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落实各界人士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4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落实各界人士政策
分类号: D628.57
页数: 7
页码: 60-66
摘要: 落实各界人士政策,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文革”十年动乱中,漳州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都停止了活动,房屋被占用,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知名人士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诬陷。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共漳州市委的领导下,通过拨乱反正,漳州市政协协助有关部门认真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各项统战政策,改正、平反、昭雪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以及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从1979年至1984年的五年多来,漳州市政协在协助落实各项统战政策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关键词: 人士政策 芗城区

内容

落实各界人士政策,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它关系到能不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声誉及在国外的政治影响,也关系到党风和社会风气能否根本好转,是检验我们在实际行动中是否同中共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原则问题,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各项统战政策,促进安定团结,消除疑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界人士为两个文明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漳州市政协1979年5月恢复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文革”十年动乱中,漳州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都停止了活动,房屋被占用,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知名人士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诬陷。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共漳州市委的领导下,通过拨乱反正,漳州市政协协助有关部门认真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各项统战政策,改正、平反、昭雪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以及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侨联、工商联的办公楼,佛教的南山寺,基督教的东坂后礼拜堂、福音堂、天宝礼拜堂和天主教圣堂等均已归还,使各人民团体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活动场所,各教派亦能在各自的教堂、寺庙里开展正当的宗教活动。从1979年至1984年的五年多来,漳州市政协在协助落实各项统战政策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右派分子政策和受株连家属安置工作。
  完成对全市63名错划右派分子(其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及宗教界成员19人)的改正工作,结论中留有尾巴的45人亦全部进行复查处理,并发给改正补充通知书,受株连的家属子女下放农村27户、70人全部收回落实。二、落实“文革”中查抄财物。
  “文革”初期各界人士被红卫兵查抄有69户,其中工商界61户、民主党派4户、宗教界4户,查抄金额148145.28元(包括金银折款),其中工商界130334.51元、民主党派11942.64元,宗教界5868.13元(属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团体公款有5185.66元)。于1980年底全部落实清楚。1983年按政策,又发还金银补价74人,62134.66元。
  1982年配合市委落实办组织力量把存放在图书馆和园林管理处等单位的被查抄的花瓶、铜器、瓷器等古董清理出来,退还私人共39人、427件;1984年,组织清理工作班子,深入到28个单位,又清出各种古瓷器,名石印章等古董1016件,集中于南山寺举行认领会,使一大批物品归还原主,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
  三、落实工商业者政策。
  原工商业者通过区别“三小”(即小商、小贩、小业主),把1255人划为劳动者或小业主,占原工商业者总数的91.14%;还落实处理“不纯”11人,其中:收回安排为集体职工1人,办理退职10人。全市各界人士有20人,亦全部落实清楚;原工商业者5人、私方从业人员3人上山下乡,全部收回安排工作或办理退休,补发工资16674.40元。补发定息1275人,76073.92元;“文革”中被查封的房屋,有业主14户,房屋58间,租户19户,面积966平方米,全部退还本人。
