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的兴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494
颗粒名称: 漳州古城的兴废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10
页码: 24-33
摘要: 漳州建郡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始建子城①。明末清初名将郑成功、清代名臣左宗棠、太平天国待王李世贤等曾先后攻占或据守漳州城。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开始挖浚河沟环抱子城,当时子城范围大体上是从今延安北路的‘大华百货商场”东面经南昌路(南侧)转北京路(渔头庙)跨新华西路中段(东铺头),再跨新华西路(观桥顶东侧),再通过西桥亭延伸到旧桥西侧江边。南面顺厦门路(东闸口止)转北侧走向。宋初夯土筑子城即在河沟内侧,当时子城所设置的六座城门位置,分别建在今南昌路(渔头庙),厦门路(东闸口)。
关键词: 漳州市 古城 遗址

内容

漳州建郡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州署初设于西林(今云霄县境内)。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州署迁古绥安的李沃川(今漳浦县城)。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又把州署迁到龙溪桂林村(即今芗城),自此以后,漳州治所一直不变。
  漳州自唐代虽设有州署,但一直是有署无城,北宋初年,漳州始建子城①,用夯土筑墙。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城的范围开始扩大,以后又屡经改建,才逐渐完备,成为闽南地区规模最大,防备设施完整的一座古城池,在历史上有宋末元初的文天样,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明末清初名将郑成功、清代名臣左宗棠、太平天国待王李世贤等曾先后攻占或据守漳州城,在历史上实属兵家争夺的要地。
  1918年,陈炯明率领国民革命军驻守漳州,陈为建设护法区,下令拆除古城,开辟马路,从此,漳州古城不复存在了。
  漳州古城,从建到拆,历经九百多年。据考查,其中较大规模的构筑和修建有四次,以后,于民国初年我所见闻的拆城情况,分述于下:
  一、筑城
  (1)宋初夯土筑子城
  据《漳州府志·城池》(光绪版):“漳州城池,唐五代俱无考,宋初,筑土为子城”。
  漳州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入朝,以所据的漳泉两郡地,奉献太宗,自此,龙溪县纳入宋王朝版面。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开始挖浚河沟环抱子城。据此,漳州筑城时间,当在978年之后,999年之前的这段时间。
  当时子城的周围仅四里,开辟六个城门,东面有两门,称“名第”门和‘清漳”门;西面也有两门称‘登仙”门和“朝真”门;南面有“云宵”门,北面有“庆丰”门。
  按照所遗环城河沟的走向,当时子城范围大体上是从今延安北路的‘大华百货商场”(东侧)和‘医药公司”(西侧)的中间(原“延昌桥”)为中心点,向东、西方向延伸。
  东面经南昌路(南侧)转北京路(渔头庙)跨新华西路中段(东铺头),东、西河墘,太古桥、澎湖路,跨修文东路,通过东桥亭一直延伸至澄观道。
  西面自南昌路(西侧),通过北桥亭,跨大通北路南端,经钟法路(九间排东侧,芗城区财政局、民政局、检察院),再跨新华西路(观桥顶东侧),顺南台庙,再通过西桥亭延伸到旧桥西侧江边。
  南面顺厦门路(东闸口止)转北侧走向。
  北面自延安北路(延北医药店起西连北桥亭)至大通北路南端。
  由此可见,宋初夯土筑子城即在河沟内侧。
  当时子城所设置的六座城门位置,分别建在今南昌路(渔头庙),博爱西道(人民市场),厦门路(东闸口),新华西路(观桥顶),大同路(北桥),香港路、厦门路交叉处,即南门头附近。
  (2)扩大城周筑建外城
  漳州归宋以后,近百年的战乱和地方割踞状态结束了,漳州人民得到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安定的社会环境,人口日益增加,经济逐渐发展。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漳州郡守王冕对古城进行改造,在东、西、北三面围筑木栅作为外城,城周一十五里,把范围扩大约四分之三。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郡守张成为加强防御,乃将子城土墙全部拆毁,并将外城的东、西、北三面木栅拆除,南面阻溪保持原状,在木栅原基础上以土筑墙,这时城垣虽尚简陋,但已略具雏形。