越壕沟的十五座桥,于民国初由于陈炯明驻漳时拆城,以后又经过多次的城市改建,原有的“七阴八阳”桥,有的填塞,有的拆除。七阴桥只留下东、西两桥,八阳桥除太古桥、东闸桥和西闸桥留下雏形外,其余的桥已不复存在了。当今,重提这些桥,以补充查证漳州古城的历史。
  “七阴桥”,因桥面上有建筑物,一般看不见壕沟里的水,故称阴桥,具体有以下七座:
  金水桥,原是在开元寺前,即今市委门前路口,过去这里是城壕的末端,金水桥就是建在濠沟西边的最末一个桥亭。据史载,金水桥明代知县钟宣改建,但是在拆城后,濠沟填塞为路,桥也同时被毁。
  硕仁桥,于青年路尾,接大通北路处,桥面上建祠。南边祀明正德知府陈宏谟,北边祀明万历知县沈昌期。至清乾隆期间,这两个祠和桥亭都已毁废。解放后,壕沟东西两边覆盖并建房,东边建牛奶站,西边是农机公司的门前通路。
  北桥,原名中清桥,桥面上有亭,所以过去都叫北桥亭。这座桥初建于唐、宋嘉定年间,桥毁坏,郡守郑昉重修,改用石砌,并增高六尺,宽二丈,改桥名为庆丰桥,并勒庆丰桥三字于石。宋淳祐三年(1243年)郡守章大任用土给予填平。到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知府方学龙在桥的西面另建观音院。改名中清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里人又捐资重修观音院,而亭未修乃废。解放后,改观音院为菜市场,但民间仍称此地为北桥或北桥亭。
  东铺桥,桥在今新华西路的中段、西河墘边的一间饮食店,这就是桥亭的旧址。据说,乾隆三十三年,桥亭被火焚圮,而后里人陈飞龙重修。但是几经寒暑年代更易,桥面上建筑也随之改建。现在这段壕沟尚能畅通,而民间对东铺桥的名称已逐渐淡薄,把这地段称为东铺头或新华西路。
  东清桥,简称东桥亭。唐元和十年(816年)桥建成时,适逢龙溪县(当时漳州为龙溪县治所在地)周匡物第一个中了进士,因此,这座桥取名为‘名第桥”,明万历年,改桥名为东清桥。过去有三清桥的传说,因为北桥、东桥和西桥的桥上均有亭,所以民间亦称东清桥为东桥亭。该桥北面的佛祖庙也是当年的建筑物,现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天庆观桥,址在观桥顶,即今南面壕沟已覆盖一段作为微型公园。北面也有一段盖房子,还有一段留空着,瑞京路这段又填盖了。
  据传天庆观原名开元观。是唐贞元十二年(796年)漳州刺史李登从漳浦旧州治开元观移建于漳州城西。(今区干休所楼房)俗称天公庙。天庆观的观名,是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的。唐代时观内祀的是老子。宋代改祀赵真君。这正是说皇帝姓李祀李老子,皇帝姓赵就改祀赵真君,所谓各从其姓而祖之无疑。可是到了元代,元贞年间,又把天庆观改名元妙观,这时又祀奉老子。是漳州唯一道教的庙宇,规模颇大,历代被视为古迹。天庆观桥就是因此而得名。过去民间俗称元妙观为天公庙。由于该庙年久失修而坍塌,解放后改建为人民新村。现在,观桥亭虽废,而人们仍称这地方为观桥顶。
  西清桥,旧名登仙桥,惯称西桥亭。与东清、中清两桥都是明万历年间闻名的三清桥之一。桥北面有亭,它同中清、东清桥亭一样奉祀观音佛祖。1908年,光绪戊申年,漳州发生特大水灾,西桥亭被冲毁,佛祖庙倒塌,只剩下后墙半截,塑身佛祖一尊,灾后这尊佛祖任其日晒雨淋,有个不知名的人在佛祖头上戴一大笠,以后民间盛传一句趣话,叫“西桥亭佛祖戴大笠。”民国廿四年(1935年)由里人洪锦章等发起,同善堂周姓老板出名承担其事,发动捐募,倡修庙宇,曾轰动漳州一时。不久前,由新加坡侨胞郭其超倡议葺修和发起募捐,现土木工程已告完工,正在进行雕塑装修。