  四、落实侨务政策。
  复查纠正“文革”中所谓“海外关系”而强加给107人归侨、侨眷的“特务”、“里通外国”等冤假错案,全部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工作,经济上也尽可能给予补偿。同时还清理干部档案中涉及华侨与其亲属514人(其中归侨29人,侨眷485人)的有关材料5438份(其中销毁4900份、退还本人538份);落实13户的“侨改户”政策,重新发给《改变成份通知书》;对动员上山下乡的归侨、侨眷有25户115人,全部回城落户。被遣送农村6人,也全部收回原单位工作,恢复原工资待遇。全市51位上山下乡及留城侨生优先照顾招工安排就业;“文革”中被冲占和接管的华侨房屋53座52户,租户91户,3154.88平方米,于1982年底全部退还清楚。从1983年以来,研究处理历史遗留的华侨私房改造和代管业主67户,128座,面积22685平方米,占要求落实处理的业主72.8。关于使用权问题,将根据国家的实际可能,逐步加以解决。
  五、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对起义人员16人、投诚人员5人给予妥善安置,受株连的家属和子女共20人上山下乡,准予把户口迁回漳州,并按规定发给抚恤费和生活困难补助7425元。
  六、落实宗教政策。
  神职人员在“文革”期间被动员回乡2人,都给予重新办理回城(镇)落户,对受到冲击和批判23人也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七、落实台胞和台属政策。
  台胞在“文革”中的冤假错案55人,全部平反;受政纪和党纪处分各2人,经复查全部给予改正;“文革”期间整户下放10户157人,全部收回城市,房屋被占3户7间落实退还;有7位艺人,落实收回,补发工资12554.03元。其中恢复职务6人;将错划地主1人改为贫农。台属主要落实“文革”中被占房屋5户11间240平方米,全部退还本人。
  八、进行落实政策检查。
  1983年10月以中共漳州市委常委、政协主席陈达明为组长、副市长赵年槐、统战部长张亚盛、人大副主任郑文澜、政协副主席张仪卿为副组长,由民革、民盟、致公、农工、民建、台盟、工商联、侨联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对台办等部门的干部组成的落实政策检查组,对全市114名非中共省、市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中梳整出45人尚未全部落实政策的问题(省政协委员4名,省人民代表2名,市政协委员、人民代表39名)共62件。其中有房产、租金问题14件,查抄物资13件,有关冤案平反、政历结论、补发工资、恢复职务、分配住房、生活困难等其他问题35件;另有省、市政协委员5人提出有关宗教、工商联单位房产问题16件,华侨、侨属、台胞和外地政协委员等来信来访46封(次),提出要求落实这样那样问题41件。通过忍心细致的工作,于1984年1月已全部做到基本上合情合理的解决,各界人士深表满意。省人民代表、市政协常委、漳州市基督教会会长洪秉章在漳州市五届政协16次常委会议上十分激动地说:“共产党太关怀我们宗教界了,我深深感谢党。”漳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委林杏雨说:“真是政策落实到家了,工作做得太细了。”原华侨中学校址被占归还,影响海内外,鼓舞了华侨和港澳同胞支持家乡办学的热情。印尼华侨张勤灶闻讯即捐赠6000港币兴办侨中;港胞郭国耀来信赠送20000元为侨中购置电化教学仪器。
  政协漳州市芗城区委员会1985年9月建立以来,继续协助落实各项统战政策。1986年给予落实政策的有:给12名颁发起义证书;原工商业者李良海1966年10月被抄黄金60.8两,按补足差价款给予落实;落实华侨私房退还所有权15户,8125平方米;落实归还使用权15户,2333平方米,安置租户24户搬迁;落实60年代精简归侨干部、职工和直系亲属政策6人;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117人;落实复查归侨、侨眷被判刑劳改案件19人,其中:改判无罪6人,免刑1人,不追究刑事责任3人,维持原判9人;全面复查“文革”中归侨、侨眷冤假错案材料119起、历史老案7起,做到不留尾巴,材料6437份,已全部清理;落实因家庭出身问题受株连1起,原区文化服务部负责人张平同志,1963年因受株连,被精简回家,1986年5月,经复查并报上级批准,恢复其国家干部待遇,调回文化馆任副馆长;落实浦南天主教堂在“文革”中被拆掉的建筑材料赔偿7178元,使长期的遗留问题得到解决;1985年再次落实“文革”中被抄财物,通过认领、核实,又退还古董和铜器26件。1987年处理纹银补差和丢失物品的协商赔偿,通过核实,又补还103户,金额9070.71元。
  人民政协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抓落实政策工作的效果和影响是好的。有些人在落实政策之后心情激动,纵情讴歌,吟诗抒怀,奔走相告,传出海外。有的华侨在落实政策后捐赠钱物,帮助家乡人民兴办各种事业。他们同声赞扬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示决心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证明,落实一个人的政策,确实能够团结一大批人,能够调动更多的人的积极性。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收录了漳州芗城区历届政协委员会、政协机构设置、政协重要活动、大事记、历届政协委员会组成情况表、历届政协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录、历届政协委员会各工作组(委)领导成员名录、漳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历届委员名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芗城区
相关地名