到了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赵汝〓将东门城墙改用石块垒砌,长500余丈,高度为台阶十级,十九年后的绍定三年(1230年),又经郡判林有宗动用大批夫役,动工继续垒砌西、南、三北面城墙,长2500余丈,高1丈7尺,石阶二十级,将城门改辟为七门:东面称“朝天”门,西面号‘安丰”门,南面叫“通津”门,北面叫‘贡珠”门(该门原名为“庆丰”,祥符六年,时邑民邱鄯于九龙江网鱼得珠,郡宋王冕贡于朝,故有是名《龙溪县志》卷三),西北向称‘小关”门,西南向称“龙溪”门,东南向称“朝宗”门,当时还在城上建有候亭二座以及城楼、哨所等。次年(1231年)罗城②。漳州古城的城墙全部改为块石垒砌。淳祐九年(1249年),重修东、西、北三门,增筑城背和砌石铺设环城道路,以利于环城交通。至此,漳州古城不但扩大范围,而且各个城门、城楼、哨所及环城道路等设施比以前更为完备。
  (3)陈友定陷漳,缩建城垣。
  经过一百多年后,到了元末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二年后元亡),福建行省平章正事陈友定攻陷漳州(原守将漳州总管罗良战死于北门塔口庵),随即命总制郡事官张理向,将城垣进行大规模改建,拆除旧墙,将东、西、北三面城墙缩入,重新砌石筑城(南面临溪未动),并将城门改为东、西、南、北四座。东面称‘文昌”门,南面称“时阜”门,西面名‘太平”门,北面号‘太初”门。改建后的城周范围与绍定三年(1230年)原建规模相比,约缩小三分之一,此时郡城周围为2173丈,后人所说的漳州城周“九里三”,指的是这次缩小后的城围。
  翌年(即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师取闽后,鉴于海寇扰掠频繁,为固守城防,又将漳州城垣重加增修,新建了女墙雉堞③1514垛,并分别在各门月城(亦称腰城)内外修建城楼,在月城上修筑女墙各六十垛,城楼二十五座,城铺(驻兵用)二十三间,敌台、哨所数十间,此后的一百三十多年间,仍时有修缮。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韩擢曾因新改南桥,露出三台洲(小浮洲),为纪念此一祥瑞,将南城原名“时阜”门,改称“三台”门,余仍旧。
  (4)清初海寇毁城,再次重建。
  明末清初,漳州战乱频繁,海寇猖獗,经常骚扰、焚杀掳掠。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年),海寇攻陷漳州,强迫人民将城墙所砌石块,全部拆毁,载运投之海中,漳州城垣因之毁坏殆尽。次年为加强防御和准备作战,又重新砌石修复,周围1971丈1尺,垛口(即女墙)1024垛,窝铺77门间,四面城门均建城楼。现在遗留的“东门城楼遗址”(在新华西路东侧,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这次修建后所遗留下来的。康熙八年(1669年)又在城上增设火药局18间,将南城门恢复旧名,称“时阜”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戊申农历九月二十日,大风暴雨,上游南靖山洪暴发,西溪水位急剧上涨,漳州郡城于22日全城淹没,死亡达200多人。后来,为防备城内水灾,乃在东门(文昌门)南侧(即今水德宫与华侨中学校门口毗邻处)增辟一个“水门”,门高约一丈,宽约七尺,备有闸门,专作排泄城内的洪水之用⑤。
  漳州古城自此以后,没有再改建过。
  在清朝200多年间,历任漳州府、龙溪县知事只是根据城垣损毁情况,对城墙屡作修整加固,没有作重大变动。
  漳州古城的城垣虽已拆毁,但其范围、位置和格局仍依稀可辨,经过实地勘查和访问一些知情老人,其遗址大体如下:
  以今大桥头(原八卦楼遗址)为起点,从大桥头转今新华南路,圆圈(东城楼东侧)、新华北路,漳州汽车站对面(东侧)芗城旅社,外贸大楼,跨胜利路、龙江旅社(墓门头),折向马道底(漳州体育场北侧),三连冠纪念碑边,转向西横跨延安北路、大同路展览馆附近(北门、北廓顶),直达芝山东麓。再从芝山西侧蜿蜒而下,穿过胜利西路(旧西校场边),沿漳州市医院、顺三湘江折虎文山、龙文塔(今已毁),人民市场、博爱西道,进入厦门路(陈公巷)、斜插延安南路(南市百货大楼),沿博爱道折回大桥头(八卦楼)。
  四城门的位置是:
  东面‘文昌”门,在今圆圈(新华西路口)。
  南面‘时阜”门,在今南门头(香港路)。
  西面“太平”门,在今西市场对面旧肃清宫直街,(即今英雄路、马路头附近)。
  北面“太初”门,在今大同路(北廓顶)漳州印刷厂,漳州展览馆附近。
  以上是清初漳州古城城垣范围。
  二、拆城
  辛亥革命胜利,漳州光复,1917年秋,陈炯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率粤军入闽,号称“援闽粤军”,陈为司令,进驻闽西南,在漳州设立总司令部,以其所辖地区建立“闽南护法区”。标榜民主,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口号,当时认为城墙阻碍交通,对发展经济不利,乃于1918年(民国七年)成立工务局,先后委林我锵、周醒南为局长,设立市政管理处,王仁度为主任,从事市政建设和公路、街道、堤岸、码头等的兴修筑建;雇请大批粤籍工匠,拆除漳州古城,利用拆下的城墙石料,修筑西溪堤岸和码头,同时又将市内原宽不及两丈的旧式街路拓宽改铺石板马路。对几条主要街道上参差不齐破落陈旧的商店门面,一律仿照道尹署前所建的规范街那样,折卸重建。