  “八阳桥”是顺着壕沟砌建,因为桥的两边透光无遮盖,没有建亭或庙,所以称之为阳桥,具体有以下八座:
  洗马河桥,这座桥原是在知照巷的东边。由于知照巷屡建楼房,壕沟也被填塞建起楼房,因此洗马河桥在几十年前就拆毁不存在了。
  丙申桥,这座原是在海道衙门后,即今瑞京路东头原海道后街,与公府街相通。据志书记载是唐元和丙申年建,所以桥名称丙申桥。宋淳熙丙申年又重修,明弘治十五年,在桥上建祠,祀知府姜谅。姜谅浙江嘉兴人,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来漳任知府,他到任后,漳州遭水患继而闹旱灾,百姓因饥寒所迫流为盗贼。姜谅体察民情,乃一面开仓济饥一面安抚招降,因之盗贼之患遂熄;姜谅还给漳州人民办了不少有益之事,如筑海堤创立社仓,纠弊端、轻徭役。由于有了这些好的政绩人民感载其德,立祠祀奉。到清代因该祠塌毁,乃移建大路头即今厦门路中段,民间称该祠为姜太爷庙。“文革”中建造战备大桥时,该祠被拆毁。丙申桥在清代还留有断碑“申桥”二字,那时还能与公府街相通,而今壕沟填塞,改建马路,丙申桥的旧地再也不留有痕迹了。
  太古桥,太古桥经历代进行维修,现仍完好。桥下壕沟流水通畅。据志书载,明代知县吴楷曾经改建,是市区内一座最热烈、行人往来最多的桥,现在桥的东西两端道路也以这座桥而得知。
  龙眼营桥,据志书载龙眼营桥是在城东偏南,现在龙眼营地名尚在,而龙眼营桥却无痕迹可寻。
  西沟桥,原在南台街边的壕沟上,过去这个地域叫西沟池,因此这座桥称西沟桥。西沟桥是用九条大石板搭建的,在桥的东面立一石碑刻有‘南无阿弥陀。”桥面石板比两边道路稍低,过桥时须下坡,解放后,桥的两边建造厂房,西沟桥不再有通道因而拆除。以后兴建华侨新村,于原西沟桥南端另建造钢筋水泥结构的侨村桥,以替代西沟桥作为跨越壕沟的交通道。
  天妃宫后桥,天妃宫后桥是在天妃宫的后面。即今南昌路最西端,天妃宫现在还保留一棵大树。因天妃宫拆除而桥也随着被毁。
  东闸桥,因桥面加宽与两边道路连接,即今博爱道中段,但桥下壕沟南北两边仍相通。从东铺桥、东桥亭排出的污水就要经过东闸桥,而流入九龙江。现在,由于桥面已并入博爱道,所以从路面已无法辨认出原来东闸桥的面貌。
  西闸桥,西闸桥位于人民市场边,与西桥亭南北相望,现该桥仍完好。西闸桥是漳州古城西边排污水的出口处,现在通三角港出溪之排道已闸死,污水或大雨的积水改从旧桥头新建的排水闸流出。但由于九龙江的河床逐渐升高,一遇雨量多,江水涨,旧桥的排水闸门关闭壕沟里的水无从排出,以致厦门路西端地段经常因雨水不能外出而积涝。
  九街十三巷的迁变
  漳州古城内,原来作为交通的要道,除上述的壕沟和陆上的桥,还有分布在城内许多道路。过去民间曾流传一句口碑,即“九街十三巷”。实际上古时候漳州城内还有许多街道和小巷,现在已无从查考了。
  “九街十三巷”,何以在民间得以口碑流传呢?主要是取之它具有各自的特色而已。但是由于九街十三巷是流传下来的口碑,没有历史记载,漳州有关志书无从稽考。时至今日街巷之称能依旧不变者已廖廖无几,即使名称未变而面貌也大不一样,尤其是十三巷有的在解放前就被拆改,解放后由于改造城市的需要也拆改了一部份,还有一部分虽然保持旧貌,但是名称却已变易。所以有一些原有的街、巷,现在已无可寻觅了。现据笔者所知,列举于下,尚希老一辈知情者予以指正。
  九街
  府口街,是府埕南面,东西横向的街道,东与马坪街衔接,西接卫口,南端连双门顶,现在改名台湾路,这是一条目前我省唯一以台湾命名的街道。这一段因为是进出府衙的必经之道,虽然街不长,可是它是被特殊专用而得名,因此它被列为九街之首。过去漳州七月做“普渡
  ”,这条街被排为首日举行。
  马坪街,现在的延安南路,北端与原道口相接,路北接连延安北路,南端接断蛙池,东西两边均连台湾路。因为过去漳州府大门,早时是东西两边门,东边崇仁门,西边怀恩门。一般从府门出来,由东走要从府口街过马坪街、雨伞街,从崇仁门走出,崇仁门对面这条路过去叫旧府路,现在改名共和路。马坪街得名原因是有两说,一说这里本是建有马棚,因而称之马棚街;另一说是马坪街的马坪两字是取南靖马坪许而来,因为这里有马坪许的祠堂,所以后人把它定名为马坪街,何况马棚与马坪谓音相合。这里建有巡海道蔡溯和陈启秦的祠,北端有道台衙门,因此这条街一直是市中心较为繁华的街。
  雨伞街,现是台湾路的东段,这条街西端与马坪街衔接,东头与北京路接连,因为这条街过去多数是开设雨伞厂、店。过去也有人叫崇仁庙,因这条街的中段就是过去漳州府东边的崇仁门,是府太爷和百姓进出的路,这条南北直路过去叫旧府路,现在改名共和路。雨伞街制售的雨伞是油纸伞,同福州纸伞一样享有盛名。解放后,漳州雨伞厂就设在这条街,后来纸伞逐渐淘汰,雨伞厂改为无线电元件厂。年老的人仍习惯叫雨伞街。但多数按新的街名叫台湾路。
  十字街,即现在新华西路与北京路交叉处。古时候十字街是道口、渔头庙、东铺头和市仔头四条街的交汇处。这里过去和现在都是漳州城的商业中心。由于它是两条直街交叉形成十字,所以叫做十字街。
  炮仔街,这条街东接新华南路,西至北京路(过去叫市仔头)连太古桥。侨芗剧场就在这条街。由于过去这条街开设几家鞭炮商店,因此民间叫炮仔街。解放前闽南一带著名的泰春炮店,就是开设在这条街面上。现在这条街还保留着过去几幢两屋的旧式楼房,不过路面已改铺水泥,并逐渐改建为现代的马路。
  丝线街,这条街是在过去的月城内,东城门入口至草花街口为止。过去街的两边多数开设丝线行店,所以叫丝线街。过去,这条街上的十多家丝线行店,如陈光远,金诚美,金胜美,林沅美等丝线行,资本多,货色齐全,是闽南各县的尽人皆知的丝线行店。因此而得名为丝线街。
  草花街,现在这条街和下段原名济美巷,都改名为平等路。市被服厂就在这里。草花街原名做花街,这里开了好几家纸花店。后来进口台湾一种草纸来制花,人们又把做花街改名叫草花街。这条街同丝线街一样很短,并且也是以开设和经营草花行业而得名。
  联仔街,又名做灯街。即现百货大楼西边的一条街,其北面通瑞京路,南端至中山公园的东门。西侧是公园的围墙,过去这条街北段开了几家裱联店,中段开了几家做灯店,所以它一街两名,有的称做灯街,民间更多的人叫它为联仔街。
  探花街,又名公府街。即现南昌路芗城区政府门口这条道路。探花街原是明成化间,漳州谢琏中了探花,曾立有探花坊,因谢琏家住在这里,人们尊称这条街为探花街。清顺治十三年元月,黄梧封为海澄公。驻扎漳州。他的府第建在这条街上。黄梧乃把探花街改名公府街,或称公爷街。据传说黄公台令其奴仆守在街的两头,并用酒瓮装铜钱。向来往行人问这条街叫什么名,如果你乖巧的说公府街,就可以伸手入酒瓮,任你抓一把,不管多少都是你的。如果这个人说是探花街,不但不能抓把钱,而且会当场挨了一顿打,久而久之,探花街就没有人叫了,人们逐渐地叫这条街为公府街或公爷街。
  十三巷
  给事巷,给事巷东接草花街(现平等路),西通渔头庙(现北京路),巷名今仍沿用。明正统年间,潘荣中了进士,天顺年间任吏部右给事,到嘉靖间,在渔头庙立了都宪坊、旌表潘荣的功绩。因此这条巷叫给事巷。现在,原有的都宪牌坊和给事府第已无地可寻了。