  此外,还修建了东通江东桥,南达海澄浮宫,北至浦南,西连南靖等公路干线。
  修建堤岸、码头的经费,设立码头捐,以出入口货物为征收对象。街道建设按门面宽度定负担工费,其标准是石板路每宽一丈收建设费50元,土路20元。
  在当时的条件下,工程规模颇见浩大,拆建无法同步进行,乃采取边局部拆除城墙,边进行工程修建的施工方法。历时两年多,于1920年先后将堤岸、码头分别建成,堤岸修建的顺序是自西向东延伸,即自洋老洲的春兴埕起,东向顺沿驻东闸口,新桥头至竹排澳,全长相当于今厦门路的整条路长度还多二百余米。并在沿堤兴建八个码头:一、春兴埕,二、洗竹巷,三、妈庙,四、王爷庙,五、东闸口,六、大路头,七、塔仔脚,八、竹排澳。这些码头修建后,方便了船只的停靠和货物的起卸,促进了漳州和厦门以及南靖、平和的水运交通。堤岸和码头完工之后,为展示粤军司令的功绩,还在王爷庙码头树立一块纪念碑,碑文正中为隶书“漳州堤岸”四个大字,上下款分别为“民国九年落成”和‘粤军总司令部工务局局长周醒南。”
  随后,拓宽改建的旧式街路和路面铺砌石板也陆续竣事。其拓宽和铺设的马路有:一、月城内、丝线街、东铺头、十字街、道口(即今新华西路自圆圈起至道口止这一段),二、康乐道(今自由路),三、南门大庙口、东闸口、陈公巷、杉巷(即今厦门路),四、南门头,南市街、双门顶(今香港路),五、新府路(今始兴南路),六、马坪街自道埕口起至雨伞街口止(即今延安南路首段),七、府口街、卫口街(即今台湾路的中段,东侧的雨伞街和西侧的杨老巷均为土路),八、市仔头自十字街起至太古桥头止(即今北京路中一段)。
  上述铺设石板马路,因年久失修,变的凹凸不平。建国后,除始兴南路保持石板路面原貌,为历史见证给予保留外,其余马路均已敷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了。
  三、遗城
  漳州古城被废之后,幸而尚遗留部分残墙废基和东门月城楼遗址。
  (一)残存古城墙
  古城墙拆除后尚残存多处遗址。如水德宫巷,即东门月城楼遗址后面(华侨中学边)残留城墙长约十六米左右、高约二至三米,龙眼营通博爱道的小巷里,遗留残墙三、四米。还有在墓门头(即今新华北路龙江旅社后面),马道底(原养鱼场后市体委射击场附近),英雄路漳州市医院和漳州卫校等处,原来也各遗留有部分残存城墙,后因城市建设而拆毁。现在,唯有新华西路东侧的路南和路北尚残存城墙一百多米,这一段遗墙因系康乐道(今自由路)“紫园”旅社(后改为“九龙饭店”)的楼房后墙,该建筑物长期未经改变,因而完整地被保存下来。
  (二)东门城楼遗址
  在今新华西路东侧,一座有二十六级石阶的古楼房,即东门月城楼遗址。解放前曾长期作为“卫生楼旅社”,建国后一度作为“龙溪县公安局”,现改作宿舍民居。
  上列遗存的新华西路口南、北两侧的一百多米残墙和东门月城楼遗址是漳州古城历史沿革的唯一见证,1988年6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文物保护石碑一座。
  本文承蔡庆麟先生提供有关资料并协助勘查古城范围及遗址走向等,谨表谢忱。

附注

注: ①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如内城及附郭的月城称子城。 ②罗城,大城谓之罗城。 ③女墙,或叫女垣,古代雉堞、垛口、即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堞,城上女垣。 以上①②③条均据辞书。 ④本文历史资料,来自《漳州府志》、《龙溪县志》、《福建通志》。 ⑤漳城地势,北门高而南门临溪,每遇洪水,便紧闭西、南两城门以阻洪水入城,同时启开东城门予以排洪,另置一木楹横■抵住两扇城门,以防城门被城外的洪水冲涌推开。光绪三十四年的洪水特大,来势迅猛、波涛汹涌、由于城门关闭、城内洪水未能泄出,造成水位奇涨、势将淹没屋顶,紧急中,漳州知府和龙溪县知事在现场号召组织青壮年高开国等三十多人,分成二批,跳入洪水中,一批在城外向里推门,一批在城里挽拉城门,终把城门弄开,使洪水迅速渲泄出城、减轻灾难,事后,龙溪县知事曾以“急公好义”奖书赏给所有出力者,鉴于此次教训,遂增辟设闸“水门”,以备洪水时能及时泄洪。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芗城区文史资料,包含了政协工作的回顾,漳州华侨新村兴建始末,漳台兄弟鼓铺——蔡福美,“刺激”可致成功——少年许地山軼事,爱国青年林惠元之死补遗,漳州地区天主教之“第一”,漳州古城的兴废,漳州古城内——七阴八阳桥与九街十三巷,唐朝的松州书院,漳州典当业概况,三十年代的漳州万国储蓄会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叶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