  尚书巷,尚书巷位于东铺头,即现新华西路的中段。相传正统年间,潘荣升任户部尚书,巷头曾立有宫保坊。成化年间潘荣的府第建造在这条巷内。潘尚书府,建筑宏伟,现仍保存部分厝宅。因潘荣曾任琉球国册封使,到过琉球,行册封礼,因此,这座尚书府被视为涉外历史名人文物,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尚书巷的巷名,自明代中叶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现仍沿用这个名称。
  乌衣巷,位于青年路与大通北路三叉处,(即现大通北路20—128号一段),过去有名的柯衙内就在这条巷头的东角,现在拆建为印刷厂的宿舍。据说,过去这条巷的东侧有王、谢两姓的祠堂,谢探花也立牌坊于此。
  乌衣巷这个名称,本是江苏江宁府城内的一条巷名,晋朝时,江宁府城的乌衣巷都住王、谢诸贵族。即晋代的王导、谢安。王、谢两家的子弟,身上都穿乌衣,所以后人将这条巷称为乌衣巷。唐刘禹锡有首乌衣巷的诗,记述乌衣巷的兴衰,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漳州这条乌衣巷也同样因有王谢两姓望族居住而得名。以后,王、谢两家逐渐没落而散居别处。但乌衣巷名依旧不变。解放后,经城市逐步改建,今改称为大通北路。
  图龙巷,位于现胜利西路与大通北路交叉路口东西两边的一段。因为乌衣巷的北端通图龙巷的中段,过去有的人把乌衣巷和图龙巷混称为同一条巷。还有的人把图龙巷叫土垅巷、刣人巷。这条巷东接北桥街,西邻镇台街。据说,过去这地方住的都是官宦之家。民国初拆城后,西门改道院尾山、石龟头,出西门。图龙巷才扩建成了公路。
  甘蔗巷,甘蔗巷是大同路与民主路之间一条通巷。大同路原名北桥街,过去曾立有‘太史坊”、“参政坊”、“理学名臣坊”、“三世柱史坊”、“龙章褒宠坊”等,这些牌坊都在这条巷附近,加上这条巷笔直,因而得名甘蔗巷。以后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甘蔗巷内的房屋久经改建,现甘蔗巷已不复存在了。
  箭弓巷,箭弓巷东端巷口是大通北路西侧,西边巷口紧靠漳州一中的墙围。漳州一中原是镇台衙门的旧址,这条巷就是镇台制造箭弓的地方,同时也有些弧形。所以几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更改。随着旧城改建,箭弓巷已列入拆建之列,今后再也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弧形小巷的形态了。
  经历巷,即现芳华北路西侧(1—21号)它是中山公园西侧的一条巷。经历巷名称起源于漳州府署经历司的旧址。清顺治十二年海寇陷漳,府署悉被拆毁。到康熙十年,府堂重建,而府署两旁的公廨,已建成民房,府署西侧的理刑、经历等司的旧署,也改建为民居。但是经历巷的旧名仍然保留,至今已三百多年了。
  漳南道巷,该巷南接台湾路,旧名卫口,北边交接芳华横路。本来这里是漳南道署,据府志载,漳南道在府卫二署之间,过去府、卫、道共同由一鼓楼门出入。据说这道署是元代廉访司分司的故址。明洪武三年知府潘琳建为按察分司,成化七年改为漳南道署。后来道署迁革,署址拆建为民居,民间因之称它为漳南道巷。
  卫内巷,卫内巷现在被芳华横路截为两段,一段在芳华横路南侧,现在叫华南小巷,巷头是卫口街,现名台湾路。另一段在芳华横路的北侧,现名芳华里。这里本来是漳州卫的衙门,以后历朝对卫的设置有所变革。卫署变迁,逐渐改为民居,但卫内巷名称却一直流传下来。
  杨老巷,又名洋老巷,东接青年路,西连接南台路。杨老巷原系明代名臣杨联芳的故居,因之得名。这里原有杨氏家祠,祠内有尊杨联芳石像,不知何时被抛弃丢在西桥亭庙边,以后又不知何时被转移何处。
  杨联芳字蘅苑,明万历辛丑年(29年)中进士,出任杭州府,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执法如山,虽官僚子侄犯法,他仍是依法严惩。后调贵州任按察司,被权臣所弹,贬一级,遂辞官返梓。他平易近人,虽贩夫走卒,童子亦喜与之言谈亲近,闾阎有不平之事,迭敢向当政者力陈是非,故当时的执行者,亦怕他的严词耿直。因而受人爱戴,多不敢获罪于他。
  杨联芳上辈亦为官,明天启年间,东坂后街(即今青年路)立的“世恩晋锡父子中宪坊”就是为杨伴,杨惟馨,杨联芳而立。杨联芳寿至八十七岁,天启七年(1627年)赐葬二十三都。郡人感于杨联芳一生耿直,德政惠民,乃共立有杨府使祠。杨氏著作有诸经篡注三十四卷,至今人们一提到杨老巷就会联想到这一代名臣杨联芳的历史事迹了。
  振成巷,又名枕头巷,东接青年路,西至南台路。原来巷西有座南台庙,奉祠闽南王。现在华南小学正门就在巷中的南侧,学校里仍保留一座林氏宗祠,该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丹芝巷,该巷取自丹霞、芝山两兼而得名。丹芝巷西通市仔头,即现北京路,巷正中是原百星戏院,往北可通新华西路的麒麟巷。往南可通炮仔街,这条巷因城市建设需要,其中一大段为建设侨乡戏院及其宿舍,现此巷已不存在了。
  山顶巷,在塔口庵与北廓顶的中段,即现大同路的西侧(255号)北边。这条巷的盛名,是因这巷内有座太阳公庙,奉祀太阳星君,神像雕塑同帝王一样,主持庙的是比丘尼,故俗称该庙为尼姑庙。太阳公的诞辰是3月19日,过去这个日子,轰动满城,信女善男前来膜拜者络绎不绝。
  据传说,这庙是明末遗臣集资所建,奉祀的太阳公其实是明崇祯皇帝,因为明崇祯甲申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是崇祯缢死,即明亡之日。庙中独有的太阳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太阳明明朱光佛”已说出明字,而且也点出朱字;再者3月19日又是明亡之日,因此民间也曾传说太阳公庙就是崇祯庙。过去香火颇盛,出入香客甚众,也由此喧闹一时。解放后,太阳公庙随着山顶巷折建为展览馆时,现仅存有菜堂一间,其余地段均建起宿舍楼,现在山顶巷已经大改原来的颜面了。

附注

附言: 漳州古城始建于宋代,后几经改建扩大,至清初全城修整完毕而基本定型,此后,城内的大街小巷和跨越壕沟的桥梁也基本不变。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民间就口碑流传着漳州城内有九街、十三巷,七阴、八阳桥的说法,指的是城墙围内一部分比较主要的街道、通巷和桥梁,并不是说漳州城内只有这些街、巷、桥而已。 然而,在民间口碑流传的九街、十三巷和七阴八阳桥,从漳州或龙溪的府、县志书中均无明确的文字记载,而民间口碑传说中其所指的街、巷、桥的名称也不一致,众说云云,无从查考。 本刊现选登张胡山先生撰写的《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一文,系个人见闻的记述,供参考研究,尚望熟悉地方史学的同志加以指正。 编者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胡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